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問:頸部有個疙瘩,按也不痛,現在23歲,18歲那年腮腺炎開刀的!現在又在同一個位置!掛了兩天消炎也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可能是淋巴結腫大,囊腫,感染等等疾病導致的。最好去外科看看,明確一下診斷,要是淋巴結炎症,感染等等疾病的話可以消炎治療 ,囊腫一般要切除
② 腮腺混合瘤在在上海哪裡開刀比較好 醫保怎麼用
專科醫院方面可考慮腫瘤醫院和五官科醫院。或者選擇其中一家,可要求院方請外院專家來會診,確認腫瘤的性質,手術方案等等。腮腺混合瘤手術在術中需要特別保護面部神經,手術比較精細。也可以考慮去九院咨詢一下,九院在面部整容方面是權威,微創手術等做的比較好,整體素質比較高。但是具體的方案等等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定奪的。不妨先去咨詢一下。
③ 腮腺多發佔位性病變是什麼意思。
腮腺是口腔頜面部三對大涎腺(又稱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對腺體,其佔位性病變在臨床比較多見。以往應用腮腺導管造影等檢查,存在著許多缺陷 [1] 。隨著檢查設備的進步及其應用領域的擴展,CT、MRI檢查在腮腺佔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日益增多。而MRI在眾多的方法中,優勢更較明顯。特別是高場強MRI應用於涎腺病變的診斷後,使MRI已成為涎腺病變,尤其是對腮腺佔位性病變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的主要手段。與此同時,涎腺造影等在診斷腮腺佔位性病變方面已呈現逐漸被B超、CT、MRI取代的趨勢 [2] 。以下是近年來臨床對腮腺佔位性病變,進行CT、MRI等診斷檢查的綜合對比情況。1 腮腺佔位性病變的CT檢查1.1 與傳統腮腺造影比較CT檢查的優勢 (1)方便、迅速,易為患者接受的無創性檢查;圖像清晰,解剖關系明確,能提供沒有組織重疊的橫斷面圖像,並可進行冠狀和矢狀面掃描,其圖像由計算機重建後,可以永久儲存。(2)CT增強掃描,不僅提高了病變的發現率,而且有的能做定性診斷。(3)腮腺CT掃描最突出的優點是能顯示一般腮腺造影不易判定的位於腮腺深葉內或腺外的佔位性病變。CT不僅能顯示該區腫瘤本身的影像,還可通過病變CT值的測定,為判斷病變的性質提供參考數據。(4)腮腺CT掃描尚能觀察到傳統腮腺導管造影不易顯示的腮腺佔位性病變包膜、累及范圍和面神經及其咽旁、翼區擴展的途徑 [3] ,為合理選擇手術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1.2 掃描方式的選擇 腮腺以脂性腺組織成分為主,其CT值在-20~10HU之間,而腫塊常似軟組織密度(平掃CT值20~45HU)。因此腺內腫塊一般平掃即能顯示。也有研究認為CT軸位平掃可作為腮腺區腫塊檢查的首選方法 [4]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應選擇平掃加增強或直接增強為宜。(1)主要是考慮腮腺的密度高於脂肪而低於肌肉,當有炎症存在時腮腺組織的密度也會增高;(2)此外隨年齡增長腺體減少、脂肪增多,腮腺的密度也會減低;(3)加之腮腺內各類腫塊密度也不盡相同,所以與平掃比較,增強掃描能清晰顯示腫塊的輪廓及內部密度的變化,使腫瘤及周圍某些組織密度不同程度增高,特別是鄰近動、靜脈的位置可清楚顯示。如頸外靜脈及面靜脈強化可間接顯示腫塊與面神經的關系,對手術治療有指導意義,而周圍血管移位方向不同有利於腺內、外腫瘤的鑒別。同時,不同增強程度有利於對腺外頸動脈體瘤與神經鞘瘤的鑒別。但應注意,高密度的造影劑可人為地使正常解剖圖像變得模糊,也可能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因此腮腺區腫塊還應首選平掃後,必要時再行增強。