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涼麻木怎麼艾灸

面部涼麻木怎麼艾灸

發布時間:2023-01-17 11:54:41

A. 臉神經麻痹如何治療

面部神經麻痹的患者可以通過針灸,按摩,理療,熱敷,艾灸等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服用卡馬西平,維生素b族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避免受涼感冒和感染,避免涼水洗頭洗臉,避免出汗以後吹冷風,也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煙禁酒,這樣都是可以有效預防疾病加重的。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也要避免強光刺激和噪音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在飲食方面,一定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多吃一些乳製品類的食物,豆製品類的食物,這樣都是可以讓患有面部神經麻痹的患者能夠快速的恢復。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情況請按葯品說明或到正規醫院按醫囑用葯。

B. 艾灸怎麼做

1、溫和灸:將已經點燃的艾條,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挾住,對准施灸部位,距離0.5~1.0寸(2~3厘米)進行熏灸。熏灸過程中,艾條應固定於應灸之處,不要移動,一般每個穴位進行5分鍾左右,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至皮膚稍呈現紅暈為度。此法適宜治療虛證、寒證等多種問題,還常用於保健灸。

2、雀啄灸:將艾條一端點燃,對准施灸的部位,類似小鳥啄食一樣,以一起一落、忽近忽遠的方式進行。每次起落,艾條與皮膚的距離為2~3厘米,時間一般為5~10分鍾,以皮膚呈現紅暈為度。此法熱感較其他灸法強烈,多用於急症和一些較頑固的疾病。

3、迴旋灸:將艾條一端點燃,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1寸(3厘米)左右的距離。平行往復(類似熨衣服)進行,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灼痛,時間為20~30分鍾,本法適於病損表淺而面積大者,如皮炎、褥瘡等。

(2)面部涼麻木怎麼艾灸擴展閱讀

以下4種情況,應慎用艾灸。

1、過飽、過飢、大渴、大驚、大恐、大怒之時。

2、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的病人不宜灸。

3、婦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顏面部、心前區、大血管和關節活動處不可用瘢痕灸。

4、禁灸和慎灸的穴位:啞門、風府、天柱、頭臨泣、頭維、絲竹空、攢竹、睛明、迎香、人迎、淵液、乳中等。

C. 艾灸可以直接用於面部嗎

現在很多人的一個誤區就是艾灸要盡可能地熱,越熱越有效。艾灸時故意將艾條壓下,以抑制灼痛感。其實不是艾灸而是燒烤,曲解了艾灸的初衷。

艾灸只有保溫不熱,才能把艾灸的葯力送入體內。艾灸處一旦發燙,身體本能地開始與之對抗,皮膚表面就會抵抗艾熱。這時身體會調動附近所有的水和液體來抵消熱量,這樣身體的水分就會被消耗掉,很容易生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的原因。歸根結底,方法不對。

艾灸可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等疾病。就中醫而言,對風寒濕痹、脾胃虛寒、氣滯氣滯、上實下虛、暈厥、外感表證、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D. 面部可以艾灸嗎

面部可艾灸,用艾條灸,比如治療面癱。
面部不宜用艾炷灸中的直接灸,因為會留瘢痕,影響美觀,擱誰也不願意。

E. 人體艾灸學點陣圖面部有哪幾個穴位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開5分,鼻唇溝內。
主治: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適用於感冒、鼻炎、鼻塞、嗅覺不靈、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脹感。鼻子不聞香臭,經按壓有「通氣」感。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移1寸凹陷處。
主治:醒腦明目,袪風鎮痛,清堵除煩。適用於頭痛頭暈、偏頭痛、神經衰弱、感冒、視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重按較痛,有時向四周發散。

下關穴
位置:顴弓下緣,下顎切跡之間的凹陷處,閉口取穴。
主治:下顎關節炎、面頰肌膚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鳴耳聾等病症。

