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攝影中人物面部高光怎麼算合適

攝影中人物面部高光怎麼算合適

發布時間:2022-05-20 06:13:06

Ⅰ 逆光人像攝影中,如何用點測光測准人物臉部的光

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用點測光測准人物臉部的光:

1、在測光方面,建議對著臉部使用點測光,同時至少增加一檔曝光,因為逆光時即使對著臉部測光也不會十分准確,尤其是進行強逆光人像拍攝時。

2、要特別注意鼻子以下及頸部的陰影,了解有時逆光會比順光更有利,可利用反光板在眼中加入高光。

3、利用下午的暖陽並尋找光影的存在利用點測光(光比比較強)進行對焦測光,讓拍攝時能夠確實掌握正確的曝光值利用光圈優先模式(Av模式)拍攝,測好曝光值用M檔亦可調較陰天白平衡(高色溫)。

(1)攝影中人物面部高光怎麼算合適擴展閱讀:

點測光測准人物臉部的其他注意事項

1、由於在晴天的太陽下拍攝,人物受到太陽光的直接照射,鼻子以下及頸部附近出現了強烈的陰影。因此將相機和人物的位置對調拍攝,臉上的陰影都消除了,光線很合適。再加上反光板,使膚色的顯色更加漂亮。

2、 要特別注意鼻子以下及頸部的陰影 ,可利用反光板在眼中加入高光。 然而拍攝人像時,由於反差較大,並不能說是很合適。圖例也是正面照射強光,鼻子下面和脖子周圍出現了很強的陰影。且因為人物被正面強光照射,表情顯得有些晃眼的樣子。

3、由於反射光,頭發也會顯出高光。這時相機會以人物照射到的間接光為曝光值。如果感覺偏暗,可以加點曝光補償來提亮。 逆光+反光板拍攝 - 靈活運用逆光的優點,專業用光法 保持逆光的狀態在相機和人物之間加入反光板。

Ⅱ 人像攝影怎麼正確運用光

1、自然光人像的用光技巧


陰影是體現和襯托高光的,適當的陰影才能使得物體更加立體豐富。所以不需要避諱陰影,而是在理解影調和光位的知識時候利用陰影。


另外使用側光或者側逆光,可以讓人物立體感增強,畫面層次更豐富。側逆光時候保證人臉曝光正常,可以使得皮膚通透。


2、唯美逆光的方法


把握好最佳的拍攝時間:日落之前1-2小時。利用人物或者周圍物體遮擋住逆光光源,控制光源漏光的程度,達到平衡光比的作用。


側逆光:逆光光源不在畫面當中,拍攝難度相對較小,容易把握,人物有好看的輪廓光。


正逆光:逆光光源直射鏡頭,拍攝難度大一些,需要較好的天氣和光線情況,配合遮擋光源再漏出一部分光線的拍攝方法。


3、眼神光很重要


利用反光板,製造眼神光。同時眼神光也可以反應一張照片現場布光的情況,結合人臉的影調,可以看出主光源在哪,是否有補光。


補光設備選擇LUXCEO樂士歐LED環形補光燈P01。相信很多人都有補光燈用久了就會眼睛疼的困擾,而P01環形燈的色溫范圍3000K-6000K,光線柔和不刺眼,還能帶來獨特又好看的小光圈眼神光,讓你的眼睛更加迷人,它的亮度及色溫的調節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拍攝需求。


4、影調與光位


影調是指物體在光線下呈現出的狀態,分為五大調子:高光、暗部、灰面、反光面、投影。再復雜的物體,都始終遵循著五大調子的規律,人臉的結構相對於雞蛋來說要復雜很多,但是依然是遵循影調的規律的。影調是使得物體立體,有質感的的原因,因此影響影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光位。

Ⅲ 攝影中的「高光」是什麼

在攝影術語中,高光一詞應用於後期的圖片處理,嚴格來說屬於美術術語;而過曝是指照片的質量判別。

高光即指光源照射到物體然後反射到人的眼睛裡時,物體上最亮的那個點就是高光,高光不是光,而是物體上最亮的部分。
美術術語中高光,指畫面調子最亮的一個點,表現的是物體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見於質感比較光滑的物體。暗部由於受周圍物體的反射作用,會產生反光。反光作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間顏色要深。

過曝就是指由於光圈過大 快門過慢等原因造成的畫面中亮度過高 照片泛白。
在攝影上,曝光(Exposure)是指攝影的過程中允許進入鏡頭照在感光媒體(膠片相機的底片或是數碼照相機的圖像感測器)上的光量。
「曝光」可以經由光圈,快門和感光媒體的感光度的組合來控制。
理想情況下曝光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時照片對比度強,亮度適中。偶然原因或因為攝影者個人技術能力造成照片曝光時間過長或面積過大就會產生過曝。

