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腮腺血管瘤是什麼
腮腺血管瘤臨床上多見,是由腮腺內血管異常增生所引起。往往與頸部海綿狀血管瘤同時發生。按病理組織學形態及臨床表現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3種類型。多發生於嬰幼兒,大多數在出生不久被發現。隨著患兒生長,血管瘤逐漸增大,侵犯周圍正常腮腺組織。耳下及藏下腮腺腫大引起面部隆起腫物、無痛、質軟,有時在腫大的腮腺可觸及結節狀柔軟腫塊,界限不清,有壓縮感,壓迫腫塊可縮小,解除壓力後腫塊恢復原狀(灌注征陽性),血管瘤繼續增大擴展,破壞腮腺組織使腮腺縮小,耳下包塊腫大造成面部畸形,有時進食時包塊增大,血管瘤腫塊壓迫腮腺導管,引起唾液分泌排出受到阻塞,而使唾液暫時滿留使腮腺增大。
❷ 臉上為什麼會長血管瘤
血管瘤屬於良性病變,很少發生惡化。如無症狀,動態觀察,如有症狀,以手術切除或局部微創(激光)治療為主,可臨床治癒。良性腫瘤的特徵不是過度增殖。部分良性腫瘤經局部刺激後可能變為惡性,需要動態觀察。如果生長速度較快,建議活檢或手術切除。
❸ [口腔頜面部腫瘤]口腔內壁長了個肉凸起
口腔頜面部腫瘤
口腔頜面部腫瘤包括良性、惡性腫瘤和瘤樣病變,良惡性腫瘤發生率之比約為2:1.其中惡性腫瘤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4.7%-20.5 %,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45%-73.65%. 男女性發病率之比為2:1.40-60 歲為發病高峰,發生於,60 歲以前者佔73.65%。肉瘤發生於40 歲以下。
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長期煙酒嗜好,咀嚼某些刺激性物品如檳榔與口腔腫瘤的發生有關,某些病毒感染、口腔衛生不良、營養缺乏也與之有關。某些口腔頜面部腫瘤如骨肉瘤、神經纖維瘤病、涎腺瘤存在著染色體異常;某些原癌基因ras.myc.erbB. 某些細胞因子如EGF 、TGF 和某些抗癌基因如p53 的結構和功能異常與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發生、發展和預後有關,而nm23基因功能抑制與口腔癌轉移的發生有關。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臨床檢查應重視患者的病史,有時可以提供正確診斷的線索。如鼻阻塞和涕血史,應考慮到上頜竇癌的可能。常用檢查方法如下:
(1)影像學檢查:X 線片可以顯示頜骨腫瘤的部位、范圍、性質、判斷為原發瘤還是鄰近組織腫瘤對頜骨的侵犯。頸動脈造影、瘤(竇)腔造影、涎腺造影可有助於確定某些腫瘤的范圍、性質。CT 和MRI 常用於顯示頜面深部的腫瘤。
(2)穿刺檢查:通過穿刺取得標本,觀察其物理性狀和光鏡下的細胞學診斷對腫瘤做出初步診斷。有頜面部腫塊的粗針吸和涎腺腫塊的細針吸檢查。
(3)活組織檢查:是較可靠的診斷方法,但不宜用於涎腺腫瘤、惡性黑色素瘤。活檢取材後應盡快對腫瘤進行治療。
(4)B 型超聲:對囊性、深在的腫物和涎腺腫物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5)放射性核素掃描:如99m 鍀、67鎵等掃描對頜骨中央癌涎腺淋巴瘤等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
(6)化驗檢查:某些項目對嗜伊紅淋巴肉芽腫、骨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等腫瘤和瘤樣病變的診斷有一定的特異性。
口腔頜面部腫瘤多位置較表淺,易於早期發現,瘤細胞對放療和化療多不甚敏感,手術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
一、軟組織囊腫
包括涎腺囊腫(粘液囊腫、頜下腺囊腫、舌下囊腫、腮腺囊腫)、皮脂腺囊腫、皮樣和表皮樣囊腫、甲狀舌管囊腫和腮裂囊腫。
涎腺囊腫
粘液囊腫
【流行病】多見於青少年,小涎腺囊腫發生於小涎腺分布的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但以下唇、口底多發。
【病因】系因小涎腺排泌通道損傷致涎液外溢到鄰近結締組織內瀦留而成,或因小涎腺排泌通道阻塞致涎液瀦留小涎腺內而成。
【症狀與體征】囊腫位於粘膜下,直徑從數毫米至2cm ,圓形,淡藍色,軟,破潰流出無色透明的粘液後消失,經過一段時間復又出現,多次破潰可變硬韌呈白色。
【治療】切除囊腫及其鄰近腺體組織,也可吸出囊腫內粘液後注入2%碘酊或20%NaCl 液,或少量三氯醋酸。
【畝兄預後】徹底切除後不復發,否則易復發。
舌下囊腫
【流行病】俗稱蛤蟆腫,好發於青少年之一側口底,較常見。
