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頭部油膩有脂渣是什麼病

面部頭部油膩有脂渣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3-03-28 02:14:09

『壹』 最近感覺左邊面部麻麻的,頭部總是揪緊,是什麼原因

一般的情況下考慮是有頸椎病或有神經炎的疾病的情況引起的。或有血壓血脂高的情況引起的。建議去內科檢查,明確後在針對性治療。

『貳』 你好,醫生!我由於頭部和面部很油性皮膚,現在堅持每天早晚兩次洗頭,有人說這樣對頭發和頭皮不好,是不

問題分析:
油性皮膚的顯著特徵是:皮脂分泌旺盛,多數人膚色偏深,毛孔粗大、皮膚油膩光亮,很容易粘附灰塵和污物,引起皮膚的感染與痤瘡。還是要注意皮膚的護理的。

意見建議:
可以注意清洗,每天至少要徹底洗臉兩次,早上起床後一次,晚上臨睡前一次。注意選用溫和的、保濕性好又洗凈力強的潔面產品,同時少吃或不吃煙、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叄』 我爸爸今年46歲,但最近老感覺頭部像是有小蟲子再爬,面部麻木!非常難受請問是什麼病的方向

這是中風的前兆。短則近期發作,長則症狀消失,若干年後突發。

我周圍有一些中老年人,有的胳膊麻,有的腿麻,有的臉麻,症狀不一,反應也有區別,但是到最後都有各種程度的中風症狀,嚴重的直接腦淤血,輕的則是心腦血管疾病……

不要因為年輕而忽視了身體的每一個症狀,趕緊去醫院查,查不出來的話,就在飲食上節制一些,生活起居方面克制一些,多吃些心腦血管調理的保健品。

預祝身體健康!

『肆』 頭發油膩是什麼原因

頭發油膩的原因:

1、飲食不當

在平時不注重飲食健康,經常吃太過油膩的食物,或者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會對頭皮的皮脂腺功能造成影響,所以很容易出現頭發和皮膚出油過多的現象。

2、精神壓力過大

很多上班族都會覺得精神壓力相當大,會出現精神過度緊張和焦躁不安的情緒,這樣會影響內分泌功能,會導致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所以就會加快和促進油脂的分泌。

3、病理性問題

如果患了毛囊炎和痤瘡之類的皮脂腺疾病,那麼皮脂腺就不能夠很好的分泌油脂,會讓頭發變油,而且還容易出現脫發的現象,這種問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頻繁使用吹風機

大部分人都喜歡在洗完頭就立刻用吹風機吹乾,其實過度使用吹風機也是導致頭皮油膩的原因之一。毛囊對溫度特別敏感,吹風機的熱風會傷害到毛囊,而且熱風會讓頭皮嚴重失水,在水油不平衡的情況下,頭皮的皮脂腺就會過度分泌油脂來保護皮表。

5、長時間被紫外線照射

紫外線會導致頭皮加速出油並引起脫發。因為皮膚裡面的膠原蛋白會因紫外線的照射而流失,跟面部皮膚一樣,頭皮就會變得很乾,同時也會明顯衰老。太陽下的暴曬還會讓你頭部的汗液加速分泌。

(4)面部頭部油膩有脂渣是什麼病擴展閱讀:

緩解頭發油膩的方法:

1、注意經常按摩頭皮

在洗頭發之前可以對頭皮進行按摩,按摩可以緩和頭皮油脂分泌過多的問題。也可以再發尾的位置塗上薄荷油進行發尾保養,對頭發都是有好處的。

2、選擇控油洗發水

偏鹼性的洗發水能夠有效去除油脂,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性頭發比較酸性的環境,減少油脂分泌。針對油性頭發的洗發水,一般含有檸檬精油、天竺葵、迷迭香、薄荷、桉樹等能幫助有效調節油脂分泌、潔凈頭皮的成分。

3、飲食清淡

當人體攝入太多油脂的時候,由於消化功能有限,有一部分油脂不得不從皮膚分泌出來,而最常見的地方就是頭皮和臉部,因此,適當減少油脂攝入,對於減少頭皮和臉部的油脂分泌是有積極作用的。

『伍』 整個面部,頭部受風腫脹,請問這樣的情況是怎麼回事的

面癱編輯詞條 編輯摘要 摘要
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症,俗稱「面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面神經炎」、「歪嘴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腮、努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目錄

