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肝陰虛的症狀有哪些啊
肝陰虛的症狀是:頭暈耳鳴,兩目干澀,面部烘熱,脅肋灼痛,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咽乾燥,或見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弦細數。你經常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應是肝陰虛或腎陰虛。
Ⅱ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是肝陰虛與腎陰虛的結合,它的症狀既表現在肝陰虛方面,又表現在腎陰虛方面,所以對於這種情況的調理,就得要從肝陰虛與腎陰虛兩方面入手,才能幫助患者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肝腎陰虛的症狀
肝腎陰虛是從兩個方面入手,肝陰虛與腎陰虛,所以它的表現症狀也比較復雜,以下是關於肝腎陰虛的症狀表現的介紹。
肝陰虛與腎陰虛並舉則為肝腎陰虛,常因腎陰虛而影響肝陰不足,火由肝陰耗傷及腎陰也形成肝腎陰虛,肝腎虛常表現為目花、目干、易疲勞、肢麻、脅隱痛等證;腎陰虛則腰膝酸痛、遺精、耳鳴、不孕等證。
肝腎陰虛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或脅肋隱隱灼痛,或手足蠕動等症。
肝臟者,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液為淚;體陰而用陽。故肝陰不足,不能上滋頭目,則導致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絡脈失養,虛火內灼則脅肋隱隱灼痛;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故手足蠕動;陰虧津液不能上乘,則咽燥口乾,舌干少津;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故面部烘熱或顴紅;虛熱內蒸,則五心煩熱、潮紅;陰虛內灼營陰,則為盜汗。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為肝陰不足,虛熱內擾之徵。
肝腎陰虛會導致患者出現各種的症狀表現,該病起病比較慢,不被人們所重視,直到等到病情嚴重時,才去治療,此時治療就比較困難。所以了解到肝腎陰虛的症狀表現,大家就可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肝腎陰虛的飲食療法
肝腎陰虛可以通過葯物的方法治療,也可以通過飲食療法做調理,當然,對肝腎陰虛的調理也是要比肝,腎兩方面入手。以下是關於肝腎陰虛的飲食療法。
1、枸杞芝麻糊
材料:構杞子60克,黑芝麻30克,紅棗15克,粳米60克。
做法:將黑芝麻炒香,粳米炒黃,枸杞子煮後去籽,紅棗煮後去皮及核。後兩種晾乾,與芝麻、粳米共研成細末,裝瓶。每次取20克粉,加熱水沖成糊狀食用。
功效:枸杞子、黑芝麻補虛益精,滋補肝腎;紅棗及粳米輔助以養血益精。
2、雙耳湯
材料:銀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 將銀耳及黑木耳泡水,切成小塊,與冰糖一起放進大碗內,加水適量,蒸1小時後飲食。
功效 滋陰,潤肺,補肝腎。
3、銀耳燕窩粥
材料: 銀耳10克、燕窩5克、冰糖30克。
做法 銀耳浸泡後切小塊,燕窩泡水揀去雜毛,與冰糖一起放進小燉盅內,加火適量,隔水燉1:30時,空腹飲食。
功效 滋陰潤肺,清心養顏,生津養胃,潤腸通便。
4、歸芪燉雞
材料:母雞1隻(約1000克),當歸15克,黃芪30克,調料適量。
做法:將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後把當歸、黃芪納入雞腹內,加水及調料,燉至雞肉熟透食用。
功效:雞肉為補氣血、補虛損常用食物,配伍補氣的黃芪、補血活血的當歸,增強養血補氣的作用。
肝腎陰虛的患者在飲食方面可以從以上幾種方法進行調理,除此之外,像冬蟲草淮山鴨湯、沙參玉竹麥冬雪梨瘦肉湯、銀耳蟲草燉瘦肉等同樣有顯著的效果。
肝腎陰虛要注意什麼
對於有肝腎陰虛的患者,除了要有好的治療方法外,還得要注意平時的日常生活護理,如果生活護理不當,也容易導致疾病的復發,因此,了解肝腎陰虛要注意什麼是相當重要的。
肝腎陰虛一定要引起重視,調理的話要選擇沒有副作用的中醫中葯,在加上對肝腎有好處的食物。
另外肝腎陰虛的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忄生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肝腎陰虛的患者一定要做到治療與護理相結合,才能保證疾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保證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Ⅲ 陰虛,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陰虛者表現為陰津不足,身體呈缺水狀態,以致眼乾、鼻干、口乾、皮膚粗糙、頭發乾枯等。其典型症狀是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間盜汗、手足心發熱、耳鳴、消瘦等。應保陰潛陽,飲食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於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Ⅳ "肝陰不足"是怎麼回事
