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臉神經麻痹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面神經麻痹的治療方法分為中醫、西醫兩類,西醫治療以激素為主,短期使用激素對人體無較大危害。其次使用營養神經葯物,補充維生素B族、神經生長因子。同時對症治療,採取相應辦法解決患者的伴隨症狀,如預防結膜炎、眼球炎症,保護眼睛。適當採取合理的物理治療。中醫治療重點為針灸治療,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有效率遠遠超過西醫治療。同時配合中葯治療達到祛風散寒、通絡活血的作用。
⑵ 寶寶一歲了,面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我的日誌裡面有非常詳細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⑶ 面神經麻痹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炎炎暑期剛過,我在門診就接診了7、8個面神經麻痹的或者,表現為口眼歪斜、單側眼睛不能閉住,口角流涎等。來都異口同聲說是」空調吹出來「或者說是「電扇扇出來」病。其實空調和電扇只是個誘因,注意病因有二:1
風濕。2 病毒。下面與大家一起談談面神經麻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葯物和方法。
一、面神經麻痹急性期的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對面神經麻痹的恢復至關重要,直接關乎後遺症遺留的多少和輕重。
1、急性期的診斷
有面神經炎的耳或面部疼痛史,有開窗睡覺或空調、電扇應用史;有口眼歪斜的表現症狀;肢體無活動或者感覺障礙;經頭顱CT檢查除外腦血管疾病。
2、急性期的西醫治療
(1)保護面神經
急性期盡快的保護面神經減輕水腫和脫髓鞘,除大量應用神經營養葯物維生素B1、B2、B6、B12外,早期在清晨靜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10毫克,加生理鹽水或者5%的葡萄糖中靜滴。至少應用一周減量或者改為口服。
(2)抗感染抗風濕治療
結合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分析以哪個病因為主,採取相應的治療。如血液中白細胞分類中性白細胞和C反應單白明顯增高,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療;如果中性白細胞不高,且有病毒感染的表現,給予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等治療。抗風濕可以口服布洛芬緩釋片等治療。
(3)急性期中葯的治療
中醫把面神經麻痹歸列「中風」范疇,即「小中風」「中經絡」,與腦血管病的「中臟腑」相區別。辯證為外感風寒或者風濕。
治療給予方劑五虎追風散,荊防敗毒散等。
特別提醒注意:急性期不提倡針灸治療,會加重面神經水腫和脫髓鞘改變。
(4)急性期的防護措施
保暖,帶大口罩,患側的眼睛保護帶眼罩或者蒙住患側眼睛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二、面神經麻痹恢復期的治療
1、西醫治療
大量B族維生素,C等。相應的對症治療。
2、中醫中葯治療
中葯方劑,牽正散,五虎追風散,人參敗毒散等
理療:針灸,按摩,推拿等,可最早在發病的一周後進行。進行語言、眨眼、呲牙等功能訓練。
⑷ 面神經麻癖怎麼治療
面神經癱瘓又稱面神經麻痹,為顱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疾患。臨床表現為:患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一側眼瞼不能閉合、額紋變粗或消失、口角不能活動、部分患者因面部感受風寒等原因所致。常用的臨床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小紅參、女金蘆、澤蘭各150克,白酒2500毫升。先浸泡半日後使用。每次20--40毫升,日服1次。
本方祛風除濕,補血活血,主治顏面神經麻痹。
[方二]
大豆200克,獨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先將大豆炒熟,與後兩味共搗碎,加入酒內煎數沸,去渣備用。每日早晚飲酒各1次,每次10毫升。
本方祛風通絡,適用於面神經癱瘓。
[方三]
白附子12克,僵參9克,全蠍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當歸15克,桂枝50克,絲瓜絡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祛風活血,適用於口眼歪斜,半面麻痹。
[方四]
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甘草各6克,地龍10條(焙乾),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參各13克。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服。
本方為四川中醫張文明治療面癱經驗方,功能祛風平肝,活血通絡。
[方五]
鮮生薑1塊。將生薑剖開,取剖面反復向左向右交替塗擦患側上下齒齦(指口角、歪向側的對側)直到齒齦部有灼熱感或發熱感時為止,每天2--3次,7天為1療程。
本方出自《廣西中醫葯》1989,12期,對面神經麻痹有效。
[方六]
白芍10克,玄參9克,天冬10克,龍骨、牡蠣各9克,皂枝30克,代赭石20克,牛膝15克。水煮,每日1劑。
本方出自《黑龍江中醫葯》1988.5期,對面神經麻痹有效。
[方七]
秦艽10克,羌活、防風、白芷各9克,地黃10克,當歸9克,川芎10克,白附子、全蠍9克。水煎服,日1劑,但同時宜用西葯消炎,配合針灸。
本方出自《黑龍江中醫葯》1988.5期,適用於面神經麻痹。