【病因】系因舌下腺導管狹窄或阻塞,涎液瀦留所致,也可因導管破裂,涎液滲入鄰近結締組織內形成迅並襲。
【症狀與體征】囊腫呈淡藍色突出於口底,穿刺抽出粘液後縮小或消失,經過一段時間復又出現,囊腫長大可上抬舌,延伸到對側口底或穿過口底肌肉間隙達頜下、頦下,影響吞咽、語言和呼吸,繼發感染可有疼痛。
【檢查】B 超顯示囊壁清楚,內部無回聲或有散在光點,後方回聲增強。
【治療】切除囊腫和舌下腺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不宜手術者可行囊腫袋形切除術;或用銀絲或鋼絲穿囊壁結成小環使囊液引流以減輕症狀。
【預後】徹底切除無復發,袋形切除術若囊壁切除過少,可因周緣封閉會有復發。
頜下腺囊腫
【流行病】少見,多單發。
【病因】因炎症、結石使頜下腺導管狹窄或阻塞,涎液瀦留於腺管內蔽緩形成。
【症狀與體征】因頜下腺導管狹窄或阻塞時發生的部位不同,囊腫的部位也不同。阻塞發生於導管前部時,囊腫可突向口底頗似舌下囊腫,阻塞發生於導管後部時,囊腫突出於頜下,觸之軟,囊性感。囊腫常位於口底肌肉的深面,無任何症狀,合並感染可有疼痛。
【檢查】X 線片有時可見患側頜下腺導管結石。B 超示囊壁清晰,內部無回聲,後方回聲增強。
【治療】切除囊腫和頜下腺。
【預後】切除後不復發。如將突向頜下的舌下囊腫誤認為頜下腺囊腫,術後必復發。鑒別點有:舌下囊腫先出現於一側口底,後才累及頜下,頜下腺囊腫恰好相反;自頜下推壓囊腫,口底出現腫物者為舌下囊腫;囊腫穿刺液稀薄者為頜下腺囊腫;術中見囊腫與頜下腺關系密切,則為頜下腺囊腫。
腮腺囊腫
【流行病】很少見,單側發生。
【病因】系因腮腺導管阻塞,涎液瀦留所致。
【症狀與體征】囊腮腺區緩慢增大之無痛性腫塊,軟,有囊性感,邊界不甚清,與表麵皮膚無粘連,基底部活動差。
【檢查】囊腫穿刺可抽出含澱粉酶的無色透明液,腮腺造影見良性佔位病變,B 超示囊性邊界清晰,內部無回聲,後方回聲增強。
【治療】囊腫及鄰近部分腮腺切除,慎勿傷及面神經和腮腺總導管,嚴密縫扎腮腺殘端。
【預後】徹底切除後不復發。
皮樣、表皮樣囊腫
【流行病】常見於青少年,表皮樣囊腫多見。
【病因】由胚胎發育時期殘留於組織中的上皮發育而來,表皮樣囊腫也可由外傷、手術等使上皮細胞種植組織內發育而成。
【症狀與體征】表皮樣囊腫好發於頭皮、腮腺區和頜下區,圓形,直徑多小於3cm ,與表麵皮膚粘連,增長緩慢,壓之有揉面感,繼發感染可紅腫,驟然增大,疼痛。皮樣囊腫多見於眶周和面、頸中線部,圓形,直徑可達4-5cm ,活動、無粘連,壓之有揉面感,增長緩慢,壓迫骨質可致骨缺損。
【檢查】囊腫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樣物。
【治療】切除囊腫。
【預後】切除後不復發,皮樣囊腫偶見惡變,其惡變率為1.5 % -9.2%。
甲狀舌管囊腫
【流行病】較少見,多見於青少年男性,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2:1。
【病因】囊腫由胚胎發育期中形成的甲狀舌管殘留發育而來。
【症狀與體征】囊腫呈球形,較小,增長緩慢,質地軟而韌,邊界清楚,位於頸中線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跡間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多見,偶見偏於頸側者。伸舌時囊腫縮向上方深面,位於舌骨以下者在囊腫與舌骨間可捫及一堅韌的條索狀物,一般無症狀,繼發感染可有疼痛和囊腫增大。如囊腫因感染或損傷破潰,可形成甲狀舌管瘺,時有粘液排出。
【檢查】B 超示囊性,內部無回聲,後方回聲增強。
【病理】囊腫呈球形,包膜完整,內壁光滑,內含清亮的液體或粘液。光鏡下囊腫和瘺管均襯有復層柱狀上皮,纖毛柱狀上皮或復層鱗狀上皮,上皮下常見甲狀腺濾泡及淋巴細胞浸潤。
【治療】切除囊腫,術中應咬除與之相連的部分舌骨。甲狀舌管瘺應切除瘺口周圍皮膚。
【預後】切除徹底不復發,甲狀舌管瘺長期不治療可發生癌變。
鰓裂囊腫,
【流行病】較少見,多發於中年以前,單側,以右側多見。
【病因】由胚胎發育期鰓裂上皮殘余發展而來。
【症狀與體征】囊腫位於面、頸部側方之胸鎖乳突肌前緣處,因來源的鰓裂不同,其發生的部位也不同,第一鰓裂瘺多於囊腫,位於耳垂下方至舌骨小角連線上的任何部位,囊腫則位於腮腺區,耳垂後和頜下區;以舌骨和下頜角做標志將頸部分為上、中、下三份,第二鰓裂囊腫多於瘺,位於頸上份,瘺之外口位於頸中下份之胸鎖乳突肌前緣處,其內口通向咽側壁;第三、四鰓裂囊腫甚少見,偶見瘺,第三鰓瘺外口位於頸中,下份胸鎖乳突肌前緣處,內口通咽側壁;第四鰓瘺外口位於頸下份胸鎖乳突肌前緣處,內口通向梨狀窩或食管。諸鰓裂中,以第二鰓裂囊腫最多見。囊腫球形或分葉狀,表面光滑,生長緩慢,無疼痛,上呼吸道感染時可驟然增大、疼痛,而後又回縮,觸診囊腫柔軟,有波動感,邊界不十分清楚。
【檢查】囊腫穿刺可抽出黃綠色或棕色清亮液體,鰓瘺可行瘺管造影以明了瘺管走向。