如不能區分腺內、 外腫瘤及腫瘤與炎性病灶時可加腮腺的造影CT掃描(CTS)。1.3 定性診斷價值 一般腮腺佔位性病變的CT所見通常有以下三種影像學表現 [5] :(1)良性腫瘤(界限清楚的圓形腫瘤):腮腺內良性腫瘤表現為圓形、類圓形腫塊,邊緣清晰、密度均勻。平掃CT值20~45HU,增強掃描CT值55~88HU之間;CTS表現為腺內圓形、邊緣清晰的低密度腫塊,與高密度的正常組織分界清晰;病灶直徑較大時(通常超過3cm),其內密度不均勻,可見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病灶邊緣清晰,周圍肌肉、血管雖然受壓移位,但脂肪間隙清晰。(2)具侵襲性的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界限清楚的分葉狀或不規則腫瘤):其影像學表現介於良性腫瘤和侵襲性較強的惡性腫瘤之間。(3)侵襲性較強的惡性腫瘤(彌漫性的不規則腫瘤):表現為分葉狀或不規則形軟組織塊影,邊緣欠清晰,與周圍組織粘連。病灶密度不均勻,其內有低密度區,病理顯示為壞死或囊變;也可見類圓形、邊緣尚清晰的病灶,與正常腮腺組織分界尚清晰,病灶密度均勻或不均勻,一般直徑<3cm。何旭升、王琦 [6,11] 等通過CT掃描對腮腺腫瘤的診斷率與病理對照的研究結果表明,CT的敏感性(82.6%)、特異性(66.7%)較高,而漏診率(17.4%)、誤診率(33.3%)較低。提示CT對確定腮腺是否存在腫瘤樣病變,有較高的價值。而CT在鑒別腮腺良、惡性腫瘤方面的敏感性、特異性、漏診率、誤診率分別為54.5%、68.2%、45.5%和31.8%。說明CT對腮腺腫瘤定性的診斷,不夠理想。1.4 CT對腮腺佔位性病變的定位診斷價值 CT對腮腺佔位性病變不論良、惡性病灶均能顯示其部位。且多數能准確顯示病灶的范圍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如翼內外肌、莖突、咽旁間隙及咬肌有無侵犯,下頜骨及顱底骨質有無破壞),並對區別腺內外病灶有一定的幫助。此外,腮腺深葉的病灶侵犯咽旁間隙時最好加掃CTS。此時,周圍充盈的正常腺體完全或大部分包繞著腫瘤。而腺外腫瘤僅推移正常充盈的腺體,好似部分包繞腫瘤,但是范圍小於病灶弧度的二分之一。注意有少數患者臨床可摸到腫塊,但CT卻不能顯示其病灶范圍,如淋巴上皮病、毛細血管及靜脈畸形等。1.5 鑒別診斷 主要應注意與以下兩類疾病進行鑒別。1.5.1 腮腺炎症 大多數病例表現為腺體增大及彌漫性密度增高,少部分也表現為邊緣清晰或不清晰的軟組織密度腫塊,CT值接近腫瘤密度,依賴CT並結合臨床資料對診斷腮腺炎症狀准確率為75%~90%。但單憑CT難與腫瘤鑒別,這時CTS比單純CT掃描更具有特異性,炎症時腺體組織顯影不全,密度不均勻;腫瘤僅表現為病灶周圍腺體受壓推移。1.5.2 腺外腫瘤 這些腫瘤位於咽旁間隙,包括淋巴結轉移瘤、神經源性腫瘤(如神經鞘瘤)、小涎腺腫瘤、脈管瘤(如頸脈體瘤)等。當這些腫瘤足夠大時,與外側腮腺深葉腫瘤不能區分。一般腺外腫瘤與腺體之間常有薄層脂肪間隙相隔,可以區別。除非互相粘連時,此時加CTS將有利於鑒別診斷。加做CTS後,高密度腮腺與咽旁腫瘤之間,可見一密度明顯減低的透明帶 [7] 。如果腫塊的後外緣和充滿造影劑的腮腺之間存在透明帶,提示腫瘤來自腺外;若腫瘤中心層面未見透明帶,表明腫瘤來自深葉。術前區別腫瘤位於咽旁或腮腺深葉非常重要,是決定手術入路選擇的非常重要的依據。因為,前者可避開腮腺經頜下切口入路,避免分離或牽拉麵神經。綜上所述,腮腺CT掃描特點是CTS不僅可區別腺內、外腫塊,了解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而且定位準確,對手術入路確立有幫助。但有時對良、惡性病灶及炎症與腫瘤不易鑒別。1.6 CT掃描對腮腺佔位性病變檢查中的缺陷 CT掃描對發現腮腺佔位性病變的敏感性極高,但在定性診斷上仍有很大的限制。