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射頻毀損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副作用是什麼
射頻治療,是一種微創性神經毀損療法,其利用可控溫度作用於神經節、神經乾和神經根等部位,使神經細胞變性壞死,不再傳導疼痛。會出現面部麻木,感覺的減退;面部運動支損傷而引起的面癱等。
無痛介入療法技術,能夠安全、高效、快速,無痛解決三叉神經痛頑疾,在影像的監測下治療,不損傷其他神經,在治療過程中,保證病人的安全,使用該技術治療,只要確診,都可以保證治療效果。
『貳』 三叉神經痛應該怎麼治療
1、葯物治療:常用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葯物;
2、射頻毀損:周圍神經毀損阻止疼痛傳導,復發率較高;
3、伽馬刀:等同於毀損手術,有效率較低,治療後可有去神經症狀,表現為面部麻木;
4、微血管減壓術:目前臨床效果最好,可根治。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常用的葯物是: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常見的手術治療方法有:顯微血管減壓治療;介入治療;射頻治療;伽瑪刀治療。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抽搐)是以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的發作性劇痛為主要表現;女性略多,多在中年後起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疼痛部位常位於單側,右側多見;分布以三叉神經第Ⅱ、Ⅲ支分布區最常見,單純Ⅰ支痛者少見。
『叄』 面神經損傷的治療
⒈治療原則
面神經損傷後神經的完整性恢復得越早,遠期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修復治療尤為重要。約75%的面神經損傷能完全恢復,15%能部分恢復。早期治療的重點為通過系統、反復的電檢查篩出那些預後較差者,以便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面神經損傷應盡早診斷,採用葯物、手術等綜合治療,以最大可能地恢復面神經,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⒉非手術治療
(1)葯物治療①激素類葯物可以減少滲出及水腫,有利神經恢復;②神經營養葯如維生素B1和B12等;③神經生長因子(NGF)可以全身用葯或神經損傷局部用葯;④血管擴張劑早期可應用;⑤中草葯制劑酌情採用;⑥針灸治療。
(2)物理療法①表情肌功能訓練適用於神經損傷後各期,主要包括額、眼、鼻、唇四個主要表情肌運動功能區的鍛煉,以損傷後2周至3個月尤為重要;②離子導入適用於神經損傷後早期,主要包括維生素和碘離子導入等,能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③神經電刺激一般在神經損傷後中晚期應用,主要用多功能電刺激;④高壓氧能迅速改善神經纖維的缺氧狀態、緩解水腫、增強吞噬細胞的活力和纖維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促進面神經的功能恢復。
(3)適應證①顳骨骨折外傷後早期神經功能正常、發生或不發生遲發性面癱者;②外傷後即發生不完全性面癱,且不再繼續發展者;③傷後即發生完全性面癱而預後差者。
⒊手術治療
(1)手術方式早期手術多以面神經減壓術為主,術後神經功能恢復不良時再考慮行神經修補術,僅有面神經全部或近全部離斷時才可考慮神經吻合或移植術。其他方法還有面神經與其他鄰近部位的運動神經吻合術、利用自體靜脈套接吻合口並注入神經生長素、自體神經移植術、血管化神經移植術、跨面神經移植術、血管化游離肌肉移植術及血管神經化游離肌肉移植術等。目前以施萬細胞為中心的神經再生微環境、組織工程神經橋接材料和評價系統是面神經組織工程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熱點。
(2)手術時機越早越好,通常以14天為面神經有效減壓的時間,超過14天者應考慮面神經修復術,超過8~12個月神經功能仍未恢復者考慮神經修補或其他神經吻合移植術。有學者認為面神經肌電圖檢查減少>90%作為手術主要標准。
(3)手術入路主要依據患者受傷部位以及患者的聽力前庭功能進行選擇,主要有以下三種:①經中顱窩手術可以暴露面神經迷路段、內聽道段及膝狀神經節;②經乳突和中耳手術可以暴露膝狀神經節、鼓室段及乳突段面神經;③若已喪失耳蝸和前庭功能,可以採用迷路入路達到暴露迷路段及內聽道段的目的。
(4)面神經減壓術
1)適應證早發性完全性面癱,特別是傷後3~4周內者;遲發性完全性面癱應盡早手術;傷後6~8周仍應手術,以爭取面神經功能得到較好的恢復。
2)手術原則宜行全程減壓;聽力無明顯受損或輕度受損者應注意保持正常聽力;如不考慮聽力可行迷路減壓、內聽道減壓或標準的乳突切開術;減壓的同時可行神經斷端吻合或移植術。
