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蜜蜂的特點是什麼
01 蜜蜂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
蜜蜂(英文名:Bee、Honey bee)是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
蜜蜂的地理分布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從春季到秋末,在植物開花季節,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它們完全以花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時釀造儲存成蜂蜜。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蜜蜂是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三型蜂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成蜂)4個發育階段。蜜蜂的4個階段在形態上均不相同。
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細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頭。蜂王產下的卵,稍細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內的胚胎經過3天發育孵化幼蟲。
幼蟲:白色蠕蟲狀。起初呈C字形,隨著蟲體的長大,蟲體伸直,頭朝向巢房。在幼蟲期由工蜂飼喂。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蟲,如果在前3日飼喂在蜂王漿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 蟲漿,它們就發育成工蜂。同樣的雌性幼蟲,如果在幼蟲期被不間斷地飼喂大量的蜂王漿,就將發育成蜂王。
工蜂幼蟲成長到6日末,由工蜂將其巢房口封上蠟蓋。封蓋巢房內的幼蟲吐絲作繭,然後化蛹。封蓋的幼蟲和蛹統稱為封蓋子,有大部分封蓋子的巢脾叫做封蓋子脾(蛹脾)。工蜂蛹的封蓋略有突出,整個封蓋子脾看起來比較平整。雄蜂蛹的封蓋凸起,而且巢房較大,兩者容易區別。工蜂幼蟲在封蓋後的 2日末化蛹。
蛹:蛹期主要是把內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種器官。逐漸呈現出頭、胸、腹3部分,附肢也顯露出來,顏色由乳白色逐步變深。發育成熟的蛹,脫下蛹殼,咬破巢房封蓋,羽化為成蜂。
成蜂:剛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較軟,體表的絨毛十分柔嫩,體色較淺。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體內各種器官逐漸發育成熟。
2. 好心人快告訴我,蜜蜂的外形特點是什麼
昆蟲綱
,
膜翅目
。
昆蟲的一般特點就不說了吧。
兩對翅發育完善。體較粗壯,尾錐形,有蜇刺。後足有攜帶
花粉
的構造。(別人的)
3. 蜜蜂的特點
蜜蜂有以下4個特點:
1.采蜜
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採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隻蜜蜂平均日採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
2.築巢
蜜蜂的築巢本能復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
3.發聲
工蜂飛翔是胸腔中的中胸縱長肌和中胸垂直肌及其附著在中胸背板、中胸腹板、第二懸骨共同劇速振動產生的, 工蜂發聲是它們共同振動的結果, 蜜蜂沒有專門的發聲器官。
4.分工明確
雄蜂的職責是和蜂後繁殖後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與蜂王的交配,交配結束後幾分鍾內死亡。
蜂王的任務是產卵,分泌的蜂王物質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發育,並且影響蜂巢內的工蜂的行為。
工蜂是一種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僅有蜂後擁有生殖能力。
(3)蜜蜂的面部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存危機
隨著我國引入義大利等外來蜂種數量的增加,使得中華蜜蜂的分布區域越來越小,逐年萎縮。尤其是在一些平原、丘陵和低海拔地區,中華蜜蜂基本上或者完全被外來蜂所取代。
原因
