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巴屬於危險三角區嗎,下巴長了膿包型痘痘怎麼處理
你好,面部危險三角區,通常指的是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通俗的說是從鼻根到兩口角。
在下巴的地方長膿包型的痘痘的話很大原因是由於身體內部的內分泌不均衡所導致。建議生活作息時間要正常,不要熬夜,在飲食習慣上也要進行調節,日常多吃水果和粗纖維蔬菜,保持臉部的水油平衡。如果病症比較嚴重的話建議去正規的皮膚病專科醫院查明病因,針對你的具體情況,對症治療,有利於比較快的恢復。
2. 面部危險三角區受傷了,該怎麼護理這里啊怎麼做才能避免發炎
危險三角
口角二側至鼻根區的三角區,稱為面部的危險三角區。
頜面部的靜脈分布和動脈基本上是相一致的。並分別構成深淺兩個網。深部靜脈網不僅與淺靜脈的分支相通,而且與眼眶、顱腔海綿竇相通。面部靜脈有一個特點是靜脈腔內無瓣膜,一般的瓣膜可防止血液的迴流,面部靜脈就沒這個功能,當肌肉收縮時,血液可以反流。因此,面部如發生感染,特別是在口角兩側至鼻根三角區內生了癤癰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擠膿,否則,癤癰內的細菌可以逆行向顱腔內的海綿竇擴散,形成嚴重的腦部並發症,發病急,病情重,能危及生命,不可小視。
3. 為什麼「危險面部三角區」的感染灶處理不當容易導致顱內感染
危險三角區
面部危險三角區是指從鼻樑的根部到兩口角各畫一條線,兩口角也劃一條線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其所以稱為危險三角區,是因為在本區域如出現感染後,細菌可隨血液波及面部各個部位,也可擴散入顱,形成顱內感染,危及生命。
因為這個區域的靜脈缺少瓣膜,可使血液上下流通,而且面部的血管又非常豐富,血管的分支很多,圍繞在鼻、口周圍。另外面部的主要靜脈又與顱內的密集血管區一海綿竇相通,所以危險三角區一旦出現感染,則很快會波及面部、眼瞼等處,甚則形成顱內疾患,殃及生命。因此,保護三角區顯得極為重要,尤其是在患有痤瘡、癤子等時,切忌用手去擠捏,輕則待其自愈,重則去醫院就診。另外,不要養成挖鼻孔、拔鼻毛的不良習慣,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面部「危險三角區」癤腫擠不得
一名因上嘴唇癤腫2天,伴高燒、頭痛而前來急診的男性青年患者,經體格檢查:體溫39.5℃,左上唇、眼周圍組織紅腫、觸痛,鼻唇溝外側有1.5cm直徑的紅腫硬塊,在硬癤和硬塊的皮膚表面均有多個小膿點。經追問病史,原來他在兩天前左上唇長了一個小瘡,發癢不適,即用手指擠壓小瘡,瘡口流出黃水,當時似乎好了些,但當天晚上,就出現了上述症狀。醫生根據病史和檢查結果,診斷為上唇癤腫並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經抗感染治療後病癒。
那麼,一個小小的癤子何以會引起這么嚴重的並發症呢?
