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裡看面部神經麻痹好
你好,病情分析:面部神經麻痹也被稱為面癱。它是由局部感冒引起的,一般表現為:眼瞼下垂,額紋消失,鼻唇溝消失,鼓槌不能栓塞。可以選擇營養神經葯物和抗病毒葯物。建議您看神經科檢查和治療,遵照醫生的建議,盡快使用葯物,保重,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㈡ 面部神經疼是怎麼回事
前一陣吃卡馬西平,但是此葯不能長期服用。現在中醫針灸,效果還待觀察。看病的大夫不能確診就是三叉神經疼,只是說疑似。患者很痛苦,經常無法正常進食。
㈢ 面部神經經常跳是怎麼回事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是指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的不自主抽動。其病因為面神經根近腦干段受異常血管壓迫,較少繼發於小腦腦橋角腫瘤、血管瘤、面神經炎後或不明病因,多見於中年發病。治療原則:1葯物治療;2神經封閉術:乙醇溶液封閉術
a型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法3手術冶療;4病因治療
查看原帖>>
求採納
㈣ 多年面癱 怎麼知道自己面部神經斷裂或則壞死
你好,對於所提到的問題,確實也是大多數患者最想知道的,因為這樣的神經是否斷裂和壞死直接影響的是,患者的疾病是否還可以治癒的。
判斷面部神經有沒有斷裂和壞死:
其一:是用手觸摸面部,看看面部是否還有感覺,還有被觸摸的感覺就是沒有徹底斷裂,要是壞死,面部就會出現萎縮,萎縮表現(臉部肌肉鬆弛、面肌萎縮)。只要您沒有出現如上症狀都是說明沒有完全的斷裂和壞死。
其二:就是可以直接在您當地醫院的神經內科去做肌電圖,看看是否神經纖維已經完全的斷裂和壞死。這些對日後的疾病治療以及康復的預後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希望這些是對你有用,祝你早日康復!
這些資料是我在丁教授面癱康復網上找尋,希望能夠幫你提升治療信心,相信自己!
㈤ 怎樣檢查三叉神經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人的診斷可通過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等臨床表現,另外,通過檢查發現多數病人因長期吃飯受影響而全身情況較瘦弱.疼痛發作時表情痛苦,面部油膩,不願講話,即使在間歇期患者也不願講話或很少講話.但病人神經系統檢查正常,三叉神經各種感覺、運動及角膜反射,下頜反射均無明顯的異常改變.有的病人因既往治療造成顏面部局部疼痛感覺有所減退,此點應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引起的面部感覺減退相鑒別.顱底X線照片可見圓孔、卵圓孔均無病理性改變。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又稱症狀性三叉神經痛.是由於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3叉神經痛.出現類似於原發性3叉神經痛在顏面部疼痛發作的表現,但其疼痛程度較輕,疼痛發作的持續時間較長,或者呈持續性痛,陣發性加重.多見於40歲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沒有扳機點,誘發因素不明顯,少數可發現3叉神經損害區域和原發性疾病表現的特點.腦脊液、X線顱底攝片、CT或MRI檢查、鼻咽部活組織檢查等有助診斷.有時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情況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極為相似,若不注意繼發病變早期的細微表現,很容易被誤診。
㈥ 面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面神經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經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的。
例如:騎摩托騎的太快而沒有給於面部有效的防風措施。治療上沒有特效的方法。職能吃或者注射點營養神經的葯物例如維生素B族的。最主要的是對面部的保養作些理療什麼的作用不太大。再說一句它有可能伏法的最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還有更長的
時間。基本來說大多數的患者都能恢復。要多作些面部肌肉的運動啊。急性期就不用了。
面部神經麻痹又叫面癱,該病起病急驟,其表現為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口角流涎等,中醫稱之為中風。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由於腦血管
阻塞、面部血液循環不暢、患部神經傳導失調所致。
面部神經麻痹發病後,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側,即一邊面痙攣較甚,症狀較重,對側面部卻較輕。治療重點應在症狀重的一邊,針灸手法採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沖、頰車、地倉、迎香、風池、承漿、陽白、攢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沖為循經遠取法,兩穴對頭面的疾患最為有效,《百症賦》說得好:「太沖瀉唇歪以速愈。」
風池、翳風同屬少陽,有疏解風邪之效,並能祛風止痛;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印堂、迎香、承漿,均有疏經調氣的作用。
採用透穴法,還可以加強經氣的通調,如攢竹穿魚腰、地倉透頰車。《玉龍歌》說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透頰車。」
視情況需要,有時選擇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療療效更佳。對側面部的症狀較輕,其處理方法是:選取幾個必要的對應穴位,進針較淺,並採用輕針輕捻。總的來說,一般留針半小時為宜,拔出針後必須用艾條點燃溫灸,再進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鬆弛,達到理順經絡的目的。每天針灸一次,10天為一療程。
一般來說,按上述步驟進行針灸處理,一個療程左右可逐步治癒。
㈦ 面部痙攣怎麼看
面部痙攣也稱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整個面部。
㈧ 哪裡看面部神經痙攣最好
請詳細說一下病情,神經痙攣分很多類,有些傳統中醫的針灸就能治,有些治療不好的才可以考慮用幹細胞,因為幹細胞費用比較高,所以您先詳細說一下您的病情以及地址,我再給您一個詳細的參考意見您看合適嗎?
