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唱歌時的面部表情
唱歌時的面部表情
導語:當歌者的演唱具有一定水準的時候,往往較量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對音樂的理解力、文學修養等。而演唱中的面部表情、動作卻完全源於對作品的'理解,對風格的把握,絕不是毫無根據的表情、動作的疊加。
對於這一點,希望大家能明白,愚笨的人是因為想「表現」才表現,而聰明的人是因為有東西要「表現」才表現。。
面部表情是人們內心較復雜的情感體驗,通過面部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的內心視象。因而,通常喜、怒、哀、樂不善形於「表」的人,往往不容易看出他內心的感受,但如果我們把這種特徵帶到演唱中來,勢必會使觀眾感覺不親切,缺少激情,不可接近。
這是我們應引起重視的一點,即要有面部表情的意識。
那麼,在歌唱中應如何運用面部表情呢?
這是個較具體、較復雜的問題。要依據作品風格、詞曲內容等去體會。如我們在演唱《酸酸甜甜就是我》,這首歌內容較單純,情緒也較統一,因此在演唱時,應注 意笑肌提起,給人以清純、親切、甜美的感覺;而我們在演唱《哭不出來》這首歌時,應領會它的情緒較復雜,表現的是為愛所痛、為情所傷的欲棄不忍、欲哭無淚 的內心告白。那麼,我們的表情就應在前奏一起來時,便帶戲進入狀態。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表現哀傷、悲切的情緒最出色的部位就是眼睛。在唱類似《哭不出來》這樣的歌曲時,我們應把眼睛交給觀眾,將哪怕是陌生的觀眾都視為親密的朋友,演唱中向他們娓娓傾訴,尋求情感上的共鳴。
當然,在實踐中我們還會遇到一首歌中有兩種或幾種不同情緒狀態的作品,如《回家》、《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願賭服輸》、《從頭再來》。
這類歌曲不能簡單地用喜、怒、哀、樂來表現。作品本身決定了表情的復雜性和隱喻性,對作品理解得越多、越深,表情才會越豐富、點睛而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