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頭面部的瘤是什麼瘤

頭面部的瘤是什麼瘤

發布時間:2023-01-21 23:42:26

⑴ 面部血管瘤治療方法

臉上有血管瘤的治療如下:
1、對於面部蔓狀血管瘤的治療,應持積極和慎重態度,由於面部蔓狀血管瘤影響美觀,治療時病人要求不僅能徹底治癒血管瘤疾病,面且不能在臉部留下畸形和明顯的疤痕。因此面部蔓狀血管瘤治療,不僅是單純治療血管腫瘤問題,還要考慮到美容方面情況。
2、可以手術治療血管瘤,切除的血管瘤可行手術切除。切除唇、舌部血管瘤應以不影響功能為前提,如腫瘤過大則宜做分期切除,以免影響功能和外形。
3、切除後可向殘留的腫瘤內注射硬化劑,腫瘤切除後的創面可直接縫合或用局部皮瓣轉移修復,大的創面要游離植皮,洞穿的缺損需行組織移植整復。
4、蔓狀血管瘤手術時應先結扎切斷與腫瘤交通的動脈,有時因病變廣泛,手術時需作一側或雙側頸外動脈結扎,以減少出血。
血管瘤這種疾病如果在患病初期沒有及時控制住病情,血管瘤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如果患者的患處為臉部,及時治療。

