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面肌痙攣手術後多長時間能恢復好
面肌痙攣手術術後恢復,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機能的恢復,和多數手術一樣,在於手術麻醉後的恢復,包括飲食、體力、精神的恢復以及切口的癒合,時間大概是一個星期左右,患者基本上可以拆線,身體完全恢復,達到出院的標准;
2、面肌痙攣臉跳是否可以完全恢復,絕大多數患者手術之後面肌就不跳了,但是一小部分患者在手術之後2天、3天內會有短暫的、再次出現的面肌痙攣,但是隨著時間的進展,拆線後接近85%的患者,在出院的時候可以做到面肌不跳,做到恢復;
3、還有一部分患者的面肌痙攣、面肌跳需逐漸恢復,因為面神經長期受壓迫,去除壓迫因素之後,面神經本身修復比較緩慢的,會出現延遲恢復,且時間不是特別確定,多數患者可以在幾個月之內恢復,最長延長到1-2年,當超過1年、2年仍沒有恢復的,才認為是手術無效,需要評估後進行更進一步的治療。
2. 臉癱怎麼治
一般情況下,想要治療面癱,要有合理的順序的。
最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為主要,然後消除面神經的炎症和水腫,那麼到了後期,就要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
這時候作為患者,就不能總是靠葯物或者機器了,自己也可以時常試著微笑,活動一下面部。再有就是還可以通過針灸的,中醫一般採用這個方法,這可能會見效比較快,但也需要長期的進行針灸。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3. 面癱多久徹底恢復正常
面癱多久徹底恢復正常
面癱多久徹底恢復正常,吹冷風不一定得面癱,但面部受寒冷刺激容易激活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病毒。所以,注意防寒保暖也很重要。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頭面部,面癱多久徹底恢復正常。
一般面癱恢復期3個月左右。
在保守治療3個月後面神經麻痹仍未恢復,測定面神經傳導速度及面肌肌電圖檢查均無反應即無電位活動者,可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治療方法:
1、對於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如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葯物。
2、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預防結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葯水、眼葯膏等;
3、按摩,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鍾。
步驟/方法:
1、引起面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神經損傷,一般是由於冷風吹的,會這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中樞性的面癱常常是伴隨於中樞性疾病的發生,比如說是腦卒中等等,注意積極進行治療。
2、面癱應該早期進行治療,在發病三天之內治療效果好,可以進行針灸治療,還有進行一些理療幫助很大,主要是激光頭對准穴位照射也是可以的,患者應該注意積極進行治療,注意不要過度擔心。
3、面癱的患者應該注意麵部的保暖,不要受冷風刺激,患者表情醜陋,一般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於人際交往也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應該及時治療。希望能夠幫助你,早日恢復容貌。
注意事項:
面癱主要是由於患者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一定要注意區分是什麼類型的面癱,以便對症治療。
近日,江蘇淮安。於女士長期熬夜加班,深夜騎車回家,第二天早上嘴歪且無法閉眼,被醫生診斷為「面癱」。醫生提醒,冬天要注意保暖,避免頭面部直接吹冷風。
面癱是什麼?是中風嗎?
管皺眉、咧嘴的這部分功能的神經叫面神經,它像條電線一樣接入大腦的控制中心,這段電線不管哪裡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臉上的肌肉失去控制,也就是「癱」了。我們常見的臉歪大多是由周圍段的.「電線短路」造成的,多數情況下,面癱只發生在半邊臉上。面神經「罷工」的位置越接近大腦,出現的症狀越復雜,比如臉歪的同一邊舌頭吃東西沒味道、流眼淚等情況。而中風指的是控制中心——大腦——出現了問題。如果兩側同時面癱,或者還有頭暈、聽東西不清楚之類的症狀,這可能就不是周圍性面癱了,需要讓神經內科大夫好好診斷一下。(面神經:這鍋我不背。)
吹了冷風就會得面癱?
