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面部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其中的哪種類型的痘痘最適合面部拔罐
面部拔罐的注意事項
面部拔罐,尤其是面神經炎或面癱,也需要拔罐治療。在臉上拔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技巧,因為臉和身體其他部位不一樣。如果不小心燙到了,後果很嚴重,所以面部拔罐一定要非常熟練。有的人有皮膚病,肯定是不能杯托的。局部皮膚受損,無法杯形。拔罐後,不要馬上淋濕著涼。6小時內要防風禦寒,不能洗澡洗臉。面部拔罐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太長,更容易留下瘀斑,也就是拔罐後發青發紫。如果拔罐後顏色太深,會影響形象。所以面部拔罐時間略短,一般10分鍾。此時可以杯裝5-6分鍾。而且有時候閃罐用在臉上,閃罐的方法就是短時間停留。第一,拔罐是為了療效好;第二,要注意不要對臉部造成太大的傷害。
面部表情反饋
今天去美容院祛痘,說是因為之前沒有去根,污垢一直在裡面長,很討厭。說實話,我很擔心分數什麼的。現在看來還好。用比頭發還細的毒刺針打痘痘或者有黑印子的地方,然後用加熱的竹罐放上去,然後我自己吸。幾分鍾後,我摘下了額頭。說實話,比一般的祛痘針都干凈。不知道痊癒後會不會復發。說實話,看著吸出來的臟東西還挺惡心的。我沒想到我臉上有這么多污垢。
❷ 經常拔火罐不好嗎一般多久拔一次好
沒有必要,能解決問題就行。在背部可以多拔些。
拔火罐的操作步驟 1.術前准備: (1)仔細檢查病人,以確定是否適應症,有無禁忌。根據病情,確定處方。 (2)檢查應用的葯品、器材是否齊備,然後一一擦凈,按次序排置好。 (3)對患者說明施術過程,解除其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 2.患者體位:病人的體位正確與否,關系著拔罐的效果。正確體應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能夠放鬆,施術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採用的體位有以下幾種 (1)仰卧位:適於前額、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俯卧位:適於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後面。 (3)側卧位:適於側頭、面部、側胸、髖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坐位:適於項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選罐:根據部位的面積大小,患者體質強弱、以及病情而選 用大小適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選好的治療部位上,先用毛巾浸開水洗凈患部,再以干紗布擦乾,為防止發生燙傷,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療需要,必須在有毛發的地方或毛發附近拔罐時,為防止引火燒傷皮膚或造成感染,應行剃毛。 5.溫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氣寒冷、拔罐前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預先將罐放在火上燎烤。溫罐時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烤其口部,以防過熱造成燙傷。溫罐時間,以罐子不涼和皮膚溫度相等,或稍高於體溫為宜。 6.施術:首先將選好的部位顯露出來,術者靠近患者身邊,順手(或左或右手)執罐按不同方法扣上。一般有兩種排序: (1)密排法:罐與罐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寸。用於身體強壯且有疼痛症狀者。有鎮靜,止痛消炎之功,又稱「刺激法」。 (2)疏排法:罐與罐之間的距離相隔1--2寸。用於身體衰弱、肢體麻木、酸軟無力者。又稱「弱刺激法」。 7.詢問:火罐拔上後,應不斷詢問患者有何感覺(假如用玻璃罐,還要觀察罐內皮膚反應情況),如果罐吸力過大,產生疼痛即應放入少量空氣。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體稍傾斜,以右手指按壓對側的皮膚,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氣徐徐進入,到一定程度時停止放氣,重新扣好。拔罐後病人如感到吸著無力,可起下來再拔1次。 8.拔罐時間:大罐吸力強,1次可拔5--10分鍾,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鍾。此外還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術部位而靈活掌握。 9.拔罐次數: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為1療程,中間休息3--5日。。
❸ 拔罐時和拔罐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不要受風,防水,注意保暖,拔完之後3個小時內也要注意那些加一個不要吃涼的食物。拔罐時間15分鍾左右。 面部,七竅,二陰,大血管,心臟附近,皮膚破壞處,孕婦,月經期,精神病,3歲以下兒童,醉酒,過飢過飽,發燒血友病等病人不可拔罐。 起罐後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幾小時或數日後自己就好了。
❹ 臉上放血拔罐後多久可以碰水
我上午才去醫院做了臉上拔血罐兒,醫生說四天不讓洗臉,但是可以洗澡,每天用75%的酒精擦一次臉,不要吃發物,不要吃肉類
❺ 臉部拔罐放血後多久能洗臉
一般都是24小時的··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等48個小時··
❻ 拔罐究竟應該怎麼拔拔到什麼程度才可以
拔罐位置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治療效果。正確的體位應使患者感到舒適,放鬆肌肉,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有幾種常用的拔罐姿勢。仰卧位適用於頭部、前額、胸腹部、上下肢、手足的穴位。俯卧位適用於頭頸部、肩背部、腰骶部和上下肢穴位。側卧位適用於頭、面、肩、胸、側下肢等部位,除床上各部位與穴位接觸外。俯卧坐姿適用於頭後、頸後、肩後、腰骶穴位。
秋冬時或寒冷天氣,拔罐設備應使用火或水進行預熱,使拔罐設備的溫度略高於體溫。鍋的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在所有的罐子都被拉上後,應持續觀察患者的反應,詢問患者的感受,及時處理和調整不適。如果吸力過大而引起疼痛,應適當放氣以減小吸力;如果吸力太小負壓不夠,可以在罐後再次拉動;如果患者因穿刺拔罐而出現異常疼痛、頭暈、惡心、心悸或過度出血,必須立即檢查拔罐。大型儲罐具有較強的吸力,每個儲罐可離開儲罐5~10分鍾;中罐吸力強,離開罐10~15分鍾為宜;小罐的吸力較小,建議離開罐15~20分鍾。
常規治療通常是每天拔罐1次或隔天拔罐1次;每10次為1個療程;2個處理間隔3~5d。打開吸入罐頂部閥門。起吊其他罐時,雙手應配合。一隻手按壓罐口附近的皮膚,另一隻手支撐罐。空氣緩慢進入罐內後,應輕輕取出罐。一般情況下,無需操作。如果鍋放久了,當皮膚起水皰時,可以用消毒針灸破水,搓指甲紫葯水,防止感染;如採用針拔罐法、穿刺拔罐法針孔出血,可採用干消毒棉球壓迫止血;如果局部出血嚴重,下次不應在該部位拔出。所有程序完成後,讓患者在離開前休息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