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牙齒算是人體中的什麼組織
牙齒是人體等脊椎動物的高度鈣化組織。
牙齒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常來說,健康成人的正常牙齒包含32顆恆牙,不同區域的牙齒功能和形態各有差異。
人體牙齒分為下面幾種:
1、切牙,鋒利的鑿刀形門牙(四顆上門牙、四顆下門牙),用於切割食物。
2、犬牙,有時也稱為尖牙。這些牙齒的形狀像針尖(或者尖角),用於撕裂食物。
3、前臼齒,這些牙齒在其咀嚼面上有兩個尖端,有時也被稱為雙尖牙。前臼齒用來粉碎及撕裂食物。
4、臼齒,用於磨碎食物。這些牙齒在咀嚼面上有多個尖端。通常又稱槽牙或者磨牙。
(1)牙是面部什麼組織擴展閱讀:
牙齒的結構:
1、牙冠: 牙冠牙齒的上面部分,是通常唯一能見到的部分。牙冠的形狀決定了牙齒的功能。舉例來說:門牙是非常鋒利的,形狀像一把鑿刀,這樣有利於切割。而臼齒則有一個平面,用於磨碎食物。
2、牙齦線:它是牙齒與牙齦接合的部位。如果沒有正確刷牙和用牙線剔牙,齒菌斑與牙垢會在此處沉積,導致牙齦炎以及牙齦疾病。
3、牙根:牙根是牙齒埋入牙槽骨的部分。牙根占牙齒的三分之二,對牙齒起固定作用。
4、牙釉質:牙釉質是牙冠的最外層,它是人體內最堅硬、鈣化程度最高的組織。然而,如果未能對牙齒進行妥善護理,牙釉質會由於腐蝕而被損壞。
5、牙本質:牙本質是牙齒在牙釉質之下的一層組成。如果腐蝕穿透了牙釉質,接下來就會侵蝕牙本質,而牙本質中有成百萬個牙本質小管,它們直接通往牙髓。
6、牙髓:牙髓是所有牙齒中心部分最柔軟的組織,包含神經組織與血管。如果對牙齒的腐蝕到達牙髓,你通常會感到疼痛。
Ⅱ 人的牙是怎麼形成的
不可忽視的六齡牙 牙齒有哪些組織結構?
牙周組織有哪些結構? 唾液的功能有哪些?
牙齒何時出?
不可忽視的六齡牙
人的一生共有二副牙齒,還要進行乳、恆牙的交替過程,這是人們都熟知的,每顆恆牙的萌出也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並且左右側同名牙是成對萌出的。其中,第一顆恆磨牙大約在六歲左右萌出,所以慣稱「六齡牙」。
恆牙是人體一生中的主要咀嚼器官,而六齡牙在咀嚼器官中又承擔著主要咀嚼功能,它是嚼肌、顳肌、翼內肌和翼外肌等咀嚼肌作用力的中點,能夠承受60-70kg的咀嚼壓力,六齡牙還可刺激咀嚼肌和頜骨的發育,並且是保持恆牙正常排列的關鍵牙齒,由此可見六齡牙對頜面部的發育,及咀嚼過程都有重要性。
六齡牙是萌出最早的恆牙,牙釉質剛萌出時很薄,面窩溝發育不健全,鈣化又差等解剖生理特點等,決定了它易患齲的弱點。一般齲蝕發展較快,易於侵犯牙髓和根尖周組織,致使許多患齲六齡牙在兒童時期就已發展至嚴重程度,給治療帶來了很大困難,有些幾乎無法保留而必須拔除,造成六齡牙早失。
六齡牙的早失,不但直接影響咀嚼功能,還會影響頜骨的發育,致使牙弓變小,牙列不整和牙齒位置異常,嚴重的出現面下部畸形。可見,六齡牙的健康與否確實是不應忽視的,應該引起每位家長的高度重視。
由於六齡牙萌出的時間,正處在兒童乳、恆牙交替的時期准確辨認乳牙還是恆牙,十分重要,以便及時治療六齡牙的齲壞,避免拔錯牙,造成終身憾事。
六齡牙容易與相鄰的第二乳磨牙相混淆,而延誤治療,與第二乳磨牙的區別,主要根據牙齒的排列順序,牙齒的色澤,外形的差別。由於乳牙萌出較早,磨耗的結果使頜面變低平,牙尖低鈍,而六齡牙因萌出時間不長,因而磨損不多。
雖然有些家長也十分關心孩子牙齒的健康,但由於缺乏有關牙齒保健的常識,而往往耽誤孩子的病情,給孩子造成終身損害,所以作為家長應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識,或據兒童年齡酌情到醫院檢查,在六齡齒萌出後及時做窩溝封閉,並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其齲壞,達到防患於未然。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牙齒有哪些組織結構?
