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線蟲動物的角質層有什麼

線蟲動物的角質層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30 21:10:26

『壹』 線形動物是什麼,常見的有什麼

線形動物:大部分為小形的蠕形動物,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具原體腔,消化道不彎曲,前端為口,後端為肛門,雌雄異體。

常見的為寄生蟲,如蟯蟲、蛔蟲、絲蟲等。

線形動物體呈線形,粗細一致,0.5~1毫米。體被角質膜;消化管退化,常無口,以體壁吸收寄主營養;原體腔內充滿間質;雌雄異體,雄體較小。

成蟲自由生活在河流、池塘等淡水中;春季產卵,卵粘成索狀;幼蟲水底棲,尋找機會鑽入或被吞入昆蟲等寄主體內,即營寄生生活。常見如鐵線蟲Gordiacea,成蟲長10~30厘米,形似一團生銹的鐵絲,水生,耐旱。

(1)線蟲動物的角質層有什麼擴展閱讀:

外形

成蟲體長一般30~40cm左右,直徑0.5mm,最長的可達1.5m;直徑3mm。雌性一般比雄性更長,體表呈暗褐色或黑色。身體沒有明顯的頭部,前端有口,後端尖細,或分叉成二葉或三葉狀。

體壁及假體腔

成蟲體壁結構與蛔蟲相似,外表具有厚的角質層,上皮細胞分界清楚,上皮在腹面突出形成上皮索,或有背上皮索,但沒有側索,肌肉層只有縱肌、無環肌,除了游線蟲體腔發達之外,其他種類體腔縮小,其中含有較多間質及細胞。

消化系統

從線形動物開始,消化道出現了肛門,有口和肛門二個開口,食物經口、咽、腸、直腸,再由肛門排出,使消化和吸收後的食物不再與新進入的食物相混合,這比不完全消化系統更完善、更高度分化,在進化上有很大的意義。但線形動物的消化系統比線蟲動物更加退化。

參考資料:網路---線形動物門

『貳』 線形動物的角質層有什麼用進化出角質層代表著什麼

用處:防止被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所消化
代表著線形動物對寄生生活的適應
老師講的,絕對正確,望採納

『叄』 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線形動物主要特徵是身體細長,呈長柱型,體表有角質層,有口和肛門。

線形動物門(Nematomorpha)為動物界的一門,體形與線蟲動物門相似,沒有背線,腹線和側線,前端鈍圓,體細長呈線形,有的體長達36厘米,甚至更長,但體寬不超過1毫米。

各種線蟲的體表無纖毛而常具各種乳突,有感覺的功能,其存在和形狀是分類的重要依據。線蟲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史是復雜、多樣的,概括來說,可以分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類。至於營腐生生活的,則是一群生活在動、植物屍體內,或以死亡後的動、植物軀體為食的類群。

線形動物體呈線形,粗細一致,0.5-1毫米。體被角質膜;消化管退化,常無口,以體壁吸收寄主營養;原體腔內充滿間質;雌雄異體,雄體較小。大部分為小形的蠕形動物,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具原體腔,消化道不彎曲,前端為口,後端為肛門,雌雄異體。

代表動物

線形動物代表為寄生蟲,如蟯蟲、蛔蟲、絲蟲等,或在海洋或淡水中營漂浮或底棲生活。比如常見的蜈蚣,還有蚯蚓等等,這種線形動物,也沒有腳,是依靠身體的捲曲來進行前進爬行。很多線形動物都是在土壤裡面生活。

『肆』 線蟲動物和環節動物區別

線蟲的體壁由角質層、上皮細胞及肌肉組成。上皮之內為中胚層形成的肌肉層,線蟲缺乏環肌,只有縱肌;
線蟲具完善的消化管,循環系統為開管式。結構簡單,為一直形管;
環節動物體壁有一外環肌層和一內縱肌層。
環節動物血液循環系統為閉管式循環系統,由背血管,腹血管,心臟和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網組成一個封閉的系統。

