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神經痛灸什麼穴位

面部神經痛灸什麼穴位

發布時間:2023-05-12 17:12:17

⑴ 面癱針灸穴點陣圖

關於面癱初期是否可以針灸這個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這是針灸的介入時機問題,中西醫各有各的看法,卻又不盡相同。西醫目前雖然也很肯定針灸在治療面癱的療效,但是往往反對針灸過早開始,其認為面癱急性期要以葯物和理療治療為主,認為針灸過早介入會導致面神經水腫、炎症加重,導致病情加重。其認為針灸的介入應該是在發病1周或者10天以後再開始,但是中醫卻不這樣認為。
中醫認為針灸應該早期介入,這樣治療面癱的效果才更好,治療療程也會相應縮短、療效也會提高。如果在面癱急性期,沒有及時進行針灸治療,往往會錯失治療最佳時間,導致患者病程過長、治療不好,往往會出現面肌痙攣、流淚等後遺症,給患者帶來痛苦。因此建議患者在面癱急性期,及時盡早去正規醫院進行針灸治療。但是一定要注意麵癱急性期進行針灸治療時,面部的取穴要少、針刺手法宜輕,刺激量也不宜過大。

⑵ 面部美容針灸的方法

針灸美容就是以針灸方法為手段,通過對局部皮膚及穴位的刺激,達到養護皮膚!那麼,面部美容針灸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面部美容針灸的方法

面部針灸美容:攢竹穴 可緩和眼睛的疲勞和浮腫

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即是。眼睛疲勞及頭痛,都會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腫。此穴位可以緩和不適。

面部針灸美容:百會穴 可以預防過量飲食、便秘

左右兩耳洞向上升,在頭部連結後的那條線的頂點,即是百會穴。它可起到安定精神預防飲食過量。

面部針灸美容:承泣穴 消除眼袋鬆弛

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由於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鬆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從而防止眼袋鬆弛

面部針灸美容:太陽穴 可消除眼睛疲勞、浮腫

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面,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發際處。此穴位可促進新陳代謝。

面部針灸美容:球後穴 可提高小腸的機能

眼尾正下方,臉頰頭下處。能調整小腸機能,幫助吸收。

面部針灸美容:迎香穴 可減輕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此穴位不僅可消除眼部浮腫、預防肌膚鬆弛,還可以減輕肩膀酸痛。

面部美容針灸的作用

針灸駐顏美容是通過針灸的養生保健和治療影響美容的相關疾病兩方面發揮作用的。具體說來,它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達到美容的目的的。

1調理經絡以調氣養氣:用針灸方法疏通經絡,行氣以活血,維持人體各部分功能活動的協調和相對平衡,使人體氣機升降出入有序。而氣機是氣的根本運動形式,氣機正常,人的生命活動就正常。

2調理臟腑功能以調精養精:中醫認為,五臟藏精而不瀉,六腑傳導而不藏,通過經絡、穴位調理臟腑功能,做到收藏有節,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養,才能精足而化氣。

3調理性情以調神養神:《紅爐點雪》中說:“顏色憔悴,良由心思過度”。故中醫理論把顏面氣色、性格情志和臟俯功能做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即面色本身可以反映人體臟俯功能以及性格特徵,這也是中醫針灸用於駐顏美容的深刻原理所在。

4﹑通過刺激面部經絡腧穴﹐可以使局部組胺和乙醯膽鹼等神經遞質增加﹐刺激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增加局部營養供應﹐替皮膚各層組織補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達到袪病養顏﹑保健美容的效果。

5﹑針刺還能促進局部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彈性﹑預防肌肉鬆弛﹐用於防治皺紋。

6﹑同時針刺對於皮膚的狀態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通過神經的調節﹐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油膩﹐又可以促進油脂分泌防止皮膚乾燥﹐使皮膚處於健康﹑正常的生理狀態。