【病理】囊腫大小不一,壁厚或薄,內含清亮含或不含膽固醇結晶液體。光鏡見囊腫襯以復層鱗狀上皮或假復層柱狀上皮,囊壁纖維性,含大量淋巴樣組織。
【治療】切除囊腫和瘺管,嬰幼兒宜2 歲後手術,術中既要徹底切除病變,又要保護頸部大血管和神經。
【預後】徹底切除不復發,否則易復發。
頜骨囊腫分為牙源性囊腫和非牙源性囊腫。
牙源性囊腫 二、頜骨囊腫
包括根端囊腫、始基囊腫、含齒囊腫、角化囊腫。
【病因】根據囊腫來自於病灶牙根類肉芽腫內剩餘上皮的增生、壞死、液化,始基囊腫等在牙釉質和牙本質形成前造釉器星網狀層變性,加之周圍組織液滲入蓄積而成,含齒囊腫又稱濾泡囊腫系在牙冠或牙根形成後縮余釉上皮與牙面之間發生液體滲出而形成的囊腫,角化囊腫來自牙胚或牙根殘余。
【症狀與體征】根端囊腫多見於病損前牙區,含齒囊腫好發於上頜尖牙和下頜第三磨牙區,始基囊腫和角化囊腫多見於下頜磨牙區和升支。囊腫無症狀緩慢增大,致頜骨膨隆、面部變形,捫之有乒乓球樣感覺。除角化囊腫可突向並穿破舌側骨極外,其餘囊腫多向唇頰側膨出,骨破壞嚴重可有病理骨折,囊腫可突向鼻腔、上頜竇,引起復視。囊腫壓迫致槽骨吸收,鄰牙松動移位,角化囊腫可致牙根吸收。
【檢查】X 線片見一清晰圓形、卵圓形透光陰影,圍以白色骨反應線。角化囊腫穿刺可抽出奶油樣物或淡黃色囊液,其他囊腫穿刺液均清亮。
【治療】摘除囊腫,除去病源牙,角化囊腫須同時去除部分正常骨質。
【預後】角化囊腫單純摘除易復發(40%-50%),極少數可癌變,其他囊腫術後多不復發。
非牙源性囊腫
包括鼻齶囊腫、齶正囊腫、球上頜囊腫、下頜正中囊腫、鼻唇囊腫。
【流行病】較少見,多發生於年輕人。
【病因】系因胚胎發育期面突融合處殘留上皮發育而來。
【症狀與體征】諸囊腫除發生的部位不同外,均為緩慢增大的囊性病變,多無症狀,囊腫長大致局部膨隆,發生鼻堵塞、牙齒移位,檢查見球形的囊性腫物。鼻齶囊腫位於齶前部上頜骨中線上,齶正中囊腫位於硬齶中線處,球上頜囊腫位於上頜側切牙與尖牙之間,下頜正中囊腫位於頜正中聯合處,鼻唇囊腫則位於鼻前庭與上頜骨之間的軟組織內。
【檢查】同牙源性囊腫。
【治療】同牙源性囊腫。
【預後】摘除後不復發。
三、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和類瘤病變
血管瘤
【流行病】較常見,佔全身血管瘤的60%,多發生於口腔頜面部軟組織內,少見於頜骨。佔小兒良性腫瘤的36%,女性多發,約73%的患者出生時即有血管瘤存在。
【病因】系源於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在血管系統發育的不同階段,異常增生的血管構成不同類型的血管瘤,在叢狀期形成毛細血管瘤,網狀期形成海綿狀血管瘤,管狀期形成蔓狀血管瘤。
【症狀與體征】血管瘤可隨機體發育而增大,但增長速度減慢,偶見靜止或自然消退者。
1. 毛細血管瘤
最多見,多見於顏麵皮膚,偶見於口腔粘膜,鮮紅或紫紅色,邊界清楚,外形不規則,大小不一,小者呈斑點狀,大者可達一側面部至對側,不隆出皮面者為葡萄酒斑毛細血管瘤,突出皮面者稱楊梅狀毛細血管瘤。偶見於咬肌、腮腺、胸鎖乳突肌內,可與淋巴管瘤、纖維瘤共存。
2. 海綿狀血管瘤
好發於唇頰、舌、口底,發生於下頜骨內稱頜骨中央性血管瘤。位置淺者呈藍、紫色,邊界不甚清楚;柔軟,偶可觸及靜脈石,體位移動試驗陽性。瘤長大可致顏面、唇、舌等畸形和功能障礙繼發感染發生疼痛、破潰出血。
3. 蔓狀血管瘤
常見於顳淺動脈分布的顳部或頭皮下,偶見於口腔粘膜下,呈多處球狀隆起,表麵皮溫升高,提高有搏動和震顫,聽診可聞及與脈搏一致的吹風樣雜音,壓迫供血動脈則搏動和雜音消失。腫瘤壓迫可有骨吸收表現,也可累及表麵皮膚粘膜、破潰、出血和壞死。
【檢查】穿刺海綿狀和蔓狀血管瘤可抽出靜脈血和動脈血,動脈造影可見蔓狀血管瘤輸入動脈擴大、彎曲,瘤體內有團狀分布的造影劑。B 超示楊梅狀血管瘤邊界不整齊,呈中低回聲,海綿狀血管瘤邊界清楚,內部低回聲區中有多處小無回聲,如有靜脈石則為伴後方聲影的較強回聲,蔓狀血管瘤為低回聲中有多處縱橫交錯、粗細不一的管狀結構,內為無回聲。X 線片頜骨中央性血管瘤呈肥皂泡樣頜骨破壞,皮質膨隆,鄰近牙根吸收,下頜管增粗或受壓移位,管口擴大呈喇叭樣。
【治療】根據血管瘤類型、部位和患者年齡選擇手術切除、冷凍、激光、葯物或栓塞治療。
1. 表淺局限的血管瘤可手術、激光、冷凍治療。
2. 嬰幼兒血管瘤可予激素治療。口服強的松2-4mg/kg,隔日1 次,1 個月後若有效,休息4-6 周後可重復,也可予去炎松瘤內注射,以防發生柯興綜合征,每1-2 周1次,10-12 周為一療程。
3. 手術切除是血管瘤主要治療方法,如瘤過大,宜分期切除或對剩餘的瘤灶再予以冷凍、激光、葯物注射。巨大海綿狀血管瘤宜先行貫穿縫扎後再切除,蔓狀血管瘤宜先阻斷其供血動脈後再切除,以減少術中出血。頜骨中心性血管瘤一般先行頸外動脈結扎或頸骨開窗下齒槽動脈結扎,也可切除部分領骨後再切除腫瘤,以防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可止血的同時須補足血容量。
