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葯泡腳治腳氣,每天泡腳
腳氣是侵犯表皮、毛發和趾甲的淺部黴菌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腳氣南方較多見。絕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腳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腳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是足跖部皮膚沒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黴菌的脂肪酸。
二是足跖部皮膚汗腺較豐富,出汗較多,造成有利於黴菌生長的潮濕環境。
三是足跖部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質蛋白為黴菌生長的營養物。
此外,由於穿著鞋襪,局部環境悶熱,腳汗難於透發而潮濕,從而更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濕熱侵襲,濕熱下注所為,當以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為治,介紹兩則外治方,效果顯著。
001腳氣中葯泡腳方:醋500ml,鹽60g,白帆30g,冰片10g,蒼術15g,黃柏15g,蛇床子15g,白癬皮15g,大黃10g,水煎洗。
002丁香苦參湯:丁香15g,苦參30g,大黃30g,明礬30g,地膚子30g,黃辟20g,地榆20g。療法:加清水過量,浸泡5~10分鍾後煎汁,再將明礬放入,消融後就可泡腳了,每次5~10分鍾,每日2次,每日1劑,連用5~10天。
用中草葯煎湯先熏後泡腳,則治療腳氣的效果更好。水溫熱可使血管擴張、心臟跳動增加、血流加快、脈搏減速、皮膚溫度降低,起到排汗的作用。參與中葯,療效愈加清楚。
❷ 足部乾裂用什麼泡腳比較好
腳部乾燥常見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皮膚乾燥,角質層脫水,皮膚缺水而幹得裂開,還有一種是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會引起很多足部疾病,比如腳氣、水泡,腳部皮膚乾裂也是其中之一。具體緩解辦法如下:
真菌型感染引起的腳部乾燥,需要多加註意腳部衛生看,盡量穿透氣的鞋子和襪子。同時建議塗抹醫用級帕芙歐裂可寧進行修復,防止進一步惡化。平時還應該減少使用香皂和沐浴露清潔腳部,這樣會導致皮膚皮脂流失,不利癒合。
❸ 中葯泡腳到底有什麼效 果啊
腳是人體比較重要的器官,如人老先老腿,腿腳不利索,寒從腳底生,這都是經驗之談。因此中葯泡腳的好處有:
1、對足部有溫通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對於腳部血液循環有很大的好處,可以預防腳部的循環障礙;
2、腳有像肝、脾、腎三經,還有膽經、膀胱經、胃經,都從腳部有循行。這幾個主要臟器對人體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膀胱經,各個臟器都從背部循行,在膀胱經上都有分布,所有的出血、肝、心、脾、肺、腎等都在膀胱經上有分布。因此如果泡腳刺激到腳部穴位、經絡,就會對整個人體的臟器都會有作用,對於五臟六腑都有刺激作用。
❹ 修腳店用什麼東西泡腳死皮容易刮下來
一般修腳店用來泡腳的,只是一些中葯,中草葯,這樣的她可以軟化角質層,使皮膚的死皮迅速的脫落,另外,可以通過泡腳起到軟化的作用,為修腳做好准備,我覺得是這個道理,你可以按照修腳店的情況自己在家試一試哦
❺ 什麼中葯泡腳好
中葯泡腳是中醫特色的治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葯的有效成份充分的通過毛細血管循環至全身經絡,從而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神經系統,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中葯泡腳還能發汗,調節神經,起到通絡止痛、消炎退腫、澀腸止瀉、鎮靜解痙等的作用,並且相對平和、毒副作用較少。
中葯泡腳也可發揮葯物本身的作用,即所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很多疾病與血淤證相關,中葯泡腳首先能活血,血淤證常見於慢性病中,中葯泡腳可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疾病的發生,或者緩解疾病的症狀。
❻ 腳氣用什麼泡腳中葯
腳氣,一般指足癬。足癬是由於淺部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只要把真菌抑制或者殺死,不讓它在腳部生長,就可以根治。治療足癬的葯物,包括抗真菌葯物和外用葯物,外用葯物可以選用中葯泡腳,將角質層的真菌殺死或者抑制其生長,直至脫掉,氣可選擇每天晚上用足光散來泡腳,並且泡完之後塗上特比萘芬軟膏,最後再用威露士來進行消毒,可以有效的是腳氣達到根除效果。引發腳氣,可能是長期的穿不透氣的鞋襪,又由於長期走路使腳部環境潮濕,而引發真菌的感染,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在平時也要經常的換洗鞋襪。
❼ 美女,你泡腳趾疣的中葯方子是什麼呀你泡好了嗎我的腳也長了好多啊,告訴我也救救我吧~謝謝啦!