造成危機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同蜂種間的性干擾、外來蜂(義大利蜜蜂)的入侵、蜜蜂天敵危害、不利的環境因素、病蟲害的侵襲、採集競爭等方面。
對策
建立封閉的中華蜜蜂保護區:另據《北京科技報》報道,北京某地政府已與村民共同討論中蜂保護措施,最後大家達成共識,將義大利蜂群遷出距離中蜂飼養地5公里以外的地方,並在當地建立起了一個相對封閉的中華蜜蜂保護區。這項措施無疑是行之有效的,很有推廣的必要和價值。
大力推廣新法飼養技術:為了使中華蜜蜂得到保護性地利用和中蜂生產的健康發展,有組織、大范圍地開展中華蜜蜂新法飼養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加大對中蜂飼養戶的技術培訓,不失為一項必要措施。既可以改善中華蜜蜂的生存條件,提高中華蜜蜂的競爭力和生產力水平,又可以提高群眾的認識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
加強病害防治工作:針對中華蜜蜂易感病害,應採取積極措施,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強中華蜜蜂病害的防治工作,同時要加大對飼養中蜂群眾的培訓力度,使他們真正從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盡快掌握常見中蜂病害的診斷技術和綜合防治技術,以提高群眾的整體飼養管理水平。
實行區域化生產:從國家產業政策角度講,要在加強現有中蜂產區管理的同時,實行養蜂生產區域化,嚴格控制外來蜂進入;同時在中華蜜蜂數量相對較少的地區,採取定期引進產卵蜂王的辦法進行擴繁,避免近親繁殖,逐步提高中蜂密度,增加數量,擴大分布區域,以有效保護中華蜜蜂資源。
4. 描寫蜜蜂外貌的段落
描寫「蜜蜂外形」的句子示例如下:
1、蜜蜂的身體為黃褐色,長著密密的絨毛,有六條腿,兩對翅膀,前翅比後翅大,還有一個「8」字腰。
2、蜜蜂那毛茸茸的身子上面有和老虎一樣條紋,金子一樣顏色的翅膀好像是上天給它的獎勵
3、蜜蜂的尾巴上帶著一個尖尖的刀子,好像在時刻防禦著敵人奪走自己辛勤的果實。
4、一隻只小蜜蜂從四面八方被這美景吸引來了,它們穿這黑黃相交的禮服,白青色風衣在花朵周圍抖動著風衣,兩腿舒展,輕輕的旋轉。
5、蜜蜂的樣子很稀奇,小腦袋像一顆小豆豆。原來蜜蜂也愛臭美,它們為了漂亮用一條小皮帶把肚子繞了起來。
6、小蜜蜂們是棕黃色的,毛茸茸的身體上有和老虎一樣的條紋,不斷煽動的翅膀就像金子一樣在閃爍,尾巴上有一個尖尖的小刀子。
7、蜜蜂長著黃黃的身體,上面有黑褐色的條紋,四個透明的翅膀,六隻細短細短的腿,渾身毛絨絨的,很可愛。
8、唱著嗡嗡的歌聲,像一片片金色的雲,鋪天蓋地的向百花撲去。
9、采蜜時,蜜蜂用前腿扒在花瓣上,中間兩條腿有兩簇長毛,像兩把刷子,把花粉刷到毛茸茸的後腿粉藍里。
10、看這個可愛的小東西,別小看它,它雖然很醜陋,但是它可是勤勞的代言人哦。
11、今天下午,我去同學家玩,她養了很多蜜蜂, 大概有十隻,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
5. 小蜜蜂的外形特點
體長:工蜂7~8mm;蜂王13~15mm;雄蜂11~13mm。
體色:工蜂體黑色,腹部第1~2節背板紅褐色;蜂王,腹部第1~2節背板,第3節背板基半部及第3~5節背板端緣均為紅褐色,其餘黑色。
小蜜蜂在世界的分布集中在尼泊爾、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印度尼西亞)、巴拉望(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東部、伊朗南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等地區,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北緯2640以南的廣大地區,以及廣西南部的龍州、上思等地(Hepburnand Sarah,2011)。
小蜜蜂棲息在海拔1,900m以下,年平均溫度在15~22℃的地區。常在草叢或灌木叢中築巢,環境十分隱蔽。營造單一巢脾,寬15~35cm,高15~27cm,厚16~19.6mm,上部形成一近球狀的巢頂,將樹干包裹其內為貯蜜區,中下部為育蟲區,3型巢房分化明顯,工蜂房位於中部,徑2.7~3.1mm,深6.9~8.2mm;
雄蜂房位於下部或兩下側,徑4.2~4.8mm,深8.9~12.0mm;王台多造在下沿,長13.5~14.0mm,基部寬8.5~10.0mm。3型巢房築造次序明顯,即先建造工蜂房,供貯蜜、貯粉、產卵、育蟲,至群勢發展至一定程度,繼爾建造雄蜂房培育雄蜂,最後建造王台培育蜂王,准備分蜂。
6. 小蜜蜂的外形特徵描寫
1、蜜蜂的身體為黃褐色,長著密密的絨毛,有六條腿,兩對翅膀,前翅比後翅大,還有一個「8」字腰。
2、蜜蜂那毛茸茸的身子上面有和老虎一樣條紋,金子一樣顏色的翅膀好像是上天給它的獎勵