4. 較小的或殘剩的海綿狀血管瘤和楊梅狀血管瘤可予平陽黴素或硬化劑瘤腔多點注入(平陽黴素8mg+2ml 生理鹽水,多點注入,0.6-2ml ,間隔7-10 天重復,總量不應超過平陽黴素40mg ;5%魚甘油酸鈉或10%明礬,
用量不應超過5ml )。
5. 蔓狀血管瘤和頜骨中央性血管瘤也可栓塞治療,栓塞劑有固體的如明膠海綿、聚乙烯醇泡沫微粒、Ethibloc ,也有液體的如無水乙醇、5%魚肝油酸鈉。
【預後】
完全切除後不復發,其他療法也可治癒。
淋巴管瘤
【流行病】較少見,多見於年輕人,囊性淋巴管瘤多見於嬰幼兒的頸側。
【病因】
系因淋巴管發育畸形而成。
【症狀與體征】
淋巴管瘤分為毛細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
1. 毛細淋巴管瘤
常見於口腔粘膜,偶見於皮膚,如針頭大小孤立的或多發散在的圓形囊狀或點狀,稍隆出,無色透明,質稍硬,如與毛細血管瘤並存則呈黃色小皰狀突起混雜存在。
2. 海綿狀淋巴管瘤
常見於唇頰、舌、腮腺嚼肌區,可長大致巨唇、巨舌,易因損傷發生感染潰爛。
3, 囊性淋巴管瘤又稱囊狀水瘤,多見於嬰幼兒頸側鎖骨上方和頜下,也可見於口底、腮腺嚼肌區、顳下窩,多房囊性,柔軟有波動感,與表麵皮膚粘膜無粘連,繼發感染可致突然增大、疼痛,炎症消退後又可縮小,體位移動試驗陰性。
【檢查】穿刺囊性淋巴管瘤可抽出淺黃色淋巴液,塗片可見淋巴細胞,B 超海綿狀淋巴管瘤示低回聲隔和多處無回聲區,壁光滑,後方回聲增強,囊性淋巴管瘤呈整齊的細線樣回聲,內部為隔的無回聲伴後壁回聲增強。
【治療】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法,腫瘤較大者宜分次或姑息性切除,殘留的部分可予平陽黴素瘤內注射、冷凍、5%魚肝油紗條填塞。病變廣泛或位於口腔後部,咽部干應預防性氣管切開。
【預後】徹底治療後不復發。
神經鞘瘤
【流行病】又稱雪旺細胞瘤,不少見,好發於成年人V 、VI 、VII 、VIII 、IX 、X 顱神經。
【病因】來源於神經鞘雪旺細胞的異常增殖。
【症狀與體征】腫物多單發,增長緩慢,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質地中等或硬韌,發生於感覺神經者可有壓痛,發生於頸交感干者可有霍納綜合征,發生於迷走神經者可有聲嘶、乾咳、進食嗆咳,腫物可沿神經長軸左右移動,不能上下移動,腫物過大要有粘液變而軟如囊腫。少數惡性神經鞘瘤生長快速,破壞鄰近骨和其它組織,術後極易復發和遠處轉移。
【檢查】該瘤粘液變時可抽出不凝結之血性液,B 超示腫物內部均勻低回聲,瘤體大者可為低、無回聲區或伴有中等回聲,分布不均勻。
【病理】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楚,包膜完整,質硬或軟韌,切面乳白色,瘤體大者常有分葉,若有出血、壞死或囊性變則呈棕紫色。光鏡下瘤細胞呈細紅梭形或多邊形,據其排列不同分為束狀型、網狀型和上皮樣型,常混合存在。
【治療】切除腫物,須平行神經長軸層層切開腫瘤外包膜達真包膜後將瘤剜出,切開的神經干纖維不予縫合,多次復發的神經鞘瘤應術中冰凍檢查,如系惡性或惡變,按惡性腫瘤處理。
【預後】切除後不復發,易發生受累神經功能受損症狀,但多能恢復,惡性神經鞘瘤預後不良。
神經纖維瘤
【流行病】較常見,多發於青年人V 、VIII 顱神經,單發,多發者稱神經纖維瘤病。
【病因】來源於神經內膜、外膜、束膜及神經鞘細胞的異常增殖。
【症狀和體征】
腫物位於神經分布的皮內或皮下,增長緩慢,初硬韌,後變柔軟,邊界不清,活動差,其表麵皮膚和軀干四肢皮膚可有大小不一的棕色或黑色斑點,病程久者病變區皮膚極度鬆弛下垂致面部變形,來自感覺神經者有明顯觸痛,腫物壓迫可致骨吸收,缺損。腫物多發者可有家族史。
【檢查】B 超示腫塊邊界不甚清,內部低回聲,分布不均勻,如瘤內有壞死、液化,可有小無回聲區。
【病理】瘤呈邊界不清的結節狀,無包膜,硬韌,切麵灰白色。光鏡下瘤細胞少,間質疏鬆,瘤組織由梭形或星形神經鞘細胞和穿插於其間的膠原纖維束組成。
【治療】腫物切除,切除前須明確有無顱骨缺損,腫物與竇腔是否相通,應對切除程度和術後缺損修復有所估計,做輸血准備,切除前沿腫物周邊縫扎可減少出血,較大者須分次切除。神經纖維瘤病原則上不適宜手術。
【預後】徹底切除後不復發。
角化棘皮瘤
【流行病】不少見,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的外露處皮膚如面部、耳、手背,偶見於唇部。
【病因】病因不清,日光暴曬可能是重要病因,病毒感染、炎症、外傷、變態反應和酸類刺激也與本病有關。
【症狀和體征】初呈堅硬丘疹,單發或多發,迅即發展成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皮膚或粘膜下腫塊,邊界清楚,中心凹陷呈「火山口」樣,質硬,表面有棕黑色痂皮,此過程約為3-5 周,後病變靜止約4-8 周,再後腫物消退縮小,排出角化栓,遺留一輕度凹陷之瘢痕。
