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真皮層角質性囊腫是怎麼回事

真皮層角質性囊腫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2-12-29 02:23:55

❶ 皮下囊腫怎樣預防和治療

又名角質囊腫,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的囊腫。其壁由表皮構成。好發於青年、兒童,老年少見。 診斷要點 一、病史 該囊腫生長緩慢。 二、臨床表現 1.囊腫呈圓形,隆起硬固腫物,有彈性,正常皮色,直徑在0.5~5cm之間,可移動。 2.囊腫緩慢增大,體積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長大,內容主要為角質,可化膿。 3.極少數損害可發生鱗癌。 三、診斷標准 (一)病理診斷 囊腫位於真皮內,囊壁由表皮組織構成,囊內充滿角質。早期囊壁可有數層鱗狀上皮,間或有顆粒細胞。較陳舊的囊壁則可變為扁平或萎縮。囊破後可引起異物反應或假癌性增生。 (二)臨床診斷 1. 囊腫呈圓形、隆起硬固腫物,有彈性,正常皮色,直徑在0.5~5cm之間,可移動。 2.囊腫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長大,內容主要為角質。 3.多發於頭發、面部、頸部及軀干,單個或數個。 四、鑒別診斷 應與多發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經纖維瘤鑒別,依據病理可確診。 五、治療方法 手術切除,用刮匙或用鑽孔器作一小穿孔,將內容排出,然後將囊壁除去,填以紗布,通常即可逐漸癒合。 參考資料: http://www.jkw.cn/jbdq/ 回答者:匿名 1-13 16:42 皮下囊腫任何年齡均發生,以青年時期頭面、臂、背部發病多見。為一柔軟或多個柔軟或堅實的球狀物,直徑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於皮膚或皮下組織內,與皮膚粘連,基底可移動。皮表可見開口小孔,推動囊腫時,此處與皮膚粘連甚緊,並見略微凹陷而出現小坑,即為直接通達皮膚表面的腺體所在導管 開口。有的開口處塞著一個黑色粉刺樣小栓可擠出白色蠟樣物質。發病多年而無症狀,易繼發感染,化膿破潰,有的奇臭難聞。文獻報告有癌變,多數轉變為基底細胞癌,少數變為鱗狀細胞癌,癌變率約2.2%~4%。 病因 青年時期多發。 症狀 (1)表皮囊腫: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囊腫。系因外傷將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腫壁為上皮結構,但基底細胞層為囊壁外層。角質層為囊壁內層並充滿角質物於腔內。 本病好發於頭皮、頸部及臀、背部。單發或多發,直徑數毫米到數厘米不等,緩慢增大,質軟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動,與皮膚常有粘連。皮膚表面沒有似皮脂腺囊腫的開口小孔,無疼痛,如發生於受壓部位時才有壓迫性疼痛。可並繼發感染,據記載有惡變的可能。 (2)皮樣囊腫:常為先天性病變,由於胚胎期上皮殘留而發生,屬錯構瘤,是由於偏離原位的皮膚細胞原所構成。除囊壁表皮細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內含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等粥樣物及有毛發。 多為局限性囊樣腫物,幼兒及青年期發現,緩慢生長、體積不大,為柔軟圓形或較硬的囊性腫塊。位於皮下,與皮膚無粘連,而與基底組織粘連甚緊,不易推動,好發於眼眶周圍、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為四肢,胸背也見發病,長期生長的可發生癌變。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閉塞或狹窄所引起皮脂瘀積形成。腔壁為上皮細胞構成,無角化象,囊外為纖維結締組織。其內充滿皮脂物逐漸分解為半流質狀物質,含有大量膽固醇結晶。 檢查 皮膚囊腫應與發生於體表皮膚的各類腫瘤相鑒別,有的手術中才能發現。尤其是皮膚下囊腫,因張力過大,有的不移動,而易考慮到纖維瘤。 治療 1、手術或激光手術切除。 2、術後服用消炎葯治療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適當加大劑量。術後7~10天即可痊癒。 3、術後檢查傷口敷料,發現有感染跡象時進行局部處理。 4、當然有時候自己也會吸收消退的

麻煩採納,謝謝!

