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臉部麻木是怎麼回事
三叉神經支配著面部感覺,凡是損傷三叉神經的感覺支及其傳導纖維的病變,均可產生面部感覺麻木。一是,突然起病者,一般提示腦血管疾病。(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大多數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最多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大約有1/4~1/3病例將在症狀初發後2~5年內發生腦梗塞。治療時可經常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葯:潘生丁25mg,每日3次;腸溶阿斯匹林0.15g,每日1次;中葯丹參、川芎亦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另外,患者應多飲水,以稀釋血液,有助於預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2)腦血栓形成。除一側面部感覺麻木外,還有同側面部肌肉癱瘓,即口向對側牽引,露齒時更明顯,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同一側上下肢感覺運動障礙,同側偏盲,即三偏症狀,應採取以下措施:①稀釋血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706代血漿500~1000ml,靜脈滴注,持續7~14天。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葯(同前)。③減輕腦水腫。腦血栓形成,局部血流不暢,缺血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導致局部血管擴張,滲透性加強,因而肯定存在腦水腫。可用20%甘露醇250ml靜滴(半小時滴完),2~4次/日,一般應用1周。二是,病前有發熱史,提示可能為感染致三叉神經變性。可應用神經營養葯維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維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個療程為7~10天。三是,面部麻木感日趨加重,尤其合並有疼痛時,須要考慮顱內、顱底腫瘤、鼻咽癌,可藉助CT、磁共振等確診,以便早期發現,早期做手術。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Ⅱ 嘴不靈活面部肌肉麻木抽搐
指導意見:你這是外傷引起的三叉神經感覺障礙這個情況得及時來治療一下建議你可以試試針灸方法來治療配合著服用甲鈷胺或腺苷鈷胺來營養神經治療一段時間後你面部麻木情況就能好轉
Ⅲ 面部神經抽搐該怎麼辦
可能是三叉神經的問題,最好看神經科.不要看牙醫.
三叉神經痛是三叉神經分布區(即面部)短暫的反復發作性劇痛。以一側面頰、上下頜及舌部最常見。表現為歷時短暫的電擊樣,刀割樣或撕裂樣劇痛,每次數秒或1--2分鍾,突發突止,通常無預兆,間歇期完全正常。嚴重者晝夜發作,夜不成眠或睡後痛醒。洗臉、刷牙、咀嚼、哈欠和講話可誘發疼痛,以至患者不敢洗臉、進食,表現面色憔悴和情緒低落。在臨床多見於老年人,女性較多。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發作期為數日、數周或數月,緩解期為數日至數年。病程越長,發作越頻繁嚴重,很少自愈。
三叉神經痛分原發性和繼發性。繼發性三叉神經痛表現與原發性相似,但常合並其他症狀和體症如耳鳴、耳聾、面部麻木、頭痛,常見於橋腦小腦腳腫瘤如膽脂瘤、聽神經瘤等以及一些顱底腫瘤。所以在治療之前應該到醫院確診決定治療方案。繼發性的要先消除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治療:1、首選葯物治療,抗癲癇葯物有效。卡馬西平常為首選有效率約70%,孕婦忌用。氯苯氨丁酸,維生素b12,派咪清也可應用。2、封閉療法:服葯物無效者用無水酒精、甘油封閉三叉神經分支或半月神經節,使之發生變性,注射區面部感覺缺失,但可獲得止痛效果。3、經皮半月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經ct導向將射頻電極針經皮插入半月神經節,通電加熱至65℃--75℃,維持1分鍾。療效達90%以上。但可出現面部感覺異常、角膜炎、咀嚼無力、復視和帶狀皰疹等症狀。長期隨診復發率為21%--28%,重復應用仍有效。4、手術治療:傳統方法是三叉神經感覺根部分切斷術,手術暴露腦橋三叉神經感覺根部分切斷術,止痛效果為目前首選。5、近年來推崇微血管減壓術。г-刀和x-刀治療也有效。
Ⅳ 臉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這個病,一定要盡早治療,最好一個月以內,一般由於風寒受涼,有的還加火氣較多所致,最好到醫院排查病因,有很多偏方和祖傳秘方很好用,醫院一般會建議針灸或烤電,或者貼膏葯,不過都要慎重治療,治不好會起反作用。出門一定要防風,注意臉部保暖,戴口罩,洗臉用溫水,不吃生冷食物。
Ⅳ 面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面神經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經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的。