因為診斷CT時,醫生是根據正常組織和異常組織呈現的衰減值差異作為診斷依據的,如果衰減值無差異,再大的腫瘤也無法鑒別。2 腮腺佔位性病變的MRI檢查2.1 與CT比較對腮腺佔位性病變診斷的優勢2.1.1 無電離輻射,軟組織對比解析度優於CT 其高場高分辨薄層掃描,可發現微小病灶及顯示病灶的細微病理變化。快速自旋迴波序列(TSE)的T1W信噪比高,脂肪與病灶間信號差異大,在該序列發現的最小病灶為2mm。因此,根據信號強度可以確定某些組織的類型(如脂肪、血液和水)。2.1.2 可對面神經、血管、主導管顯示及定位 面神經主幹能在T1W上顯示清楚,但因層面關系和層厚關系,顯示率不高(23%~35.3%)。腮腺內面動脈、靜脈及冠狀掃描對下頜靜脈、頸動脈顯示好。MRI水成像技術使腮腺、頜下腺主導管能清楚顯示,但對涎腺結石、鈣化顯示不如CT敏感 [8] 。T1W橫斷面清楚顯示的腮腺深部的脂肪層可幫助判斷腮腺內病變抑或腮腺外病變,腮腺組織外的病變,如深部咽旁組織腫塊,常導致深部腮腺周圍脂肪組織外移,腮腺內的腫瘤使該脂肪層內移。2.1.3 無骨偽影干擾 對齶、頰、唇等處靠近骨組織的病變觀察十分清楚,可以發現常發生在這些部位的小唾液腺黏液表皮樣癌。2.1.4 多方位成像(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和斜面)定位準確 MRI的多序列、多平面掃描,不僅使涎腺佔位病變的定位十分准確,而且對病灶內的組織成分有較好的提示。2.2腮腺佔位病變的MRI影像學2.2.1 MRI對腮腺佔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 腮腺佔位性病變中腫瘤的發病率很高,約佔73%。其中,良性腫瘤佔80%~90%(平增多為82%),良性腫瘤中93%以上為多形性腺瘤(混合瘤) [9] 。惡性腫瘤較少(18%)。從理論上分析,腫瘤生長方式產生的形態學改變,在影像學上的特徵,對良惡性辨別有一定幫助,如包膜完整、邊界清、輪廓光整、圓形等認為是良性徵象,反之認為是惡性。惡性腫瘤在MRI影像學上的特徵之一是有明顯重疊,主要是由於腫瘤壞死、感染而造成邊界模糊、輪廓不清、包膜不完整所致 [10] 。另外,腫瘤病變所在的部位對良、惡性的判斷也極 為重要。2.2.2 腮腺佔位性病變MRI信號的特點 MRI將腫瘤信號與所在腺體組織信號相比較,分別定為低信號、等信號、稍高信號和高亮信號。學者認為一般良惡性腫瘤在T1W上信號相似,均為低信號,T2W上多數良性腫瘤的信號高於腺體,多數惡性腫瘤的信號低於或等於腺體,T2W的信號強度判斷良惡性的特異性為79.5%。但如果單純以信號作為定性的依據須謹慎,因為研究表明良性混合瘤,T1W均為低信號,T2W信號稍高也佔44%
④ 我妹妹腮腺炎反復發作,剛開始一個月一次,發了七八次,這個月再也沒好過。
根據你妹妹的臨床表現基本上確認為慢性復發性腮腺炎(兒童型),這種病症自嬰幼兒至15歲均可發生,以5歲左右最為常見,表現為反復腫脹,伴不適,腫脹不如流腮明顯,大多數持續一周左右,靜止期多無不適,年齡越小,間隔時間越短,越易復發。隨著年齡的增長間歇時間延長,持續時間縮短。診斷主要靠雙側腮腺造影。此病主要原因是小兒自身免疫低引起的,大多數會在青春期痊癒。復發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以增強抵抗力,防止繼發感染,減少發作為原則。多飲水,每天按摩腮腺幫助排空唾液,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有急性炎症表現,可用抗生素。腮腺造影本身對復發性腮腺有一定治療作用,所以你可以去做。如果發作頻繁可肌注胸腺肽,調節免疫功能。口腔科醫生QQ:907391999 可以採納一下嗎
⑤ 急急急,3個月前做了腮腺混合瘤手術,導致半邊臉面癱,左眼閉不死(能閉上),請問可以治好嘛
建議中葯調理吧
這樣可以從根上解決問題
我一個親戚26歲女生也做了這個手術
開始也是嘴眼都不正常
現在已經兩年
基本恢復正常看不出異樣
加油?會好的?