從外部觀察,整個牙齒是由牙冠、牙根及牙頸三部分組成。平時我們在口腔里能看到的部分就是牙冠,它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依據咀嚼功能不同,形態各異。牙根是固定在牙槽窩內,它是牙體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也隨功能的不同而有差異可分為單根牙和多根牙。切牙和尖牙絕大部分是一個根。下頜前磨牙少數為兩個根,多數為一個根。上頜前磨牙多數為兩個根,少數為一個根。磨牙一般為2-3個根。每一個牙根的末端有一個小孔,叫根尖孔。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叫牙頸。
如果我們把牙齒縱型剖開來觀察,可見牙齒是由牙釉質(俗稱琺琅質)、牙本質和牙骨質三層硬組織,及最里層的一種牙髓軟組織構成。
牙釉質 它是牙冠外層的白色半透明的鈣化程度最高的堅硬組織,其硬度僅次於金剛石。硬化完全的牙釉質僅含4%的有機物,而無機物則可高達96%,一般說來,它是沒有感覺的活組織,其新陳代謝過程緩慢。
牙本質 它是構成牙齒的主體,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側壁,顏色淡黃,大約含有30%的有機物和水,70%的無機物,硬度低於牙釉質。若用顯微鏡觀察,可見到牙本質內有許多排列規則的細管,稱為牙本質小管,管內有神經纖維,當牙本質暴露後,能感受外界冷、熱、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
牙骨質 它包繞牙根的外層,較薄,顏色較黃,大約有45%-50%的無機物,硬度類似於骨組織,具有不斷新生的特點。
牙髓 它位於髓腔及根管內,主要由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構成,後兩者通過根尖孔與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相連接。牙髓組織的功能是形成牙本質,具有營養、感覺、防禦的能力。牙髓神經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可產生難以忍受的劇烈的疼痛。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牙周組織有哪些結構?
牙周組織是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俗稱牙花肉)三部分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和營養牙齒。
牙周膜 它是一種緻密的纖維組織,一端埋入牙骨質,一端連接牙槽骨,實際上是牙齒通過牙周膜被懸吊在牙槽窩中,使牙齒能牢固地固定在頜骨的牙槽窩內,具有一定的彈性,有利於緩沖牙齒承受的咀嚼力。
牙槽骨 它包圍在牙根周圍的頜骨的突起部分,形成牙槽窩,牙根直立其中使牙齒和牙槽骨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不松動,便於咀嚼。
牙齦 它是覆蓋在牙槽骨的表面,包繞著牙頸部,邊緣呈弧形,兩牙之間的牙齦呈楔形,稱為牙齦乳頭。正常的牙齦為粉紅色,質韌,微有彈性,故能咀嚼壓力,耐受食物的摩擦。
牙髓的神經、血管通過根尖孔與牙槽骨和牙周膜的血管、神經相連接。營養物質通過血液供給牙髓,營養牙齒,所以牙齒和牙周組織關系密切。
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唾液的功能有哪些?