⑵ 血管瘤是什麼

什麼叫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我們一般所謂的肝血管瘤就是指海綿狀血管瘤。它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數發現於成年人,多見於30~~60歲,女性多於男性。以前認為單個居多,自從超聲顯像問世以來,所觀察到的常為多個。肝左右葉均可發生,以右葉較多見。 肝血管瘤一般有多大? 肝血管瘤大小不一,自針尖大小至人頭大,大者可占滿腹腔。多數小於4cm。但有報導最大的可達60cm,重20kg。一般來說直徑>=10cm者為巨大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病理特徵如何? 肝血管瘤外觀呈紫紅色或藍紫色。可呈不規則分葉狀。質地柔軟或富有彈性感。切面示蜂窩或海綿狀,有血栓及纖維疤痕區,偶伴鈣化或整個血管瘤呈鈣化。疾病末期象疤痕,因而稱硬化性血管瘤。 肝血管瘤要分為哪幾型? 根據纖維組織的多少肝血管瘤可分為以下四型: (1)海綿狀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窩狀、充滿血液、鏡檢顯示大小不等囊狀血竇、其內充滿紅細胞,時有血栓形成,血竇之間有纖維組織隔,纖維隔內見有小血管及小膽管,偶見被壓縮之肝細胞索。纖維隔及血竇內的血栓可見鈣化或靜脈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閉合,纖維間隔組織較多呈退行性改變。 (3)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活躍,易致惡性變。 (4)肝毛細血管瘤,血管腔窄,纖維間隔組織多。 肝血管瘤易合並哪些疾病? 本病可同時合並肝硬化,肝癌、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及其它臟器血管瘤或肝、胰囊性變。 肝血管瘤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如何? 本病的發病原因至今還不十分清楚,經我院長期臨床研究發現大致有以下幾種: (1) 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後變形,引起毛細血管擴張。 (2) 肝組織局部壞死後,周圍血管充血,擴張,最後形成空泡。 (3) 肝內持久性局限性靜脈淤滯,引起靜脈血管膨大,形成海綿狀擴張。 (4) 肝內出血、血腫機化,血管再通後形成血管擴張。 (5) 先天性血管瘤發育異常,多數有家庭遺傳傾向。 肝海綿狀血管瘤發病學怎樣? 肝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血管瘤中最多見的肝良性腫瘤。可以說發生在肝臟的血管瘤幾乎全為海綿狀血管瘤。1863年Virchow首次報告。該病遍及全世界,屍檢中發現率為 0.4%~7.4%,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尤以30~45歲居多,男女發病率比例為1:0.6~10。其發病部位:據151例資料統計,右肝葉47.20%,左肝葉36.4%,其它如尾、方、副葉11.2%,兩肝葉同時受累5.2%。單發性66.4%~90%,多發性10%~33.6%。 肝海綿狀血管瘤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有關肝血管瘤的形成發生,一般多認為糸胚芽的錯構所致,即中胚層的血管糸組織在胚胎發育時發生障礙和異常。從瘤周肝組織中可見到血管腔擴大,管壁內無平滑肌,結構亦與正常血管不同,類似錯構的血管。此外,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後變形,肝細胞局灶性壞死後血管發生囊狀擴張,肝臟區域血流郁積,也可能使血管形成海綿樣擴張。另外,臨床資料證實, 肝血管瘤與女性激素關系密切。如女性發病年齡較早,牙齦、皮膚的血管瘤在妊娠期生長快。 肝血管瘤是怎樣生長的?會發生癌變嗎? 肝血管瘤的生長方式,多數是通過瘤體本身的不斷擴張的血管腔而增大。瘤周組織肝竇被動擴張,淤血,肝細胞索受壓、萎縮、纖維增生,故瘤周界限清楚,不象惡性腫瘤呈滑潤性生去,一般瘤體本身不發生惡變。 肝血管內皮瘤發病如何?有何症狀? 本病亦較少見。多發生於新生兒,女性多見。常伴有其它器官的血管瘤,尤其皮膚血管約佔50%。臨床上主要表現是肝臟腫大,高排出量心衰和多處皮膚血管瘤貧血。肝臟大小與心衰不成比例,在心衰治癒後肝臟仍然腫大,1/3病人出黃疸,偶可聞及肝臟上的血管雜音,腫瘤偶然可自發破裂,也可合並血小板減少。 肝血管內皮瘤危及生命嗎? 肝血管內皮瘤雖然細胞學上為良性肝臟腫瘤,但因瘤體壓迫,破壞肝組織和肝內動靜脈分流出現的高排出量心衰常使70% 的嬰兒在數月內死亡。瘤體內血管腔內為一層或多層內 皮細胞襯里,腔內充滿血液,易破裂導致死亡。因此、威脅生命的最難以處理的充血性心衰和腫瘤破裂。肝血管內皮瘤的自然病程是早期生長迅速,隨後逐漸退化,如果兒童生存,腫瘤可完全消退。 肝血管瘤臨床上有症狀嗎? 一般來說,早期小血管瘤患者多無症狀,故早期不易發現,常於正常體檢或檢查其他病變時偶然發現,患者平時可在生氣著急等情緒劇烈變化、飲酒、勞累後感覺肝區輕微不適,並伴有上腹飽脹、曖氣等症狀。 肝血管瘤臨床表現如何? 肝血管瘤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生長的部位、大小、生長速度和瘤體對肝臟的影響,發生的並發症有關。其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臨床分為隱匿型和症狀型。隱匿型:絕大多數患者因瘤體小、無症狀、多在查體和剖腹中偶然發現。尤其近年來,無損傷性檢查方法普及檢出率增多。症狀型有各種症狀:上腹隱痛不適、厭食、惡心、嘔吐,類似慢性肝、膽、胰、胃腸病;也可長期發熱、冷戰、盜汗,類似肝膿瘍、結核、這些可能與瘤體內出血、血栓形成或感染有關。 肝血管瘤壓迫鄰近臟器會出現什麼症狀? 肝血管瘤瘤體較小時,一般不會壓迫鄰近臟器。當腫瘤增大時可壓迫、推移鄰近臟器,出現各種症狀。如壓迫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腸,會出現吞咽困難、腹脹、腹疼、噯氣等症狀;壓迫肝和膽道可致膽囊積液、梗阻性黃疸,壓迫門靜脈引起門脈高壓,下腔靜脈受壓可致腹水,孕婦則可影響分娩。 肝血管瘤並發的合並症有哪些? 肝血管瘤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合並症,只是當瘤體破裂出血時才出現嚴重合並症。如膨脹的血管瘤瘤體破裂(外傷、粗暴體檢、分娩時急產、人工呼吸擠壓胸部等造成腹腔內出血、休克。尤其是自發破裂出血極易誤診,延誤治療死亡率極高.瘤體內出血侵蝕肝內膽道造成膽道出血,是膽質血症的原因之一.表現為右上腹絞痛、發熱、黃疸、消化道出血。帶蒂的腫瘤可發生蒂扭轉、導致腫瘤壞死,疼痛、發燒、虛脫。嬰幼兒可合並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纖維蛋白原缺乏症,引起致命的出血、溶血。造成凝血因子缺乏的主要原因為巨大的瘤體內血流緩慢,消耗、破壞血小板及凝血酶原,及某些因素影響下血小板減少所致。也可因血管瘤內動靜脈分流,回心血量增多,心臟負擔加重,而出現嚴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率高達80% 肝血管瘤檢查時有何特徵? 多數有症狀型者可在上腹捫及包塊,鈍圓、光滑柔軟、囊性感、無壓痛、隨呼吸上下移動並與肝相連。個別患者包塊質硬,偶然在瘤體上聽診可聞及傳導的血管音。 肝血管瘤危及生命嗎? 血管瘤自發性破裂腹腔內大出血是嚴重的並發症也是這種病人的死亡原因。病人突然出現急性腹痛,伴有休克,因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在血管瘤竇內不斷出現纖維--血凝塊而導致循環中大量纖維旦白原的消耗,出血不易止住。死亡率高達80%。年齡愈小破裂的機會愈大。一組報告6例嬰兒竟有5例發生出血其中3例死亡。 肝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如何? 肝血管瘤的自然病程至今仍不很清楚。但從長期隨訪的病人可察到腫瘤生長十分緩慢,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發生退行性變,瘤內血管栓塞,瘤體局灶壞死、液化、纖維化、鈣化。 肝血管瘤會自然破裂嗎?導致其破裂的原因有哪些? 肝血管瘤是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自然病程長,大多數病人終生無症狀,據臨床觀察及有關資料顯示, 肝血管瘤發生自然破裂的機會是相當罕見的,但由於種種原因肝血管瘤破裂亦可見到一般來說瘤體大於30cm或嬰兒患者易引起破裂。常見的原因有外傷,穿剌,剖腹活檢,舉重,妊娠,分娩時急產,人工呼吸擠壓胸部等,這些誘因均可增加腫瘤破裂的機會。 平時最好不要喝酒,因為酒精要經過肝臟代謝,參考資料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⑶ 脂肪瘤看什麼科