Ⅳ 怎樣較好的拍好人像~~

拍好人像的五要素
1、合理運用光線在人像攝影中,光線的運用非常重要。最好能利用「均勻」的光線,使其能直接或間接地照射到主體人物,高光和低光部位的反差也要適中。拍人像最忌諱的就是採用從頭頂上直射下來的陽光。它會在人的眼窩、鼻子和下巴周圍造成黑影,要盡量避開這種破壞性的光線效果,選擇柔和的光線,如來自天空或自製反光板的散射光線通常是最理想的。
2、正確曝光拍攝人像時,如果現場光線比較均勻,就可以從照相機所在的位置來測光,讓測光表將高光和低光部位的曝光值平均。如果處於相對復雜的光線環境下,就要用點測光從人的臉部測光,獲得准確的曝光量。
3、採用大光圈小光圈雖然能使背景環境顯得清晰,但是會轉移對被攝者的注意。使用較大的光圈拍攝,能使背景虛化,使之處於焦點之外,而讓被攝者成為畫面中唯一讓人關注的目標。這幅用F2.8大光圈拍攝的人像照片,就不存在背景會分散注意力的問題(如圖1)。有時也需要使用小光圈來拍攝環境人像,為此,你需要保持周圍背景清晰,將拍攝對象與周圍環境一起納入畫面,通過環境特點和細節來反映被攝者的個性特徵(如圖2)。
4、試用豎畫面構圖橫畫面的構圖對於群像來說是好的,但當你拍攝單人照時就要把相機轉到豎畫面的位置。豎畫幅取景比較適合單人肖像,因為這種畫幅主體人物的立式長方形造型相對應。
5、長焦距如果使用135相機拍攝的話,應選用85至135mm焦距的鏡頭。因較短焦距(50mm以下)的鏡頭拍人像常常會誇張人物面部的特徵,使用經常被稱為人像鏡頭的85至135mm的鏡頭時,透視感有所壓縮,這樣面部特徵就會表現出正確的比例。而若要使用200mm以上長焦距鏡頭的話,則會使面孔顯得太平。所以用中等望遠鏡頭來拍攝人像效果比較好。

Ⅳ 拍人像照燈光設置角度

好的拍照的網站可以去蜂鳥看看,挺好的,它的友情鏈接的網站也挺好的。燈光的應用,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應該有幫助:
「人像攝影質感的表現」
[來源:溫州市攝影家協會 作者:邵家業]

自然界里各種物體都有各自不同的質地特徵,表現著自己的特性。對於人的肌膚質感我們是很熟悉的。由於年齡、性別、境況不同,表現出不同質感的差別。如老年人的粗糙、布滿縐紋的皮膚,兒童、少女豐滿、滋潤、富於彈性的皮膚……等等。把這些不同的皮膚質感表現在畫面上,才能使人覺得真切、確信,有助於人物性格的揭示,表情真實地流露。所以一張藝術人像照相對質感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把每人的皮膚一律地表現光潔、滋潤,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原樣翻版。因為這樣就會失去對不同類型人的的特徵、性格的表現力。那麼,正確地表現人物細部皮膚質感有哪些手段呢?歸納起來有五個方面:(1)光源性質;(2)光源照射角度;(3)用燈多少;(4)輔光運用;(5)曝光量控制。

光源性質與質感

攝影光源性質不同,對物體表現質感亦不同。光質可分為硬聚光和軟、散光兩大類。作為人像攝影的主光源,在對肌膚層次質感的表現,兩者各有千秋。主要是看我們藝術上需要怎樣選用。

硬聚光,如聚光燈效果,強烈鮮明有力,投影清晰銳利,強調亮部高光點的反射和細部(如毛孔、縐紋等)陰紋加深。對表現皮膚質感平淡的人可增強皮膚質感。如藝術上需要刻劃人物個性特徵,而用於皮膚粗糙的人物,就更能助長質感和氣質表現。

軟、散光如匯射、散射燈的效果,柔和、細膩、虛化、投影鬆散、層次豐富、亮部反射的光點隱約、細部影紋松化,能使皮膚更滋潤、細嫩,用於皮膚粗糙的人物,能使粗糙性得到減弱。拍攝兒童、少女就更能表現出富於彈性細嫩的皮膚特徵和生氣勃勃、富有活力的兒童、少女氣質。