1.中葯內服:治宜清熱解毒,養血活血,軟堅散結,方用治疣湯。若風熱濕毒較重者,可加土茯苓、薏苡仁、驪齒莧、白花蛇舌草;若肝虛血燥,筋氣不榮者,可加珍珠母,可加珍珠母、白芍、生牡蠣、赤小豆;若腎陰虧虛,肝血不足者,改用歸芍地黃湯加川芎、牛膝。 2.西醫內治法:以下方法可任選一種:①病毒錄0.1g,每日3次口服;②烏洛托品0.3g~0.6g,每日3次口服;③10%水楊酸鉍油2ml肌注;④1%酒石酸銻鉀3~5ml,靜注,每周2次;⑤干擾素2~5ml,肌注,每周1次。
外治法
可酌情選用下述方法,但均需注意保持健康皮膚。 1.萬靈丹腐蝕劑:樟丹1.5g,水楊酸25g,普魯卡因1g,白糖1.5g,95%酒精調成糊狀,帖敷疣體。 2.鴉蛋子仁搗爛貼患處,每日換葯1次,一般2~3次即可治癒。或用鴉蛋子油(鴉蛋子1份,花生浸泡半月)點塗患處。 3.純鹼加生石灰等量,用2%普魯卡因溶液調成糊狀,外敷疣體。當局部有灼熱感時,停止敷葯。 4.復方水楊酸火棉膠(水楊酸、乳酸各30g,彈性炎棉100g),將患處用溫水泡5分鍾,待擦乾後,直接用本品塗抹疣體,每日1次,本品為較好的角質溶解劑,為易燃物,注意保護。 5.《外科啟玄》記載:「用雞脛皮擦之自愈,一法將蘄艾在初生第一個上炙之,余皆自落而痊矣」。 三注射療法: 1.可用2.5%碘酊0.1~0.2ml,或用18%鹽水酌加2%普魯卡因溶液,每次0.5~1ml,注射於疣體基底部,1周左右疣體即於乾燥脫落。 2.干擾素0.5~1ml,疣體注射,每周1次,也可用干擾素溶液局部噴灑。
除疣外治八法
一、外洗法 各種疣均可用板藍根30g或苦參飲片30g,煎湯洗滌患處,每日洗3~4次。經驗方如:①香附水洗劑:葯用香附30g、木賊草10g、蜂房10g、金毛狗脊15g,水煎外洗。②疣洗方:葯用馬齒莧60g、蜂房9g、紫草10g、白芷9g、蛇床子9g、陳皮15g、莪術15g,煎湯外洗患處。 二、塗葯法 取木鱉子(去殼)50g、大蒜50g、蔓荊子15g、五倍子15g,75%酒精200ml。將木鱉子、大蒜共研為極細糊狀後去渣;蔓荊子、五倍子研極細粉末後與前葯同浸於酒精溶液中,攪勻,裝瓶密封備用。用法:先對疣體做常規消毒,然後用無菌針點刺疣體頂部,刺激以微微出血為度,用棉棒蘸葯塗疣體上及周圍,每日2次。用葯1周為1個療程。據報道,此法治扁平疣效果較好,一般用葯1周後疣體色澤變褐色或灰色,2周後疣體消失,脫屑痊癒。本方加密陀僧粉20g,治尋常疣療效亦佳。 三、敷貼法 鴉膽子仁5粒,搗爛。先將患處以熱水浸洗,用消毒刀颳去疣體表面的角質層,再將鴉膽子泥敷在創面上,以玻璃紙和膠布固定,3日換葯1次。 四、摩擦法 ①將荸薺削去皮,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體,每日3~4次。每次摩擦至疣體角質層軟化、脫掉,微有痛感或點狀出血時為止,一般數日可愈。②取菱蒂長約3cm,洗去污垢,在患部不斷塗擦,每次2~3分鍾,每日6~8次。③取雞胗皮1隻用溫開水泡軟,再將泡軟的雞胗皮撕成小塊,磨擦患處,擦至皮膚微紅有刺痛感時為度,每日早、晚各1次。通常連續治療3~4周可平復。 五、推疣法 疣
適用於明顯高出皮膚,損害較小的疣。治法是在疣的根部用棉花棒或刮匙(刮匙頭部用棉花包裹)與皮膚成30°角,向前推之,推除後的創面應壓迫止血,並用消毒紗布蓋貼,膠布固定。如疣體表面角化,則應在局麻下行推除法。 六、結扎法 最適宜於絲狀疣,可在疣體根部用絲線或頭發結扎,數日後即可自行脫落。 七、針挑法 對傳染性軟疣,可用消毒注射針頭,挑破皮損處,擠出豆腐渣樣小栓,外塗紫葯水或絡合碘。如疣體較多,可分批治療,隔3~4天針挑1次。 疣
八、針刺法 取列缺、合谷、足三里、大骨空等穴位,針刺得氣後留針30分鍾,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也可局部取穴,將消毒針直刺疣體中心,有酸重感時捻針5~7次撥出。[7]
❽ 求泡腳保健好方
六味家庭保健泡腳方——當歸15克,紅花、蘇木、澤蘭、生地各10克,細辛6克。此方具有加快血液循環,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的作用,能使人感到輕松愉快,達到保健養生、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
加姜
治失眠:每晚睡覺前取生薑50克(切片),加入小半盆水中煮沸後再加一勺醋,待水溫適宜後,浸泡雙腳30分鍾,可治失眠。
暖脾胃:用生薑100克、陳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泡腳,可以暖脾胃,去濕,解困。
防治下肢靜脈曲張:經常站立,易患下肢靜脈曲張。用生薑煎水泡腳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環,使腿部的靜脈血液及時向心臟迴流,有利於減輕腿部的靜脈淤血,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對頭昏、失眠、厭食、面色晦暗、疲勞、高血壓、便秘等也有防治作用。
加鹽
預防腳氣:經常用鹽水泡腳不僅能殺菌消毒、防止腳氣發作,還能使雙腳光滑整潔。
