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睡覺時胸口出汗怎麼回事
出汗原因: 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整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不可以引起盜汗。 引起出汗的原因非常多:溫度過高,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結核、腫瘤),還有葯物副作用等等,因此需要到醫院檢查確診。 虛汗一般在晚上出,是氣虛或陰虛造成。 中醫認為是腎虛或下焦濕熱所致;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症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停止」為特徵的。中青年「盜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盜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盜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症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情況。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有些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會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症的「垂青」。腎陽為全身陽氣的根本,生命活動全靠陽氣鼓動,如腎陽不足,不可以濕煦身體,就會出現怕冷。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非常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有些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 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有些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日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病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由於長時間盜汗,使內津液耗損過多,就出現一種陰虛情況,這種患兒表現為唇舌紅干,手足心熱,口乾,飲水多但不解渴,大便數天一行或每天行,糞便干且呈粒狀。治療宜清熱養陰,使熱內消。筆者常用生地、麥冬、知母、元參、地骨皮、桑葉之類葯治療,如熱過分重的可加黃連,汗出量多的加龍骨、牡蠣、生黃芪,其汗也就能非常快地消除。 盜汗患兒總是易感冒者,真正屬體虛的極少,其易感冒大多由汗出而寐中推蹬蓋被,受寒所致,這與體虛感冒當有所區別。 盜汗患兒中也有個別人不屬於熱的,他們表現為汗出多、極易感冒咳嗽,有些其他兒童怕冷,體力有些差,平日稍運動也易出汗,這在中醫學上稱營衛不和證,治療時也不宜盲目用補品補劑,可以不可以調和營衛,投桂枝湯合玉屏風方往往見效迅速,葯物是:桂枝、白芍、甘草、生薑、紅棗、黃芪、白術、防風。 對盜汗患兒,家長不但不可以濫用補品,相反地應調整飲食,要控制兒童的葷食、甜食,要讓兒童多吃些蔬菜水果,這對治療盜汗是有益處的, 療法: 可以不可以試服虛汗停沖劑或者玉屏風顆粒。 牡蠣散和玉屏風顆粒劑哪種葯止汗效果更好? 牡蠣散止汗效果比有些好.不但表虛自汗可止,就是陰虛盜汗也可應用.組成是黃芪,麻黃根,牡蠣. 玉屏風散裡面黃芪,白術用於表虛自汗還可,但防風有散的作用,用於表虛常感冒的人比有些好.單純用於止汗次之. 夜間盜汗會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 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來調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心,以歸脾湯加減方來治療;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身體出現燥熱症,也會有盜汗的情況,此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來有所改進, 又陰虛火旺的盜汗,五心煩熱,宜滋陰降火,用之以當歸六黃湯加減方,但仍建議由中醫師鑒別診斷後,再服葯有所改進。 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1、 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後飲用,每回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於盜汗者飲用。 3、 糯米煲豬肚: 每回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後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4、 紅棗烏梅湯: 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5、 烏豆煲塘虱: 每回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病後體虛、血虛頭疼、耳鳴、疲倦乏辦等症。 6、 韭菜炒鮮蝦: 每回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補虛助陽,固泄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怎麼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 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有些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整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有些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2 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