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

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

發布時間:2022-05-21 17:30:13

① 蒸騰作用的三個意義是什麼

蒸騰作用的三個意義:

1、降低植物的溫度

在夏季皮膚上的汗液蒸發掉了人就會感到涼爽,發高燒的病人往往用濕毛巾敷在額頭上,這些都是利用水的蒸發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從而起到降溫的目的。同樣道理,植物體內水分的蒸騰也能夠起到降溫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夏季從街道走進一片樹林感到涼爽的原因。

2、促進根吸收水分

葉片水分蒸發去後,葉肉細胞缺水,就要依次吸收葉脈導管、莖內導管、根內導管的水分,從而促進根從土壤里吸水。

3、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植物體蒸發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由於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產生的拉力,使水分連同溶於水中的無機鹽被送到樹冠上,蒸發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可以把水分由地面送到百米高的樹冠上。

植物蒸騰的意義:

1、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促進水循環,將土壤中的水蒸發到大氣之中,又變成雨回到地面。

2、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使根部吸收的無機物運到植物的各個部分。蒸騰向上的力,使植物抗地心引力,向上伸長。

3、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植物體表面的溫度,蒸騰作用還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氣溫度,調節氣候。蒸騰作用使植物內部充滿了水,給不單獨喝水的動物提供了水補給。

② 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

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分兩方面:

一、對植物自身的意義:

1、蒸騰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熱量,使氣溫降低,降低植物體特別是葉片的溫度,避免灼燒;

2、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向上的運輸.

二、對自然界的意義:

1、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

2、同時也降低環境的溫度,調節氣候;

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太陽光照射到葉片上時,大部分能量轉變為熱能,如果葉子沒有降溫的本領,葉溫過高,葉片會被灼傷。

而在蒸騰過程中,水變為水蒸氣時需要吸收熱能(1g水變成水蒸氣需要能量,在20℃時是2444.9J,30℃時是2430.2J),因此,蒸騰能夠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使葉子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2)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擴展閱讀:

蒸騰作用方式有兩種:

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稱為角質蒸騰;

通過葉片和草本植物莖的角質層的蒸騰,叫做角質層蒸騰,約占蒸騰作用的5%~10%。幼嫩葉子的角質蒸騰可達總蒸騰量的1/3到1/2。

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稱為氣孔蒸騰。

氣孔是植物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重要門戶。水蒸氣(H2O)、二氧化碳(CO₂)、氧氣(O2)都要共用氣孔這個通道,氣孔的開閉會影響植物的蒸騰、光合、呼吸等生理過程。

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

參考資料:網路-蒸騰作用

③ 植物的蒸騰作用對植物有什麼用

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對吸收礦物質和有機物很有幫助。

植物的蒸騰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沒有蒸騰作用,由蒸騰拉力引起的吸水過程便不能產生,植株較高部分也無法獲得水分。

由於礦質鹽類要溶於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體內運轉,既然蒸騰作用是對水分吸收和流動的動力,那麼,礦物質也隨水分的吸收和流動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體各部分中去。

植物對有機物的吸收和有機物在體內轉運也是如此。所以,蒸騰作用對吸收礦物質和有機物,以及這兩類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都是有幫助的。

(3)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擴展閱讀

植物蒸騰作用的過程

植物蒸騰的器官主要是葉片氣孔,首先水分從葉肉細胞中汽化進入胞間隙,再擴散到葉室,最後通過氣孔向大氣中輸送。在葉片內部,水汽是飽和的,所以水汽的蒸騰主要決定於氣孔的開張度(氣孔阻抗)以及大氣中水汽壓和大氣中水汽輸送阻抗。

可以用類似於歐姆定律來描述葉片氣孔蒸騰的速率:葉室水汽壓與空氣中水汽壓差為電動勢,氣孔阻抗和大氣阻抗為電阻,則氣孔蒸騰速度為電流。

④ 蒸騰作用的途徑有哪些

蒸騰以兩種方式在葉片上進行:
一種是出現在葉片角質層上,這是角質蒸騰;
另一種是出現在葉片氣孔上,這是氣孔蒸騰。
為了降低蒸騰對植物的不利影響,植物的葉片表面形成了一層角質層,這個角質層能夠有效地阻止水分的流失。
此外,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有著精緻的結構,這種結構也能減慢水分的流失速度。所以蒸騰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氣孔蒸騰。