⑶ 臉部神經疼是怎麼了

一)葯物治療:①醯胺脒嗪,又稱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對三叉神經痛有較好的療效,一般自小劑量開始,初服100mg,2/d,以後每日增加100mg,直疼至痛控制或不能耐受時為止。通常有效劑量宜為200mg,3-4/d.副作用可有嗜睡、惡心、嘔吐、眩暈、共濟失調、葯診和白細胞減少等。一般不嚴重,減量或停葯可消除。②苯妥英鈉。通常劑量為0.1~0.2g,2-3/d,日總量不宜超過0.6g.副作用有齒齦增生、共濟失調、白細胞減少等。③維生素B族葯物。維生素B1、B6各10~20mg,3/d.維生素B12 100~200μg,肌注1/d.④山莨菪鹼(654-2)。10mg,肌注,2/d或5~10毫克,口服,3/d.⑤菸醯胺100毫克,口服,3/d. (二)理療:可用間動電(疏密波)療法或旋磁療法。也可用激光療法,採用氮氖激光照射半月神經節。 (三)針刺療法: ①體針。三叉神經第一支疼痛可針刺患側太陽、頭維等穴;第二支痛可針刺四白、下關、顴髎等穴;第三支痛可針刺頰車、承漿等穴,可配合谷。②耳針。取穴上頜、下頜、神門等。 (四)神經阻滯療法:當葯物治療無效或有不良反應時,而疼痛嚴重者可行神經阻滯療法。最常用的注射葯物為無水酒精。三叉神經半月節或周圍支,因感覺神經受破壞而止痛。療效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但易復發。 (五)射頻電流經皮選擇性熱凝術:該術優點為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經的痛覺纖維,而基本上不損害觸覺纖維。近期療效尚可,但容易復發。一般做1~2次,間隔1 ~2天。 (六)手術治療:常用的有三叉神經周圍支切斷術、三叉神經感覺根部分切斷術。目前較少應用,因手術後可引起患側面部麻木。

⑷ 人體艾灸學點陣圖面部有哪幾個穴位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開5分,鼻唇溝內。
主治: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適用於感冒、鼻炎、鼻塞、嗅覺不靈、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脹感。鼻子不聞香臭,經按壓有「通氣」感。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移1寸凹陷處。
主治:醒腦明目,袪風鎮痛,清堵除煩。適用於頭痛頭暈、偏頭痛、神經衰弱、感冒、視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重按較痛,有時向四周發散。

下關穴
位置:顴弓下緣,下顎切跡之間的凹陷處,閉口取穴。
主治:下顎關節炎、面頰肌膚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鳴耳聾等病症。

四白穴
位置:四白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解剖:在眶下孔處,當眼輪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間;有面動、靜脈分支,眶下動、靜脈有面神經分支,當眶下神經處。
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目閏)動,口眼歪斜,頭痛眩暈。指壓該穴道,能提高眼睛機能,對於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名解:四白。四,數詞,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圍空間。白,可見的顏色、肺之色也。四白穴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本穴物質為承泣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性溫熱,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時,因吸收脾土之熱而在本穴快速氣化,氣化之氣形成白霧之狀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見,故名四白穴。

⑸ 面部有那些穴位

一、頭面部經絡穴位分布 部位穴名取穴主治 頭部 百會 位於兩耳尖聯機的中點,頭頂中央 應用范圍很廣,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頭暈、失眠,及中風、脫肛等病症。 四神聰 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4個穴位。 有健腦,延緩衰老的功能。治療頭痛、頭昏、健忘、禿發等。 頭維 額角發際上一小指。 頭痛、偏頭痛、頭暈、中風、三叉神經痛、視疲勞等。 面頰部 下關 顴骨弓下緣凹陷處,張口則凹陷消失,閉口則出現,此處便是穴 三叉神經痛、牙痛、中風、面癱、口角歪斜等。 顴髎 眼睛外角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牙痛、面癱、面肌痙攣、黃褐斑、中風、口眼歪斜、視力減退。 頰車 下頷角骨前方凹陷中,咬牙時有肉隆起處。 牙痛、面癱、口角歪斜、流口水。 眼部 睛明 眼睛內角旁開0.1分 視力減退、視疲勞、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等各種眼疾。及黑眼圈、魚尾紋、眼袋等。 攢行 眉頭盡處 竹絲空 眉尾盡處 瞳子髎 眼睛外角旁開0.1分 陽白 眉正中直上一橫指 四白 直視,瞳孔直下一橫指 鼻部 迎香 鼻翼旁開一小指 感冒鼻塞、流鼻涕、鼻炎、鼻過敏、嗅覺失靈等鼻子疾病 口部 人中 人中上三分之一處 急救穴,用於昏迷、暈厥、中風、神志不清等,及腰扭傷。 地倉 口角旁開一小指 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 承漿 嘴唇下方中央凹陷處 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⑹ 艾灸用於面部的作用