aqui te amo。
⑥ 腮腺炎掛號屬於什麼科
腮腺炎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症狀,腮腺炎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腮腺炎可以做口腔科檢查也可以直接檢查內科,有時候呼吸道方面出現異常,也是會導致腮腺炎的發生,所以建議是能夠去醫院進行檢查,看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腮腺炎。腮腺炎治療主要是採用抗菌葯物進行治療,腮腺炎在治療的時候是一定要注意休息,飲食要合理,按時,不能暴飲暴食,不可以吃辣的東西,可以多吃一些蔬果。
⑦ 口腔執業醫師考點:口腔頜面外科病史記錄及檢查
導語: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是正確進行臨床醫療實踐的重要基礎和科學依據,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基本操作正確、熟練與否,是保證疾病治療質量和成敗的關鍵。
病案是指病人在門診、急診、留觀及住院期間全部醫療資料的總稱。病案是病人病情及醫師進行醫療過程的如實反映,是醫師進行醫療工作的依據,是醫、教、研、防工作的重要醫學信息資源,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醫療文件。高質量的病案乃是訓練有素的標志,不僅體現撰寫醫師的學術水平和工作態度,而且代表科室、醫院科學管理的水平。
一、門診病案
口腔頜面外科門診病員占絕大多數,因此應寫好門診病案。力求內容完整、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文字清晰易辨、葯名拼寫無誤、撰寫門診病案記錄應注意以下各點:
(一)門診病案項目要求
姓名、性別、年齡、婚姻、職業、出生地、民族(國籍)、戶口/居住地址、電話、工作單位與電話、過敏葯物名稱及就診日期與診斷。
1.門診病案封面必須逐項填寫。
2.每次應診必須完整填明就診日期(危急病人更須加註時、分)和就診科室,若病人先後就診兩個以上科室,則各科分別填寫就診日期和科別。
3.完整的門診病史均應包括以下各項內容:①主訴;②病史;③體格檢查;④實驗室檢查;⑤初步診斷;⑥處理意見;⑦醫師完整簽名等部分,可不必逐項列題。
(二)撰寫基本要求
1.初診病史
(1)主訴:為患者就診要求解決的主要問題。字數應精簡,但應包括時間、性質、部位及程度,但對某些疾病,例如要求行整復術者則不一定強求以上形式,直述其要求即可。病員如有兩種以上的主訴,應記錄其最主要者,其他次要的主訴,可以選擇性地簡單記述。
(2)病史:要突出主訴、發病過程、相關陽性症狀及有鑒別診斷價值的症狀表現。同住院病史要求。
(3)體格檢查:以口腔頜面部檢查為主。如有全身性疾病,應做必要的體檢,如心臟聽診、血壓測量等,並記錄檢查結果。基本同住院病史中的專科檢查。
(4)實驗室檢查:要詳細摘錄以往及近期的實驗室檢查或特殊檢查結果,以資比較或引用。
(5)診斷:應按主次排列,力求完整全面,要嚴格區分確定的/不確定的或尚待證實的診斷。
(6)處理意見:包括下列內容之一或數項。①提出進一步檢查的項目(及其理由);②治療用葯(葯名、劑型、劑量規格、總量、給葯方法、給葯途徑);③隨即(立即)會診或約定會診申請或建議;④其他醫療性囑咐;⑤病休醫囑。
(7)醫師簽名要求簽署與處方權留跡相一致的全名。實習醫師應有上級醫師簽名,以示負責。
2.復診病史
(1)復診病史的必需項目與撰寫要求原則上與初診病史一致。
(2)同一疾病相隔3個月以上復診者原則上按初診病人處理,但可適當簡化(例如:可在一開始即提明原先確定的診斷)。