如果有其他的疑問歡迎和我聯系我的郵箱 [email protected]
我的博客,您可以在上面留言
http://hi..com/e678net/home
㈨ 關於面部神經跳的問題
面肌痙攣即面部一側抽搐(個別人出現雙側痙攣),精神越緊張、激動痙攣越嚴重。由於面肌痙攣的初期症狀為眼瞼跳動,民間又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稱,所以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病灶形成,發展成為面肌痙攣,連動到嘴角,嚴重的連帶頸部。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型面肌痙攣,一種是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兩種類型可以從症狀表現上區分出來。原發型的面肌痙攣,在靜止狀態下也可發生,痙攣數分鍾後緩解,不受控制;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動作產生。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開始多起於眼輪匝肌,逐漸向面頰乃至整個半側面部發展,逆向發展的較少見。可因疲勞、緊張而加劇,尤以講話、微笑時明顯,嚴重時可呈痙攣狀態。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齡報道為兩歲。以往認為女性好發,近幾年統計表明,發病與性別無關。HSF發展到最後,少數病例可出現輕度的面癱。
⑴、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報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屍檢時,發現其面神經部位存在有「 櫻桃」大小的基底動脈瘤。目前已知大約有80%~90%的HFS是由於面神經出腦干區存在血管壓迫所致。臨床資料表明:在導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腦前下動脈(AICA)及小腦後下動脈(PICA)為主,而小腦上動脈SCA)次之。已知SCA發自於基底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交界處,走行最為恆定,而PICA和AICA則相對變異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異位壓迫到面神經;另外迷路上動脈及其他變異的大動脈如椎動脈、基底動脈亦可能對面神經形成壓迫導致 HFS。以往認為:HFS是由於動脈的搏動性壓迫所致,近幾年研究表明:單一靜脈血管壓迫面神經時亦可導致HFS,且上述血管可兩者或多者對面神經形成聯合壓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HFS手術的預後。
⑵、非血管因素 橋腦小腦角(CPA)的非血管佔位性病變,如肉芽腫、腫瘤和囊腫等因素亦可產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於:①佔位導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報道了一例CPA表皮樣囊腫使AICA移位壓迫到面神經導致HFS;②佔位對面神經的直接壓迫;③佔位本身異常血管的影響如動靜脈畸形、腦膜瘤、動脈瘤等。另外後顱窩的一些佔位性病變也可導致HFS。如罕見的中間神經的雪旺氏細胞瘤壓迫面神經導致的HFS。Hirano報道一例小腦血腫的患者其首發症狀為HFS。在年輕患者中,局部的蛛網膜增厚可能是產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網膜囊腫偶可發生HFS。
⑶、其他因素 面神經的出腦干區存在壓迫因素是HFS產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數學者在進行橋腦小腦角手術時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區域存在血管壓迫並不產生HFS。而Kuroki等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區域的面神經脫髓鞘病變,其肌電圖可表現為類似 HFS的改變。Mar-tinelli也報道了一例面神經周圍支損傷後可出現HFS。關於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的部位存在壓迫因素是否導致HFS,尚需進一步的探討。
此外,HFS也可見於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僅有幾例報道,其機理尚不明了,推測可能與遺傳有關。
【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
