1. 艾灸能提升臉部皮膚嗎
中醫以為,人之所以能生龍活虎,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均衡,人才安康而無疾。
女性體質為陰性,容易因寒涼而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耗費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臟腑得不到滋養,各種皮膚問題就會顯現。
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而艾草為純陽性,能夠疾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從內至外的散發生機與魅力。
一、艾灸美容功效
1.面部排毒祛濕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氣、濕氣、提升面部肌膚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頭、斑痕、青春痘)。
2.面部皮膚方面
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3.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二、面部艾灸常用手法
【溫和灸】:溫和灸或者也叫懸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條,不藉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條對准穴位,在皮膚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動位置,如果感覺很燙,則適當的離皮膚遠一點。
【雀啄灸】:顧名思義,雀啄就是小鳥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鳥啄食而來,點燃後,對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動,移動速度適中即可,彷彿小鳥啄食一般。當與離皮膚很近,皮膚感到很燙時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迴旋灸】:迴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膚范圍比較大,點燃後,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順時針畫一個圓,再逆時針畫一個圓,反正就是作用畫圈圈的意思。以上操作手法基本。
三、艾灸面部美容的具體方法
1、治眼瞼下垂用艾條點燃後,在上眼瞼至前額部來回懸灸,至局部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施灸2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每晚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治雀斑以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瘡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鍾,至局部皮膚紅暈出現為度。
4、治黃褐斑卧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5、治面部皺紋多患者仰卧,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熱而不能忍受時,可將薑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復操作,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6、治面部虛胖每晚臨睡前,將艾條點燃,端坐床前,分別灸足三里、天樞、中脘穴,每穴懸灸5分鍾左右,局部出現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感。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7、臉頰、腦門子上老長痘痘,口臭、糞便乾燥堅持每一天艾灸雙側內庭、天樞3分鍾。
8、不用唇彩,雙唇仍然鮮亮每一天睡前灸神闕、關元各10分鍾,再艾灸血海3分鍾。
9、留住烏黑秀發的秘密,每一晚泡腳後艾灸雙側太溪和湧泉2-3分鍾,從內部來為頭發補充營養。
10、讓皮膚潔凈而清爽,每一天敲打膽經,艾灸太沖,皮膚變得潔凈,面貌頓時清爽。
11、怎樣擁白里透紅好膚色堅持每一天早上7-9點艾灸足三里3-5分鍾,不必選用任何極其昂貴的打扮用品,皮膚照樣可以白里透紅。
12、怎麼改善粗糙、愛起疙瘩的皮膚要想皮膚細膩平滑有彈性,別只盯著化妝櫃,堅持每一天前9-11點艾灸兩側列缺3-5分鍾,半月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13、怎麼對付「黑頭」每一天艾灸雙側陰陵泉10分鍾,晚睡前艾灸雙側足三里3-5分鍾,臉就變得光潔無瑕。
14、跟「黑眼圈」說再會事情學習壓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會也現熊貓眼」,這時候只要每一天艾灸雙側肝俞、膈俞、太溪3-5分鍾,睡前艾灸雙側三陰交3分鍾,就能夠跟黑眼圈拜拜。
15、簡單消除眼袋、臉浮腫的好方法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鍾,,再艾灸陰陵泉3-5分鍾,會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腫。
16、嘴唇發干老脫皮怎麼辦這是陰虛火旺,要補陰。身體上有個穴位叫「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艾灸此穴補陰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內腳踝尖向上四橫指。
面部艾灸注意事項
1.面部溫灸順序: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廖、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
2.艾灸時間:面部10分鍾,眼部時間3分鍾。
3.灸材選擇:因面部皮膚較為嬌嫩,因此需選用高比例的艾條,實際比例應達到20:1及以上。
4.切忌用卷制松軟的艾條,一定要緊致,否則容易掉灰和燙傷,後果很嚴重。
2. 艾灸什麼穴位治療面部皮膚松馳
您好,面部肌膚鬆弛,建議您可以採用面部刮痧和身體艾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理。每天在面部護理結束,面部比較滋潤的情況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刮拭面部。然後配合身體艾灸,主要是通過艾灸改善人體的脾胃功能,從而收緊肌膚。可以艾灸:中脘,天樞,足三里,合谷,氣海,關元。
3. 眼皮鬆弛下垂艾灸哪個部位
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有隔網保護的話可以懸灸一下眼睛周圍。紅暈為度。少看手機、電腦。飲食要清淡素食,早睡早起,睡前半小時不要喝水。