(3)一般復診病史須寫明:①經上次處理後,病人的症狀、體征和病情變化情況及療效;②初診時各種實驗室或特殊檢查結果的反饋(轉錄);③記載新出現的症狀或體征(包括治療後的不良反應);④根據新近情況提出進一步的診療步驟和處理意見;⑤補充診斷、修正診斷或維持原有的診斷;⑥醫師簽名。
(4)對於診斷已十分明確,治療已相對固定,病情已基本穩定的慢性病患者,門診復診病史內容包括:①前已明確的主要診斷;②本次就診的主要臨床情況(症狀、體征、治療不良反應等),簡述重要實驗室檢查結果;③處方記錄及醫師簽名。
二、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檢查
對於口腔頜面外科病員,除應作全身系統的檢查外,還需作全面的專科檢查。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全面、正確的檢查,多數疾病可獲得正確的診斷。
(一)一般檢查
1.口腔檢查
(1)口腔前庭檢查依次檢查唇、頰、牙齦粘膜、唇頰溝以及唇頰系帶情況。注患有無顏色異常、瘺管、潰瘍或新生物,腮腺導管乳頭有無異常(紅腫、溢膿等)。
(2)牙齒及咬合檢查檢查時常需結合探診和叩診以檢查牙體硬組織、牙周和根尖周等情況,如有無齲壞、缺損、探痛、叩痛及牙齒松動等。
檢查張口度情況,以確定其是否張口受限,並分析影響張口運動的因素。
(3)固有口腔及口咽檢查依次檢查舌、齶、口咽、口底等部位的顏色、質地、形態和大小。注意有無潰瘍、新生物和缺損畸形。注意觀察舌質和舌苔變化。舌、軟齶、齶垂(懸雍垂)、舌齶弓、咽齶弓的運動更具臨床意義;必要時還應檢查舌的'味覺功能,咽側壁、咽後壁以及齶咽閉合情況是否異常。檢查口底時應注意舌系帶和下頜下腺導管開口等情況。
對唇、頰、舌、口底、頜下區的病變,可行雙手口內外合診進行檢查,以便准確地了解病變的范圍和性質。雙合診可用一手的拇、示指,或雙手置於病變部位的上下或兩側進行。前者適用於唇、舌部的檢查,後者則在口底、頜下檢查時常用。雙合診應按“由後往前走”的順序進行。
2.頜面部檢查
(1)表情與意識神態檢查
(2)外形與色澤檢查觀察與比較頜面部的外形,左右是否對稱,比例是否協調,有無突出和凹陷。頜面部皮膚的色澤、質地和彈性變化對診斷某些疾病有重要意義。
(3)面部器官檢查面部器官(眼、耳、鼻等)與頜面部某些疾病關系密切,應同時檢查。
(4)病變部位和性質
(5)語音及聽診檢查
3.頸部檢查
(1)一般檢查觀察頸部外形、色澤、輪廓、活動度是否異常,有無腫脹、畸形、斜頸、潰瘍及瘺管。
(2)淋巴結檢查檢查頜面、頸部淋巴結,對口腔頜面部炎症及腫瘤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檢查時患者取坐位,檢查者應站在其右方(前或後),患者頭稍低,略偏向檢查側,以使皮膚、肌肉鬆弛便於觸診。檢查者手指緊貼檢查部位,按一定順序,由淺入深,滑動觸診。一般的順序為:枕部、耳後、耳前、腮腺、頰、頜下、頦下;順胸鎖乳突肌前後緣、頸前後三角、直至鎖骨上凹,仔細檢查頸深、淺淋巴結,頸部淋巴結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觸診檢查淋巴結時應注意腫大淋巴結所在的部位、大小、數目、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或波動感及與皮膚或基底部有無粘連等情況。
4.顳頜關節檢查
(1)外形與關節動度檢查
(2)咀嚼肌檢查
(3)下頜運動檢查
(4)關系檢查:檢查病員咬合關系是否正常、有無紊亂;覆蓋程度及曲線是否正常;磨耗情況是否均勻一致,程度如何。此外,還應檢查牙齒情況,齲病、牙周病、牙缺失和牙傾斜、移位等,以助關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涎腺檢查