光源照射角度與質感

表現好質感還需要一定角度的光線來表現。它可用高低角度、正側方向調節燈位,使質感得到加強或減弱。

層次質感明顯與否,和光照下皮膚紋理組織的直向、橫向有很大關系。以主光而言,照射的角度垂直於皮膚紋理時,影紋最深,皮膚的質感得到最大的表現力,層次也豐富,面部紋理有直、橫,所以一般用光多呈45°左右高度的側光,使直橫皮膚紋理都兼顧,面部的皮膚質感得到較好的表現。

細微光點與細微影紋同樣是影響質感的重要部分。因為光與影是相對統一、相輔相成,細微光點同樣要在一定角度光照下才能出現的,因為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只有在光源照到面部某一點,再正好反射到鏡頭,才能出現某一點上的光點,否則就看不到光點。

用燈多少與質感

對質感的表現是多用燈好或是少用燈好?我認為少燈比多燈好。一般人想像人像照燈光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表現人物皮膚細部質感是以細微處見精神,燈多影多並且光斑零亂,影調灰平,皮膚細部質感得不到顯現。因為人的皮膚表面是由無數的細微毛孔和膚紋組成,多一個燈會增加一個細投影、一個細光點,它們互相交射、互相對沖就會損失層次,減弱肌膚毛孔的質感。也就是說,多用一個燈就減少一層層次和質感。不論拍攝高、中、低影調,在不需要多燈情況下,我主張要少用燈。要把每盞燈有目的地用在關鍵上,決不能濫用燈光,把燈光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增強皮膚質感。如拍攝高調照相,為了保持細微變化的臉部層次和質感,採用一個燈光照明面部(指人物面部、背景例外),其餘以反光板代替,這樣才能不失高調照相白中有白的細膩豐富皮膚質感。

輔光與質感

在主光的光質、光的照射角度確定以後,還必須正確運用好輔光燈,原則上以不損失主光來造就良好質感,只是適當地減弱主光的投影而不能消除投影。這就決定了輔光的性質必須要軟散,亮度低於主光,盡量不留下投影痕跡。「主光硬,輔光軟;主光軟,輔光散。」這是我使用輔光的原則。所以運用輔光時多用燈光的邊緣散射光。因中間部分比邊緣部分亮,而且光質也是中間硬、邊緣軟。中心光是燈泡直射光加燈罩匯射光,而邊緣光則是燈罩的散射反光。使用其亮度必然減弱。所以寧可把燈位靠近被攝者,這樣比用中心光在遠處照明質感層次要好得多。陰輔光和陽輔光口都向畫面外側偏離,即陽輔光偏向主光一邊,照明面部大部洽接陰陽兩面過渡層次,陰輔光偏向相對的另一邊,只照明以鼻樑為界的陰面,不照到陽面,只有層次豐富,才有好質感。

輔光的應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光比。如果光比過大,超過膠片的寬容度,那麼明面或暗面兩者必有一個部分損失質感;過小層次又平淡無力,質感隨之損失。所以運用輔光時,還要考慮到膠片的格瑪值高低、感光度、寬容度以及沖洗條件,因為各種膠片記錄亮度等級能力都不同,特別是使用彩色膠卷更要注意。

控制曝光與質感

正確地控制曝光,對質感的真實還原有重要的意義,似乎在廣泛應用測光表的今天,控制曝光意義不大了。其實不然。從藝術上理解,我們不光要能以測光表所測得的EV值來控制曝光,還要掌握不同對象藝術要求,有意識地增加曝光或減少曝光來達到藝術上的曝游標准。因為測光表只是正確表現好中性灰色的曝光量。如只有中性灰色的物體能依據測光表所得的EV值,曝光能得到最逼真質感。因為不管黑、白、灰測光所得的效果都表現為淺灰色,在底片上都是中級密度,即特性曲線直線部分的中點,這種曝光對中間調子的照片無疑是正確的,只要亮度差不要太大,各種層次質感都能得到很好表現。但是高、低調子的照片,如依此曝光,那麼所得的效果都是偏向中間調子,所以高調照相必須依測得的曝光量增加1-2級所得的密度,從特性曲線的直線部分的中點提高到上部,而使黑色部分密度處於直線部分,淺色部分提高到肩部,這樣黑色部分的正確記錄層次質感,不至於一團黑。淺色部分密度等級間距壓縮後變化細微。同樣道理,低調照相所測得結果減少0.5-1級曝光量,陽面層次質感得到正確表現,而大面積陰部的密度等級變化細微。