例如:騎摩托騎的太快而沒有給於面部有效的防風措施。治療上沒有特效的方法。職能吃或者注射點營養神經的葯物例如維生素B族的。最主要的是對面部的保養作些理療什麼的作用不太大。再說一句它有可能伏法的最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還有更長的
時間。基本來說大多數的患者都能恢復。要多作些面部肌肉的運動啊。急性期就不用了。
面部神經麻痹又叫面癱,該病起病急驟,其表現為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口角流涎等,中醫稱之為中風。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由於腦血管
阻塞、面部血液循環不暢、患部神經傳導失調所致。
面部神經麻痹發病後,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側,即一邊面痙攣較甚,症狀較重,對側面部卻較輕。治療重點應在症狀重的一邊,針灸手法採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沖、頰車、地倉、迎香、風池、承漿、陽白、攢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沖為循經遠取法,兩穴對頭面的疾患最為有效,《百症賦》說得好:「太沖瀉唇歪以速愈。」
風池、翳風同屬少陽,有疏解風邪之效,並能祛風止痛;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印堂、迎香、承漿,均有疏經調氣的作用。
採用透穴法,還可以加強經氣的通調,如攢竹穿魚腰、地倉透頰車。《玉龍歌》說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透頰車。」
視情況需要,有時選擇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療療效更佳。對側面部的症狀較輕,其處理方法是:選取幾個必要的對應穴位,進針較淺,並採用輕針輕捻。總的來說,一般留針半小時為宜,拔出針後必須用艾條點燃溫灸,再進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鬆弛,達到理順經絡的目的。每天針灸一次,10天為一療程。
一般來說,按上述步驟進行針灸處理,一個療程左右可逐步治癒。
Ⅵ 半邊臉感到麻木,肌肉抽搐,是怎麼回事
你這問題,其實就是一個面部神經癱瘓(簡稱:面癱)就是三叉神經的問題,象你這種情況,你可以採用理療,和針灸的方式啊.每天輕柔自己麻木的那半邊臉,口服一些維生素B族的葯物啊,其實問題不大啊,就是影響美觀,治療好了都容易復發的哦.你只要平時多吃著含維生素之類的東西應該問題不大,所以醫生給你說沒事。
Ⅶ 面部抽搐是怎麼回事
面部抽搐,即是眼瞼、口角、面頰肌肉
痙攣
而發生跳動。
此病以中老年為多,輕者僅有眼臉或口角
痙攣
,發作次數不多;
病重者,一側面部頻繁發生
痙攣
。顏面抽搐常由情緒波動引起,
且伴胸脅不適,或情緒激動,食少乏味,舌苔薄,脈弦。
1)肝氣郁結
肝氣郁結,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導致肝血不足,
血不養筋而面部抽搐。病人頭暈目眩,視物不清,或肢體麻木,
舌淡,脈弦細。
2)風寒侵襲
外風侵襲陽明經脈,導致面部抽搐,大多伴有
頭痛
,惡風寒,
患側面部有冷風吹感覺。表現為舌淡、苔白,脈浮緊。
治宜發表散寒,祛風解痙。
3)肝風內動
肝氣素旺,化風而擾及面部絡脈而引起的面部抽搐,
常伴有頭暈目眩,頭脹
頭痛
,舌苔白或黃,舌質紅,脈弦。
4)氣虛夾痰
久病氣虛,又有風痰客於面部絡脈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
精神不振,
眩暈
,面部
皮膚
有蟲爬感。舌胖,苔膩,脈弦滑。
具體治療您最好撥打下面的甘普華健康管理中心
專家
健康熱線給您詳
細分析解答給您參考意見,
面對面的解答會更詳細更具體更節省時間.
Ⅷ 面部神經麻痹沒治癒完全怎麼辦 我21歲的冬天得的面部神經麻痹 現在23歲 這幾天冬天一直面部抽筋
病情分析:根據您所說的情況,面部抽搐的現象,考慮還是由於面神經炎引起的可能性大。
意見建議:建議你及時復診,根據醫生確診後積極使用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比如使用維生素b1以及甲鈷胺口服或者肌注,必要時配合針灸以及中葯治療,生活中注意避免感受寒涼刺激。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過度勞累。
Ⅸ 面部抽搐,面部發麻是因為什麼
面部抽搐又叫做面肌痙攣,它是指一側的面部肌肉陣發性的不自主的抽動,沒有神經系統的其他的陽性體征的一種周圍性神經病。
目前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但是很多的學者認為面肌的抽搐主要是與面神經的通路受到一些機械性的刺激或者是壓迫有關系。
就比如說血管的壓迫,主要是小腦的前下動脈,小腦後下動脈,小腦上動脈,還有一些靜脈血管,還有一些像橋小腦腳區的一些佔位性病變,腫瘤,囊腫或者是肉芽腫等等壓迫了面神經也會引起面肌的痙攣,還有少部分主要是由於面神經麻痹他恢復不完全,也會引起這種面肌的抽搐。
它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與面神經的異位興奮或者是偽突觸的傳導有一定的關系。
Ⅹ 面部最近經常抽搐是怎麼了
面部抽搐,常見的有面神經炎,面肌痙攣,神經性抽搐,腦血管疾病等,建議到三級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針對性調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