【檢查】活組織檢查可確定診斷。
【病理】光鏡下見鱗狀上皮增生突入真皮層,有角化珠形成,但界限清楚,棘細胞增生僅限真皮層內,基底膜完整,細胞分化好,無間變。
【治療】腫物冷凍或手術切除。
【預後】治療後極少復發,復發者應反復復習病理排除鱗癌,不能排除者予廣泛切除後放療。
纖維瘤
【流行病】不多見,多見於皮膚,也可見於口腔內頰、舌、牙槽突。
【病因】系由皮下、粘膜下或骨膜纖維結締組織異常增殖而來。
【症狀與體征】腫物圓形或不規則形,無疼痛,質地中等,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動,發生於口腔內者有蒂或無蒂,可有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移位,腫物可因損傷破潰,繼發感染而疼痛。
【檢查】發生於齦者( 線片可有槽骨吸收。
【病理】腫物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不一,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有蒂或無蒂,質地較硬。光鏡下瘤組織由大量纖維組織組成,少見血管和細胞,如有大量成纖維細胞,血管豐富則可能為低度惡性的纖維肉瘤。
【治療】腫物切除,發生於齦、牙槽突者須除去受累牙槽骨及骨膜,拔除有關牙齒。
【預後】切除徹底不復發,多次復發易惡變。
骨化性纖維瘤
根據骨化性纖維所含纖維組織之多少和骨化程度之不同分別稱之為纖維骨瘤和骨纖維瘤。
【流行病】較常見,多發生於青少年女性,多見於上頜骨。
【病因】病因不明,曾認為系伴有顯著骨生成之纖維結構不良。
【症狀與體征】早期無症狀,長大致頜骨膨隆,顏面變形,牙齒移位,波及顴骨,上頜竇、齶、眶使眼球移位、復視、鼻堵塞,繼發感染可發生骨髓炎,多為單發,多發者常為骨纖維異常增殖症,家族性頜骨肥大常有家族史。
【檢查】X 線片病變為單發圓形骨缺損,初呈毛玻璃樣,繼則骨小梁似骨瘤樣密度增高,瘤灶內由邊緣不齊的骨間隔分成多房,各房外形不規則,病變區牙齒受擠移位、脫落。
【病理】
腫物多為實性,偶為囊性,有包膜,邊界清楚,切面可見骨質被灰白色瘤組織代替。光鏡下見瘤組織由緻密的束狀或漩渦狀排列的纖維組織組成,其間有不規則的骨樣組織、骨小梁或鈣化團塊。
【治療】徹底切除腫物,如病變較大或多發,宜在青春期後再切除,所遺骨缺損植骨等修復。
【預後】切除徹底不復發。
粘液瘤
【流行病】少見,發生於軟、硬組織,常見於青少年,屬有低度惡性傾向的腫瘤。
【病因】病因不清,有認為系由纖維組織基質粘液變而來,或由胚胎細胞殘余而來,也有認為其來源於成牙組織。
【症狀與體征】多見於頜骨,尤為下頜骨前磨牙和磨牙區,軟組織極少見,增長緩慢,局部浸潤性生長,早期無症狀,腫瘤長大可致頜骨畸形,腫瘤可突破骨皮質侵入軟組織。
【檢查】X 線片示病變區頜骨膨隆伴蜂房狀破壞,細房隔呈直線穿過密度減低區如線網狀。
【病理】腫瘤無包膜,切面呈膠凍狀,有粘液樣物,質脆。光鏡下見星形和梭形瘤細胞疏散分布於疏鬆的粘液基質內,以細長的胞突相連。
【治療】在正常組織內完整切除腫物,矩形甚至一側頜骨切除,可即刻植骨。
【預後】徹底切除後不復發,否則易復發。
造釉細胞瘤
【流行病】最常見的頜骨腫瘤,占口腔頜面部腫瘤的3.05%,好發於青壯年,無性別差,極少數為惡性。多見於下頜體和升支交界處。
【病因】病因不清,有認為其由始基囊腫、含齒囊腫轉化而來,目前多認為其由造釉器或牙板上皮異常增
殖而來。
【症狀與體征】初期無症狀,緩慢增大致頜骨膨隆,面部變形,頜骨骨壁變薄,觸診有「乒乓球」感,腫瘤可穿破骨質侵入軟組織,侵犯牙槽骨骨吸收,牙齒松動、移位、脫落,壓迫下齒槽神經致唇麻木,腫瘤過大可致張口受限、吞咽、咀嚼和呼吸困難,也可發生病理性骨折,上頜骨造釉細胞瘤可致鼻塞,侵入上頜竇致眶變形、眼球移位和復視,繼發感染可潰爛疼痛。
惡性造釉細胞瘤生長快速,疼痛,唇麻木,易穿出頜骨侵入軟組織,較少區域淋巴結轉移,偶見遠處轉移。
【檢查】X 線片見頜骨內蜂窩狀或多房性囊腫樣陰影,邊緣不齊呈半月形切跡,邊緣分葉或不分葉,有或無半月形切跡。瘤穿刺液蛋白總含量超過48g/L,IgG 超過150g/L。內鏡見囊壁凹凸不平,B 超見腫物呈實性低回聲,分布不均勻,或無回聲。
【病理】腫瘤無包膜,切面實性或囊性,常共存於同一個瘤體內,實性部分灰白或灰黃色,囊性部分含草綠色或棕色囊液。光鏡下見類似於造釉器排列的瘤細胞團塊分散於結締組織間質內,團塊中央可有變性、液化或囊腔。惡性造釉細胞瘤類似基底細胞癌、鱗癌或肉瘤。
【治療】手術切除,應距瘤0.5cm 以上整塊截骨。也可徹底刮除囊壁,去除可疑骨壁後液氮冷凍瘤腔骨壁,密切隨訪,一旦復發再行整塊截骨術。惡性造釉細胞瘤按惡性腫瘤處理。
【預後】切除徹底多不復發,單純刮除易復發,多次復發可惡變。惡性造釉細胞瘤雖已有遠處轉移,仍可帶瘤生存多年。
佔位性病變
什麼是佔位性病變?