⑤ 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什麼來進行的

蒸騰作用
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成長植物的蒸騰部位主要在葉片。葉片蒸騰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叫做角質蒸騰;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叫做氣孔蒸騰,氣孔蒸騰是植物蒸騰作用的最主要方式。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它是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的主要動力,可加速無機鹽向地上部分運輸的速率,可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使葉子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植物蒸騰丟失的水量是很大的。據估計1株玉米從出苗到收獲需消耗四、五百斤水。自養的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必須和周圍環境發生氣體交換。因此,植物體內的水分就不可避免地要順著水勢梯度丟失,這是植物適應陸地生活的必然結果。適當地抑制蒸騰作用,不僅可減少水分消耗,而且對植物生長也有利。在高濕度條件下,植物生長比較茂盛。蔬菜等作物生產中,採用噴灌可提高空氣濕度,減少蒸騰,一般比土壤灌溉可增產。

⑥ 什麼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蒸騰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的葉子。植物葉子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植物葉子的蒸騰作用是指水分從植物表面散失的現象。在植物體表(主要指葉子)的水分通過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空氣中的過程中,不僅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還會受到植物的調節和控制,所以蒸騰作用要比蒸發作用復雜得多,蒸騰作用的發生與植物的大小無關,即使是幼苗依然能夠進行蒸騰。在不尋常的炎熱天氣下,蒸騰作用可使得植物免於被灼傷,但適應了炎熱天氣的植物會有其他更有效的抗熱手段。
植物從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大約只有1%留在體內,用於各種生理過程,而其他的99%會通過蒸騰作用散失,而且數量很大。蒸騰作用為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提供動力。葉片的水分散失掉後,葉片細胞液的濃度自然就會提高,於是就產生了向葉脈細胞吸水的動力,這樣葉片就向莖吸水,莖又向根吸水,迫於強大的壓力,根不得不向土壤吸水;其次,水在從根部向葉片運輸的過程中,把溶解於水中的各種養料也一並帶到了植物全身;最後,蒸騰作用還能夠幫助植物降溫散熱。植物像動物一樣也怕烈日的烤曬,為了不至於被烤焦,植物就通過蒸發水分把熱量從體內散發出去,以保持一定的恆溫。
植物通過氣孔的開合可以有效控制蒸騰作用對自身的影響。植物進行蒸騰的主要場所是葉片,蒸騰以兩種方式在葉片上進行:一種是出現在葉片角質層上,這是角質蒸騰;另一種是出現在葉片氣孔上,這是氣孔蒸騰。由於水分對於植物的生長有著重要作用,所以水分的喪失會對植物造成嚴重的傷害。為了降低蒸騰對植物的不利影響,植物的葉片表面形成了一層角質層,這個角質層能夠有效地阻止水分的流失。此外,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有著精緻的結構,這種結構也能減慢水分的流失速度。所以蒸騰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氣孔蒸騰。
植物蒸騰作用在調節周邊環境的溫度濕度方面影響很大。總的說來,樹木茂密的地方,降雨量比較大,溫差也會相對於樹木稀疏的地區少。
一、植物葉子的蒸騰作用會在三個地方進行:
1、氣孔:氣孔分布在葉片及綠莖上,水分從植物細胞蒸發,水汽透過氣孔向外界擴散,在茂密的植物大概有90%的水分是透過這途徑散失的。
2、角質層:水分在表皮細胞的細胞壁蒸發,並穿過覆蓋著葉片及綠莖的角質層,視乎角質層的厚度,大約有10%的水分是透過這途徑散失的。
3、皮孔:水汽透過木質莖上的皮孔散失,縱使這是樹木在落葉後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徑,在一般情況下占水分散失的比例很小。
二、在葉片中,水分可以沿三個途徑移動:
1、質粒外途徑:無生質粒是指植物體內相鄰不絕的細胞壁所構成的系統(除了根部細胞內的凱氏帶)。細胞壁由纖維組成,有大約50%的空位可以容納水分。當水分從由葉肉細胞向氣室蒸發,在無生質粒的水分就會產生張力,透過水分子間的拉力使水分在細胞壁間移動,葉片散失的水分最終由木質部內的水分補充。
2、共質粒途徑:植物細胞透過胞間連絲彼此相互連接,其詳細機理尚未清晰,但可以肯定水分及溶質可以透過這系統移動而無須穿越層層的細胞膜。
3、液泡途徑:水分在植物細胞間穿過無生質粒、共質粒及液泡而移動,當水分從葉肉細胞(細胞A)蒸發,細胞內的水勢就會下降,相鄰的葉肉細胞(細胞B)的水勢就會比該細胞為高,從而使水分由細胞B移動向細胞A,此亦會使細胞B的水勢下降,令相鄰的葉肉細胞(細胞C)的水勢比細胞B為高,如此類推,使葉片中由高水勢的木質部至低水勢葉肉細胞間形成水勢梯度,水分就會從木質部移動向葉肉細胞。順帶一提,在此情況下令水勢下降的主因是壓力勢的下降,而非溶質勢的下降。