有些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後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鍾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發作。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餘分鍾,間歇期長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後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後,另一側再發作,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道。少數病人於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按Cohen等制定的痙攣強度分級。
0級:無痙攣;
1級: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輕度顫動;
2級:眼瞼、面肌自發輕微顫動,無功能障礙;
3級:痙攣明顯,有輕微功能障礙;
4級:嚴重痙攣和功能障礙,如病人因不能持續睜眼而無法看書,獨自行走困難。神經系統檢查除面部肌肉陣發性的抽搐外,無其他陽性體征。少數病人於病程晚期可伴有患側面肌輕度癱瘓。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
面肌痙攣病的病因中醫講:一般是由於過度的疲勞、緊張、干火旺盛、有內熱、外感風寒引起的。
西醫稱:血管壓迫面神經以後造成粘連,面神經缺血缺氧引起面神經痙攣。多數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則。開始多起於眼輪匝肌,逐漸向面頰乃至整個半側面部發展,逆向發展的較少見。可因疲勞、緊張而加劇,尤以講話、微笑時明顯,嚴重時可呈痙攣狀態。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齡報道為兩歲。以往認為女性好發。
近幾年統計表明,發病與性別無關。發展到最後,少數病例可出現輕度的面癱。
你朋友如果確診是面肌痙攣最好不要針灸,因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時針灸反而會加重病情,有的人當時見效,日後復發起來反而會厲害。另外服用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這些抗鎮定抗癲癇葯物只控制,而且長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賴性也比較強。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A型肉毒毒素也只控制,一般打一針最長能控制一年,或半年到三個月,長間注射會產生抗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只麻痹面部的神經造成人為的面癱,所以當時打完面肌痙攣會控制。但長時間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面癱的症狀。外科手術治療此病要比上述兩種方法相對理想些,採納的患者也會多些。但復發率也很高。臨床上接觸的,最多有一個患者做過四次手術。
目前西葯治療不外乎上述這幾種方法。中醫治療國內目前也有很多家,大都是主要以口服中葯治療,但大多傳統口服葯物只是單純的通經活絡,祛風化於,只會見效,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利用蜂療有一定療效,但治療過程較長,堅持下去,可望治癒。
【治療措施】
(一)葯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葯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葯、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過去常用普魯卡因、無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莖乳孔處注射,以造成一時性神經纖維壞死變性,減少異常興奮的傳導,一次注射量為0.3~0.5ml,以達以出現輕度面癱為度。劑量過大將產生永久性面癱,劑量過少3~5個月後仍要復發。現已很少採用。
注射方法:患者側卧,常規碘酒酒精消毒患側耳下乳突周圍,於外耳道底軟骨與乳突前緣交界處,用20~21號針頭,接2ml注射器,針尖指向前內上方,與顱底水平線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進入一凹陷內,先注射1%普魯卡因1ml,不撥出針頭,觀察1~2分鍾有無出現面癱,如出現面癱表示刺中神經干,然後接上有水酒精空針,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將發生明顯面癱而痙攣消失。經過半年後面癱多能逐漸恢復,約2/3的病人痙攣亦將復發。
(二)射頻溫控熱凝療法 用射頻套管針依上法刺入莖乳孔內,利用電偶原理,通過射電使神經纖維間產生熱能,溫度在65~70℃,在面神經功能監測儀監護下,控制溫度使神經熱凝變性,以減少傳導異常沖動的神經纖維。術後同樣要發生面癱,在1~2年內的面癱逐漸恢復過程中又會舊病復發,否則電熱過度,痙攣雖可長期不發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癱。
