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人們,面部危險三角區真的有那麼危險嗎
你是不是也曾經被朋友或者家人們告誡過,鼻子周圍別亂擠,很危險的。危險三角區確實存在,就是這塊兒從鼻根到兩側口角組成的三角形區域。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這部分區域很危險呢?
第四,管住自己的手。太過擔心這種事情的發生,但是隨手擠破臉上的痘痘還是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面部感染或者瘢痕和色素沉著的產生。如果你不能保證不把細菌擠進血液里,或者不能保證擠破的傷口處的清潔,就還是管住自己的手吧。
⑵ 如何理解面部「危險三角區」
很多人都知道面部「危險三角區」這個詞,但對於非醫務工作者來說,真正理解其內涵的人並不多,這從他們的談話中就可以知道。因為當他們在這個部位出現病變,醫生建議手術切除時,多數人冒出的首句話就是「不行,這是在『危險三角區』里,不能做手術」。其實 「危險三角區」並非手術禁區。 一、「危險三角區」的位置 面部「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樑骨的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它包括了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主要面部器官。除了這個小三角區外,人的面部還有一個大「三角區」,這是一個大的「倒三角」, 就是從眼部到嘴唇的大三角區。 「危險三角區」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特別豐富。關鍵的一點,就是面部「危險三角區」內的靜脈血管中缺少防止血液迴流的「閥門」——瓣膜。 靜脈瓣膜是我們人體靜脈血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非常的薄、軟,而且非常透明。靜脈瓣膜的唯一功能就是起著單向「閥門」的作用,保證血液在靜脈血管里朝向心臟的方向流動。如果沒有靜脈瓣膜或其失去作用,則血液就會倒流而導致倒流性疾病。這也是下肢靜脈曲張常見的發病原因。 面部的靜脈與顱內的靜脈相聯系,正常的情況下面部的靜脈血是向下迴流進入心臟,但由於沒有靜脈瓣的,當向下迴流的血管不通暢或局部受到擠壓時,血液可以向上逆流進入顱內。當面部發生炎症,尤其炎症在這三角區域內時,就可能將面部炎症傳播到顱內,產生顱內感染。 「危險三角區」雖然危險,但並不是手術禁區。由於面部皮脂腺豐富,因此會經常出現皮脂腺囊腫、癤腫等病變,正確的做法是順其自然。皮脂腺囊腫不能自行吸收,需要手術切除。由於手術都是在無菌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不必擔心會因此發生顱內感染的惡果。如果是癤腫等感染性病變,要及時使用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消退吸收,必要時切開引流,注意一定不能擠壓,以防止血液逆流造成感染向顱內擴散。如果在「危險三角區」部位有色素痣或者其他腫物,手術切除則是比較安全的,因為該手術本身就是無菌手術,幾乎不存在感染的可能,也就沒什麼危險了! 如果在面部「危險三角區」出現感染 ,繼而出現眼瞼水腫,或結膜淤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全身出現寒戰、發熱、頭痛等症狀,表明出現了顱內感染 ,要及時住院治療。
⑶ 臉部上的危險三角區 最好有圖片
臉部危險三角區是指口角兩側至鼻根區的三角區。
臉部危險三角區血管豐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擴展到這里。而最嚴重的是這個地方有不少血管通向大腦,一旦損傷或感染,可以把細菌及其毒素傳到腦部。
顏面部的淺靜脈包括面前靜脈及顳淺靜脈,面前靜脈的瓣膜發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時封閉不全,通常在肌肉收縮下,可使血液轉而逆行。當面部發生炎症,並且逆流至眼上靜脈。炎症還可向眼部及周圍組織擴散,可出現寒戰、發熱、頭痛等。
(3)面部三角危險區感染什麼症狀擴展閱讀:
臉部危險三角區癤子的處理
臉部危險三角區的癤腫,那怕是個小癤子,也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那樣會引起感染擴散。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癰局部處理中,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以免發炎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只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十分局限,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又久不破潰時,方可在盡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但仍不能擠壓,以防膿液擠入血管。
⑷ 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症狀
危險三角感染後細菌會通過危險三角區的體表靜脈順著血流感染腦部,引起顱內感染,特別是海綿竇!有些會引起靜脈炎,靜脈血栓等!還可以引起人面部上頜竇,下頜竇、鼻竇等5個竇部的感染,小心為好!
⑸ 微博上現在在說的面部危險三角區有說的那麼危險么
很危險。
面部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樑骨的根部和口角三點連線圍成的三角形區域。它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特別豐富,且靜脈血管中缺少可防止血液迴流的瓣膜。面部的靜脈與顱內的靜脈相聯系,正常情況下,面部的靜脈血向下迴流進入心臟,但由於沒有靜脈瓣,當向下迴流的血管不通暢或局部受到擠壓時,血液可以向上逆流進入顱內。
在這個區域發生感染(如癤、癰等)後,若隨意搔抓、擠壓、挑破、熱敷及意外損傷等,就易導致炎症迅速擴散,引起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5)面部三角危險區感染什麼症狀擴展閱讀
三角區發生急性炎症的初期,切不可隨意抓、撓、擠,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以免炎症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如果發生癤腫,早期可用2%碘酊塗抹患處,連續數次,保持局部清潔,癤腫通常可逐漸消散;
如癤腫增大,周圍紅腫或唇癰初起,這時局部應外敷中葯,促使炎症消退;若膿頭潰破,或有膿栓形成時,局部應加用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以利引流;如膿栓阻塞,引流不暢時,可在破潰孔處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使壞死組織溶解,膿栓液化脫出。
當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十分局限,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又久不破潰時,可請醫生在盡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但仍不能擠壓。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還應盡量減少對局部的觸動,要吃流質飲食、少講話。
如果在面部危險三角區出現感染,繼而出現眼瞼水腫,或結膜淤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全身出現寒戰、發熱、頭痛等症狀,表明出現了顱內感染,要及時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