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臉上鼓了很多小包,不痛不癢,也看不出來,就是摸起來感覺有鼓起來的小包,請問是怎麼回事
你好,你這種情況可能是上火引起的,你多吃水果和蔬菜,你不能吃辛辣的,你多喝溫開水,你注意臉衛生。
❷ 遠看還好,近看就很明顯,臉鼓起的時候更加明顯。去醫院吃了一個星期的葯根本就沒用。麻煩懂的人幫幫我,
痤瘡
痤瘡是一種與皮脂代謝有關的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症病變,因好發於青春期,所以老百姓俗稱為「青春痘」。中醫認為痤瘡是青年人氣血旺盛,加之陽熱偏盛,脈絡充盈,內熱外壅,怫鬱體表,外受風邪所致,又有內熱、肺熱、血熱、肝熱、陰虛內熱之分。膿皰等皮損屬於風熱、熱毒所致。中醫給葯草本膚康,中葯治療痤瘡。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等炎性症狀不明顯,慢性過程,為寒瘡寒瘍之證。痤瘡的發病與皮脂的代謝有關,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會有皮脂代謝,所以就會有發生痤瘡的可能性,只是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病率而已,青春發育期高發。
又名青春痘 患者多為青年男女 發於顏面及上胸等部位 多對稱分布
除了兒童外80%~90%的人都患過本病 主要原因是皮脂腺分泌旺盛
豬頭肉 鯽魚等亦可引起此病需保持愉快樂觀心理和足夠睡眠時間
編輯信息模塊
中文名:痤瘡
英文名:acne
別名:青春痘
季節分布:四季
傳染病:否
臨床表現:潮紅、瘙癢
疫苗預防:否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發病部位:面部
目錄
1
概述
2
臨床症狀
3
類型
4
患病人群
5
中醫分類
6
中醫辨證
7
病因
致病菌
8
別名及註解
9
病證分級
10
鑒別診斷
11
痤瘡的危害
12
促使因素
13
治療
治療原則
用葯
食療葯方
民間偏方
清腸排毒
14
預防措施
15
專家提示
16
誤區
17
所在部位意義
18
易感人群
19
護理
20
疤痕去除
敷面膜
食品方面
其他方法
痤瘡 - 概述
痤瘡,俗稱青春痘、暗瘡,中醫古代稱之為面瘡、酒刺,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頭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主要表現。
除兒童外,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包括輕症在內)。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該病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孩子常見的皮膚性疾病,也是比較容易發病,如果處理不好它就會留下痘印痘疤。
痤瘡表現:
發炎後的表現:丘疹、膿皰、囊腫等。同一個人的臉上或身上可以長著各種不同形式的痘痘。非炎症的表現:粉刺。 痘痘的後遺症:紅色印跡、痘疤。
痤瘡的非炎症性皮損表現為開放性和閉合性粉刺開放性粉刺(又稱黑頭)表現為圓頂狀丘疹伴顯著擴張的毛囊開口。粉刺進一步發展會演變成各種炎症性皮損,表現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炎性丘疹呈紅色,直徑1~5毫米不等;膿皰大小一致,其中充滿了白色膿液;結節直徑大於5毫米,觸之有硬結和疼痛感;囊腫的位置更深,充滿了膿液和血液的混合物。這些皮損還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塊和竇道等。炎症性皮損消退後常常遺留色素沉著、持久性紅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臨床上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1級(輕度):僅有粉刺;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一些炎性丘疹;3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較多的炎性丘疹或膿皰;4級(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皰外,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
痤瘡 - 臨床症狀
1、基本損害為毛囊性丘疹,中央有一黑點,稱黑頭粉刺;周圍色紅,擠壓有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另有無黑頭、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稱白頭粉刺。若發生炎症,粉刺發紅,頂部發生小膿皰,此時可影響容貌。破潰痊癒後,可遺留暫時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結節、膿腫、囊腫及疤痕等多種形態的傷害,甚至破潰後形成多個竇道和疤痕,嚴重者呈橘皮臉。臨床上常以一、二種損害較為明顯,往往同時存在油性皮脂溢出而並發頭面部脂溢性皮炎,此時面部油膩發亮,還可發生成片的紅斑,且覆蓋上油性痂皮,常年不愈。
2、發病部位以顏面為多,亦可見於胸背上部及肩胛處,胸前、頸後、臀部等處(見下圖)。自覺可稍有瘙癢或疼痛,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新疹不斷繼發,有的可遷延數年或十餘年。
3、聚合性痤瘡病程長,多發於男性,常見丘疹、結節、囊腫、膿腫、竇道、瘢痕等多種損害混合在一起。此痤瘡分布廣泛。
4、炎症性皮損有多種表現: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丘疹膿皰型,這是最常見的是丘疹膿皰型痤瘡,這種痤瘡常常有粉刺和膿皰或丘疹,也就是說這種痤瘡通常會同時具有非炎症性和中度炎症性皮損。痤瘡的嚴重程度主要是由粉刺和丘疹及膿皰的比率來決定的。丘疹和膿皰越多,痤瘡就越重。這種痤瘡的症狀表現為紅色小包、包頭略帶黃色,發病很癢,但是不能撓,會留下疤痕。