[方八]
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6克,甘草6克,地龍10條(焙乾),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蠶各13克。水煎服;日1劑。
本方為四川萬縣中醫張文明方,功能祛風平肝,活血通絡,適用於面癱。
[方九]
鮮楊樹皮60--100克。將樹皮加水1000毫升,煎沸後乘熱熏患側面頰部,器皿下煮小爐,文火緩緩加溫,使熱氣持續而均勻,每次40--60分鍾。
本方為江蘇泰興中醫吳漢民方,功能溫經通絡,適用於面癱。
[方十]
鱔魚血、白面若干。先以白面和水作面圈、貼緊在患側頰部(防止鱔血流掉),再以針在口角外緣半厘米外(上直對瞳孔)之地倉穴上,劃十字,橫豎各約半厘米,略使滲出血,不使流血,然後將鱔魚頭切去,滴血於面圈內(地倉穴處厚些)二天後擦去,每隔2--5天換1次。
本方出自《食物療法精萃》。
⑸ 中醫如何治療面神經麻痹
可能是感染性病變,腫瘤;神經源性.創傷性;中毒,維生素缺乏;血管機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等引起的,可採取針灸治療並口用甲鈷胺片來治療,觀察效果。
⑹ 面神經麻痹如何治療
面神經麻痹疾病是營養神經葯物治療為主,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部神經水腫、促進功能恢復。德勝門留言
⑺ 面神經麻痹如何治療
面神經麻痹其實也是小問題而已,關鍵是必須找對方法才行,大多表現為面部肌肉抽動,不能控制,
一般患有面神經麻痹的朋友往往還有喜歡吃肉的習慣尤其是豬肉,這可是大忌,除了豬肉暫時不要吃,還有生冷辛辣的東西都盡量少吃,晚上也不要再熬夜了。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胃不好其實是膽囊炎引起的症狀而已。所以出現面神經麻痹情況時要考慮膽,治療的時候也要考慮膽,膽不好可以找些樹榮苦菜熬水喝哦,膽很重要。其實這是胃部出現問題的症狀,大家可以查一下面神經炎部位正是足陽明胃經所經之處,該處出現問題首先要調理胃的問題,經過正確面神經麻痹的治療方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調整,面神經炎的治療效果就會很快好起來的。
⑻ 面部神經麻痹導致的嘴歪眼斜最好怎麼治療
面部神經麻痹導致了嘴歪眼斜建議你採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急性期可以給予病人減輕面神經水腫,營養神經的對症治療。過了1-2周的急性期,可以給予病人針灸、拔罐、放血等輔助治療,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出門注意戴口罩、眼鏡。買瓶眼葯水滴眼睛,保護眼結膜。不要用冷水洗臉,不要吹風,不要吃兜風發物的東西。
⑼ 怎樣治療面神經麻痹
西醫葯治療
急性期短程應用潑尼松,每日30~60mg,可有一定效果。維生素B1、維生素B12、地巴唑等可常規應用。由於麻痹一側的眼睛不能閉合而成半張開狀態,所以治療時可用甲基纖維素滴眼劑或暫時性眼罩保護暴露的眼睛。
中醫葯治療
〈1〉風邪襲絡: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覺異常,或有蟲蟻行走感,或面肌鬆弛麻木,兼有頭痛、鼻塞,頸項發緊不適,或耳周脹痛,面部烘熱,脈浮,苔薄白或兼黃。
應服用有關治療疏風散邪,解表通絡的葯物。
〈2〉肝風內動:口眼歪斜發作突然,面部潮紅,耳根脹痛,肢體發麻,頭重腳輕,眩暈,舌淡紅苔黃或苔少而干,脈弦數有力。
應服用有關治療平肝熄風解痙的葯物。
〈3〉氣血兩虧:口眼歪斜,面肌鬆弛,眼瞼乏力,少氣懶言,舌質淡嫩苔薄白,脈細無力。
應服用有關治療益氣養血,活血通絡的葯物。
〈4〉風痰阻絡:口眼歪斜,面肌麻木,語言不利,喉中痰鳴,舌體僵硬感,時有流涎,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緩。
應服用有關治療化痰祛風通絡的葯物。
眉毛外側脫落
甲狀腺機能減退
眉毛往往容易脫落,並以眉毛外側最為顯著。若出現此症狀應警惕是否患有甲狀腺機能減退症,此病主要是由甲狀腺素不足所引起的,如果不正確對待,身心的發育就停滯而成為呆小症。
中西醫預防
西醫葯治療
在青春期以後發病,只要診斷正確,通過激素療法就可以完全得到恢復。
中醫葯治療
〈1〉氣血兩虛: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反應遲鈍,面色萎黃,納呆便溏,手足不溫,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苔薄,脈細弱。
應服用有關治療益氣養血的葯物。
〈2〉脾腎陽虛:精神淡漠,神疲嗜睡,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皮膚粗糙,腫脹,腹脹,納呆,腰脊酸痛,面部臃腫,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細而緩。
應服用有關治療溫腎助陽,益氣健脾的葯物。
〈3〉肝腎陰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怕熱,視物不清,口乾舌燥,月經量少,舌偏紅少津液、苔薄黃,脈細數。
應服用有關治療滋腎益肝的葯物。
⑽ 面神經麻痹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您好,面神經麻痹的治療方法分為中醫、西醫兩類,西醫治療以激素為主,短期使用激素對人體無較大危害。其次使用營養神經葯物,補充維生素B族、神經生長因子。同時對症治療,採取相應辦法解決患者的伴隨症狀,如預防結膜炎、眼球炎症,保護眼睛。適當採取合理的物理治療。中醫治療重點為針灸治療,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有效率遠遠超過西醫治療。同時配合中葯治療達到祛風散寒、通絡活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