『伍』 線形動物

線形動物門
本門動物是動物界中較為復雜的一個類群,原包括線蟲綱、線形綱、棘頭綱、腹毛綱、動吻綱、輪蟲綱等。許多動物學家對它們的分類意見也不一致,有的將其分為3個單獨的門,即棘頭動物門Acanthocephala、袋形動物門(或線形動物門)Nemathelminthes和內肛動物門Entoprocta。有的則將上述各綱均獨立為單獨的一門,而為棘頭動物門、輪蟲動物門、腹毛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線蟲動物門、線形動物門、內肛動物門等7個門,並統稱這些動物為假體腔動物Pseudocoelmates。本章為了敘述上的方便,也從具有比較多和比較普遍的種類,以及具有較重要的經濟價值等幾方面來考慮,故我們採用了以線蟲綱為主的來代表本門動物,而將其餘幾個有重要意義的各綱作為附綱來處理,分別予以敘述。

按照上述的意見,本門動物包括蛔蟲、鈞蟲、絲蟲、輪蟲、棘頭蟲等,是兩側對稱、三胚層、有假體腔、有口有肛門(棘頭蟲無消化管)、身體不分節、無纖毛的動物(腹毛綱具纖毛)。全世界約有1萬余種,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於動物或植物體內的。它們比腔腸動物進化,與扁形動物一樣是一類特化的動物。

線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如下:

1.外形

身體大多呈圓柱形,細長,兩端略尖,故又稱圓蟲,但也有極少數為橄欖形或卵形。線蟲的大小變化很大,自由生活的一般其長度不超過1mm,最大者如某些海產種類也不過50 mm,寄生生活的線蟲大小差異卻很大,小的僅和自由生活的相似,大的其長度可超過1m,如寄生在豬體內的腎膨結線蟲。體前端有口,近後端腹面有肛門,身體的外面,一般可辨出4行縱行的線,在背方的稱背線,腹方的稱腹線,在兩側的稱側線。此外,各種線蟲的體表無纖毛而常具各種乳突,有感覺的功能,其存在和形狀是分類的重要依據。

2.體壁及假體腔

線蟲的體壁由外向內包括角質層、表皮層(或稱下皮層)和肌肉層,又統稱為皮肌囊。在皮肌囊和消化道之間的空腔便是假體腔,是胚胎發育中的囊胚腔,假體腔沒有由中胚層形成的體腔膜所包圍,因此和高等動物的真體腔不同,有的又稱之為原體腔。假體腔內充滿體腔液,可將腸道吸收的營養運送至身體的各部份,因此在生理上有類似循環的功能。假體腔無孔道與外界相通,因此體腔液有支持身體內部保持一定的膨壓的作用,使身體具有一定的形狀。

3.消化系統

線蟲的消化管分為前腸、中腸和後腸3段。前腸包括口、口腔、咽(食道),是外胚層由原口的部份內陷而成;中腸緊接前腸的下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由內胚層組成;後腸包括直腸和肛門,由身體後端外胚層向內陷而成。線蟲的消化管有口有肛門,為完全消化系統,食物經口、咽、腸、直腸,再由肛門排出,使消化和吸收後的食物不再與新進入的食物相混合,這比不完全消化系統更完善、更高度分化,在進化上有很大的意義。

4.排泄系統

線蟲的排泄器官為原腎細胞或排泄細胞,無纖毛或鞭毛,由一種腺細胞組成,分為兩個類型:一是腺型,另一個是管型。腺型是原始類型,如海產自由生活的種類,可以由1個或之個腺細胞組成,位於咽和腸交界處,開口於神經環附近的排泄孔;管型通常為營寄生生活的種類,如鉤蟲其2個腺細胞還各向後伸出一條長管,而兩細胞之間又互有管道相連,並由一共同的排泄孔通於體外。由此可見管型的排泄器官也是由腺型演變而來,它們都是由外胚層細胞形成,也可以把它當作為一種原腎。

5.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線蟲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前端有環繞著咽的圍咽神經環和與其相連的側神經節和腹神經節等。由圍咽神經環向前發出6條神經通向前端的感覺乳突,向後發出6條神經索,即1條背神經索,1條腹神經索,2條背側神經索,2條腹側神經索,其中以背、腹2條神經索最為發達。所有的神經索都是嵌在表皮中的,背神經索和腹神經索則分別嵌在表皮向內凸出的背線和腹線中。

在線蟲的體表上常有司感覺的乳突。此外在前端常有頭感器,在尾端有尾感器,寄生的種類頭感器遲化,尾感器發達,並常為分類學上的重要特徵。乳突和頭、尾感器都有神經與圍咽神經環或神經索相連。

