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個免疫熒光是怎麼回事,有懂的嗎
你好!免疫熒光是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原理,將抗原與抗體進行結合。通常是將抗原負載在載玻片上,之後用抗體(一抗,可能是人的血清中存在的抗體)去進行孵育,這樣抗原抗體進行結合後,用熒游標記的抗樣本中抗體的二抗與其進行結合,這樣在熒光顯微鏡下,如果待檢測樣本含有抗體(一抗),那麼就能發出熒光被我們用肉眼看到。
⑵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診斷是什麼意思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診斷是指:在抗體上結合螢光和可以呈色的化學物質,利用免疫學原理的專一性的結合反應,檢測細胞或組織中是否有目標抗原的存在。
此方式不只可以用來測知抗原的表現量也可觀察抗原所表現的位置。只要是能夠讓抗體結合的物質,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質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病原體等都可偵測。
它的優勢在於專一性、靈敏度、簡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廣為醫院採用,對基礎研究及預防和診療上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法。
(2)面部免疫熒光染色診斷是什麼擴展閱讀
採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診斷的原因:
1、不同疾病的細胞形態也可能「長相」很相似,這給病理醫師的診斷或分型造成困難。
2、免疫組化能幫助確定組織來源,區分起源不同的腫瘤。
3、輔助鑒別一些良、惡性腫瘤,還能用於疾病預後的判斷及指導治療。
參考資料
網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⑶ 兒童糖尿病為什麼要做免疫熒光染色診斷
目前糖尿病的診斷標准國際上是統一的,無論男女老幼,當靜脈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毫摩爾每升或隨機餐後血糖大於等於11.1毫摩爾每升時,如果有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達到上述其中之一就可以確診為糖尿病;如果沒有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狀,需要擇期復查,達到上述標准後同樣可以確診為糖尿病。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小症狀越明顯,往往以1型糖尿病多見,有自發性酮症傾向,需要長期依賴於胰島素治療。
要出現多飲、多尿等症狀,有的發生酮症酸中毒等嚴重症狀。新生兒暫時性糖尿病與胰腺β細胞發育不全和酶系統功能不全有關。往往母親有糖尿病史。建議及時的治療,平時要注意科學帶養,要糖尿病飲食。
兒童糖尿病的診斷標准主要是根據病人的血糖的情況來確定,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超過7,如果患者隨機血糖超過11.1,這種情況也可以明確為糖尿病等,如果患者的血糖沒有達到七,但已經超過了六,可以進行糖耐量試驗的檢查來進行,明確是否有糖尿病。
一是看症狀。大多數兒童糖尿病患者起病急,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同時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食慾不振、甚至昏迷症狀;二是看病程的時長。病程長的孩子,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會出現生長發育的異常,甚至成為侏儒狀態;三是測血糖。
⑷ 皮膚真菌報告單上,取材部位(免疫熒光染色診斷,無)是什麼意思,我要檢查是否白癜風
沒有真菌,做皮膚CT就可以了
⑸ 我的熒光免疫染色出了什麼問題
你好,細胞生物學產品專家齊氏生物很高興為您解答,以下是熒光免疫染色常見的5個問題:
1、問:用免疫熒光方法做組織切片和培養細胞內的蛋白,兩者操作過程有哪些不同?
參考見解:只是固定方法不同。細胞固定用甲醇,切片固定用多聚甲醛,而染色方法是一樣的。
2、問:近期要做免疫熒光雙標,不知哪位有免疫熒光雙標技術的詳細步驟及其注意事項?
參考見解:我正在做冰凍組織切片的免疫熒光雙染。我的經驗是:
(1)選取一抗時要來源於兩種不同的動物,我用的是來源於rabbit和rat的抗體,二抗則是不同熒光信號標記的,我用的是donkey anti-rabbit-FITC(綠)和donkey anti-rat-Tex-Red(紅)。
(2)我的做法是兩種一抗(CHI抗體)同時孵育,然後兩種二抗同時孵育。抗體濃度、孵育時間要仔細摸索,我感覺一抗4度孵育過夜比較好,背景比較清晰。
(3)我的陽性對照用的是陽性組織切片,陰性對照則分別是家兔和大鼠的IgG,熒游標記物對照是PBS+熒游標記物。
(4)封閉血清與二抗來源動物一致,我用的是10%的正常donkey血清。
(5)其餘步驟同一般免疫熒光單標操作。
3、問:本人擬做Br標記神經幹細胞免疫熒光,二抗為FITC標記,想請教各位大俠:
(1)抗體分裝和熒光顯微鏡觀察時是否一定要在暗室中進行?