增強血液循環。

⑺ 下關穴(足陽明胃經面部穴位)詳細資料大全

下關穴,人體穴位之一,在面部,在顴骨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的凹陷中。屬足陽明胃經的面部經穴,出自《靈樞·本輸》,為足陽明、少陽之會《針灸甲乙經》。主治面口病證,耳聾、耳鳴、聤耳等耳疾。操作方法為叢指平刺0.5~1寸。

基本介紹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運行規律,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下,指本穴調節的氣血物質為屬陰、屬下的濁重水濕。關,關卡。該穴名意指本穴對胃經上輸頭部的氣血物質中陰濁部分有關卡作用。本穴物質為頰車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上行至本穴後,水濕之氣中的濁重部分冷降歸地,本穴如有對上輸頭部的氣血精微嚴格把關的作用,故名。

功能作用

胃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運行規律

滯重的水濕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輕質的陽氣循經上傳頭維穴。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張口時隆起;正坐或仰卧,閉口取穴。 簡單說明:下關穴在面部,耳前方,顴骨與下頜之間的凹陷處。合口有孔,張口即閉。

解剖

當顴弓下緣,皮下有腮腺,為咬肌起始部;有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

主治

耳聾,耳鳴,聤耳;牙痛,口噤,口眼歪斜,面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下頜疼痛,牙關緊閉,張嘴啟塵困難、顳頜關節炎。

操作

平刺0.5~1寸。

臨床運用

(1)牙痛、牙齦腫痛、牙關開合不利,口噤 用穴義:本穴正當下頜關節處,是牙齒開合之機關,且屬足陽明經,其經脈人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上述病證取本穴常用於治療齒痛、牙關不力、口噤等症,對風火上沖和陽明熱盛所致者效果更優。 (2)面痛、三叉神經痛、口眼歪斜 用穴義:足陽明經循行於口、鼻、面部,上述病證,取本穴可疏通經絡,消腫止痛,對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面痛、口眼歪斜均可選用,常與顴髎、頰車、地倉、合谷等配伍套用。該穴皮膚由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神經)分布,深層由三叉神經第三支的分支翼外肌神經支配,並支配咬肌,下牙槽神經、舌神經等。 (3)耳聾、耳鳴、耳痛、聤耳流膿 用穴義:本穴位於耳前,其陽明經脈「上耳前,過客主人」,其經筋「頰結於耳前」。又本穴為足陽明、少陽之會,足少陽經脈「下耳後……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因此針本穴有疏風清熱,通關利竅,消腫止痛之功,適用於耳部多種疾患。 (4)眩暈、頸腫 用穴義:風火熱邪,上擾清竅則眩暈;火熱結聚於頸部則腫痛。本穴位於牙關,屬陽明經,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其經脈循行於頭、頸部,且與足少陽、足太陽等經交會,用本穴可清泄三經火熱,治滲旁配上證屬熱者。

配伍

(1)合谷、下關,功能清熱止痛,主治陽明熱邪上擾之牙痛。《備急千金要方》:牙齒痛配下關、大迎、翳風、完骨;口失欠、下牙齒痛配下關、大迎、翳風。 (2)大迎、頰車、下關、地倉、巨髎、風池,功能疏風通絡牽正,主治風痰阻絡之面癱。《甲乙經》:口噼配顴髎、齦交、下關。 (3)下關、聽宮、太沖、中渚,功能疏風清熱降火,聰耳利竅,主治肝膽火旺耳聾。《甲乙經》:耳鳴耳聾配下關、陽溪、關沖、腋門、陽關。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失欠,下齒齲,下牙痛,腫,下關主之。」 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偏風,口目㖞,牙車脫臼。」 3.《類經圖翼》:「耳鳴耳聾,痛癢出膿。」

閱讀全文

與面部神經痛灸什麼穴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83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0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0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79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1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39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17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5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41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8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69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24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39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4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7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2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