「佔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學中的專用名詞,通常出現在X 射線、B 超、CT 、MRI(磁共振) 、DSA(數字減影動脈造影) 等檢查結果中。它的意思是:被檢查的部位有一個「多出來的東西」。這個「多出來的東西」可使周圍組織受壓、移位。佔位性病變通常泛指腫瘤(良性的、惡性的) 、寄生蟲、結石、血腫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正確看待佔位性病變
佔位性病變並不等於是癌症。 臨床工作中,有經驗的醫生結合患者的病史,一般都可做出較明確的診斷。只有在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才使用這個名詞。此時,醫生會要求患者提供更詳細的病史,以及參考其他檢查,或做一些特殊的CT 掃描進一步明確。
佔位性病變分類
佔位性病變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惡性佔位性病變和良性佔位性病變。惡性佔位性
病變主要包括癌、肉瘤等,其中常見的是癌。肉瘤是一種來源於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比較少見,但一般不會到處轉移,生存期比癌時間長,。
良性佔位性病變從大體上可分為囊性佔位和實質性佔位兩種類型,囊性佔位性病變主要包括囊腫、膿腫、等,其中囊腫較常見; 實質性佔位主要包括血管瘤、細胞腺瘤、局灶性結節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瘤樣增生等,其中以血管瘤最為常見。發現有佔位病變後,首先要定性論斷,即確定病人佔位的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各種影像學檢查不但可以配合定性論斷,還可以進行定位論斷,也就是進一步確定佔位病變的位置、大小、數目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定位診斷最常用的是CT 、核磁共振掃描成像、B 超,必要時可應用動脈血管造影,為能否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❹ 小血管瘤究竟是什麼來的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間成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和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血管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約佔全身血管瘤的60%,血管瘤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三到一比四。目前關於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應用黃體酮和接受絨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壓及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可能與血管瘤的形成有關,有認為血管瘤是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組織分化階段由於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的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發展成為血管瘤,在胚胎早期胚胎組織遭受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幹細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細胞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血管樣組織,並且最終可以形成血管瘤。
❺ 血管瘤是什麼
定義
血管瘤(Angiomas)是血管、淋巴管管壁,或其周圍組織的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它起源於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麵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從本質上可分為兩種:一種系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發育失常,血管過度發育或分化異常導致的血管畸形,一種系因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產生的真性腫瘤。
形成原因
血管瘤血管瘤是比較常見的血管性疾病,多為先天性的,一般出生時就有。它的原因比較復雜,目前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普遍被認可的原因的還分為兩類如下:
一、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血管性組織分化階段,由於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並發展成血管瘤。
二、 也有學者認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組織遭受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幹細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細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樣組織並最終形成血管瘤。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每位患者是不同的,雖都為先天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血管瘤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只有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後方可得知。
分類:
一、按照發病部位分類
1.毛細血管瘤毛細血管型血管瘤又稱葡萄酒色斑,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畸形。後天獲得性發病者極少。因常發生於顏面部或口腔粘膜及頜骨,臨床表現為皮膚粘膜紅斑或組織增生樣紅色斑塊。影響容貌或伴隨出汗,組織溫度升高或長期反復失血。
2.海綿狀血管瘤
一般由小靜脈和脂肪組織構成。它的形態和質地均像海綿,故而得名。多數生長在皮下組織內,也可生長在肌肉內,少數可在骨或內臟等部位。皮下海綿狀血管瘤可使局部輕微隆起,皮膚顏色正常或呈青紫色,腫塊質地柔軟而境界清楚。
3.蔓狀血管瘤
多見於四肢,口腔頜面部的常見於顳淺動脈所在的顳部或頭皮下組織,表面及周圍有許多樹枝狀擴張的血管,迂迴曲折呈蔓狀,局部皮膚呈暗紅或是藍紫色,有時可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
4.淋巴血管瘤
是擴張的、內皮細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結締組織所共同構成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內含淋巴液、淋巴細胞或混有血液。按照構成組織的淋巴管腔隙的大小不同,可以基本上分為毛細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和囊狀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多見於兒童及青年,好發部位為舌、唇、頰、頸。大多數在出生時或1歲以內發病,但也有遲發者或老年發病。
(1)毛細淋巴管瘤
表現為群集,深在,張力性水皰,組成斑片狀,可發生於身體各個部位,常見於頸部、上胸部、肢體近端等處。單個水皰大小在1-3mm,一般不超過1mm,內容物似黏液。有時帶有血性水皰,呈淡紫或暗紅色。水皰下方的皮下組織有輕度的彌散性水腫,偶見整個肢體腫脹。有些水皰間甚至頂部皮膚可呈疣狀外觀,破後可流出漿液性液體,損害的范圍變異很大。
(2)海綿狀淋巴管瘤