(1)一般檢查涎腺檢查的重點是三對大涎腺,但對某些疾病來說,不能忽視對小涎腺的檢查。臨床上常依據涎腺和病變所處的解剖位置及相互關系,考慮病變來自某涎腺的可能性。涎腺檢查應採用兩側對比的方法,對兩側均有病變者,應與正常解剖形態、大小相比較。除形態以外,還應注意導管口分泌物的情況;必要時可按摩、推壓腺體,以增加分泌。對分泌液的色、量、質進行觀察和分析,必要時應進行實驗室檢查。腮腺和下頜下腺的觸診應包括腺體和導管。腮腺觸診一般以示、中、無名三指平觸為宜,忌用手指提拉觸摸。下頜下腺及舌下腺的觸診則常用雙手合診法檢查。
(2)分泌功能檢查
①定性檢查:給患者以酸性物質(臨床上常以2%枸櫞酸、維生素C和1%檸檬酸等置於舌背或舌緣),使腺體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據腺體本身變化和分泌情況,判斷腺體的分泌功能和導管的通暢程度。
②定量檢查:正常人每日涎液總量為1000~1500ml,其中90%為腮腺和下頜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僅佔3%~5%,小涎腺則分泌更少.
(二)輔助檢查
1.化驗檢查化驗檢查包括臨床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和細菌及血清學檢驗等。對頜面外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對全身情況的監測有重要意義,應按常規進行。
2.穿刺檢查通過穿刺抽吸腫塊內容物,了解內容物的顏色、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質,可以進一步協助診斷,例如:血管瘤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腫有蛋清樣粘液抽出;膿腫可以抽出 膿液。必要時抽出物還應送病理或塗片檢查,以進一步確定其性質。
3.活體組織檢查取局部組織作組織病理檢查可確定病變的性質、類型及分化程度,對診斷和治療常具有決定性意義。根據病變的部位、大小、深淺及性質可分別採用穿刺抽吸、鉗取和切取活檢。
4.塗片檢查取膿液或潰瘍、創面分泌物進行塗片檢查,可觀察、確定分泌物的性質及感染菌種,必要時還可作細菌培養及抗生素敏感試驗,以指導臨床用葯。
5.超聲波檢查B型超聲波准確性更高,它還能確定深部腫物和鄰近重要血管的關系。
6.X線檢查
7.放射性核素檢查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用於腫瘤的檢查和診斷,亦可用於涎腺、骨組織疾病的診斷以及作為某些臨床和科研示蹤的手段。例如:通過131Ⅰ掃描可以確定舌根腫物是不是異位甲狀腺。近年來,常用99mTc作涎腺與頜骨腫瘤的閃爍掃描檢查。
8. 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CT)
9.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檢查MRI屬於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現象所產生的信號而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它是一種非創傷性檢查,其特點是顯示的解剖結構逼真,病變同解剖結構的關系明確,能使血管顯影,且具有三維圖像,因而有利於病變定位。凡能被CT檢出的腫瘤,亦都能被MRI檢出,其軟組緣的對比度還優於CT。在頜面外科可用於炎症、囊腫及良、惡性腫瘤,特別是顱內和舌根部腫瘤的診斷和定位。
⑧ 您好,我想請教下。整個右邊面部疼痛,腫脹般疼痛壓痛3天,今天引起牙痛,頭痛。
病情分析:你好,你所說的情況,往往是由於神經炎的疾病引起的了。另外建議檢查有無痄腮即腮腺炎的情況的。
意見建議:神經炎的話,可以選擇營養神經葯物和消炎止痛葯物的治療一下的。最好是臨床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