助眠抗衰:經常用鹽水泡腳,再配以按摩湧泉等穴位,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眠抗衰的功效。
預防感冒:「洗臉宜冷水,刷牙需溫水,洗腳要熱水」,經常用鹽水泡腳,不僅能預防感冒,還可以增強記憶力,使頭腦感到輕快。方法是:在半盆熱水中加入小半匙鹽,水溫可高一些,如果腳部有傷口,不宜加鹽。
加酒
促進血液循環:在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
除腳臭:取葛根15克研成細粉,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泡腳20分鍾。每日1次,連泡1周。
緩解疲勞:每晚臨睡覺前先用半盆熱水加少許白酒泡腳15分鍾,再取紅花油少許塗在腳心上,輕輕刮拭足底50~100下,再將5個腳趾頭以及足背部各刮拭50~100下,然後用雙手搓擦腳背、至腳心發熱為止,整個刮拭過程式控制制在15~20分鍾即可。
加醋
滋潤皮膚:泡腳時,在水中加入100~150克米醋或老陳醋,有利於健康。用醋泡腳不僅能增加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還可以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等不適症狀。
消除疲勞:醋可以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改善身體各部位因為疲勞而導致的缺氧狀態,增強各系統的新陳代謝,有利於身體中二氧化碳和廢氣的排出,從而使人體得到放鬆,消除疲勞。
治療睡眠障礙:每天用醋泡腳半小時,可以協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調節、疏理、鬆弛緊張的神經,調和經絡氣血,平衡陰陽。長期堅持,可大大改善睡眠質量。
強身健體:足是人之根,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激活、強化器官功能,清除人體血液垃圾,改善許多慢性病症。
加檸檬
預防感冒: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泡腳後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
排毒消腫:檸檬有排毒消腫的功效,走路過多,腳部疲乏的時候,可以嘗試用檸檬水泡腳或使用檸檬精油。
軟化角質層:泡腳時在水中加入一些檸檬汁或檸檬皮,水一定要淹沒腳踝關節,浸泡10分鍾為宜。泡完腳後,再用檸檬皮搓腳可以軟化角質層。特別是腳後跟皮膚,一定要好好軟化。
加花椒
花椒在中葯里屬於祛寒類的葯物,能祛除里寒,扶助陽氣,因而善散陰寒之氣,助元陽之不足,利氣行水。另外,花椒還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腫等作用。方法是:抓一把花椒用紗布包好放到沙鍋里,加水燒開後倒入盆中,先熏雙腳,等水溫到能下腳的時候開始泡腳,可以防治腳臭、腳汗、腳氣。
加紅花
紅花可以活血化淤,到葯店買50克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先熏腳後泡腳,可以治療腰部酸痛,泡腳的水一定沒過腳踝骨。
高血壓病—沐足方:懷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麻10克、鉤藤10克、夏枯草10克、吳茱萸10克、肉桂10克。
風寒咳嗽方子:艾葉50克
凍瘡方子:1、橘皮2個 2、馬齒莧50克 3、桂皮30克(任選其一即可)
關節痛方子:麻黃15克、羌活15克、獨活15克、桂枝15克、艾葉15克、紅花10克、細辛10克
失眠方子:夏枯草30克、桑枝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
沐足的注意事項:
1、溫度適中(最佳40—45度)
2、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
3、給予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搓腳等,效果更佳
4、飯前、後30分鍾不宜進行足浴
5、腳起泡,或局部皮膚發紅、瘙癢等過敏反應,應停止用葯
6、禁止口服
7、有足癬,防交叉感染
不適合沐足的人群:
1、嚴重心臟病患者
2、腦溢血未治癒者
3、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
4、出血性疾病,敗血病等患者
5、嚴重血栓患者
6、孕婦
7、對溫度感應遲鈍者(應控制好溫度,避免燙傷)
❾ 泡腳用什麼中葯
我不給你說那麼多虛的,這個方子我覺得很好,特別對於血瘀及風濕疼痛的治療很有好處:紅花5克 花椒5克 生薑3片 熬水洗腳,一直堅持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個方子很簡單,但是要堅持效果才會體現!!!
❿ 用什麼中葯泡腳去死皮
別中葯了,泡的差不多就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