3、蜜蜂的尾巴上帶著一個尖尖的刀子,好像在時刻防禦著敵人奪走自己辛勤的果實。
4、一隻只小蜜蜂從四面八方被這美景吸引來了,它們穿這黑黃相交的禮服,白青色風衣在花朵周圍抖動著風衣,兩腿舒展,輕輕的旋轉。
5、蜜蜂的樣子很稀奇,小腦袋像一顆小豆豆。原來蜜蜂也愛臭美,它們為了漂亮用一條小皮帶把肚子繞了起來。
6、小蜜蜂們是棕黃色的,毛茸茸的身體上有和老虎一樣的條紋,不斷煽動的翅膀就像金子一樣在閃爍,尾巴上有一個尖尖的小刀子。
7、蜜蜂長著黃黃的身體,上面有黑褐色的條紋,四個透明的翅膀,六隻細短細短的腿,渾身毛絨絨的,很可愛。
8、唱著嗡嗡的歌聲,像一片片金色的雲,鋪天蓋地的向百花撲去。
9、采蜜時,蜜蜂用前腿扒在花瓣上,中間兩條腿有兩簇長毛,像兩把刷子,把花粉刷到毛茸茸的後腿粉藍里。
10、看這個可愛的小東西,別小看它,它雖然很醜陋,但是它可是勤勞的代言人哦。
11、今天下午,我去同學家玩,她養了很多蜜蜂, 大概有十隻,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
7. 蜜蜂的外形有何特點
蜜蜂的體表是幾丁質骨骼,起支撐身體和保護內臟的作用。
體表密生絨毛,起保溫護體和粘附花粉的作用。蜜蜂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並有一些附屬的器官和棗花是典型的蟲媒花,異花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對增加果品產量改善果實品質非常有益,故應創造條件請蜂農入園放蜂,或自養蜜蜂為棗花授粉。蜜蜂在采蜜的過程中就為棗花授粉,對花粉無害。花期可看到棗花粉被啃食是金龜子、象鼻蟲、綠盲椿象等害蟲為害,與蜜蜂無關。新建棗園要有計劃地配備5%~10%非主栽品種的棗樹作為授粉樹,有些自花結實率低的品種如義烏大棗更需配置授粉樹。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資源檢驗鑒定》
8. 蜜蜂有那些特點
蜜蜂有哪些特點
摘要:
蜜蜂的特點是社會生活分工明確、以采蜜為生、頭和胸部是一樣的寬度。
蜜蜂是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的,以采蜜為生,還會釀造蜂蜜,在植物開花的季節,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在採花粉的時候一些花粉掉落在花上,還能完成傳粉。蜜蜂體長15毫米左右,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長度,頭和胸部的寬度幾乎是一樣的,前翅比較大,後翅比較小。
回答:
1、蜜蜂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
2、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
3、蜜蜂是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三型蜂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成蜂)4個發育階段。
4、工蜂幼蟲成長到6日末,由工蜂將其巢房口封上蠟蓋。封蓋巢房內的幼蟲吐絲作繭,然後化蛹。封蓋的幼蟲和蛹統稱為封蓋子,有大部分封蓋子的巢脾叫做封蓋子脾(蛹脾)。
5、成蜂剛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較軟,體表的絨毛十分柔嫩,體色較淺。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
拓展資料:
蜜蜂的內部分工:
1、蜂王
蜂王的任務是產卵,分泌的蜂王物質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發育,並且影響蜂巢內的工蜂的行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對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別照顧,一直到幼蟲化蛹以前始終飼喂蜂王漿,使蜂王幼蟲浸潤在王漿上面。
2、雄蜂
雄蜂的職責是和蜂後繁殖後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與蜂王的交配,交配結束後幾分鍾內死亡。雄蜂數目很多,在一群體內可能近千個。雄蜂的唯一職責是與蜂王交配,交配時蜂王從巢中飛出,全群中的雄蜂隨後追逐,此舉稱為婚飛。
3、工蜂
工蜂是一種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僅有蜂後擁有生殖能力。但有研究發現一些工蜂通過繁殖來延長自己的生命欺騙蜂王。多數的雌蜂在幼蟲時期,僅有最初幾天可食用蜂王漿,之後改餵食一般的蜂蜜,因而無法完成生殖能力的發育,最後便會成為工蜂
9. 蜜蜂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1、分工特點