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曝光藝術標准,當然增加或減少曝光量都必須納入膠片的寬容度,包括利用特性曲線的肩部或趾部。

表現好質感,除上述幾個因素外,對選用照相機的焦距長短、分辨力的強弱、口徑大小都有很大關系,還必須聚焦正確,充分利用畫面拍攝特寫鏡頭來表現皮膚質感。

可以說不管藝術要求如何,其藝術手段都離不開一個「光」字,即用光、曝光。正是這樣,人象攝影藝術所獨具對皮膚質感逼真的表現能力,是其它藝術所不及的。我們就是要以這種攝影藝術的特長把各種皮膚質感表現好,給人以美的享受。

Ⅵ 人像攝影怎麼樣進行構圖,有什麼技巧

人像攝影中的高、低光位,是指主光沿高度坐標的上下變化。凡是高於常規45°位置的稱為高光位,低於常規45°位置的則稱為低光位。光位的高、低,必須根據人物照片的拍攝主題、人物姿勢、人物鼻形和照相機拍攝角度而有所變化。

1、根據拍攝主題,運用高、低光位

凡是照相機低角度仰攝,主光位應升高;反之,如果照相機高角度俯攝,主光位就須降低。其高或低的程度,也是以人物鼻樑上能否表現出反射強光為依據。

Ⅶ 人像攝影,高光位和陰影位應該打在面部什麼位置

能把人像拍得漂亮,大概是每個拍攝者都想達到的目標吧。無論對象是女性還是孩子,拍出人物魅力之所在的行為是完全一致的。人像攝影需要許多技巧,在此接上一課繼續探討一下其中最重要的光線因素。

由於在晴天的太陽下拍攝,人物受到太陽光的直接照射,鼻子以下及頸部附近出現了強烈的陰影。因此將相機和人物的位置對調拍攝,臉上的陰影都消除了,光線很合適。再加上反光板,使膚色的顯色更加漂亮。人物表情也變得柔和,感覺彷彿是換了個人一般。光線在人像攝影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要特別注意鼻子以下及頸部的陰影
了解有時逆光會比順光更有利
可利用反光板在眼中加入高光

順光拍攝 - 臉部陰影過強,不適合人像攝影 這是光從正面照射被攝體的情況,光線用法很傳統。然而拍攝人像時,由於反差較大,並不能說是很合適。圖例也是正面照射強光,鼻子下面和脖子周圍出現了很強的陰影。且因為人物被正面強光照射,表情顯得有些晃眼的樣子。天氣好的時候根據光線情況,易造成生硬的印象,需要多加註意。

逆光拍攝 - 人物不顯晃眼,表情也更柔和 改變位置拍攝而成。這種光線被稱為逆光。逆光的特徵就是,由於被攝體沒有直接照射到陽光,不會出現強烈的陰影。而且因為不晃眼,人物表情更加柔和,所以適合人像攝影。由於反射光,頭發也會顯出高光。這時相機會以人物照射到的間接光為曝光值。如果感覺偏暗,可以加點曝光補償來提亮。

逆光+反光板拍攝 - 靈活運用逆光的優點,專業用光法 保持逆光的狀態在相機和人物之間加入反光板。這樣能融合逆光與順光的優點,將人物拍攝得更加漂亮。由於反光板的反射,會在眼中加入高光,同時膚色也顯得更為生動,是人像攝影中常用的專業用光方式。

Ⅷ 請教專業攝影師,關於拍攝人像打光的問題

建議先使用最簡單的人像燈光布局,一盞燈配柔光箱(反光傘能增大照射面積,但柔光效果不如柔光箱,而且我們有時還希望照射面積不要太大),從人物正面4點半或者7點半的位子(看你希望稍暗的區域在什麼地方),從上方斜照下來,然後在另外一面的人物下方捕捉燈的多餘光線用反光板擺好位子反光到人的另外一面臉上。
其實你提到的,不用反光板,用另外一盞閃光燈來替代也是可以的,只要控制好光比,另外一盞要比主光源在人物臉上的成像亮度至少低一檔光圈,一般採用一個柔光源,另外一個硬光源的方式來搭配,位置可以採用另外一盞在人物側面9點鍾的方向照射過來,具體位置可以微調,不要讓人物的頭發擋住這個輔助光源即可。關鍵還是光比的問題,如果兩個光源輸出都一致光比的話,那又會缺乏立體感了。

閱讀全文

與攝影中人物面部高光怎麼算合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77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32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2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56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69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87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5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3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0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3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62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24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8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48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0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1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2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6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58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