這是淋巴管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可以很小,但也可以很大,甚至侵及一個肢體。病損為境界不清、海綿狀皮下組織腫塊或彌漫性腫脹,質軟,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無顏色改變。發生在頰部及舌部者多為單純海綿狀淋巴管瘤,而發生在頸、腋、口腔底部及縱隔者以合並囊性者為多見。淋巴管瘤對人體並無害,可以生長得很大造成畸形,甚至死亡。如侵及舌部,可以大得口腔都不能容納,以至舌尖只能突出口腔之外,牙齒及下頜骨水平外移,口腔不能閉合。如發生周期感染、潰瘍、腫脹,結果纖維化而進一步使腫瘤增大。如發生於頭頸部,侵犯口腔底部、氣管或縱隔,可引起呼吸道阻塞而致死。繼發感染,特別是上呼吸道的損害,可使病損增大而威脅生命,其特點如下。
(3)囊性淋巴管瘤
囊性淋巴管瘤通常為多房性、張力性皮。下組織腫塊,但不能壓縮,大多發生於頸部,尤其是頸後三角,偶有發生於腋下、腹股溝及腹膜後區者。通常進行性增大,膨脹性擴大,但也可不變大,很少病例還可自然消退。起源於頸後三角者有向頰、耳下腺區域發展傾向,或下達縱隔。在頸前三角者,則傾向於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腫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礙,發生喘鳴聲、吞咽困難或死亡。繼發感染後常伴隨上呼吸道感染,最後引起敗血症。
5.草莓狀血管瘤
又稱單純性血管瘤,一般出生後3-5周出現,好發於面、頸和頭皮,隨嬰兒成長而增大,數月內增長迅速,直徑可達數厘米,在1年內長到最大限度,以後數年內可逐漸自行消退。損害為一個或數個,高出皮膚表面,表面呈草莓狀分葉,直徑為2-4cm,邊界清楚,質軟,呈鮮紅或紫紅色,壓之可退色。廣泛損害的深部常並發海綿狀血管瘤。
此瘤內毛細血管增生,內皮細胞也明顯增生,包體較大,呈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胞質染淡伊紅色,胞核呈不規則橢圓形。增生內皮細胞排列不止一層,呈實性條索狀或團塊狀,有的僅見少數很小而不清楚的官腔。以後發生纖維化。
6.鮮紅斑痣
又稱葡萄酒樣痣或毛細血管擴張痣,大多數發生於幼兒期,可能的發生率為0.3%-0.5%。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好發於面、頸和頭皮,大多為單側性,偶見於雙側性,有時累及粘膜,損害初起為大小不一的、一個或數個淡紅、暗紅或紫紅的斑片,呈不規則,邊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壓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偶呈疣狀或結節狀。發生於前額、腦脊膜鮮紅斑痣除有面部單側損害外,還有同側視網膜和腦脊膜血管瘤,可引起青光眼和對側輕度偏癱和癲癇。骨肥大性鮮紅斑痣伴軟組織和骨肥大,常見靜脈曲張和動脈瘺。發生於眼瞼或頰部者常波及附近粘膜。發生於小腿和足部的可出現痛性紫藍色結節或斑塊,並可破潰。
7.混合型血管瘤
初起時大多為皮膚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紅斑,與單純的草莓狀血管瘤並無異樣,但隨著表面血管瘤的發展,同時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皮下侵犯的范圍可超過表面病損面積,形成隆起的包塊,形態不規則,多見於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圍有時非常廣,以至於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組織器官都被這種不斷擴展的血管組織所覆蓋,可引起呼吸、飲食、視覺和聽覺等功能障礙。
二、依人體的結構分
體表血管瘤和體內血管瘤。體表血管瘤分為口腔血管瘤、面部血管瘤、四肢血管瘤、軀干血管瘤、頭部血管瘤、頸部血管瘤。
1、體表血管瘤
(1)影響美觀:體表血管瘤可發生於人體表面各部位,但以頜面、頸、軀干、四肢等部位多為常見,因其顏色多為紅、黑、青且形狀不規則或外凸,或曲張,或蜿蜒等,嚴重影響美觀,對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傷害。
(2)受外力撞擊、壓迫影響,引起大出血致使血流不止。
(3)破壞周圍的組織,引起畸形,影響功能。
(4)影響骨骼生長發育異常。
(5)瘤體發生潰瘍。
(6)肢體嚴重畸形。
2、肝內血管瘤
肝內血管瘤實際上是先天性發育異常,由於肝臟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或繼發性血管擴張所致,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其含纖維的多少,可分為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外皮瘤、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其中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多見。
本病多見於女性,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可單發,也可多發,左右肝時均可發生,腫瘤大小不一,小者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確診,大者可重達20餘公斤,本病發展緩慢病程可達數十年之久。
主要危害有:
(1)當腫瘤逐漸增大或壓迫胃腸時,引起上腹部不適,出現腹脹、腹痛、惡心等症狀,嚴重時導致患者內脾胃等正常器官發生變形,破壞其功能形態。
(2)位於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
(3)可轉變惡性血管瘤。
(4)肝區疼痛和心理壓力。
臨床表現
一、毛細血管型血管瘤,由發育異常的擴張的毛細血管構成。
1.多發於顏面部及口腔粘膜。
2.不高出皮膚者為鮮紅或紫紅色,周界清,外形不規則,呈葡萄酒斑狀;高出皮膚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楊梅狀。
3.壓迫瘤體時由於血液流出瘤體,表面顏色退去,解除壓力後,血液立即充滿瘤體,恢復原有的大小及色澤。
二、海綿狀血管瘤,由發育畸形的無數血竇組成。
1.藍紫色、柔軟的包塊。
2.可壓縮。
3.體位元移動試驗陽性,即瘤體低於心臟平面時瘤內血液迴流受阻,瘤體增大,瘤體高於心臟平面時血液迴流通暢,瘤體縮小。
4.在柔軟的瘤體內有時可捫及靜脈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蔓狀血管瘤,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
1.腫瘤高起呈串珠狀,表面溫度較高。
2.捫診有搏動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
3.壓閉供血動脈則搏動及雜音消失。
並發症
血管瘤的並發症有潰瘍、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損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血管瘤的綜合症有:
1.骨肥大性靜脈曲張症
2.血小板減少血管瘤綜合症
3.腦顏面管瘤綜合症
4.軟骨發育異常血管瘤綜合症
5.Lindon-Von-Hippel綜合症
6.Steiner-Vorner綜合症7血管瘤球瘤。
治療
用葯原則
血管瘤一般不用葯物治療。手術治療時除選用基本葯物中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葯物(如復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葯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並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葯,較常用為: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葯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葯物(如慶大酶素)+作用於厭氧菌的葯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並發症者可根據臨床和葯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治療方法
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應根據腫瘤的類型、部位、深淺及病員的年齡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外科、硬化劑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❻ 皮下血管瘤是怎樣形成的