4. 做艾灸臉上膚色變粗糙黑乾燥
艾灸是現在常見的一種保健養生的方式之一,很多人都會選擇艾灸養生,因為艾灸不單純可以用於保健還可以用於疾病的治療,效果相對比較好,但也需長期的堅持才可以有特別明顯的效果,艾灸後臉發黑可能是因為排毒的原因,這期間無需過多擔心。
在中醫中很多疾病在無法使用葯物和針灸治療時,多會選擇艾灸進行治療,效果相對較好而且艾灸是根據每個穴位的不同來達到舒經活絡的效果,讓身體可以恢復正常的機能同時也讓代謝和循環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很多人在艾灸後會有不同的表現,像是出黃水或是起水泡甚至會有的人在面部艾灸結束後發黑等情況,這些都是艾灸排毒的表現,無需過多的擔心。
所謂的艾灸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艾灸的溫熱的刺激以達到讓身體內的病氣可以通過體表排出體外的過程,這也是艾灸的關鍵,如果說艾灸後會有排毒的情況出現完全無需擔心,只要堅持做下去很快排毒反應就會徹底的消失,會讓身體覺得很舒服很自在。
當艾灸後出現出水的情況時,說明這是在排濕毒,當濕毒排出後症狀也會隨著消失,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天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只要堅持做艾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如果在艾灸後發高燒的話說明這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成年人出現這種情況是一種好現象,完全不要擔心也不要使用降溫葯,一般情況下一天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如果說長期壓力較大的人或常生氣的人在持續一段時間後身體的毒素會逐漸的集聚,同時代謝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在艾灸時可能就會有抑鬱或暴躁的情況出現,這主要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上升,需要將全部的郁氣排出體外,這時就需要通過發泄來滿足這種情況,所以就會出現抑鬱或者暴躁的情況,在徹底排出後症狀也會消失的。
艾灸後臉發黑說明是在排毒階段,很多愛美的女性在長期使用的化妝品中會含有一定的鉛,長期積累後會沉著在皮膚的表面,當選擇用艾灸進行美容時就會發現臉色越來越黑,在堅持一段時間後臉色開始變得紅潤有光澤這說明皮膚內的鉛已經排出,當艾灸後臉發黑的情況出現時一定要堅持艾灸,這樣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避免半途而廢。
艾灸後的排毒反應有很多種,常見的這些反應都是好現象,還有灸後拉肚子或頻繁放屁已經月經開始變得不規律等情況也都是艾灸後的排毒表現,這些完全無需擔心,只要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艾灸的效果相對比較慢一些,需要長期的堅持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5. 如何用艾灸面部
一般是用專用的溫灸棒,配合專用的艾條來做的。就是用溫灸棒在面部來回轉動。具體的你可以參考下我的空間,裡面有詳細的操作步驟。
http://hi..com/%D1%F4%B9%E2%BD%A1%BF%B5%D3%C3%C6%B7/blog/item/1d6bf42c5a91a83d349bf79d.html
6. 艾灸有幾種灸法 請介紹各種灸法
艾灸方法有好多種。如何選擇艾灸方法呢?艾灸方法有何不同呢?專家指出,使用哪種艾灸方法,按照自己的條件和要求來選擇就行,沒有什麼嚴格的規定,不存在這個穴位就非得採用哪種艾灸方法之說。
一般的艾灸方法有直接灸、隔姜灸、懸灸,懸灸又分為啄雀灸、迴旋灸等等。從效果上來看,首選直接灸,其次是隔姜灸、懸灸。
艾灸方法1.直接灸
直接灸,就是把艾絨直接放在皮膚上熏烤,它可以分為瘢痕灸和非瘢痕灸,非瘢痕灸就是覺得有點燙了就把艾絨移開,瘢痕灸就是一直熏到皮膚出現了瘢痕,這當然是件讓人害怕的事。瘢痕也許就是一個小點兒,可是它卻十分影響人的容貌。因為要反復施灸,有時留下的可能就是一個坑、一個大疤痕,這個方法不適合用在臉部。這也正是古人說的面部不施灸的原因。
艾灸方法2.隔姜灸
一般情況下,隔姜灸採用得較多,主要方法為:用薑片把艾絨與人體隔開,還可在艾絨和薑片之間添加一些葯材或者其他材料,然後再對人體進行施灸。
艾灸方法3.懸灸
隔姜灸還要切薑片,在簡易性和方便性方面就不如懸灸了。懸灸就是手持艾條,使其與皮膚保持一定距離來熏烤,這是較常用的一種灸法。
用艾灸工具艾灸更安全
當然了,要說方便、安全、實用,那還得是艾灸盒和艾灸罐,可以將它們綁在身上需要艾灸的任何部位。如果手持艾條灸了一個穴位再灸另一個,就不如直接用艾灸工具。
7. 艾灸可以直接用於面部嗎
現在很多人的一個誤區就是艾灸要盡可能地熱,越熱越有效。艾灸時故意將艾條壓下,以抑制灼痛感。其實不是艾灸而是燒烤,曲解了艾灸的初衷。
艾灸只有保溫不熱,才能把艾灸的葯力送入體內。艾灸處一旦發燙,身體本能地開始與之對抗,皮膚表面就會抵抗艾熱。這時身體會調動附近所有的水和液體來抵消熱量,這樣身體的水分就會被消耗掉,很容易生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的原因。歸根結底,方法不對。
艾灸可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等疾病。就中醫而言,對風寒濕痹、脾胃虛寒、氣滯氣滯、上實下虛、暈厥、外感表證、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8. 自己在家怎麼做艾灸,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燒的艾條做艾灸的,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
不過這種方式不適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燒傷,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議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綁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比較安全,也比較有效果。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1、艾條質量越好(艾絨比例越高),艾條的艾草味道越淡,也就是艾葉香味會越淡,因為比例越高的艾條,加工提純的次數越多,艾葉的味道也就越淡。相反,艾葉味道越重的艾條質量越差,雜質越多,陳放年份越短。
2、艾條的燃燒速度,質量越好的燃燒越快;毫無疑問,越好的艾條,雜質越少,雜質越少燃燒會越快,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選兩支艾條燃燒對比一下就會懂的。一隻最劣質的艾條,比如1:1艾絨比例的艾條,另一支30:1,這兩支艾條同時點燃,看看效果就會知道,30:1的艾條燃燒速度回事1:1的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