唾液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牙齒和其他口腔組織均處於唾液的包圍中,可以將唾液看作 促成或防禦牙病的重要的外在環境因素;另一方面,唾液分泌的量和質的變化受大腦控制,唾液的某些成分又來自血液,故唾液的情況常常又是體內環境因素的反映。唾液的情況對口腔健康的影響有以下幾種。
唾液的清潔洗刷作用 唾液在口腔里經常流動,可以起到機械清洗作用,足以減少口腔內的污物和致病因子,達到保持牙齒和口腔的清潔,利於防病。據有學者觀察,凡唾液分泌量大的人,其患齲率較低,而很多患齲率高的人,則常有唾液分泌量過低的現象。
唾液的防禦能力 唾液的酸鹼度和含鈣量的變化,既可影響牙周疾病的防禦力(因牙周的炎性細菌適於在鹼性溶液中滋生,而含鈣量高,則能促成牙結石的沉積,從而增強了對牙周疾病的刺激作用),與此相反,唾液也可影響齲病的防禦力(因酸度增強,使齲病因素更趨優勢,導致牙齒脫礦加重,而含鈣量高,則又可促進牙齒脫礦區的再礦化)。
唾液的抗菌作用 口腔經常存在著大量細菌,但口腔內的傷口很少有感染。唾液不僅含有溶菌酶的物質,能阻抑空氣或水中的多種細菌的生長;而且也含有其他抗菌因子,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物質,能阻止細菌的附著,抑制其生長,甚至也有殺滅細菌的作用。有人觀察到,狗的唾液抑制某些細菌的能力比人的唾液強,並據此解釋狗為什麼不產生齲病的部分原因。
此外,唾液含有澱粉酶,有助於消化熟食中的澱粉;唾液具有潤滑作用,便於吞咽食物;唾液能幫助口腔軟組織受傷區域的血液凝結,增加受傷區域的小血管的滲透能力,吸引白血球至受傷區,促進傷口癒合等。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牙齒何時出?
牙齒的萌出是個復雜的生理過程,它類似嬰兒的出生,即在萌出前者一個「胚胎時期」,當埋在頜骨里的乳牙或恆牙發育(相當於嬰兒在子宮里的胚胎發育)基本完成後,就不斷向著口腔方向移動,突破口腔粘膜而萌出。各個牙齒的萌出時間並非一致,您了解您的孩子或自己的牙齒萌出的時間嗎?
在正常情況下,嬰兒到了半歲左右就開始萌出乳牙,從第1對乳牙萌出之後,大約每塊長4個月左右,萌出1對牙齒,到2歲半就可以長齊20 個乳牙,見下表:
牙齒名稱及其符號
萌出順序
萌出年齡(月)
脫落處齡(歲)
乳中切牙 Ⅰ
1
6-8平均 6
5-9
乳側切牙 Ⅱ
2
8-10 10
6-10
乳 尖 牙 Ⅲ
3
16-18 18
8-11
第一乳磨牙 Ⅳ
4
12-14 14
9-12
第二乳磨牙 Ⅴ
5
24-30 24
10-14
乳牙到一定時期,牙齦逐漸被吸收而脫落,由繼承恆牙萌出而代替,此即乳牙替換。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吸收不完全,乳牙不能按時脫落,稱為乳牙滯留。乳牙滯留可使恆牙不能萌出或異位萌出。而乳牙過早脫落,因長期缺牙區的牙齦咀嚼,使牙齦粘膜緊韌肥厚阻力大,常致恆牙萌出困難。乳牙的外傷的疾患也可導致恆牙胚發育部分或完全停止而使恆牙不能萌出。
恆牙的萌出則從6歲時第一恆磨牙的萌出而開始,第一恆磨牙也稱「六齡牙」是負擔咀嚼壓力最大的牙齒,在人一生中使用時間最長,它的位置影響到其他恆牙的正常萌出,因此,第一恆磨牙也被稱為「關鍵」,應予充分的重視和保護。其後,大約每隔一年萌出一對牙齒,直到12歲左右萌出28個恆牙,而第三恆磨牙一般在20歲左右萌出。見下表:
牙齒名稱及其符號
萌出順序
萌出年齡(歲)
上頜
下頜
中 切 牙 1
2
6-9
5-8
側 切 牙 2
3
7-11
6-9
尖 牙 3
4
9.5-14
9-13
第一前磨牙 4
5
9-13
9-13
第二前磨牙 5
6
9.5-14
9.5-14
第一 磨 牙 6
1
5-8
5-8
第二 磨 牙 7