四白穴
位置:四白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解剖:在眶下孔處,當眼輪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間;有面動、靜脈分支,眶下動、靜脈有面神經分支,當眶下神經處。
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目閏)動,口眼歪斜,頭痛眩暈。指壓該穴道,能提高眼睛機能,對於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名解:四白。四,數詞,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圍空間。白,可見的顏色、肺之色也。四白穴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本穴物質為承泣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性溫熱,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時,因吸收脾土之熱而在本穴快速氣化,氣化之氣形成白霧之狀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見,故名四白穴。

F. 艾灸能灸臉嗎艾灸灸臉有什麼好處嗎

艾灸是一種天然的保健方式,不用打針吃葯,就能治療好病症方法。那麼不少人疑惑,艾灸能用於臉部嗎?關於,艾灸能灸臉嗎?艾灸灸臉有什麼好處嗎?我來為您一一解答!

艾灸能灸臉嗎
艾灸可以直接灸於面部的,我建議大家一定在專業的醫院做,不然是會對面部造成傷害的哦。艾灸用於面部具有清除面部寒氣、濕氣、提升面部肌膚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頭、斑痕等,但對青春豆的效果不怎理想,主要是艾條的熱力過強,易造成青春痘突然噴發更嚴重,所以臉上有痘痘的,一定注意不要艾灸臉部。

艾灸灸臉有什麼好處嗎 1.面部皮膚方面:
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
2.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女性艾灸的好處
女性很容易因寒涼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消耗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通,臟腑得不到滋養,艾灸本是純陽之物,可以迅速補充人之陽氣,使之氣血充足,以氣帶血,以血養氣、活血化瘀,溫經通絡。艾灸特別適合現代人養生調理亞健康。長久以往,對女性的養生意義重大,除了可以解除月事疼痛煩惱外,還可以慢慢的解決手腳冰涼的問題,對將來的結婚生育,甚至是中晚年的身體健康,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艾灸的使用方法 1.溫和灸:溫和灸也叫懸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條,不藉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條對准穴位,在皮膚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動位置,感覺燙,則適當的離皮膚遠一點。 2.雀啄灸:顧名思義,雀啄就是小鳥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鳥啄食而來,點燃後,對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動,移動速度適中即可,彷彿小鳥啄食一般。當與離皮膚很近,皮膚感到很燙時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3.迴旋灸:迴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膚范圍比較大,點燃後,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順時針畫一個圓,再逆時針畫一個圓,反正就是作用畫圈圈的意思。

G. 艾灸應該怎麼用才是最好的

第一個穴位肚腹三里



也就是說凡是在「肚腹」這個部位所發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風,西醫講的,胃下垂、胃痙攣這個部位,都要用足三里這個穴,足三里穴位在這個地方,人腿
的膝蓋、膝蓋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這個穴位叫足三里穴。這個穴位就負責治療肚腹所有的疾病。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風化濕,通經活絡,益氣健腦等。適用於腸胃功能低下、久病體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瀉、嘔吐、腸鳴、高血壓、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為養生長壽抗衰老的中葯穴位,對美容、減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麻感,有時可向下肢和足背發散。

第二個穴位 腰背委中求

腰背
這個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療者要考慮到委中穴,委中穴在什麼地方呢?在這條腿,腿
腘窩橫紋線中間。腰背這個部位有什麼疾病,你像腰痛。
過去有句話講:病人腰疼,大夫頭疼。腰疼的種類很多,很多病因能夠造成腰疼,比方腱盤突出,肌肉拉傷,腰肌勞損,甚至是腎虧、腎虛
寒,虛火或者是一些由內臟器官引起來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慮這個穴位,委中穴,這是第二個穴位。

委 中穴

位 置:腘窩橫紋正中線處。

主 治:疏筋活絡,袪風除濕,涼血泄熱,強健腰膝。適用於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項強、腰肌勞損、下肢癱痹、半身不遂、膝關節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 覺:局部按壓有酸麻脹感,有時向腰部發散。

第三個穴位 頭項尋列缺

列缺穴
在手腕橫紋以上 (尺骨陷中),在這個部位,所有頭部的疾病頭疼、頭暈、眩暈嘔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來治療。
列 缺 穴