吹冷風不一定得面癱,但面部受寒冷刺激容易激活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病毒。科學家們在面癱病人的面神經中發現皰疹病毒的存在,最終發現,病毒是造成面神經「罷工」的主要病因。所以,注意防寒保暖也很重要。
但病毒什麼時候會發作,就沒有人能預測出來了……
要避免面癱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遠離風寒: 吹冷風、受冷水刺激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圖一時之快,直吹久吹空調、風扇,尤其是在體力活動出大汗之後。在乘車、戶外乘涼、洗浴、飲酒後也應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頭面部,尤其是年老體弱、病後及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人,尤其應多加註意。勿用冷水洗臉,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10-20分鍾後進行足底按摩。
2、注意休息: 面癱的預防和治療期間都應該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少看電視、電腦、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以利於疾病的康復。
3、心理減壓: 面對來自工作、學習、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時,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如傾訴、聽音樂、旅遊、適當運動等。
4、適當鍛煉: 在早晨、傍晚較涼爽的時候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些適宜的體育項目,如散步、體操、打太極拳、跳舞等,長期堅持下去,會使體質循環得到提高,對風寒的易感性和抗禦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5、膳食合理: 少吃油膩滯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來維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另外還要吃一些米面、粗糧類食物,以保持機體足夠的能量供給,增強抗病能力。
6、及時就醫: 一旦發病,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4. 如何治療臉癱
如果沒有高血壓的,最常見的原因是面神經炎,在腦神經疾患中較為多見,這與面神經管是一狹長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結構有關,當岩骨發育異常,面神經管可能更為狹窄,這可能是面神經炎發病的內在因素。面神經炎發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根據其早期病理變化主要為面神經水腫、髓鞘及軸空有不同程度的變性,推測可能因面部受冷風吹襲,面神經的營養微血管痙攣,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但一直未分離出病毒。近年來也有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膝狀神經節綜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則系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使膝狀神經節及面神經發生炎症所致。
臨床表現:
可見於任何年齡,無性別差異。多為單側,雙側者甚少。發病與季節無關,通常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可於數小進內達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側外耳道耳後乳突區疼痛,常於清晨洗漱時發現或被他人發現口角歪斜。檢查可見同側額紋消失,不能皺眉,因眼輪匝肌癱瘓,眼裂增大,作閉眼動作時,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而眼球則向外上方轉動並露出白色鞏膜,稱Bell現象。下眼瞼外翻,淚液不易流入鼻淚管而溢出眼外。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時口角被牽向健側。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動作,鼓腮進病側口角漏氣,進食及嗽口時湯水從病側口角漏出。由於頰肌癱瘓,食物常滯留於齒頰之間。
若病變波及鼓索神經,除上述症狀外,尚可有同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時,因蹬骨肌癱瘓,同時還可出現同側聽覺過敏。膝狀神經節受累時除面癱、味覺障礙和聽覺過敏外,還有同側唾液、淚腺分泌障礙,耳內及耳後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帶狀皰疹,稱膝狀神經節綜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
診斷和鑒別:
根據起病形式和臨床特點,診斷多無困難。但需與下述疾病鑒別:
一、中樞性面癱:
系由於對側皮質腦干束受損所致,僅表現為病變對側下組面肌癱瘓。
二、與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圍性面癱相鑒別:
(一)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可有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但常為雙側性,絕大多數伴有其他顱神經及肢體對稱性癱瘓和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等。
(二)橋腦損害:橋腦面神經核及其纖維損害可出現周圍性面癱,但常伴有橋腦內部鄰近結構,如外展神經、三叉神經、錐體束、脊髓丘系等的損害,而出現同側眼外直肌癱瘓、面部感覺障礙和對側肢體癱瘓(交叉性癱瘓)。見於該部腫瘤、炎症、血管病變等。
(三)小腦橋腦角損害:多同時損害三叉神經、位聽神經、同側小腦及延髓,故除周圍性面癱外,還可有同側面部痛覺障礙、耳鳴、耳聾、眩暈、眼球震顫、肢體共濟失調及對側肢體癱瘓等症狀,稱「小腦橋腦角綜合征」,多見於該部腫瘤、炎症等。
(四)面神經管鄰近的結構病變:見於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術及顱底骨折等,可有相應的病史及臨床症狀。
(五)莖乳孔以外的病變:見於腮腺炎、腮腺腫瘤、頜頸部及腮腺區手術等。除僅有周圍性面癱外,尚有相應疾病的病史及臨床表現。
治療: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症和水腫為主,後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
(一)激素治療:強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連續7-10天。