7
11-15
10.5-14.5
第三 磨 牙 8
8
16.5-26
16.5-26
第三恆磨牙,俗稱「智齒」,為人類逐漸退化的器官,臨床變異較多,它萌出時常發生各種類型的阻生,導致智齒冠周炎的也很多見。
正常牙齒的萌出有比較恆定的規律性。據很多資料表明:各牙的萌出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女性的萌出略早於男性,下頜牙的萌出早於上頜牙,左右兩側的同名牙萌出的年齡大致相同等,牙齒的萌出與牙齒發育的遲早有關,發育早者,萌出也早;發育晚的遲萌出。各人牙齒萌出的年齡差異較大,如有的小兒在1歲左右乳牙才開始萌出,仍屬正常現象。牙齒的萌出也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若牙齒早萌(距換牙6個月以內)或遲萌(距換牙6個月以上),乳牙或新生恆牙疾患、乳牙滯留等,切勿盲目著急或隨意處理,應找口腔專科醫生詳細檢查其原因,看是否有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有無先天性恆牙缺失,給予相應的治療和指導。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Ⅲ 牙齒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科學
牙齒是用來咀嚼食物的。
Ⅳ 牙齒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牙齒是由牙釉質、牙本質及牙骨質三部分組成。齒冠外層為牙釉質。內部牙本質是牙齒的的基本部分,齒齦內表層為少量牙骨質,或與牙本質一齊統稱為牙質。牙齒生成似骨,但很少吸收,然而牙齒的無機離子仍可與周圍的體液發生交換,甚至能改變牙的性質。
各部分基本組織似骨,無機鹽皆以羥磷灰石結晶為基本結構,牙釉質中的無機鹽多而密,最堅硬,有保護作用,水和有機物皆極少。
牙釉質及牙本質均不含細胞及血管;但成牙本質細胞之突起可伸入到牙本質內部小管中; 組成中含水量雖較牙釉質多,但較骨少,有機物主要為膠原纖維。牙骨質組成與骨完全相同,含有機物約佔30%。
(4)牙是面部什麼組織擴展閱讀:
氟對牙齒主要成分的影響
氟參與生成氟磷灰石,其溶解度比羥磷灰石小,形成的牙釉質較堅硬,有抗齲作用。氟尚能抑制細菌發酵,減少牙齒附近有機酸生成,這也可保護牙釉質,飲水中有少量氟(1ppm),可與牙釉質表面之羥磷灰石進行離子交換,形成氟磷灰石而抗齲,降低齲齒發病率。
如果飲水中含氟過多時,氟磷灰石在牙釉質表面亦變多,則牙釉質失去光澤,形成白色或黃褐色斑紋,稱斑釉症; 氟尚能抑制牙本質細胞活性,影響牙齒成生,甚至影響成骨作用。與氟相似,碘也有抗齲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牙齒
Ⅳ 牙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有哪些生理功能呢
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叫牙頸部。牙冠表面有層乳白色、半透亮、光滑且非常堅硬的物質,它有保護牙齒的作用,稱為牙釉質。在牙釉質內層還有一部分淡黃色的較厚物質,是組成牙齒的主要成分,硬度不及牙釉質,稱為牙本質。牙的中央是個空腔,稱為髓腔,裡面充滿著軟組織,含有豐富的神經、血管、淋巴管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牙神經。髓腔向下延展至根尖孔,所通過的管道叫作根管。牙髓組織和神經血管容納於髓腔和根管,通過根尖孔與牙周膜及牙槽骨相通連。根尖孔為牙根末端縮窄的部位,一般很狹窄,不利於血液流通。 