肝陰不足又稱肝陰虛。肝為剛臟,賴腎水以滋養。腎陰虧損,水不涵木,
或肝鬱化火,暗耗肝陰等,均可導致肝陰不足。肝陰不足,以頭目眩暈、目睛干澀、兩脅隱
痛、面部烘熱、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因乙癸同源,故肝陰不足往往易與
腎陰不足合並出現。
桑葚味甘酸性寒,有滋陰補血益肝腎的作用。對於陰虛內熱引起的耳鳴、失眠、心悸有輔助治療作用。生食或用50克水煎服。
不過最好還是區中醫大夫那裡給你瞧一瞧,這樣會瞧得准一些。你康復的也就快一些
Ⅳ 肝陰虛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及癥候分析
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或脅肋隱隱灼痛,或手足蠕動等症。
肝臟者,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液為淚;體陰而用陽。故肝陰不足,不能上滋頭目,則導致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絡脈失養,虛火內灼則脅肋隱隱灼痛;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故手足蠕動;陰虧津液不能上乘,則咽燥口乾,舌干少津;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故面部烘熱或顴紅;虛熱內蒸,則五心煩熱、潮紅;陰虛內灼營陰,則為盜汗。舌紅少津,脈弦細數為肝陰不足,虛熱內擾之徵。
Ⅵ 肝陰虛的主要表現症狀以及主要用葯,一文讀懂,請詳看
肝陰虛主要由情志不遂,氣郁化火;或溫熱病後期,耗傷肝陰;或腎陰不足,水不涵木所致。
1.溫熱病後期,耗傷肝陰
溫熱病,如風熱、暑熱、燥熱等病症,溫熱者,均為陽邪,易灼傷陰液。熱邪熾盛,高熱不退時,陰液損傷尤甚。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所言」溫熱陽邪也,陽盛傷人之陰也」,而肝臟「體陰而用陽」,易致肝陰耗傷。
2.情志不遂,氣郁化火
肝屬木,主疏泄,主調暢氣機和情志,促進著氣升降出入的有序運動和氣血運行。若肝失疏泄可以致肝氣亢奮或肝氣郁結;反之,若情志不遂,抑鬱或惱怒亦可導致肝疏泄失常,氣血不調,惱怒抑鬱日久化火,灼傷陰液即可導致肝陰不足。
3.腎陰不足,水不涵木
中醫講「肝腎同源」,又稱「乙癸同源」、「精血同源」,即肝藏血,腎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腎精與肝血,榮則同榮,衰則同衰。肝屬木,腎屬水,腎水可以滋養肝木,加之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故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則導致肝陰不足從而導致肝陰虧虛。
臨床表現及癥候分析
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或脅肋隱隱灼痛,或手足蠕動等症。
肝臟者,主筋,其華在爪;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故手足蠕動;開竅於目,在液為淚;體陰而用陽。故肝陰不足,不能滋養頭目,容易導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頭暈耳鳴,;陰虧津液不能上乘,則咽燥口乾,舌干少津;絡脈失養,虛火內灼則脅肋隱隱灼痛;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故面部烘熱或顴紅;陰虛內灼營陰,則為盜汗。舌紅少津,虛熱內蒸,則五心煩熱、潮紅;脈弦細數為肝陰不足,虛熱內擾之徵。
1.耗傷肝陰
(1)證候 病起溫熱病後,證見頭暈耳鳴,兩目干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顴紅,口燥咽干,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手足蠕動或痿軟,舌紅少津,脈細數。
(2)治則 滋陰降火,育陰潛陽。
(3)主方:大補陰丸、明目地黃丸
2.氣郁化火
(1)證候 病起生氣或與人爭吵後,證見脅痛,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耳鳴,噯氣,吞酸吐苦,口燥咽干,兩目干澀或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2)治則 滋陰清熱,疏肝理氣。
(3)主方滋陰養肝湯、一貫煎、知柏地黃丸
3.肝腎不足,水不涵木
(1)證候 頭目眩暈,兩目干澀,視力減退,腰膝酸軟,自汗盜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脈細。
(2)治則 滋補肝腎。
(3)主方:左歸丸,杞菊地黃丸
總而言之,肝陰虛屬於一個證候,可表現諸多症狀,在治療上首先也需要辨明原因,從病因入手;肝陰虛也常常伴隨著化火、陰不制陽所導致的肝陽上亢,陰虛引起的氣滯血淤等,往往虛實夾雜,在治療上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准確的辯證施治
平時養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