蜂王:
蜂王的社會分工就是專職產卵,肩負著繁衍後代的社會重任。在產卵期間,蜂王每天都要讓工蜂飼喂蜂王漿,以促進快速代謝保持旺盛的產卵能力。
雄蜂:
只是與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群內的雄性「公民」,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與蜂王交配。不過,雄蜂當發揮了這一作用,就要獻出其寶貴的生命。
工蜂:
社會分工最多,任務最重。可以說,除了蜂王與雄蜂各自的任務外,蜂群內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擔。工蜂是雌性器官發育不全者,但它的許多結構特化得更適應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腸中的嗦囊特化為蜜囊,以便貯存花蜜 。
2、信息交流
蜜蜂腺體釋放出的一種微量化學信息物質,被稱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氣或個體間的接觸進行傳播,對同種個體間來說傳播的是一種「語言」,接受的個體能理解這種「語言」的含義,作用於行為或生理反映。
3、行為方式
主要是舞蹈,最典型的是圓舞和擺尾舞。舞者是採集蜂中的偵察蜂,舞台是巢內與地面垂直的巢脾。偵察蜂跳什麼舞根據所探查到的蜜源的方向與距離不同而選定。
4、物理方式
利用聲與光傳遞信息。所謂聲,就是蜜蜂振翅的聲音。比如蜂王雙翅振動發出的聲音被稱為「歌唱」,「歌聲」通過巢脾傳遞,這是因為蜂王振動雙翅是靠胸肌的振動而帶動的,由於胸肌緊貼巢脾就將其振動聲波傳播開來,當蜜蜂感受到後,便產生停止活動的反應。再如,偵察蜂飛舞發出的「呼呼」聲,有「調兵遣將」的作用,一旦產生了新蜂王,就必然分蜂,這時偵察蜂發出的這種聲音,便引導蜂群飛向新巢 。
(9)蜜蜂的面部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蜜蜂的生活習性
1、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從一定顏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種類)採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2、單食性:即僅自某一種植物或近緣種上採食,如矢車菊花地蜂。蜜蜂各種類采訪的花朵與口器的長短有密切關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較短的種類采訪薔薇科、十字花科、傘形科、毛茛科開放的花朵。而切葉蜂科、條蜂科和蜜蜂科的種類由於口器較長,則采訪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3、寄生性: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
4、寡食性:即自近緣科、屬的植物花上採食,如苜蓿准蜂。
5、社會性: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且有一隻蜂後(有些例外情形有兩只蜂後),1萬到15萬工蜂,500到1500隻雄蜂。
蜜蜂屬於膜翅目,蜜蜂科。蜜蜂為社會性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蜜蜂種類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拉威西蜂、綠奴蜂、西方蜜蜂與東方蜜蜂九大種類。前四種為野生蜂種,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和雲南,後兩種又包括許多亞種,多為地理隔離的自然亞種,人工選育的蜜蜂品種多為雜交種。
10. 蜜蜂的外形特徵
蜜蜂一般體長7—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
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成蜂體長約2公分~4公分(約0.8~1.6英寸)。
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群體中有一隻蜂後(有些例外情形有兩只蜂後),1萬到15萬工蜂,500到1500隻雄蜂。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蜂王在巢室內產卵,幼蟲在巢室中生活,經營社會性生活的幼蟲由工蜂餵食,經營獨棲性生活的幼蟲取食雌蜂貯存於巢室內的蜂糧,待蜂糧吃盡,幼蟲成熟化蛹,羽化時破繭而出。家養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蟲、蛹或成蟲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