1臨床表現
2是怎樣形成的
3治療方法
4偏方治面癱
5患者治療過程中…
6食療 展開 目錄

1臨床表現
2是怎樣形成的
3治療方法
4偏方治面癱
5患者治療過程中…
6食療
7針灸療法
8護理 收起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多數病人往往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其中周圍性面癱發病率很高,而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痹。平常人們所常說的面癱,在多數情況下是指面神經炎而言。因為面癱可引起十分怪異的面容,所以常被人們稱為「毀容病」。 面癱的根源在於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痹,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症。心理因素易引發面癱: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面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應注意保持良好心情:防止面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並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貝爾氏麻痹(面癱)的症狀1.一側(偶為雙側)面部表情肌癱瘓(病側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增寬,眼瞼閉合不全,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鼓腮時病側口角漏氣)。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現耳後翳風穴疼痛嚴重,甚至會出現透皮牽扯痛。3.可伴有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聽力過敏、聽力下降等等。面癱的分類根據神經受損部位的不同,面癱應分為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和中樞性面癱(中樞性面神經麻痹),二者的具體臨床表現也是有所不同的。周圍性面癱是指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引起的面癱。病變可位於面神經核以下的部位,如橋腦下部、面神經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變側全部表情肌癱瘓。表現為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鼓腮漏氣等,可有聽覺改變、舌前2/3味覺減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礙等特點,其中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即貝爾麻痹)。中樞性面癱是指病損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中樞之間,即當一側皮質腦干束受損時引起的面癱。由於面神經核上部的細胞接受兩側皮質腦干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經核下部的細胞只接受對側皮質腦干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的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樞性面癱時表現為病變對側眼裂以下的顏面表情肌癱瘓,常伴有與面癱同側的肢體癱瘓,無味覺和唾液分泌障礙等臨床特點。
編輯本段是怎樣形成的
面癱生成的原因就是面部中風,從而導致面部血液循環不暢。造成面部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經麻痹、發炎、甚至壞。使面部肌肉,不受大腦控制產生鬆弛下垂。被人們誤認為口眼歪斜。 舉個大家易懂例子:我們睡覺時把胳膊枕在頭下,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呢?手麻了,不聽使喚了。面癱也是一樣,只不過胳膊麻了是外力壓迫導致的麻痹。面癱是面部中風(受風)、病毒、外傷等原因導致的面神部經麻痹、發炎從而造成患病一側肌肉下垂所以也叫面部神經炎。 面癱的檢查:(1).靜止檢查:莖乳突: 檢查莖乳突是否疼痛或一側顳部、面部是否疼痛。額部: 檢查額部皮膚皺紋是否相同、變淺或消失,眉目外側是否對稱、下垂。眼 : 檢查眼裂的大小,兩側是否對稱、變小或變大,上眼瞼是否下垂,下眼瞼是否外翻,眼瞼是否抽搐、腫脹,眼結膜是否充血潰瘍,是否有流淚、干澀、酸、脹的症狀。耳:檢查是否有耳鳴、耳悶、聽力下降。面頰:檢查鼻唇溝是否變淺、消失或加深。面頰部是否對稱、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覺發緊、僵硬、麻木或萎縮。口: 檢查口角是否對稱、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腫脹,人中是否偏斜。舌 :檢查味覺是否受累。(2)運動檢查抬眉運動:檢查額枕肌額腹的運動功能。重度患者額部平坦,皺紋一般消失或明顯變淺,眉目外側明顯下垂。皺 眉:檢查皺眉肌是否能運動,兩側眉運動幅度是否一致。閉 眼: 閉眼時應注意患側的口角有無提口角運動,患側能否閉嚴,及閉合的程度。聳 鼻:觀察壓鼻肌是否有皺紋,兩側上唇運動幅度是否相同。示 齒: 注意觀察兩側口角運動幅度,口裂是否變形,上下牙齒暴露的數目及高度。努 嘴: 注意觀察口角兩側至人中的距離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狀是否對稱。鼓 腮 :主要檢查口輪匝肌的運動功能。
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目前治療面癱的方法很多,在臨床上使用最多效果比較好的卻不多。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有貼膏葯(如面癱康、復方牽正膏)、針灸、口服中葯調理、口服及注射西葯等。針灸治療主要方法如下: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法則:祛風通絡。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西醫口服以及注射用葯:臨床常採用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潑尼松等等)、維生素B族(維生素B1、B12之類的葯物)及活血化瘀葯共奏抗炎、減輕水腫、改善微循環之功效。顯而易見,激素類葯物副作用較強烈,加之其本身就是對症支持治療,療效並不確切。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瀦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而維生素B1、B12之類的葯物是營養神經的葯物,但是見效緩慢,作用比較弱,使用周期比較長。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患病15天之內是面部神經缺血水腫期,這個時間也是面癱疾病的急性發病期,最好不要做針灸,因為這個時間做針灸容易導致面部神經受損加重,臨床上有許多之所以留下後遺症的患者,多數都是由於過早的使用針灸,而且針灸醫師的手法,熟練程度以及對穴位針刺深淺和穴位準確度等情況的把握,要是早期過早、過強、針刺不恰當損傷神經,就極易出現面癱後遺症的症狀。希望患者使用治療方法一定要慎重,更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和選擇有效的治療葯物才是最重要的,對後續的恢復是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面癱患者容易引起後遺症:面癱後遺症一般是指病程超過3個月,因治療方法不當而延誤病情或者經多種方法治療仍未痊癒的情況。面癱後遺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患側麻痹的神經沒有完全激活,功能未完全恢復所遺留的部分病症; 另一部分是接受損傷性治療所造成的,如針灸。 具體表現:無抬眉運動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瞼鬆弛,抬眉時嘴角上錯、閉眼時牽動嘴角、鼓嘴時眼小,鼻唇溝淺,面部僵硬、滯食、流淚等。由於損傷性治療給機體組織細胞產生破壞,機體在恢復受損的組織時就會產生粘連造成連動,還會出現大面積的萎縮或者是增生。鑒別診斷:根據起病形式和臨床特點,診斷並不困難。本病應與中樞性面癱,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引起的面神經麻痹,以及後顱窩炎症、腫瘤所致的面神經麻痹等相鑒別。體會:本病多由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而入中經絡,氣血痹阻,面部足陽明失於濡養,以致肌肉縱緩不收所致。