問題一:脂肪瘤掛什麼科 不過從您的描述來說,首先腫塊發生於頭面部去皮膚科看看吧。是否要緊難說。一般是皮下脂肪瘤之類的,因為不是在要緊臉上那塊可能是普通的皮下脂肪瘤 一般來說是良性的 雖然生長緩慢且你自己覺得切除後凹下去影響美觀但是我家寶寶生下來眼睛就有魚肉 去兒童醫院看了說是脂肪瘤 現在長了點。而且想問一下做手術是門診手術還是要住院。要多長時間應與多發性脂囊瘤、脂肪瘤我脖子動脈旁邊長了一個像黃豆大小的東西,我想去檢查看是不是瘤,但是我不往往被診斷為脂肪瘤,纖維血管平滑肌瘤在分類上就是它本身,既不是纖維瘤,也不是脂肪瘤,就如同老鼠,既不是貓,也不是狗一樣。有可能是良性脂肪瘤,易生長於皮下。縣級醫院的話,掛普外科看看吧!這只是一般的脂肪瘤,不要擔心不會有影響得,很快就會被吸收的。如果不繼續增大就不用看醫生,如果你去看青島最好的治療腫瘤的醫院當然選擇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江蘇路的老醫院 掛腫瘤科星期一的專家號劉希十大重大疾病不包含腦部脂肪瘤。1腦部脂肪瘤為良性腫瘤一種,一般通過MRI可以明確診斷,通常位於松果一般縣級醫院和小一點的市級醫院,普外科看得最多大一點的市級醫院和省級以上的醫院,整形科和(開展皮膚這個應該是 脂肪瘤這是大連也是遼南地區最好的醫院,在西醫方腫瘤科不用看。最近有沒有感冒或者其他炎

問題二:脂肪瘤屬於哪一個科室 多發性脂肪瘤的處理是屬於普外科,對於脂肪瘤比加大的可能通過手術切除,但是你是多發性的,所以不可能都切干凈,另外多發性脂肪瘤也是與體質有關,即使是手術切除了,也會再有出現的,你可以先平時注意飲食,避免吃油膩食物,減少脂肪的攝入,對於特別巨大,影響明顯的,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問題三:有硬塊,應該是脂肪瘤,如果進一步看,看哪個科 外科,估計你這個是個小脂肪瘤,很簡單,如果要做手術,門診就可以了