痤瘡 - 類型
1、點狀痤瘡
點狀痤瘡,多表現為黑頭粉刺。黑頭粉刺是堵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狀半固體,由於露在毛囊口的外端發黑而得名。如加壓擠之,可見頭部呈黑色,體部呈黃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❸ 我長了一種青春痘 但我不知道具體是哪種分類的 我形容一下 就是不紅也不腫 就是臉部皮膚突然鼓出來一
這是閉合性粉刺,一般是成片地出現,外表看不出來,但摸上去能摸到疙瘩,在燈光下或是陽光下也能看出明顯地粗糙和凹凸不平。也就是還在皮膚里還沒有「探出頭」的粉刺。它主要是由死掉的細菌和身體分泌物組成。是細小的皮下脂栓,表現為米粒大小的半球形小包,質硬。
可以口服金銀花顆粒,這個是使內部痘痘盡快的消失。也可以吃點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的葯物治療,如防風通聖丸或者清熱暗瘡丸治療,總之清熱解毒類葯物會有效果的。
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平時多使用磨砂的洗面奶進行洗面,預防其他部位起痘痘。
2、不要經常熬夜,少玩手機和電腦,會使痘痘不在增多增大。
3、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會讓痘痘慢慢的消失。多吃蔬菜會促使痘痘更快的消除。
❹ 臉上痘痘有哪幾種
1、白頭粉刺(沒有頭的閉全性粉刺,它看上去是一個黃白色點或小疙瘩,大小不一,埋在皮膚里,無開口,不露頭)
2、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看上去好象小些,淺些,有開口,開口處有黑點油栓氧化形成,象豆渣,黑點被擠出後遺下小坑)
3、紅頭痤瘡(可由粉刺轉化而來,也可以一開始就是紅頭;色紅,觸之感覺發熱,代表所在位置的毛囊已經有炎症感染)
4、膿皰型痤瘡(化膿形成的淺在性炎症性紅頭,表面可以看見白色或淺黃色的小朧點)
5、炎症性結節(深在性炎症性紅頭,為半球狀紅色軟結節,或圓錐形,有痛感,有的破潰後會流膿血,癒合後留下印痕)
6、皮下囊腫(外表皮膚出現暗紅色囊狀物,當這些大小不一的囊腫聚在一起,形成聚合型囊腫,表面柔軟,有波動感,易破潰流膿血癒合下疤痕增生)
(4)面部鼓起小包都有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預防痘痘:
1、作息習慣
好的作息習慣不僅是擁有一個好身體的前提,還是消除痘痘的重要前提。很多小仙女們都有熬夜的習慣,追劇追到天荒地老,無論多晚總是不看完覺都睡不安生的。
2、飲食習慣
一些小仙女是極嗜辣的口味,可謂是無辣不歡,火鍋燒烤小辣條,天天斷不了。「管住嘴,邁開腿」不僅適用於減肥界,同樣適用於護膚養顏界,只不過是另一種解釋,管住嘴是忌辛辣忌刺激等食物,邁開腿是不要看到辛辣刺激等食物就邁不開腿,要強迫自己邁開腿,遠離它們。
3、洗護習慣
有句話小編特別認同「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有些女性朋友們因為白天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累的動都不想動,就那麼湊合的洗漱一下就睡了,卻不知這是對肌膚最大的傷害。首先要把臉上的妝卸干凈,防止臉上有化妝品殘留傷害肌膚,然後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潔面乳,洗完後的護理也不能少。預防痘痘,從小細節做起。
4、生活習慣
隨著洗臉撲的廣泛使用,毛巾的存在感微弱了不少,可是仍有許多人相較而言更喜歡毛巾而不是洗臉撲,更何況還有少數女性朋友對洗臉撲過敏,使用毛巾的女性朋友,毛巾要勤洗勤換,使用洗臉撲的朋友,每一片洗臉撲的使用周期不得超過十五天。另外就是床上用品,這類每天都是要接觸我們肌膚很長時間的物品,要勤曬勤換,消毒殺菌,不讓細菌有機會接近我們。
痘痘也分三六等 搞清類別再祛痘-人民網
❺ 臉上長了好多無色小包,怎麼回事
您的這個情況屬於痤瘡,又叫毛囊炎,青春痘,是因為油脂分泌旺盛堵塞毛囊孔引起的,建議您清淡飲食,禁忌過油,過辣,過甜的食物,您可以口服維生素b6片,1次2片,1日3次,羅紅黴素膠囊,1次1粒,1日2次,安體舒通片,1次1片,1日1次,外用林可黴素維生素b6軟膏,1日2次,玫蘆消座膏,1日2次。
❻ 臉上長的一顆顆小小白白的鼓起的小包是什麼怎樣祛除
應該是脂肪粒吧,最好到專業的美容店請他們幫忙去除,
要不然也可以到商店裡買專門去除脂肪粒的小刀,挺疼的。
平時要注意塗抹的眼霜和底妝不要太厚,卸裝要徹底。
❼ 最近臉上老是發一些痘痘,不是青春痘。。。有點像過敏,又像是蚊子咬的,在下巴那塊,鼓起的一個個小包,
您好,這是過敏性皮疹,平時注意臉部衛生,盡量不要接觸皮膚,建議去醫院做過敏源檢查,吃葯的話有氯雷他定和鹽酸西替利嗪片,維生素c也有一定的抑制過敏作用,但建議在看過醫生後遵醫囑治療,祝你早日健康
❽ 臉上經常鼓起小包
你好,考慮是毛周角化,毛周角化症一般不需要治療.多吃蔬菜和水果
角化明顯者可口服維生素A,輔以維生素E增加療效,局部可外塗3%~5%水楊酸軟膏,濕疹霜及魚肝油軟膏等.具體劑量請遵醫囑
也有可能跟皮膚類型有關,我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時好時壞。不要相信和依賴祛痘霜。身體發生的狀況也反映了自己的身體狀況。 建議的話,早晚用洗面乳洗臉。不要上妝。睡眠也要調整好,不然痘痘很難褪掉。我希望我說的能幫助你!這是我注冊後回答的第三個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很感恩 沒有原因 想謝謝你
❾ 臉上鼓包不痛不癢
臉上出現不痛不癢的鼓包多考慮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建議近期清淡飲食,忌辛辣生冷的食物,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如果不放心,可以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