位 置: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
(或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 治:傷風,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壓列缺穴,可以使手動脈及血液流動,對於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非常有效。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第四個穴位 面口合谷收

第四個穴位,首先就指出來,嘴周圍和臉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療,合谷穴在這個地方,人的拇指和食指 (虎口)連接部到指骨連接部,劃一條豎線,中點這是合谷穴。
合 谷 穴

位 置: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主 治: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痛,牙關緊閉,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合谷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位的療效。

第五個穴位 心胸取內關

心胸從咽喉部到胸口,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剛才講「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這部分,有病找內關穴,內關在腕 內側橫紋上兩指,找這個部位,這個能治什麼病呢?像心臟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婦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悶也都是屬於心胸疾患,要找內關穴。
內 關 穴

位 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或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主 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癇證,郁證,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後血暈,肘臂攣痛。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惡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呃逆、腹瀉、精神異常等。

該穴為人體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

第六個穴位 小腹三陰謀
小腹咱剛才講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內關,現在人的正面,就差這塊了,小腹部位。小腹部位得了病,就要找這裡面。
請大家看,在這條腿的內側,這是踝骨以上三寸,踝骨以上三寸這個穴位叫三陰交穴,「小腹三陰謀」就說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三陰交穴來治療,小腹什麼病呢,有的時候,小腹疼痛,男子的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少、女子的月經不調、
經量過多或者過少,還有白帶等等,一些屬於在小腹方面發生的病都要考用三陰交穴,這是第六個穴位。
三 陰 交

位 置:內踝直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治: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調經止痛,寧心安神,補陰除煩。
適用於腹脹腸鳴、大便泄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閉經、小便不利、神經衰弱、腎虛陽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勞等病症。對心、腦病有一定的作用,為主要保健穴。

感 覺:局部按壓有酸脹麻感,有時可向小腹部發散。

第七個穴位 坐骨刺環跳


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這個地方,現在坐骨指的是什麼呢,並不是指西醫概念上的坐骨這一個部分,而是從腰到腿一個比較大的范圍內,由坐骨神經引起來各種疼痛可以找這個環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腳,所以在這里發生疼痛要考慮環跳穴。

環 跳 穴

位 置:股骨大轉子和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處。

主 治:袪風除濕,強腰通經。適用於風濕痹痛、下肢癱瘓、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經痛等病症。
感 覺:局部按壓有酸麻脹痛感,同時向下肢發散至小腿外

第八個穴位 腿疼陽陵透

腿疼要針刺陽陵泉穴,陽陵泉穴在什麼地方呢,大家看膝蓋骨,這是人的腿的前面這個大骨頭叫脛骨,後面還有一個小骨頭叫腓骨。
它就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叫腿疼陽陵透,就說這個陽陵泉穴是整個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個總的開關。發生疼痛了要考慮到打開這個開關,使它的氣血流通。這裡面有很多病,像老年人的風濕老寒腿,肌肉拉傷,靜脈曲張等等,都要用陽陵泉穴來治療。
陽 陵 泉 穴

位 置:膝外側下方,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 治:清利肝膽,疏筋活絡,滑利關節。適用於耳鳴耳聾、胸肋脹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關節炎、膽囊炎、口苦、嘔吐等病症。
感 覺:局部按壓有酸脹微痛感

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
這三個穴位已經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內,掌握這三個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裡有根,找到這三個穴位。
再看看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這個又把頭部都包括了,頭部的疾病這兩個穴位要重點考慮。
後面腰背部「委中」,坐骨這個部分「環跳」,腿疼「陽陵泉」一個人整個的人體除了手沒有包括在內以外,基本上
,你掌握了這八個穴位,就等於人體的大部分疾病,你首先心裡有了數,也就是說都有地方來治療它。

H. 艾灸能提升臉部皮膚嗎

中醫以為,人之所以能生龍活虎,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均衡,人才安康而無疾。

女性體質為陰性,容易因寒涼而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耗費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臟腑得不到滋養,各種皮膚問題就會顯現。

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而艾草為純陽性,能夠疾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從內至外的散發生機與魅力。