⑷ 什麼是顱內腫瘤

大腦是我們身體的司令官,給我們的身體發號施令,但是司令官也有累了的時候,就會有顱內腫瘤,和大家分享一下顱內腫瘤的相關知識。
1. 首先顱內腫瘤又稱「腦瘤」,是神經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多數是起源於顱內各組織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繼發性顱內腫瘤則來源於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或鄰近組織腫瘤的侵入。男性稍多於女性。這個不是老年病,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是患病的年齡段,但是中年人是比較容易患病的。


2. 然後常較緩慢,病程可自1~2個月至數年不等。有些病例可呈急性或亞急性發病,甚至可能出現卒中。後者多數是因腫瘤的惡性程度較高,進展迅速,或因腫瘤發生出血、壞死、囊變等繼發性變化的結果。


3. 最後用醋酸或硫酸處理過的血卟啉衍生物(HPD),不僅能通過血腦屏障,而且很容易被瘤細胞吸收。瘤細胞HPD的積貯可較正常組織細胞大5~20倍,停留在細胞內的時間可達48h。在此期間如用氬激光照射瘤床,則含有光敏物質的瘤細胞因發生光理化反應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注意事項
有顱內腫瘤的人在生活要注意卧床休息,還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並且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並且要注意卧床休息。

⑸ 什麼是血管瘤

您好,血管瘤屬於一種良性腫瘤,血管內皮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情況,而殘余胚胎血管形成了良性腫瘤。一般來說,血管瘤容易發生在頭部、面部以及頸部,其次為四肢和軀干容易多見。嬰幼兒血管瘤在新生兒的發生率為1.1%~2.6%,而大約有60%以上在出生後一個月內發現,瘤體在一年內生長快速。

孩子在出生時皮膚正常,病變出現多在出生後一個月內,瘤體生長迅速,破壞周圍的組織,有些血管瘤呈浸潤性生長,從而造成兒童的美容缺陷,也可導致功能障礙。

深部血管瘤的病損發生於皮下,因病變的增大而伸展,位於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內,外觀呈青色、藍色或無色。

深部或淺部的病損同時並存,深部或淺部血管瘤其組織結構完全一致。

破潰: 如血管瘤發生在口唇、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褶皺部位,嬰兒皮膚脆弱,又沒有正常皮膚保護,來回摩擦容易造成破潰。一旦血管瘤破潰,創面經久不愈,容易引起感染,創面愈後會留下大小不同的疤痕組織。

出血: 血管瘤具有極大的侵犯性,幾周之內正常組織可受到嚴重破壞。某些部位血管瘤生長位置特殊,加之血管瘤血管豐富瘤體表皮層較薄,在衣物摩擦或外力作用下,極易破裂造成出血,一些特殊情況或許會流血不止。

阻塞: 如血管瘤發生在腮腺部位,則會導致外耳道單側或雙側阻塞,聽道變窄可導致輕到中度傳導性聽喪失,但血管瘤治癒或消退後大部分會得到恢復;嬰幼兒血管瘤很少影響附近骨骼。但腫瘤的佔位效應可造成骨的輕度變形,例如臉頰部位瘤體可引起鼻錐體偏移,范圍廣泛的網狀血管瘤可能會導致肢體長度輕微不對稱;弱視是眶周血管瘤的主要並發症,弱視有3種類型,即剝奪性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和斜視,主要是嬰幼兒高彈性的角膜和眼球受壓所導致。

危及生命: 嬰幼兒面部血管瘤生長迅速,不斷增長擴展,向周圍皮膚及深部組織侵犯,嚴重者引起血小板減少綜合症,危及生命。

1、注意保持血管瘤部位皮膚的清潔、乾燥,避免搔抓導致破潰出血。

2、如血管瘤小范圍的出血,可以立即用無菌棉球或者紗布壓迫止血,壓迫時間約5-10分鍾,以達到不出血為目的。如果出血較多,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3、如果出血創面較大,需要用碘伏消毒,如局部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療,這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4、血管瘤治療過後如出現結痂等情況,盡量不要抓撓,讓結痂自然脫落;加強結痂局部消毒護理,防止其感染。

5、平時做好血管瘤部位的防護,避免外力的傷害,特別是尖銳物體的碰撞,也要避免長期慢性的摩擦。

血管瘤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新生兒發病率約為1.1~2.6%。75%以上的血管瘤在出生時即存在,其實大多在生後2~4周內出現。

血管瘤的病程經過 :