牙根最外層叫牙骨質,呈淡黃色,雖然是較薄的一層組織,但它含有許多牙骨質細胞,牙根尖周圍發炎時,牙骨質會出現破壞和吸收現象,炎症控制後,新生的牙骨質細胞能再生來修復牙骨質。 門牙(切牙)的側面觀呈鏟子狀,前端較銳利,主要用來切割食物;尖牙的牙冠前端呈尖狀,主要用米把食物撕碎;前磨牙、磨牙的牙面上有尖和窩,高低不平,上下牙對咬時,好似磨盤一樣,能將食物磨碎、磨細。乳牙通常比同名恆牙體積小,數日少,與兒童的頒骨發育及飲食情況相適應。 牙齒是人體消化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咀嚼食物,還有助於發音。兒童時期,通過牙齒的咀嚼活動,能促進領骨和面部的發育,健全和排列整齊的牙齒還維持人的面形和美觀。
Ⅵ 牙齒由哪些部分組成
牙齒是長在牙槽窩裡面的,在它的周圍,有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這 三種組織統稱為牙周組織,牙周組織是牙齒的支持組織。 牙周膜是一種緻密的結締組織,長在牙槽骨和牙根之間。它圍繞著牙根, 像韌帶一樣使牙齒牢牢地長在牙槽中。牙周膜纖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因此它 能起到調節、緩沖咀嚼壓力的作用。牙周膜發生病變或遭受損傷後纖維斷裂, 牙齒就會松動。 牙槽骨是包圍在牙根周圍的頜骨的突起部分,牙根就穩固地埋在由牙槽 骨形成的牙槽窩里,因此它是支持牙齒的主要組織。牙槽骨在出牙時長出, 當牙齒脫落或拔除後牙槽骨就逐漸被吸收。牙槽骨若因外傷斷裂或因病萎縮 吸收,牙根就暴露出來,牙齒就不牢固了。 牙齦是覆蓋在牙槽骨和牙頸部的口腔粘膜,上面有豐富的血管。健康的 牙齦呈粉紅色,質地柔韌而有彈性,能夠耐受食物的摩擦。兩個牙齒之間呈 乳頭狀突起的牙齦稱牙齦乳頭,牙齦與牙頸間的空隙叫齦溝,正常齦溝不超 過 2 毫米。若齦溝過深,有炎症及溢膿等症狀,即為牙周炎。 健康的牙周組織對牙齒的固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牙周炎症可導致牙 槽骨吸收,使牙周膜破壞、牙齒松動,最後可發展到牙齒自行脫落的程度。 牙齒由何結構組成 牙齒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組成。 牙齒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叫牙冠,被牙齦包圍的部分叫牙頸,埋在牙槽 骨內的部分叫牙根。 牙冠的最外層就是牙釉質,牙釉質呈半透明的白色,富有光澤,是最硬 的牙組織。 緊接牙釉質內面的是牙本質,它構成了牙齒的大部分,顏色比牙釉質略 黃一些,其所含的無機鹽比牙釉質少,故硬度不如牙釉質,但仍較骨組織硬。 牙本質的黃色透過牙釉質而使牙齒呈黃色。牙本質是由基質與穿過它的牙本 質小管所組成。牙本質小管的內端與造牙本質細胞相連,並有牙髓神經進入 牙本質內,故牙本質比牙釉質更為敏感。若因齲齒或外傷等原因使牙本質暴 露時,就會出現牙本質過敏現象。 牙根最表面的一層組織叫做牙骨質,其主要作用是將牙周膜纖維的一端 包埋,藉助牙周膜纖維使牙齒固定在牙槽窩中。牙骨質是呈黃色的薄層組織, 只佔牙齒組織的一小部分,它分為有細胞牙骨質與無細胞牙骨質。牙骨質的 再生能力極強,當它遭到破壞時,就會由結締組織中的細胞分化而成牙骨質 細胞,再形成牙骨質。 牙齒的中央有一小腔,叫做牙髓腔,腔內含神經血管,與全身的神經血 管相連通。在牙髓腔內的神經血管叫做牙髓組織,髓內的神經能傳導感覺。 治療牙齒時,鑽磨牙齒的酸痛感就是牙髓組織傳導的。血管與全身血循環相 通連,使得牙齒具有活力。牙髓內除神經與血管外還有造牙本質細胞,這些 細胞與牙本質小管相連接。造牙本質細胞在人的一生中不斷形成牙本質,髓 腔的體積也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而越來越小。