(三)手術治療
1.面神經干壓榨和分支切斷術 在局麻下,於莖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經主幹,用血管鉗壓榨神經干,壓榨力量應適當控制,輕則將於短期內復發,重則遺留永久性面癱。如將遠側分支找出,在電刺激下找出主要產生痙攣的責任神經支,進行選擇性切斷,效果雖較壓榨術好,但術後仍要發生輕度面癱,1~2年後亦有復發。
2.面神經減壓術 即將面神經出顱之骨管磨開減壓,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採用。在局麻下鑿開乳突,用電鑽將面神經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縱行切開神經鞘膜,使神經纖維得以減壓。1972年Pulec認為,單純乳突內減壓范圍太小,應同時將內聽道頂部和迷路段全部磨開減壓。手術中也曾發現神經有病理改變如神經水腫、彌漫性肥厚和神經鞘纖維性收縮等與病因相矛盾的現象,但手術後確實有些病人得到治癒。1965年Cawthorne曾報告13例手術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減壓術較復雜,尤其全段減壓術不僅難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險。所謂療效是否因手術中創傷面神所致,並非減壓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經垂直段梳理術 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將垂直段面神經骨管磨開後,用纖刀將垂直段縱行剖開1cm,並在其間隔以硅膠薄膜,其目的是切斷交叉的神經纖維,以減少異常沖動傳導,缺點是很難確切地達到既不明顯面癱又不出現痙攣的程度。
4.面神經鋼絲絞扎術 為作者設計,用直徑1mm鋼絲將面神經干絞扎,做永久性壓榨,絞扎程度可以隨意調整,方法簡便可靠,適用於年老體弱、不宜進行開顱探查者,更適用於一般基層醫療單位。
局麻,於耳垂後下,沿下頜角做弧形切口,分離腮腺後緣,找出面神經主幹,取不銹鋼絲貫穿於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緊固定以作為支點,然後繞穿神經干絞扎之,一面絞扎一面觀察面肌活動,直到痙攣停止而呈輕度面癱為止。一般以眼裂閉不上達1~2mm為宜。鋼絲留置切口外,暫不剪斷,俟次晨觀察痙攣有無復發,再做最後一次壓力調整,剪去多餘的鋼絲,埋入皮下。術後如有復發,可打開切口,找出鋼絲尾段現進行絞扎。如長期面癱不恢復,亦可進行鋼絲松解。本法的缺點是術後肯定要有3~6個月的面癱,復發率較高,達30%。
5.顱內顯微血管減壓術 Jannetta於1966年倡用,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外科常用的方法。
全麻,採用枕下或乙狀竇後徑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開腦膜,進入橋小腦角,找出Ⅶ、Ⅷ顱神經,如發現有佔位性病變或蛛網膜粘連即進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壓迫性血管,可在顯微鏡下利用顯微器械給以分離開,如果分不開,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墊開,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與神經之間。這些血管多是小腦前下動脈絆,是腦乾的主要供血者,手術中如有損傷出血或誘發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都將引起腦幹缺血水腫,造成嚴重不良後果。即使內聽動脈痙攣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聾。臨床上觀察到,1/3的病人動脈穿行在Ⅶ、Ⅷ神經之間,或絆頂有內聽動脈支進入內聽道,進行血管減壓術操作都會遇到困難,或者根本不可能進行分離和墊隔,還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壓迫的血管,因此血管減壓術也無法應用。為此,作者設計出一套新的手術方法,叫顱內段面神經干梳理術,取得滿意效果。
6.顱內面神經干梳理術(神經縱行劈裂術)按血管減壓術操作,進入橋小腦角,找到Ⅶ、Ⅷ顱神經,游離出面神經干,於腦干根部與內聽道口之間,用纖刀順其長軸進行多層次劈開,按痙攣的程度確定劈開的層次,一般劈開10~20次,多者可劈開數十次,將原來壓迫的血管梳理後,恢復原位。經2~5年隨訪,手術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復發率減低到6%。本法主要優點是適應症比血管減壓術廣,復發率少而治癒率高,特別是減少了耳聾並發症,現已取代了血管減壓術(圖1)。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經纖維梳理後,破壞了神經根區的異常電位蓄積,阻止了異常沖動的電位發放。
(1)暴露橋小腦角 (2)將動脈下壓,用尖刀貫穿面神經進行縱行梳理 1.小腦前下動脈穿行於第7、8顱神經間 2.小腦後下動脈與舌咽神經。