現代醫學對本病的確切病因尚未明了,通常認為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如風濕性面神經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腮腺炎等。本病發病初期(1周內),炎症尚處於發展階段,針灸治療時,宜取穴少,輕刺激,或等待1周後才開始治療。本病若病延日久,治療失當,病情由實轉虛,氣血不能上灌於陽明,致使面部肌肉失於氣血濡養而枯槁萎縮,面部麻木,甚則面肌抽搐,或至口眼歪斜難以恢復。針灸治療本病是可行有效之法,可廣加推行,以造福病患者。面癱是由於外傷、手術、面神經炎、佔位性疾病等導致的單側或雙側面神經麻痹、表情肌癱瘓的一種疾病,多發生於單側。患病2年內沒有完全恢復的稱早期面癱,2年以上的稱晚期面癱。 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晚期面癱。外科治療可以分為靜態治療和動力性治療。靜態治療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於面部,治療後靜態情況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但動態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動力性治療一般分為二期,一期是將從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經與健側面神經吻合,移植神經末端置於患側,待6個月到1年神經從健側長入患側後,實施二期手術,即移植帶血管神經的肌肉,選擇的肌肉可以為股直肌、股薄肌、背闊肌等,治療3個月到1年後靜態與動態都可達到雙側表情的對稱。我們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內神經、血管、肌腱分布設計移植肌肉供區的理論,並觀察到股直肌神經、血管解剖恆定,口徑適合面部血管、神經,其肌肉的肌腱有利於維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張力以及面部口角復位固定,而且手術切除肌瓣方便,無血管、神經損傷,無肌肉供區功能障礙。經實施游離股直股動力性治療面癱的患者現已有21位。經施用上述手術方法,全部患者於術後1~3個月左右面部腫脹消退,靜態時雙側口角對稱,其中有兩位患者在術後8個月恢復了口角自主運動,其餘均在術後10~12個月出現了自主的表情運動。創傷性面癱的發病情況盡管創傷在面癱發病因素中屬第二位,但耳外科、醫源性後遺症、腫瘤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創傷性面癱正處於上升趨勢。其發病率在不斷提高。De-Vriese通過對4149例面癱患者的研究,創傷性面癱的發病率為18.83%,May等報道為17 %(1575),Labella的統計結果為32%(147例),其中包括了醫源性因素及腫瘤所致面癱。在諸多創傷因素中,頜面部外傷及醫源性創傷是主要致病因素。Conley報道腮腺區腫瘤及手術造成的面癱發生率為30%,其中暫時性面癱為20%,故在涎腺外科中,創傷性面癱是最重要的並發症之一。兒童外周性面癱的檢查:⑴、生化方面,血糖、尿素氮、血常規;⑵、X線,頭顱及乳突X線攝片;⑶、神經科檢查,包括腦電圖⑷、病變定位:流淚試驗,鐙肌反射,電測味覺法;⑸、面神經功能測定,即神經興奮性試驗,這種試驗即使在最年幼的小孩也可施行,同時最好在面癱一開始就作,並每天由同一個人進行,有時也可能作涎腺閃爍測定;⑹、聽力計檢查。面癱的治療總的說:第一是去除病因。第二是對症治療,改善循環消除面神經水腫。第三是營養神經。對急性期的面神經炎一旦確診,應盡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對症治療。如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容易造成面癱後遺症。 過去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採用針灸、貼葯、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葯、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葯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葯定庫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葯、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葯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一定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
編輯本段偏方治面癱
取活鱔魚宰殺後取血塗抹癱麵皮膚,24小時後,或至少12小時後洗掉,一周左右可見效。巴豆酒 [葯物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溫經、祛痰、通絡。主治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癱之手掌心勞宮穴,每次1-2小時,重者可治療4小時,每日一次,五次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面癱的護理方法 1、 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症,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徵,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 護眼:由於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葯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 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薑末局部敷於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於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自我按摩治面癱 本病治療除根治原發病外,主要療法為針灸、理療、按摩、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現將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准備。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頭靠牆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按摩前先做熱敷或中葯煎湯(桂枝9克,防風9克,蘇葉9克)浸濕毛巾熱敷。謹防葯液誤入眼內。 2.輪刮眼瞼。以兩手食指及中指的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眼內眥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瞼各50次,然後輕揉眼皮20-30轉。 3.指擦鼻翼。以兩手食指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鼻根兩側向下擦至鼻翼兩旁迎相穴50次,在該穴處輕按揉1-2分鍾(迎香穴在鼻翼旁開0.5公分)。指端按壓由輕漸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點捻四白穴。該穴在眶下孔凹陷處,瞳孔直下。以食指為術端捻四白穴,邊捻邊漸施壓力。持續1-2分鍾。 5.掌揉頰車、地倉穴。以同側手之大魚肌緊貼病側頰車穴(咀嚼肌),邊揉邊移至地倉穴(口角旁開0. 5公分),往返50次。 治療時注意麵部保暖,莫受冷風吹,忌冷水洗臉,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對治癒面癱大有裨益。 面癱及面部神經疾病--綠色食療 補充鈣及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都有幫助。 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於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奶製品等都富含鈣質,。 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也有幫助,如B1、B2、B12等。維生素B族富含於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菠蘿、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維生素B,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菠蘿、奶汁燉排骨,做法是這樣的:先把排骨用鮮奶泡上一小時,然後爆鍋,把排骨稍煎一下,注意不要煎老了,然後加好調料和上湯用中火燉上三十分鍾。用排骨、牛奶是因為他們含有豐富的鈣,菠蘿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此外,排骨中還含有鎂,鎂可以在鈣和鉀的新陳代謝中,對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起重要作用。綠葉蔬菜、麥芽、紅糖、干棗、谷類、排骨等食品中富含鎂。在起鍋前5分鍾要把菠蘿放進去。這就是今天為您帶來的菠蘿奶汁燉排骨。