牙髓組織中的細胞和纖維成分也 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而改變,即年紀愈小,細胞成分愈多,再生能力愈強。 號齒表面有何結構 每個牙齒都是由牙冠和牙根組成的。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叫牙冠;牙根 是包埋在牙槽骨中的;牙冠與牙根的交界處稱為牙頸部。 牙冠上的組織光澤度好,質堅硬,是人體內最堅硬的組織,被稱為牙釉 質。牙釉質覆蓋在牙冠上,使牙冠呈乳白色或淡黃色。這是由於牙釉質是一 種半透明的鈣化組織,能將牙本質的黃色透出的緣故。牙釉質有抗咀嚼磨損 性。牙尖部的牙釉質最厚,牙頸部的釉質比較薄。 牙齒的牙冠表面一般有幾個面:前牙是由 4 個面和切緣組成的,後牙是 由 5 個面組成的。具體介紹如下: ①唇面:前牙靠口唇的一面叫做唇面,後牙靠近頰側粘膜的一面稱為頰 面。 ②舌面:牙齒靠近舌頭的一面叫做舌面,上頜牙齒的舌面接近於上齶, 又稱齶面。 ③近中面和遠中面:靠近面部正中線的牙面,叫做近中面。遠離面部正 中線的牙面,叫做遠中面。 ④面:後牙的上下牙齒相對的,並在該面上咀嚼食物的面稱為面。 前牙上下牙相對,能夠咬東西的切端,就如同菜刀的刀刃部分,稱為切緣。 牙齒的表面並不像鏡子一樣平滑,而是呈凹凸狀,有很多的隆凸和凹陷 區。隆凸區如牙嵴、舌面隆突、牙尖;凹陷區如溝、窩、點隙。 牙根外層是由牙釉質覆蓋的,其硬度與一般骨頭相當。牙骨質色淡黃, 在牙根尖部分和磨牙的根分叉部位較厚,在牙頸部較薄。牙頸部的牙骨質受 到外傷損壞時,很容易發生敏感症狀。
Ⅶ 牙齒的結構是什麼樣的
1牙冠 是牙齒顯露在口腔的部分,也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前牙的牙冠有唇面、舌面、近中面和遠中面,後牙的牙冠有頰面、舌面、近中面、遠中面和牙合面。兩個中切牙之間為中線,靠近中線側為近中面,遠離中線例為遠中面。
2牙根 牙根是牙齒固定在牙槽窩內的部分,也是牙齒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而有所不同。功能較弱而單純的牙齒多為單根;功能較強而復雜的牙齒,牙冠外形也比復雜。其根多分叉為兩個以上,以增強牙在頜骨內的穩固性。每一根的尖端,稱為根尖,每個根尖都有通過牙髓血管神經的小孔,稱為根尖孔。
3牙頸 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呈一弧形曲線,稱為牙頸。從牙齒的縱剖面可見牙齒的組織結構由三層硬組織和一層軟組織組成。
①牙釉質 位於牙冠表層的、半透明的乳白色硬組織,是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組織,牙釉質中96%為無機物,其餘為水和有機物。
②牙本質 牙本質是構成牙齒主體的物質,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不如牙釉質堅硬。其所含礦物質大約是65%~70%,其餘是有機物,而且主要是蛋白質和水。
③牙骨質 牙骨質是構成牙根表層的鈣化組織。其硬度與身體其它骨組織一樣。牙骨質含有乃%的無機物。23%的有機物和2%的水。
④牙髓 位於牙齒內部牙髓腔中的疏鬆結締組織,牙髓中含神經纖維、血管、淋巴管、造牙本質細胞和成纖維細胞。
Ⅷ 什麼是牙齒
牙齒又稱「牙」。具有一定形態的高度鈣化的組織,有咀嚼、幫助發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在人體,一生中先後長兩次牙,首次長出的稱「乳牙」,到二歲左右出齊,共二十個。六歲左右,乳牙逐漸脫落,長出「恆牙」,共三十二個。按形態可分為切牙、尖牙和磨牙。...