(2)封片時是否用甘油緩沖液即可,還是用甘油和0.5mmol/L pH9.0-9.5的碳酸氫鹽緩沖液等量混合封片?
(3)免疫酶染色中的3%過氧化氫及2N鹽酸是否還需要用?
參考見解:
(1)你的二抗是用FITC標記的,為避免熒光分解,分裝及熒光顯微鏡觀察時均要避光;
(2)封片最好用甘油加0.5mmol/L pH9.0-9.5的碳酸氫鹽緩沖液,後者能使玻片透明;
(3)關於免疫酶染色,如果是用過氧化物酶做標記,就必須用3%H2O2以去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2N鹽酸需要使用,目的是使DNA變性,讓Br抗體能夠充分地與已經摻入的Br結合。
4、問:做間接法免疫熒光染色,如何設置對照?
參考見解:最好是同一視野在未用熒光激發下進行對照,看是否非特異性染色。
(1)空白對照:如果你做的是石蠟切片免疫組化,這個對照必須有,目的是看自發熒光,脫蠟後直接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2)陰性對照:標本直接滴加二抗,呈陰性反應。
(3)抗原對照:標本加同種動物的未免疫血清,以PBS沖洗後,在加抗免疫球蛋白熒光抗體。因未免疫動物的血清中無特異性抗體,應呈陰性反應。
5、問:我做乳腺組織的免疫熒光染色,結果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看很好:有陽性信號,陰性對照組也沒有熒光,但是拿到熒光顯微鏡下看,我的陰性對照組一片綠,像非特異性染色,到底哪個結果才是真實的呢?
參考見解: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解析度比普通熒光顯微鏡要高的多,出現上述現象首先要排除熒光顯微鏡的問題,如是不是紫外燈泡壽命到期了或者別的原因,熒光顯微鏡沒有問題,那就以共聚焦顯微鏡的結果為主。
希望能幫您答疑解惑!
⑹ 什麼是免疫熒光染色診斷
免疫熒光染色診斷:
用於檢測或定位各種抗原,也可以與其他蛋白質結合,用於檢測或定位抗體。用免疫熒光技術顯示和檢查細胞或組織內抗原或半抗原物質等方法稱為免疫熒光細胞(或組織)化學技術。
原理:
免疫學的基本反應是抗原-抗體反應。由於抗原抗體反應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所以當抗原抗體發生反應時,只要知道其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個因素。免疫熒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熒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與其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後,在熒光顯微鏡下呈現一種特異性熒光反應。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點是:非特異性染色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結果判定的客觀性不足,技術程序也還比較復雜。
(6)面部免疫熒光染色診斷是什麼擴展閱讀:
免疫熒光檢查可分直接法、間接法、夾心法和補體法。
1、直接法的操作過程:
將標記的特異性熒光抗體,直接加在抗原標本上,經一定的溫度和時間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參加反應的多餘熒光抗體,室溫下乾燥後封片、鏡檢。
2、間接法的操作過程:
如檢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標記的特異抗體(第一抗體)與抗原標本進行反應,用水洗去未反應的抗體,再用標記的抗抗體(第二抗體)與抗原標本反應,使之形成抗原—抗體—抗體復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應的標記抗體,乾燥、封片後鏡檢。
⑺ 什麼是免疫熒光染色診斷
這個資料應該可以幫你。
http://wenku..com/view/e9b1ab204b35eefdc8d33360.html
⑻ 免疫熒光染色myc marker是怎樣的
(1)空白對照:如果你做的是石蠟切片免疫組化,這個對照必須有,目的是看自發熒光,脫蠟後直接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2)陰性對照:標本直接滴加二抗,呈陰性反應。
(3)抗原對照:標本加同種動物的未免疫血清,以PBS沖洗後,在加抗免疫球蛋白熒光抗體。因未免疫動物的血清中無特異性抗體,應呈陰性反應。
⑼ 免疫熒光染色檢測各基因的表達亮變化怎麼看出來的
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藉助顯微鏡的現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細胞水平檢測各種抗原物質,並可在原位顯示相應的基因和基因表達產物。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現已有: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技術、免疫酶組織(細胞)化學技術、親和組織化學技術、免疫金銀及鐵標記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等。免疫熒光組織(細胞)化學技術是採用熒光素標記的已知抗體(或抗原)作為探針,檢測待測組織、細胞標本中的靶抗原(或抗體),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上帶有熒光素,在熒光顯微鏡下,由於受高壓汞燈光源的紫外光照射,熒光素發出明亮的熒光,這樣就可以分辨出抗原(或抗體)的所在位置及其性質,並可利用熒光定量技術計算抗原的含量。以達到對抗原物質定位、定性、定量測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