1.前驅症狀 部分血管瘤最初表現為白色斑,以致常被誤診為皮膚神經性無色症或神經性貧血。隨後,斑內出現蜘絲樣血管擴張,接著出現隆起的血管瘤。另有部分血管瘤開始為界限彌漫的皮膚紅斑,或者密集的微小紅色丘疹團,或呈片狀毛細血管擴張,常被家長忽略,或誤認為胎痣、蟲咬、抓痕等。

2.生長期 持續數周到數月,毛細血管瘤的生長期一般不超過6~8個月;海綿狀血管瘤則呈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到兒童期或青春期時明顯增大起來。瘤體增殖最大的時間在生後一年內。

3.退化期 常在血管瘤發現的第一年末或第二年開始,表現為瘤體失去原有的光澤感的鮮紅色,變淺、變暗、變白,一般自中心部位開始,逐漸向四周擴展;隆起高出皮面的瘤體,則出現萎癟、體積縮小。部分毛細血管瘤在7歲以前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退化後,約有一半的病例在病變處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多發微小皮膚血管擴張、皮膚發白皺起,少數有疤痕、萎縮。

血管瘤的臨床表現和分類 :

1.鮮紅斑痣(葡萄酒色斑):又俗稱紅胎記,病變位於皮膚真皮層,少數侵及皮下層,多見於顏面部,少部分在軀干或四肢,呈淡紅色、暗紅色、暗紫色,不高出皮面,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主要危害是影響美容。但要注意若生長在臉部三叉神經分布范圍內的,就注意合並綜合症。

2.毛細血管瘤:最常見的一種即草莓狀血管瘤,可發生在身體各部位,初時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園形或橢園形,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隨患兒生長而逐漸增大,形成斑塊,高出皮面約3~4mm,鮮紅色,形似草莓而得名。

3.海綿狀血管瘤:病損位於皮下或肌層,邊界不清,捫之柔軟,可被壓縮,有時可捫及靜脈石,並在X線上顯影,表麵皮膚無變化或僅呈輕微的青紫色。長在頭面部的,當頭低位時,腫瘤則充血膨大,恢復正常位置後即隨之縮小,恢復原狀。位在四肢的,可通過抬高或下垂肢體測定。

4.混合型血管瘤:指毛細血管瘤與海綿狀血管瘤的混合體。表面同草莓狀血管瘤症狀,皮下及病程 發展同海綿狀血管瘤症狀。

5.蔓狀血管瘤:是一種迂迴彎曲、極不規則而有博動性的血管瘤,常見於頭部顳淺動脈分布的額顳部及肢端,呈條索狀高起,念珠狀,表麵皮膚潮紅,溫度較正常皮膚高,捫診有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血管瘤是新出生的寶寶常發的一種良性的腫瘤。一般是在寶寶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有的還在胎兒時期就檢查出來有血管瘤了。

寶寶得血管瘤是由於胚胎期間的血管組織增生 而形成的,以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為特點,發生在皮膚和軟組織的良性腫瘤。最早期的皮損表現為充血性、擦傷樣或毛細血管擴張性斑片。生後6個月為早期增殖期,瘤體迅速增殖,明顯隆起皮膚表面,形成草莓樣斑塊或腫瘤,大小可達最終面積的80%。之後增殖變緩,6至9個月為晚期增殖期,少數患兒增 殖期會持續至1歲之後,瘤體最終在數年後逐漸消退。未經治療的瘤體消退完成後有 25%至69%的患兒殘存皮膚及皮下組織退行性改變,包括瘢痕、萎縮、色素減退、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鬆弛。

建議各位家長,如果寶寶出生後得了血管瘤,一定要早期進行治療。以免後期增大對孩子造成傷害。

我是小影大夫,血管瘤屬於良性腫瘤,非常常見。血管瘤屬於先天性疾病,可以在出生就有,也可以在出生以後才表現出來。血管瘤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一個部位,發生在頜面部的佔全身血管瘤的60%,主要在顏面部皮膚、其次是軀干(25%)和四肢(15%)。其中主要發生於顏麵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黏膜,還有肝臟、椎管、四肢等部位。

血管瘤刮雖然有瘤字,但是不屬於真正的腫瘤。是由胚胎期間成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


嬰幼兒出生時發現顏面部或者頭頂出現塊狀紅色、突出於皮膚表面的組織,一般都是血管瘤。隨著嬰兒的生長,血管瘤會慢慢消退。如果長期不消退,顏面部還是殘留了紅色的組織,那麼一定要查一下顱腦有沒有血管瘤。如果顱腦平掃看到有頂葉有鈣化的組織,很大可能也合並了顱腦的血管瘤,需要做顱腦CTA檢查。