Ⅸ 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什麼
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羥基磷酸鈣。羥基磷酸鈣,人體牙齒的主要組成部分,化學式為Ca₁₀(PO₄)₆(OH)₂,可由羥基磷灰石製得。 骨組織缺損的修復是臨床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如何盡快引導材料周圍骨組織的再生,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羥基聚磷酸鈣鈉是一種新型無機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與骨組織進行能量與物質交換的能力。
(9)牙是面部什麼組織擴展閱讀
牙齒是由牙釉質、牙本質及牙骨質三部分組成。齒冠外層為牙釉質。內部牙本質是牙齒的的基本部分,齒齦內表層為少量牙骨質,或與牙本質一齊統稱為牙質。牙齒生成似骨,但很少吸收,然而牙齒的無機離子仍可與周圍的體液發生交換,甚至能改變牙的性質。
大部分哺乳動物是雙套牙的,即未成年時有乳齒,成年時換成恆齒。但有一些哺乳動物比如齒鯨是單套牙的,即不換齒。
牙齒的四種基本類型是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對於許多哺乳動物來說,它們都是異型齒,即大小和形狀都不同。也有一些哺乳動物具有同型齒,例如齒鯨,犰狳。但是在許多成年哺乳動物中,無法分辨出前臼齒和臼齒,它們統稱為頰齒或臼型齒。門齒和頰齒之間的空隙稱為齒隙。
Ⅹ 臉部各個部位名稱
臉部各個部位名稱
1、額:眉毛至發際線的位置。
2、眉棱:生長眉毛的鼓突部位。
3、眉毛:位於眶上緣的一束弧形的短毛。
4、眉心:兩眉之間的部位。
5、眼瞼:環繞眼睛周圍的皮膚組織,其邊緣長有睫毛,俗稱「眼皮」眼瞼分為上眼瞼和下眼瞼。
6、眼角:亦稱眼眥。眼角分為內眼角和外眼角。
7、眼眶:眼皮的外緣所構成的眶。
8、鼻樑:鼻子隆起的部位,最上部稱鼻根,最下部稱鼻尖。
9、鼻翼:鼻尖兩旁的部位。
10、鼻唇溝:鼻翼兩旁凹陷下去的部位。
11、鼻孔:鼻腔的通道。
12、面頰:位於臉的兩側,從眼到下頜的部位。
13、唇:口周圍的肌肉組織,通稱「嘴唇」。
14、頜:構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頭和肌肉組織,上部稱上頜,下部稱下頜。
(10)牙是面部什麼組織擴展閱讀:
面部五官比例
自古以來,橢圓臉形和比例勻稱的五官被公認為最理想「美人」的標准。臉形的長度和寬度是由五官的比例結構所決定的,五官比例的測量一般以面部的「三庭五眼」為依據。「三庭五眼」是對面部五官比例精闢的概括,對面部化妝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所謂「三庭」,是指臉的長度,即由前額發際線到下頦分為三等份,故稱「三庭」。「上庭」是指前額發際線至眉線;「中庭」是指眉線到鼻底線;「下庭」是指從鼻底線至頦底線,它們各占臉部長度的1/3.
所謂「五眼」是指在眼水平線上面部的寬度。以一眼睛長度為標准,把面部的寬度。以一眼睛長度為標准,把面部的寬度五等分,兩眼的外側至同側發際各為一隻眼的長度。事實證明,「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完全適合我國人體面部五官外形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