綜上所述,治療面肌痙攣的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利弊,臨床上應根據病人情況和醫療條件靈活選用。特發性面肌痙攣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人,可能與動脈硬化、高血壓病變有關。如患者是30歲以下青年,常暗示腦小腦角、內聽道、膝狀節、中耳乳突或腮腺內存在著神經刺激性病變,如先天性膽脂瘤、血管瘤、聽神經瘤和蛛網膜囊腫等。痙攣是該病的一個危險信號。遇有此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神經系統全面檢查,必要時應進行顱腦CT或MRI檢查,絕大可觀察等待,以免貽誤治療。
【面肌痙攣的食療】
食療方葯 (1)龍眼肉粥:龍眼肉15g,紅棗3~5枚,粳米100g。煮粥熱食。功效養心補脾,安神除煩。龍眼肉是良好的養心補脾品,內含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蛋白質,與紅棗、粳米同煮粥,起協同作用。此膳是我國民間用於養心益智、健脾補血的美味佳餐。適合於面瞤不止、心煩失眠、食少體倦等症患者。
(2)天麻燉鴿肉:天麻10g,健康鴿子1隻。共燉熟食用,每日1隻。功效益氣補血,熄風解痙。方中鴿肉補肝腎,益氣血,天麻熄風解痙,合用治療血虛生風引起的面瞤
(3)苡米陳皮粥:薏苡仁50g,白芷9g,雲茯苓20g,陳皮6g,,先煮薏苡仁為粥,後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1劑,連服數日。功效健脾化濕,除痰通絡。適用於脾失健運,痰濕阻遏之面瞤、脘腹脹滿、食少納獃等症。
(4)苡米扁豆粥:薏苡仁50g,炒扁豆15g,山楂lOg,紅糖、粳米適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紅糖,供早晚餐。功效健脾化濕,活血通絡。薏苡仁、扁豆治脾虛有濕,山楂活血化積;紅糖補血活絡。全方使脾得健運,痰化濕除,面部絡脈貫通。適於脾虛濕困,經絡受阻之證。
【概述】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整個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後發生,常見於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現代西醫學對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採用對症治療,但效果均欠理想。
現代用針灸治療面肌痙攣的報道,至遲不晚於60年代中期。在1965年有人試用皮內針法獲效[1]。70年代,又作了進一步探索,如採用深刺久留針法,只針健側不針患側的繆刺法等,我們使用穴位注射於抽搐最明顯之處,亦有一定效果。但總的來說實踐還是較少,且以內部報道文章居多[2]。80年代以來,面肌痙攣的治療始得到針灸界較廣泛的重視,不僅僅是觀察例數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對刺灸法的多方面探索,從而出現了一些比較獨特的刺法,如叢刺法,刺激面神經干法,淺刺皮部法及行氣法等等。當應用傳統的刺灸法難以取效時,選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
目前,各種刺灸之法治療本病,有效率一般在80%左右。有人曾比較針灸行氣法與一般針灸法或其他中西醫葯療法,發現無論近遠期療效,均以行氣法為優[2]。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面肌痙攣是一種頑固且易復發的疾病,要求患者耐心治療,而醫者也應在一種方法未取效時,及時改用另一種穴位刺激法。
【治療】
神經干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合谷,眼輪匝肌痙攣加魚腰、四白,面肌痙攣加迎香、夾承漿。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垂前耳輪切跡與耳垂根連線之中點,或乳突尖前緣下5毫米處。其下為面神經交義點最近處,約在下頜支後緣後約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僅取主穴和合谷穴,餘穴據症酌選。先在阿是穴消毒並以2%普魯卡因局麻,取28號2.5~4厘米左右長的毫針(1~1.5寸)2根,分別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經干。當刺中時,患者有強烈的觸電感或耳深部疼痛,術者手中有軔性感。此時,將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電針儀,開始時電流不宜過大,頻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現規律性抽動為宜。當採用提插手法或電針刺激使面神經損傷後,表情肌可出現鬆弛(面癱)。其餘配穴應使針下有酸脹或麻電感。每次針20~30分鍾,每隔5~7日針刺1次。一般針2~3次。如損傷淺表血管,針後可能出現腫脹,數日消退。針後如出現眩暈,嘔吐等並發症,休息1~2小時即恢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顯效:患側面肌輕度無力,抽搐停止;無效:抽搐次數或程度略有改善或無改變。