6.生殖系統

線蟲絕大多數為雌雄異體,某些陸生小桿線蟲和許多植物線蟲為雌雄同體,還有的線蟲只有雌蟲,未發現雄蟲,而營孤雌生殖。一般線蟲不但雌雄異體,而且常雌雄異形;通常雄蟲較小,末端捲曲,有的末端還具有角質傘狀構造,稱為交合傘或尾傘,並常有交合刺囊及交合刺;雌蟲較大,未端不彎曲,也無交合傘等結構,陰道開口於腹中線上的雌性生殖孔。線蟲的生殖系統是2條或1條連續的管,雄性的管,從末端到生殖孔,可分為精巢、輸精管、儲精囊和具肌肉的射出管,射出管與消化道末端相連,又稱為泄殖腔;雌性的管道通常是雙管形,即每一管從末端到生殖孔均為2條,依次為卵巢、輸卵管、子宮,兩條子宮相合即為陰道。

7.發育

線蟲的發育分為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卵多為卵圓形,卵殼的結構較復雜,剛排出的卵,其成熟的程度常隨種類而異,如蛔蟲卵剛排出時只是在單細胞期,鉤蟲卵則常為4個細胞期,豬腎蟲則為多細胞期,蟯蟲卵則為幼蟲期。還有一些種類,如醋線蟲、絲蟲、旋毛蟲等,從母體生殖孔產出已是幼蟲了,即所謂卵胎生。在臨床上常可根據蟲卵的形態特徵,用以診斷寄生蟲的種類。有的線蟲是直接發育的,幼蟲和成蟲的形態除大小不同、性器官成熟程度不同外,無甚差別,而有的線蟲是間接發育的,其幼蟲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

8.生活方式

線蟲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史是復雜、多樣的,概括來說,可以分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類。營自由生活的,水生的種類一般都營底棲生活,海產的最多,由海灘到極深的海底都有,有時數目眾多,成為海底多細胞動物數量最大的一類,淡水生活的種類存在於各種各樣的淡水環境中,甚至在急流中也可以見到,常用其尾腺分泌的粘液固著在水中物體上;在溫泉水溫高達37℃的環境里,有時也可以見到某些種類。陸生的種類常生活在土壤、樹根、落葉下。有的線蟲甚至在水生和陸生中均可以生活,屬於一種兩棲的類型。顯然線蟲起源於海洋,經兩棲生活,再進入到陸地,從區系分類的角度看,海產和淡水產的種類幾乎完全不同,因此淡水產的種類很可能是由海產的種類先進入陸地,然後再侵入淡水水域的。營寄生生活的種類,可寄生於動物或植物的體內,有的成蟲營寄生生活,而幼蟲營自由生活;或有的幼蟲營寄生生活,而成蟲營自由生活;或為幼蟲、成蟲都營寄生生活,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至於營腐生生活的,則是一群生活在動、植物屍體內,或以死亡後的動、植物軀體為食的類群。可以認為,腐生生活是從自由生活過渡到寄生生活的中間階段,如桿形蟲屬Rhabditis的許多種類,以動、植物的屍體為食,而某些桿形蟲能行厭氧呼吸,因此它們能通過動物的消化道而對己無害,在腸道內不增殖,但也不被消化不致死亡。

『陸』 線蟲動物的形態特徵

線蟲動物,體細長圓柱狀,故又稱圓蟲。體表被一層較厚的角質膜,蛋白質成分,為上皮所分泌,一般分為皮層、中層和基層3層,有保護作用。角質膜下為合胞體的上皮,即上皮的細胞界限不清,具多核。上皮向內突起成縱脊,兩側的為側線,背面和腹面的為背線和腹線。線蟲體內有一廣闊的空腔,稱為初生體腔或假體腔(pseudocoelom),是胚胎時期的囊腔發展而來,整個腔沒有完全被中胚層所覆蓋,即只有體壁中胚層,且不具體腔膜。腔內充滿體腔液,致使蟲體鼓脹飽滿,身體難以任意伸縮。肌肉層位上皮下,為一層縱肌,不發達,故身體只能彎曲作波浪狀蠕動。線蟲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即有口和肛門,與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相比,是個很大的進步。消化道管狀,分前腸、中腸和後腸。前、後腸來源於外胚層,無消化作用,中腸為內胚層來源,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分。

閱讀全文

與線蟲動物的角質層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0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0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4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