3)手術方法經迷路入路適合於顳骨橫行骨折致聽力喪失的面神經麻痹者;經乳突入路、經中顱窩入路和乳突-中顱窩聯合入路,均適用於耳蝸和前庭功能正常者。
(5)面神經吻合或移植術對某些貫通性、非貫通性顳骨骨折損傷所致的完全性神經麻痹和壞死者:①如無神經缺損可行面神經吻合術,常用顳骨外端的面神經主幹與同側的舌下神經或副神經行吻合,適應證為面神經廣泛受損、經前述各種手術治療失敗者,或面神經修復術可能損傷內耳、腦干而不能實行上述手術者;②如有神經缺損、不能直接吻合或吻合張力較大者可行神經(耳大神經、腓腸神經或股外側皮神經)移植術。
(6)積極預防感染特別是伴有鼓膜破裂和中耳內積血者。
『肆』 神經阻滯和神經毀損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有兩點:
1、神經受損程度不同:
神經阻滯通過抑制或阻斷神經傳導發揮相應作用,神經毀損是神經結構的破壞。
2、神經結構不同:
神經阻滯的神經結構完整,其他功能不受影響。神經毀損的神經結構不完整。
適應症:
神經阻滯和神經毀損的適應症都是持續的神經異常。
神經毀損的方法,其主要有兩種使用方法,一種是化學性毀損,比如通過阿黴素、臭氧等葯物來達到神經系統毀損的目的,還有一種是物理性毀損,主要就是標准射頻,但是要慎用,會有相關的並發症。
(4)什麼是面部神經毀損術擴展閱讀:
神經的分類:
1、感覺神經:又稱傳入神經。屬於周圍神經系統。由傳入神經纖維集合而成,外包有結締組織膜,膜中有成纖維細胞、組織細胞和脂肪細胞群。外膜及內部的神經束膜中布有血管。神經的一端由感覺纖維末梢分布於感受器,另一端與腦或脊髓聯系。
感受器感受機體內外的刺激後產生興奮,並轉化為神經沖動,經傳入神經傳入中樞,引起感覺或反射。感覺神經包括單純具有傳遞感覺功能的神經,如腦神經中的嗅神經、視神經、位聽神經;亦有既包含運動纖維又含有感覺纖維的神經,如三叉神經、面神經、迷走神經和全部脊髓神經。
感覺神經能感知氣味、光線、聲波、位置;亦能感知溫度、疼痛、觸摸;亦包括震動與位置的感覺等。感覺神經發生病變則感覺減退或喪失。
2、運動神經:又稱傳出神經。屬於周圍神經系統。由傳出神經纖維集合而成,外麵包有結締組織膜。通過運動神經能將腦或脊髓所產生的沖動傳到有關內臟器官、肌肉或腺體,使效應器作出相應的反應。根據傳出神經支配部位的不同,又可分為體軀運動神經和內臟運動神經。
前者支配頭、頸、軀乾和四肢骨骼肌的運動,神經自中樞至周圍以神經乾的形式並只需一個神經元;後者又叫植物性神經,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神經自中樞至周圍需多個神經元,在周圍部分神經節交換神經元後才到達效應器。
運動神經由腦或脊髓發出,但均受大腦皮質和皮質下各中樞的控制和調節。
3、混合神經:屬周圍神經系統。由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聚集而成的神經干,外麵包有結締組織膜。在人體腦神經中的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是混合神經;31對脊神經均為混合神經。
每種混合神經內傳入纖維和傳出纖維的組成也不盡相同。典型的脊神經有4種纖維成分:軀體傳出纖維、軀體傳入纖維、內臟傳出纖維和內臟傳入纖維。
『伍』 神經損毀術
你好!根據你提供的資料,可以做ct引導下腹叢神經損毀術,以緩解腹背部疼痛劇烈。
岳陽市中醫院-放療科-王琦主任醫師
『陸』 交感神經節毀損術是什麼意思
交感神經切斷術是指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切斷或切除一定部位的交感神經,治療某些疾病。交感神經是人體自主神經系統(又稱植物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調節人體的內臟活動發揮著重要作用。早在100多年前,人類就發現,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切斷或切除一定部位的交感神經,能夠有效地治療某些疾病。那些歷史上早期的手術適應證包括原發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甲狀腺功能亢進、手汗症、上肢缺血性疾病(雷諾綜合征)、外周神經損傷後的灼性神經痛及頑固性心絞痛、長QT綜合征、頑固性上腹部疼痛,甚至癲癇、青光眼、面神經痛、偏頭痛等等。以後,有很多疾病被證實手術效果並不理想,或者逐漸地有了有效的葯物治療,所以退出了這一手術的治療范疇,但仍有一些疾病,迄今仍被認為,只有通過這一手術才能有效治療,且近些年來在手術方法上實現了很多新的突破,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創傷性和副作用也降到了最低程度,尤其是對於手汗症的治療,胸交感神經切斷術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療辦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