⑦ 蒸騰作用

葉面的蒸騰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形式,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葉面角質層的蒸騰,稱為角質蒸騰,一般水生植物和幼嫩的葉片的角質蒸騰量較大,可占總蒸騰量的1/3~1/2,而成熟葉片的角質蒸騰僅占總蒸騰量的5%~10%;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稱為氣孔蒸騰,成熟的葉片主要通過氣孔進行蒸騰。

蒸騰作用在植物生命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義。植物葉片吸收陽光輻射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吸收大量的熱量,蒸騰作用會使葉片降溫,避免葉片受到傷害,使光合作用得以正常進行。蒸騰作用使得植物內部出現水分減少,所產生的水勢梯度,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向上輸送水分的主要驅動力,該過程有助於植物吸收無機物離子,並將根合成的有機物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吸收CO2,釋放出多餘的O2,必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同時也要防止水分的散失。葉面表面有一層緻密的角質層,既防止葉內水分散失,同時也阻礙了O2、CO2 的交換。氣孔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氣孔是葉表皮細胞分化形成的小孔,可根據環境條件變化來調節開合程度,達到在水分損失最小的條件下,獲取足夠的CO2。陽光充足時,光合作用最強,氣孔張開度大,可從空氣中吸取所需的CO2,並蒸騰出足夠的水分,來降低葉子的溫度。夜間,光合作用停止,植物無需從外界得到CO2,氣孔就會關閉,以防水分散失。另外,當土壤中水分發生虧缺時,氣孔也會關閉,以防過度失水對植物造成傷害。從某種意義上講,氣孔猶如一個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來調節植物自身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精巧自控閥門。

氣孔是葉皮組織上的兩個保衛細胞圍成的小孔,大部分植物葉片上下表面都有氣孔,其數量因植物種類而異,通常禾本科植物葉片上、下表面都有氣孔,且數目接近;雙子葉植物,下表面氣孔數較多,如向日葵、豌豆等;而許多木本植物的氣孔只分布在葉片下表面上,如桃、桑等;而一些水生植物氣孔只分布在葉片的上表面。氣孔數目和分布特徵是植物長期適應生存環境進化的結果。

葉片上氣孔的直徑很小,雖然數目較多,總面積還不到葉面積的1%,但蒸騰量卻能相當於與葉片等面積的水面蒸發量的15%~50%,甚至與葉片蒸發量相當。這是因為水分通過小孔蒸發時的氣體擴散依小孔定律進行。氣體通過小孔擴散的過程中,邊緣部分氣體分子相互碰撞的概率小,擴散速度快,而中間部分氣體分子碰撞概率高,擴散速度慢,因此氣體擴散速率不是與小孔的面積成正比,而是與小孔的周長成正比,這就是小孔擴散定律(圖1-1)。

圖1-1 水分通過多孔表面(1-3)和自由水面(4)的蒸發情況圖解

氣孔的張開程度對蒸騰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通常用氣孔導度來表示,單位為mmol· m-2 ·s-1或m·s-1。Fredrik等(2002)指出,氣孔導度是日平均飽和差和單位葉面積蒸騰量的函數:

生態水文地質學

式中:TC為氣孔導度(m·s-1);λ為蒸發潛熱(2465J·g-1);γ為干濕表常數(65.5Pa·K-1);ρ為空氣密度(1225g·cm-3);Cv為空氣比熱(1.01J·g-1· K-1);E為單位葉面積蒸騰量(g·m2·s-1);D為日平均飽和差(Pa)。

氣孔導度可以用氣孔計和紅外氣體分析儀來測定。氣孔計可測量個體葉片的導度。紅外氣體分析儀則能測量葉片的CO2交換和個體葉片的導度。所測得的葉片導度可用於估計植物冠的蒸騰量。若將氣孔導度乘以葉面指數便可得到面的導度或植物冠的導度。

氣孔的開合運動實質上是由構成氣孔的一對保衛細胞內水分得失引起的體積變化,而導致的兩細胞間空隙大小的變化。當保衛細胞得到的水分較多時,體積膨脹,兩個細胞間的空隙變大,氣孔便張開;保衛細胞失去部分水分時,情況則相反。保衛細胞具有特殊的結構,保衛細胞是一對體積很小的腎形細胞,外壁薄、內壁厚;細胞壁中徑向排列著輻射狀微纖束,並與內壁相連;細胞質中有一整套細胞器,數目較多,葉綠體具基粒構造,常有澱粉積累,白天澱粉積累量減少,夜間增多。保衛細胞結構對細胞體積膨脹與收縮十分有利。