因為口腔頜面部的血管豐富,構成深、淺兩個靜脈網,互相吻合,但沒有靜脈瓣,血液既可以向心迴流,也可離心反流。因此,面部尤其是兩側口角至鼻根部位,即被醫學上稱之為「危險三角區」,在這個部位發生感染(如癤、癰等)後,若隨意搔抓、擠壓、挑破、熱敷及意外損傷等,都可導致炎症迅速擴散。因為擠壓癤、癰時,可使膿液和靜脈內含細菌的栓子進入顱內海綿竇,引起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當面部尤其「危險三角區」發生癤腫,早期可用2%碘酊塗抹患處,連續數次,保持局部清潔,癤腫通常可逐漸消散;如癤腫增大,周圍紅腫或唇癰初起,這時局部應外敷中葯,常用的有二味拔毒散、玉露散或地丁草等,敷在癤頂周圍,每日2次至3次,可促使炎症消退;如系唇癰,可在硬性浸潤區敷用六合丹;若膿頭潰破,或有膿栓形成時,局部應加用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以利引流;如膿栓阻塞,引流不暢時,可在破潰孔處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使壞死組織溶解,膿栓液化脫出。
在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癰局部處理中,應當強調指出的是,切忌搔抓,更不能擠壓,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以免炎症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只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十分局限,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又久不破潰時,方可在盡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但仍不能擠壓,以防膿液擠入血管,經血行擴散,引發敗血症、膿毒血症、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等危及生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還應盡量減少對局部的觸動,要吃流質量飲食、少講話;全身症狀明顯者,必須卧床休息,重症患者可考慮住院治療。
4. 家人們,面部危險三角區真的有那麼危險嗎
你是不是也曾經被朋友或者家人們告誡過,鼻子周圍別亂擠,很危險的。危險三角區確實存在,就是這塊兒從鼻根到兩側口角組成的三角形區域。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這部分區域很危險呢?
第四,管住自己的手。太過擔心這種事情的發生,但是隨手擠破臉上的痘痘還是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面部感染或者瘢痕和色素沉著的產生。如果你不能保證不把細菌擠進血液里,或者不能保證擠破的傷口處的清潔,就還是管住自己的手吧。
5. 面部危險三角區腫了,應注意什麼
危險三角區開始,局部出現紅、腫、熱痛、質硬的小結節,以後結節逐漸腫大、疼痛加重,數日後中央出現黃白色小膿栓。小膿栓在癤腫的頂部可逐漸潰破、脫落,排除膿液,炎症自行消失而癒合。
且豈用手擠壓或挑刺癤腫,希望加速膿栓脫落,結果適得其反,膿栓不但沒能脫落,這樣做會使細菌沿內眥靜脈和眼靜脈逆流進入顱的海綿狀靜脈竇或腦膜靜脈,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炎。出現延及眼部及周圍組織的進行性紅腫和硬結,甚至出現頭痛,頸項強直、寒戰高燒等腦膜炎的症狀。因此,切忌擠捏「危險三角區」的癤腫,避免引起嚴重的後果。
治療:癤腫初期要保持周圍皮膚清潔,局部可用2%%的碘酒塗抹,一日3
4次,亦可用20%%魚石脂軟膏等外敷葯。出現膿頭時可在其頂部點塗石炭酸,促使膿栓脫落。如出現全身症狀時,應給予抗菌素治療。在整個治療期間應盡量減少危險三角區的活動,如減少講話,飲食應富有營養,烹調合理,要做到碎、軟、爛易消化的平衡膳食,以減少咀嚼等。
6. 臉上危險三角區擠破痘痘了能戴口罩嗎急!!!
回復:可以帶口罩!
用金黴素眼膏塗少許更有利於傷口癒合!
7. 面部危險三角區被嚴重撞傷怎麼辦
是有可能造成海綿竇感染,繼而引發更嚴重一點的顱內感染。不過危險應該不是很大很大的,趕緊清理傷口,然後消毒處理應該不要緊的,如果用酒精覺得太疼就用碘伏試試。不過個人認為酒精效果要好的多。
8. 人身體上的「危險三角區」是什麼意思上面長痘痘了該怎麼辦
傳說中的面部危險三角區,指的是鼻根到兩側口角形成的三角形區域。這個三角形區域是醫學上的危險區域,當三角區域內發生炎症,尤其是有感染時,由於面部靜脈沒有瓣膜防止逆流,非常容易在面前靜脈內形成血栓並且逆流至眼上靜脈,將炎症傳播到顱內,導致海綿竇化膿性靜脈炎、腦膜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在這個三角區域內就算是一顆很小的痘痘也不要去擠,不然東窗事發就來不及了,這個是有真實案例的,千萬要管住自己的爪子!其實就算不是長在危險三角的痘痘也不要用手去擠,因為擠痘痘不僅不能讓痘痘快速消除,反而會留下痘印或者傷疤,平常長痘痘的話,還是注意清淡飲食、避免熬夜、做好皮膚清潔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