(二)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可用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滴1/d,連續7~10天,亦可加用脫水利尿劑。
(三)神經營養代謝葯物的應用:維生素B150-100mg,維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膽鹼250mg,輔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療:莖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直流電碘離子導入,以促進炎症消散。亦可用晶體管脈沖治療機刺激面神經干,以防止面肌萎縮,減輕癱瘓側肌受健側肌的過度牽引。
(五)針刺治療:取翳風、聽會、太陽、地倉、下關、頰車、並配曲池、合谷等穴。
(六)血管擴張劑及頸交感神經節阻滯:可選用妥拉蘇林25mg或煙酸100mg,口服,3/d或患側頸星狀神經節阻滯,1/d,連續7-10日。
恢復期除上述治療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蘭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
此外,保護暴露的角膜,防止發生結、角膜炎,可採用眼罩,滴眼葯水,塗眼葯膏等方法。對長期不恢復者可考慮行神經移植治療。一般取腓腸神經或鄰近的耳大神經,連帶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經分支,計有效率約60%左右。
預後預防:
增強體質,寒冷季節注意顏面及耳後部位保暖、避免頭朝風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發病或復發。
一般預後良好,通常於起病1~2周後開始恢復,2~3月內痊癒。約85%病例可完全恢復,不留後遺症。但6個月以上未見恢復者則預後較差,有的可遺有面肌痙攣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現為病側鼻唇溝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側,眼裂變小,易將健側誤為病側;後者病側面肌不自主抽動,緊張時症狀更明顯,嚴重時可影響正常工作。少數病側還可出現「鱷淚征」即進食時病側眼流淚,可能為面神經修復過程中神經纖維再生時,誤入鄰近功能不同的神經鞘通路中所致。肌電圖檢查及面神經傳導功能測定對判斷面神經受損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復的程度,有相當價值,可在起病兩周後進行檢查。
口眼歪(面部神經麻痹):黃鱔血塗面部,向左歪塗左邊,並用手掌從左向右反復抹,每次2分鍾,一日二次,向右歪則反做,連用三四天即正。
5. 面部神經炎多久可以治療好
面神經炎與普通外感類疾病不同,它是肌肉癱瘓類疾病,病情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大部分患者通過治療,6-8周可以痊癒。面神經炎發病後1個月為急性期,在此期間治療效果最佳,速度和效果遠遠大於以後治療的幾個月;部分正氣不足或有基礎病的患者,可能需3-5個月才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建議患者在6個月內盡早治療,6個月內治療面神經炎可達到最大效果。若6個月後沒有完全康復,接下來的治療效果和治療速度均較緩慢,甚至毫無進展。
眼部護理:急性期少出戶外活動,保持眼部清潔;可用眼罩蓋住患眼或塗抹眼葯膏,預防結膜及角膜感染;盡量減少用眼。 2.康復護理:可對患側進行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面肌開始恢復時,需做面肌的肌力訓練,以訓練表情肌為主,做睜眼、皺額、吸吮、翹嘴唇、開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頜等動作,每次約20分鍾,每日1次,直至最終康復。
[飲食調理]
有味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避免堅硬的食物;盡量將食物放在健側舌後方,細嚼慢咽;注意飯後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6. 面癱什麼時候能恢復
對於臉癱一般多久可以恢復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引起面部癱瘓的病因,常見的是面神經炎引起的面部癱瘓。根據面神經炎的嚴重程度、治療的合適與否、康復訓練的合適與否,那麼恢復的時間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合適治療、正確康復、病型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半個月左右大部分面癱症狀可以得到恢復。對於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面部癱瘓,如果面癱較為嚴重,那麼恢復將會十分困難,需要長期康復訓練,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治療方法:
面癱的治療現在公認的就是針刺治療,針刺治療面癱已經是得到了中、外各個國家的病人的認可,針刺治療面癱,它的選穴比較簡單,主要是面部的穴位,大家可以從上到下的看一下。
首先是陽白穴、太陽穴、顴髎穴、迎香穴、下關穴、地倉、頰車,以及手上的合谷穴。因為中醫理論有面口合谷收的說法,所以頜骨也是我們主要選的穴位,這是在面癱的急性期。
當面癱的後遺症及恢復期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全身取穴,也就是可以考慮腹部選學和肢體的足三里選穴,這些都是在面癱的後期比較重要的穴位。
7. 面肌痙攣手術之後多久能恢復正常
不同患者術後面肌痙攣症狀改善是有一定差異性的,可總結為四種術後表現:
一、術後最理想表現,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面肌痙攣所有症狀會完全消失,這種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二、少數患者術後症狀明顯減輕,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其發生概率在百分之二。
三、術後延遲治癒情況
術後痙攣未消失或者症狀有所減輕,但並未完全康復。這種情況一般隨著時間延長症狀能夠完全消失,稱為延遲治癒。面肌痙攣延遲治癒占術後患者1/3左右,表現為術後面部仍有抽動,程度可輕可重,時有時無,一般在3~6個月後逐漸穩定,也有少數患者症狀持續在1年以上。延遲治癒現象是面肌痙攣手術後的正常表現,不用焦慮,也不需葯物治療,只需自然恢復即可。
由於面神經和聽神經是「雙胞胎」,手術暴露面神經的時候,可能會間接地牽拉到聽神經,從而造成損傷,導致術後出現聽力減退;
有的患者術後短期內會出現耳鳴,大部分會自行恢復,不需要特殊的處理。術後1周的時候,往往也會出現面神經癱瘓或者遲發性面神經癱瘓,但是一段時間後,隨著面神經自身的修復,這些面癱的症狀就會消失。
四、術後症狀無減輕需再次治療
術後症狀沒有任何減輕,此種情況的患者可再次接受手術探查診治,再次手術治癒的希望非常大。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如果術後2年症狀仍未消失,可認為手術無效,可考慮進一步治療並與治療醫院神經外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