編輯本段患者治療過程中注意事項
⑴ 治療期間,忌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葯,熱性食物,煙,羊肉、狗肉,帶魚,白酒、大蒜、大蔥、海鮮、麻辣火鍋、濃茶咖啡等。 ⑵ 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黃豆製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瘦肉、大棗等。 ⑶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並加足底按摩。 ⑷ 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視、電腦、紫外線等。 ⑸ 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鼻等。 ⑹ 用毛巾熱敷,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頭部保暖。 ⑺ 適當運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愉快,保證充足睡眠。 ⑻ 每天堅持穴位按摩。
編輯本段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葯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葯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瀦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 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我們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 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葯汁,煮成稀粥,溫服。本方功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2、 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後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於不粘手時,即成本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於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3、 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鱅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本方功能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4、 薑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薑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鍾。本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症。5、 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本方功能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6、 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乾各2克,蓮子肉,山葯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葯汁服,口服2—3次。本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7、生地蠍子湯 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蠍3至5隻、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薑適量煲湯。其中全蠍為治風要葯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葯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 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隻除去皮脂,生薑2片,煲湯飲食。本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當症狀穩步改善後,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面癱的輔助治療:一、自我按摩 現介紹沿著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陸』 為什麼患濕熱的人經常油光滿面,頭發容易油膩

說起濕氣入侵身體,估計很多人都能夠明白,畢竟現如今中醫養生已經深入人心。當然中醫會針對不同體質的人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而在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濕熱的人他們經常油光滿面,頭發也變得油膩,容易脫發等等。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當一個人體內濕氣過熱而且特別重的時候,就會導致經絡運行受阻,從而出現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就容易出現油光滿面,頭發油膩脫發等等。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濕熱方面的問題:

1、濕熱體質的人有哪些特徵

患有濕熱體質的人一般都有一些典型的特徵,常見的大便不成形,身體浮腫,口乾口苦,容易上火,長痘痘等等。

通過以上的介紹,估計大部分人對於濕熱體質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其實濕熱體質的人一般在生活當中生活習慣不規律,飲食也比較重口味等等。想要有效的緩解這些症狀的話,一方面需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調理,另外也需要適當的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閱讀全文

與面部頭部油膩有脂渣是什麼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4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86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04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3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4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857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3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199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381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2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43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11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49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33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287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05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09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3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