另外除了顏面部,肝臟血管瘤也是非常常見。去體檢,超聲會報肝臟血管瘤,很多朋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血管瘤,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血池,裝的是血,不是水。肝血管瘤在超聲上也很容易診斷,在CT增強上有典型的特徵,95%的病灶都能通過CT或者磁共振增強確診,血管瘤一定要做增強才能確診哦。只做一個CT平掃是沒有辦法診斷肝血管瘤的,因為在平掃上肝血管瘤和肝癌的形態是一樣的,而做了增強才能顯示兩者的區別。

發現血管瘤,要看哪個部位的血管瘤,有沒有症狀。原則上小的血管瘤沒有症狀,可以不管,隨訪即可。

但是如果位於皮膚表面、影響外觀,可以考慮處理。血管瘤治療常用方法有葯物治療、激光治療及手術治療。具體的處理方式應根據腫瘤的類型、部位、深淺及患者的年齡等因素而定。

位於肝臟的血管瘤,小的可以不處理,隨訪即可。血管瘤也會長大,但是極少惡變。>5cm的血管瘤出現周圍組織的壓迫症狀,可以介入手術處理。
54歲女性,發現肝臟佔位一周就診,這是我見過最大的肝血管瘤,直徑約16cm。

位於其他主要部位的血管瘤,比如脊椎內,即使病灶很小,但是也會出現壓迫脊髓或者神經症狀,所以也要手術切除。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會發現肝臟上有個小血管瘤,或者嬰兒皮膚上有個紅色的小印記。雖然血管瘤有個「瘤」字,但實際上它是一個良性的病變。

上圖就是一個肝左葉的血管瘤CT圖像,平掃成低密度影,邊緣稍模糊,增強以後呈漸進性強化,由邊緣逐漸向中央強化。

血管瘤是胚胎期間的血管細胞增生,常位於皮膚或軟組織內,形成了一個先天性的良性病變或者血管畸形。血管瘤常見於嬰兒,通常是良性的,癒合較好,有些生長穩定無明顯病變的可暫時觀察,不做手術治療。

有出血傾向,生長較大或者生長速度較快的血管瘤可通過手術或者激光切除即可。 常見的血管瘤,分三類:

第1類叫做毛細血管瘤 ,常見於嬰兒,是出生後皮膚出現紅點或小紅斑逐漸增大加深或有隆起,這種紅色隆起與正常皮膚境界分明,加之可稍褪色,這種血管瘤較小的時候容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效果良好。

第2類叫做海綿狀血管瘤 這種血管瘤通常位於皮膚組織下,常在軟組織內,這種病灶質地較軟,而且境界不清。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會在肝臟內發現小的血管瘤,多數就是這種。

第3種叫做蔓狀血管瘤 ,大多數由靜脈構成,常發生於皮下和肌肉。外觀就如蜿蜒的血管,青少年患者可因生長發育使血管瘤隨之增長增粗,治療應爭取手術切除,但必須在術前做一個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瘤的范圍。

血管瘤如果在體表往往會影響皮膚外觀,可以在外科就診進行相應處理。如果是發生在肝臟上的,比較小的血管瘤是不需要特殊干預的,隨診即可。如果很大或引起不適可以手術或介入治療。

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其中40~60%發生在頭頸部,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點,多數的血管瘤可自發性消退,根據Dr.Brower(1960年統計)的資料顯示,5歲時消退率約為50~65%,7歲時的消退率約為70%,9歲時的消退率約為90%。多數為不完全消退,大面積血管瘤消退後常表現為局部色素沉著、瘢痕、纖維脂肪塊、皮膚萎縮下垂等症狀。

根據形態學的分類方法,血管瘤可以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蔓狀血管瘤。如果按照其生長部位的深淺來分,其主要有兩種類型,分別是:①淺表性血管瘤,在皮膚表面生長,一般表現為紅色外觀、高出皮膚、凹凸不平。②深部血管瘤,在皮膚下生長,使得皮膚隆起,通常表現為藍色或紫色色調,例如發生於腮腺的血管瘤。

血管瘤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的出現:

閱讀全文

與頭面部的瘤是什麼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4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86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05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35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4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857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34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199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38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2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4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1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49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3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289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06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09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3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