病情分析:由血管組織發生的腫瘤稱為血管瘤,其中80%屬先天性的。血管瘤屬於良性,生長緩慢,很少惡變。 毛細血管瘤:為表淺的毛細血管擴張、曲折、迂迴而成。血陪備喊管瘤多見於嬰兒出生時(約1/3)或出生後不久(1個月之內)。它起源於殘余的胚滾散胎成血管細胞。其組織病理學特點是瘤內富含增生活躍的血管內皮細胞,並有成血管現象和肥大細胞的聚集。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約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面頸部皮膚、皮下組織,極少數見於口腔黏膜。深部及頜骨內的學血管瘤目前認為應屬血管畸形。 出生時即可發現皮膚有紅點或小紅斑,逐漸長大,紅色加深並且隆起。毛細血管瘤的增大速度常比嬰兒發育更快。瘤體境界分明,壓之可稍退色,放鬆後恢復紅色。可用冷凍療法或手術切除,也可用X線照射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一般由小靜脈和脂肪組織構成。它的形態和質地均象海綿,故稱為海綿狀血管瘤。多數生長在皮下組織內,也可在肌肉內,少數可在骨或內臟等部位。皮下海綿狀血管瘤可使局部輕微隆起,皮膚正常,或呈青紫色,腫塊質地軟而境界清楚。治療應及早施行血管切除術。小的海綿狀血管瘤也可在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劑(如5%魚肝油酸鈉)。
意見建議:血管瘤是比較常見的血管性疾病,多為先天性的,一般出生時就有。它的原因比較復雜,目前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普遍被認可的原因的還分為兩類如下: 一、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血管性組織分化階段,由於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並發展成血管瘤。 二、 也有學者認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組織遭受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幹細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細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樣組織並最終形成血管瘤。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每位患者是不同的,雖都為先天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血管瘤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只有到正規的整形醫院進蘆野行全面的檢查後方可得知。
治療方法:①手術切除;②冷凍治療;③放射與同位素治療;④硬化劑治療;⑤激光治療;⑥血管瘤銅針療法。
❼ 醫生說是血管瘤,請問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兩方面:
1、在胚胎發育期間及產後,由於先天因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導致血管瘤形成,如草莓狀血管瘤、鮮紅斑痣(葡萄酒色斑)等,通常在一歲以內逐漸加重,一歲以後部分患者的血管瘤會自發性消退,或者經過葯物治療,也可以加速其消退;
2、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於中胚層血管分化出現停滯,導致分化不良,血管壁結構異常,引起血管發生囊狀或團狀的迂曲、擴張畸形,從而形成血管瘤,如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等,往往會持續存在,並隨著身體增長逐漸加重,需要通過包括手術在內的綜合治療,才能改善患者的預後。
❽ 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是什麼血管瘤它是先天性的么
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間成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活躍的內皮樣胚芽向鄰近組織侵入,形成內皮樣條索,經管化後與遺留下的血管相連而形成血管瘤,瘤內血管自成系統,不與周圍血鋒宴塌管相連。血管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軀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麵皮膚、皮祥雀下組織及口腔黏膜、如舌、唇銀圓、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約為1:3~1∶4。
❾ 血管瘤是怎麼行成的
我們常講的血管瘤一般包括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真性血管瘤是因為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而形成的,而血管畸形則是因為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淋巴管過度增長導致的,它是一種兒童常見的良性腫瘤。那麼,血管瘤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了?
1.激素攝取過多
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吃一些營養品來補充營養,一些植物及動物性的雌激素及類似物的攝入量更相對增多,進而導致機體的一部分器官的內分泌發生紊亂,對身體造成影響,並可能是引起血管瘤的病因。
2.環境污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強,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等都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給人們的健康生活也帶來極大的危害,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的疾病,其中血管瘤胎記就是其中一種。
3.性腺腫瘤
由於癌變組織及腫瘤細胞會分泌較多的雌激素,進而導致肝臟功能的異常,雌激素的生成與降解發生失衡,從而導致雌激素過多,進而引發該病。同時,由於脂肪細胞中也會蓄積較多的雌激素,因此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疾病的侵害。
❿ 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如何區別
口腔頜面部腫瘤按其生物學特性和對人體的危害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在臨床上鑒別腫瘤的良、惡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一般生長緩慢,存在時間由幾年至幾十年不等,重量可達數公斤,如腮腺混合瘤。良性腫瘤多為膨脹性生長,體積逐漸增大並擠開和壓迫周圍組織,外表形態多為球形或分葉狀。腫瘤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一般能移動。病員一般無自覺症狀,但當壓迫鄰近神經、發生繼發感染或惡變時,也可發生疼痛。不發生淋巴轉移。一般對機體無影響,但如腫瘤生長在一些重要部位,如舌根、軟齶等處,也可發生呼吸、吞咽困難而危及生命。病理檢查可發現良性腫瘤的細胞分化較好,細胞形態和結構與正常組織相似。常見的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有:纖維瘤、脂肪瘤、造釉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的特點與良性腫瘤有很大區別。一般生長較快,呈浸潤性生長,癌多發生於老人,肉瘤多見於青壯年。惡性腫瘤可侵犯、破壞周圍組織,故腫塊界限不清、活動受限。當惡性腫瘤向周圍浸潤生長時,可以破壞鄰近組織器官而發生功能障礙。例如,損害面神經可造成面癱;侵犯感覺神經,可引起疼痛或麻木;涉及頜骨時,可引起牙松動和病理性骨折;侵犯翼齶凹、咬肌、翼內肌時,可發生開口困難。隨腫瘤增長,癌細胞可逐漸侵入附近淋巴管和血管中發生轉移。腫瘤迅速生長破壞而產生的毒性物質,可使病員在腫瘤晚期發生「惡病質」。病員常因腫瘤迅速生長、轉移、侵及重要臟器及發生惡病質而死亡。病理檢查可發現惡性腫瘤的細胞分化差,細胞形態和結構呈異型性,有異常核分裂出現。常見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有:口腔鱗癌、纖維肉瘤、惡性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混合瘤惡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