一、艾灸美容功效

1.面部排毒祛濕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氣、濕氣、提升面部肌膚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頭、斑痕、青春痘)。

2.面部皮膚方面

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3.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二、面部艾灸常用手法

【溫和灸】:溫和灸或者也叫懸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條,不藉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條對准穴位,在皮膚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動位置,如果感覺很燙,則適當的離皮膚遠一點。

【雀啄灸】:顧名思義,雀啄就是小鳥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鳥啄食而來,點燃後,對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動,移動速度適中即可,彷彿小鳥啄食一般。當與離皮膚很近,皮膚感到很燙時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迴旋灸】:迴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膚范圍比較大,點燃後,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順時針畫一個圓,再逆時針畫一個圓,反正就是作用畫圈圈的意思。以上操作手法基本。

三、艾灸面部美容的具體方法

1、治眼瞼下垂用艾條點燃後,在上眼瞼至前額部來回懸灸,至局部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施灸2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每晚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治雀斑以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瘡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鍾,至局部皮膚紅暈出現為度。

4、治黃褐斑卧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5、治面部皺紋多患者仰卧,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熱而不能忍受時,可將薑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復操作,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6、治面部虛胖每晚臨睡前,將艾條點燃,端坐床前,分別灸足三里、天樞、中脘穴,每穴懸灸5分鍾左右,局部出現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感。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7、臉頰、腦門子上老長痘痘,口臭、糞便乾燥堅持每一天艾灸雙側內庭、天樞3分鍾。

8、不用唇彩,雙唇仍然鮮亮每一天睡前灸神闕、關元各10分鍾,再艾灸血海3分鍾。

9、留住烏黑秀發的秘密,每一晚泡腳後艾灸雙側太溪和湧泉2-3分鍾,從內部來為頭發補充營養。

10、讓皮膚潔凈而清爽,每一天敲打膽經,艾灸太沖,皮膚變得潔凈,面貌頓時清爽。

11、怎樣擁白里透紅好膚色堅持每一天早上7-9點艾灸足三里3-5分鍾,不必選用任何極其昂貴的打扮用品,皮膚照樣可以白里透紅。

12、怎麼改善粗糙、愛起疙瘩的皮膚要想皮膚細膩平滑有彈性,別只盯著化妝櫃,堅持每一天前9-11點艾灸兩側列缺3-5分鍾,半月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13、怎麼對付「黑頭」每一天艾灸雙側陰陵泉10分鍾,晚睡前艾灸雙側足三里3-5分鍾,臉就變得光潔無瑕。

14、跟「黑眼圈」說再會事情學習壓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會也現熊貓眼」,這時候只要每一天艾灸雙側肝俞、膈俞、太溪3-5分鍾,睡前艾灸雙側三陰交3分鍾,就能夠跟黑眼圈拜拜。

15、簡單消除眼袋、臉浮腫的好方法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鍾,,再艾灸陰陵泉3-5分鍾,會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腫。

16、嘴唇發干老脫皮怎麼辦這是陰虛火旺,要補陰。身體上有個穴位叫「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艾灸此穴補陰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內腳踝尖向上四橫指。

面部艾灸注意事項

1.面部溫灸順序: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廖、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

2.艾灸時間:面部10分鍾,眼部時間3分鍾。

3.灸材選擇:因面部皮膚較為嬌嫩,因此需選用高比例的艾條,實際比例應達到20:1及以上。

4.切忌用卷制松軟的艾條,一定要緊致,否則容易掉灰和燙傷,後果很嚴重。

I. 面癱用艾灸管用嗎

艾灸可以治療面癱的,肯定有效果的,這個你可以放心!通常面癱在一周內是個高峰期,用艾灸盒或者艾灸罐直接在面癱部位艾灸,除了面部艾灸,加上大椎,翳風穴、合谷、太沖。點刺放血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只要是放鬆心態,不要緊張,好好配合。加上艾灸+按摩+點刺放血=痊癒。

閱讀全文

與面部涼麻木怎麼艾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4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86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05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35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4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857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34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199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38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2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4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1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49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3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289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06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09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3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