共治110例,顯效107例(97.3%),無效3例(2.7%),總有效率為97.3%。通過隨訪發現,平均有效時間約在10月左右,最長有達28月的[4~6]。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為面肌痙攣之板機點。
(二)治法
先將患側面部作常規消毒,然後用皮膚針輕輕叩打該側面部,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反復仔細彈刺。當叩打至某部位,出現針尖一觸,立發痙攣現象時,即在該處埋撳針1支。3日後取掉所埋撳針,繼用前法,尋得阿是穴後再埋針。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三)療效評價
按類似以上標准評定,共治45例,控制35例,顯效5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6%[10]。
叢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四白、魚腰、攢竹、迎香、頰車。
阿是穴位置:面部痙攣之起動點。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用叢刺法。方法為取30~32號毫針(0.5~1.5寸長)15~30枚。淺刺入阿是穴,採取密集排針,或散刺(其間隔為0.5~1厘米寬),應使針尖的皮膚突起,形成一個小丘,並使針體懸吊而不下落。配穴則在面肌痙攣附近取2~3穴,亦宜淺刺。留針20~3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本法針刺時,患者有輕微痛感,部分病人針刺部位有微微發熱感,或皮膚充血發紅,均屬正常現象。
(三)療效評價
以類似前述標准評定,共治30例,控制為18例(60.0%),顯效5例(16.7%),好轉7例(23.3%),有效率達100%。本法簡便易行,而堅持治療是取得療效的關鍵 [7]。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太陽、地倉。
配穴:瞳子髎、顴髎、合谷、陽陵泉、風池。
(二)治法
葯液:混合注射液(苯巴比妥鈉加1%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32磷酸鉻鹽(放射性膠體)。
每次選主穴1~2次,配穴1~2穴。上述葯液任選一種。第1組葯物,取苯巴比妥鈉注射劑0.1克加1%鹽酸普魯卡因1毫升混合後作穴位注射。第2組葯液,採用頭皮針頭注射,針頭插入穴位後,可上下緩緩提插,但不捻轉,待病人得氣後,將葯液緩緩注入,每穴注入0.1~0.2毫升(約含10~20微居里)的無菌膠體32磷酸鉻鹽溶液。
第1組葯液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第2組葯液每周1次,連續2次為一療程,隔15天後再作另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穴位注射法共治療134例,以類似前述標准評定,控制為26例(19.4%),顯效64例(47.8%),好轉41例(30.6%),無效3例(2.2%),總有效率為97.8%[8,9]。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夾承漿透承漿、承漿透地倉,地倉透迎香,顴髎(或太陽)透下關,四白(或攢竹)透睛明。
配穴:風寒滯留:合谷透勞宮、太沖透湧泉;陰虛陽亢:復溜透跗陽,神闕。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據症酌加。以28~30號毫針透刺,進針後捻轉1分鍾,留針1~2小時,每20分鍾行針1次;神闕用隔鹽灸3~5壯。隔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日。
(三)療效評價
共治68例,結果,痊癒26例,顯效25例,有效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8.2%[11]。
溫針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地倉(或阿是穴)、後溪、四白。
配穴:迎香、人中、承漿、頰車。
阿是穴位置:面肌抽動起點(多在嘴角或上下唇的匯合點旁開2cm處)。
(二)治法
用毫針以30度角從主穴地倉或阿是穴向迎香穴方向直透至患側內眼角,進針2.5~3.5寸;地倉向頰車方向透刺2~3寸;從地倉透人中,從地倉透承漿。後溪直刺1.5~2.5寸,最低斜刺透過3/4手掌部分。留針1.5~2小時,用衛生香施灸針尾。
取口徑為0.6~1寸的小玻璃火罐(或瓶)用水和成之面團並搓成面條轉在罐口,再以投火法,將火罐拔四白穴上,留罐20~30分鍾。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572例,痊癒459例,顯效73例,有效19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