目前關於氣孔運動機理主要有兩種學說:K+累積學說和蘋果酸代謝學說。

K+累積學說:在陽光照射下,保衛細胞葉綠體通過光合磷酸化合成ATP,活化了質膜H+-ATP酶,使K+主動吸收到保衛細胞中,K+濃度增高,引起滲透勢下降,水勢降低,促使保衛細胞吸水,細胞膨脹,氣孔張開。陰離子蘋果酸根平衡K+電性,H+與K+發生交換,H+被轉換到保衛細胞之外,而Cl-則進入保衛細胞內,在這一過程中,保衛細胞已喪失非滲透性物質(H+),換取滲透活性物質(小分子有機酸根、K+和Cl-)的增加,來降低細胞水勢。在黑暗中,則從保衛細胞中擴散出去,細胞水勢提高,失去水分,氣孔關閉。

蘋果酸代謝學說:在陽光照射下,保衛細胞內的CO2 被利用時,pH值上升至8.0~8.5,從而活化了PEP羧化酶,它可催化澱粉降解,產生的PEP和,結合形成草醯乙酸,並進一步被NADPH還原為蘋果酸。蘋果酸離解為兩個H+和蘋果酸根,在H+/K+泵的驅使下,H+與K+交換,同時,蘋果酸根也進入液泡,與Cl-一起平衡K+電性,使保衛細胞內濃度增加,水勢降低,促使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光照消失,過程便會逆轉。見圖1-2。

圖1-2 鴨跖草(Commelina cammunis)氣孔開放或關閉狀態下氣孔復合體各細胞中濃度(單位,mmol/L)和pH的變化

保衛細胞的生理特點在於,當條件有利於光化學反應條件時,使光合作用處於最佳狀態;當條件不利於光合作用時,盡量減少水分損失量(Andrew,1999)。

植物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有機物並放出氧氣。在這過程中,植物通過葉片上的氣孔與外界進行CO2和O2的交換,並進行蒸騰,使冠部水勢降低。當水勢降低影響到根部時,水勢較高的土壤水便會進入根內,同時攜入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和養分,隨水分一起,沿木質部的輸水管道,配送到莖葉,以滿足體內細胞的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的需求。整個過程中,氣孔是根據植物本身的生理需求,通過調節開合狀態,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使植物達到最佳的生存狀態。

雖然裸地蒸發和植物蒸騰同是將土壤水(地下水)蒸散到大氣中,但兩者有本質的區別。裸地蒸發僅是土壤水轉化為氣態水的蒸散;而蒸騰作用,是植物利用土壤水完成了光合作用後向大氣排出水分,在這一過程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變為化學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為人類提供生存所必需的一切。

⑧ 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水分

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水分,主要是溫度因素:因為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在一天的氣溫中,中午的溫度比較高,蒸騰作用就會減弱,以減弱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

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是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有下列三點:
1.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

2.由於礦質鹽類要溶於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體內運轉,既然蒸騰作用是對水分吸收和流動的動力,那麼,礦物質也隨水分的吸收和流動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體各部分中去。所以,蒸騰作用對這兩類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都是有幫助的。

3.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太陽光照射到葉片上時,大部分能量轉變熱能,如果葉子沒有降溫的本領,葉溫過高,葉片會被灼傷。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的溫度。

葉片的蒸騰作用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稱為角質蒸騰cuticulartranspiration);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稱為氣孔蒸騰(stomatal transpiration)。角質層本身不易讓水通過,但角質層中間含有吸水能力強的果膠質,同時角質層也有孔,可讓水分自由通過。角質層蒸騰和氣孔蒸騰在葉片蒸騰中所佔的比重,與植物的生態條件和葉片年齡有關,實質上也就是和角質層厚薄有關。陰生和濕生植物的角質蒸騰往往超過氣孔蒸騰。

⑨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使當地的空氣保持濕潤,使氣溫降低,讓當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環;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使葉子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蒸騰作用的指標:蒸騰速率,常用單位g/m/h、mg/dm/h;蒸騰效率,植物每蒸騰1kg水時所形成的干物質的克數,常用單位g/kg。一般植物的蒸騰效率為1~8g/kg;蒸騰系數,植物每製造1g干物質所消耗水分的克數,是蒸騰效率的倒數。大多數植物的蒸騰系數在125~1000之間。

(9)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擴展閱讀:

蒸騰作用的方式

植物進行蒸騰的主要場所是葉片,蒸騰以兩種方式在葉片上進行:一種是出現在葉片角質層上,這是角質蒸騰;另一種是出現在葉片氣孔上,這是氣孔蒸騰。

蒸騰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氣孔蒸騰。由於水分對於植物的生長有著重要作用,所以水分的喪失會對植物造成嚴重的傷害。為了降低蒸騰對植物的不利影響,植物葉片表面形成一層角質層,這個角質層能夠有效地阻止水分的流失。此外,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有著精緻的結構,能減慢水分的流失速度。

閱讀全文

與角質層為什麼可以蒸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77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32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2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56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69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87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5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3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0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3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62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24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8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48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0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1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2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6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58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