❷ 皮下囊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應該是皮膚囊腫,可能是你的循環系統不好,尤其是組織液的迴流不好,造成你的末梢迴流受阻,形成較小的脂肪瘤,這種東西只要不疼,不繼續長大就沒有什莫大問題的,放心,這和你的體質有關,這是第一種原因。其二,是否在最近扎過耳洞,或者取過耳血?如果是的話,那就是局部淤血導致的,最終形成的小腫快

附上皮膚囊腫資料,樓主參考:
===============================
皮膚囊腫
概述
任何年齡均發生,以青年時期頭面、臂、背部發病多見。為一柔軟或多個柔軟或堅實的球狀物,直徑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於皮膚或皮下組織內,與皮膚粘連,基底可移動。皮表可見開口小孔,推動囊腫時,此處與皮膚粘連甚緊,並見略微凹陷而出現小坑,即為直接通達皮膚表面的腺體所在導管
開口。有的開口處塞著一個黑色粉刺樣小栓可擠出白色蠟樣物質。發病多年而無症狀,易繼發感染,化膿破潰,有的奇臭難聞。文獻報告有癌變,多數轉變為基底細胞癌,少數變為鱗狀細胞癌,癌變率約2.2%~4%。
病因
青年時期多發。
症狀
(1)表皮囊腫: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囊腫。系因外傷將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腫壁為上皮結構,但基底細胞層為囊壁外層。角質層為囊壁內層並充滿角質物於腔內。
本病好發於頭皮、頸部及臀、背部。單發或多發,直徑數毫米到數厘米不等,緩慢增大,質軟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動,與皮膚常有粘連。皮膚表面沒有似皮脂腺囊腫的開口小孔,無疼痛,如發生於受壓部位時才有壓迫性疼痛。可並繼發感染,據記載有惡變的可能。
(2)皮樣囊腫:常為先天性病變,由於胚胎期上皮殘留而發生,屬錯構瘤,是由於偏離原位的皮膚細胞原所構成。除囊壁表皮細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內含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等粥樣物及有毛發。
多為局限性囊樣腫物,幼兒及青年期發現,緩慢生長、體積不大,為柔軟圓形或較硬的囊性腫塊。位於皮下,與皮膚無粘連,而與基底組織粘連甚緊,不易推動,好發於眼眶周圍、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為四肢,胸背也見發病,長期生長的可發生癌變。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閉塞或狹窄所引起皮脂瘀積形成。腔壁為上皮細胞構成,無角化象,囊外為纖維結締組織。其內充滿皮脂物逐漸分解為半流質狀物質,含有大量膽固醇結晶。
檢查
皮膚囊腫應與發生於體表皮膚的各類腫瘤相鑒別,有的手術中才能發現。尤其是皮膚下囊腫,因張力過大,有的不移動,而易考慮到纖維瘤。
治療
1、手術或激光手術切除。
2、術後服用消炎葯治療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適當加大劑量。術後7~10天即可痊癒。
3、術後檢查傷口敷料,發現有感染跡象時進行局部處理。

❸ 表皮囊腫是怎麼形成的

本病是一種良性皮膚附屬器腫瘤,又名角質囊腫,系毛囊漏斗部的囊腫,囊腔的上皮與毛囊漏斗部上皮相似,囊壁由內向外依次為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所組成,囊內含有角化細胞和鱗屑。

臨床表現
皮損呈半球形隆起的腫物,生長緩慢,正常皮色,質硬,有彈性,可移動,直徑0.5cm至數厘米,生長緩慢,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長大,一般無自覺症狀。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但常發生於頭皮、面頸部、軀干及臀部。皮損常單發,但在Gardner綜合征中頭面部可多發。

❹ 皮脂腺囊腫是什麼啊

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後,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很多人都曾有過長粉瘤的經歷,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腫好發於頭皮和顏面部,其次是軀幹部。由於其深淺不一,內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體積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雞蛋大小。往往被診斷為脂肪瘤,纖維瘤等。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漸增大。 皮脂腺囊腫多為單發,偶見多發,形狀為圓形,硬度中等或有彈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動時感到與表面相連但與基底無粘連,無波動感。皮膚顏色可能正常,也可能為淡蘭色,增大過快時,表麵皮膚可發亮。有時在皮膚表面有開口,可從此擠出白色豆腐渣樣內容物。這個開口即通向皮膚表麵皮脂腺的開口所在,開口凹陷系導管長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腫往往並發感染,造成囊腫破裂而暫時消退,但會形成瘢痕,並且易於復發。皮脂腺囊腫癌變的機會極為罕見。 手術是皮脂腺囊腫唯一的治療方法。手術中可在與囊腫相連的皮膚,尤其是見到導管開口時,沿著皮紋方向設計梭形的皮膚切口,連同囊腫一起摘除。分離時應特別小心,囊壁很薄,應當盡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殘留囊壁,則易於復發。如果術前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則應首先控制炎症,後期再安排手術。 治療原則 1.手術切除:一經確診後,均應手術將囊腫完整摘除。 2.並發感染者應予口服抗菌葯(如增效聯磺片、麥迪黴素等)及熱敷等抗炎治療,炎症消退後手術切除。 要聽從醫生如現要做手術,必須要做,不用擔心,用麻葯醫生有劑量,疤痕大了可以整容。

閱讀全文

與真皮層角質性囊腫是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89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0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1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4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