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周圍性面部癱瘓最先恢復什麼

周圍性面部癱瘓最先恢復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9 19:55:13

1. 面部癱瘓,該怎麼辦呢

面癱可以通過西醫用激素、神經營養劑、有的還用抗病毒葯物。中醫主要是針灸治療,初期刺激量輕,以溫針灸為主。病久可以加中葯,以溫通經脈,活血通絡。病人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受寒。最主要的是盡早治療,如果耽誤了,神經功能缺損不可逆了,則會留下後遺症。

2. 周圍性面癱的一般症狀是什麼

周圍性面癱的一般症狀是:
(1)眼球征:麻痹側的眼球與健側不在同一水平,較健側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側高,這種徵象稱為眼球征。
(2)唾液分泌障礙:麻痹側唾液分泌減少,因為面神經分出的鼓索神經支配頜下腺與舌下腺,於此分支以下病變時可有唾液分泌減少,但臨床上不容易被重視。
(3)反射:麻痹側眼輪匝肌反射、口輪匝肌反射、恐嚇瞬目反射、視反射低下。
(4)味覺障礙:在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面部與黏膜的一般感覺是正常的,而在麻痹側舌前 2/3
味覺出現障礙;多數表現味覺減低,但也有時有味覺倒錯。在鼓索分支以上病變有味覺障礙。有時,在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耳廓周圍有輕度感覺障礙。
以上四種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症狀,你可以說說你的症狀有哪些?

3. 周圍性面癱怎麼治癒

周圍性面癱是面肌麻痹最常見的一種,其表現為同側面部所有表情肌的遲緩性癱瘓,面神經受損部位在面部經神經核或面神經核以下。
1.病因治療 明確病因者,首先病因治療,兼顧面癱治療。
2.葯物治療 貝爾面癱,耳帶狀皰疹等,常用糖皮質激素,血管擴張劑,維生素B1、B12,三磷酸腺苷等。有感染病史的加用抗病毒葯物或抗生素治療。
3.輔助治療
(1)針刺療法 常選穴有:地倉、陽白、頰車、下關、魚腰、四白、人中、合谷、風池、迎香等。每日1次或隔日1次,可交替取穴。
(2)局部理療 可用熱敷患側,每次15min,每天4次,或局部紅外線理療,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炎症吸收。
4.手術治療 對外傷引起的面神經離斷,應及早行面神經吻合術、神經移植術等治療。病史較長,各種方法均無效時,可考慮面部整形修復容貌。

4. 臉上癱瘓,該怎樣治療

面癱的輔助治療:
一、自我按摩
現介紹沿著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後,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於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於面癱後下眼瞼鬆弛所致。亦可採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採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於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後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顴肌 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於顴骨止於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後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後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於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
二、表情肌康復訓練
患側面部表情肌出現運動後,進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復訓練可明顯地提高療效。面癱時主要累及的表情肌為枕額肌額腹、眼輪匝肌、提上唇肌、顴肌、提口角肌、口輪匝肌和下唇方肌。進行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訓練,可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在訓練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選擇下述的治療方法,每日訓練2~3次,每個動作訓練10~20次。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抬眉訓練 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在失用型、輕、中度病變型面癱中,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功能最容易恢復。可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於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 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示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一下,然後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於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聳鼻訓練 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有少數患者不會聳鼻運動,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齒訓練 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而這四塊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
5、努嘴訓練 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並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後,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症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
6、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於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能夠進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症狀消失。此方法有助於防治上唇方肌攣縮。
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斷受累肌群時,可按上述程序進行運動功能訓練,也能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

5. 周圍性面癱

你好! 周圍性面癱是指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又稱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發病的單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於數小時或1~2天內達高峰。病初可有下頜角或耳後疼痛。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眼裂閉合不全,試閉眼時,癱瘓側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貝耳現象。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時歪向健側,因口輪匝肌癱瘓而鼓氣或吹口哨時漏氣,因頰肌癱瘓而食物易滯留於病側齒頰之間。病變在鼓索參與面神經處以上時,可有同側味覺喪失。周圍性面癱與面神經損傷有關。面神經是人體內居於骨管中最長的神經,也是最容易受到損害的神經。 「周圍性面癱病因較為復雜,因為面神經很長,比較容易受累,其行走經絡的任何病變都可導致面癱。」 在很多人看來,能患上周圍性面癱的人都是年老體弱者。實際上,年輕人也可能患上面癱。「有些年輕人喜歡 通宵上網,有的白領則是需要工作到很晚,這時面癱也可能找上門來。要知道,人如果承受較大的壓力,勞累過度休息不足,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對於某些疾病自然就沒有足夠的抵抗力了。而人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以患各種感染疾病,周圍性面癱也與病毒感染有關,常見的如皰疹病毒,很多此病患者患側耳前或耳後出現皰疹,甚至出現聽力異常。
祝您身體健康!

6. 周圍性面癱多久可以治癒,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周圍性面癱是由於周圍面神經的炎症或顱腦損傷而造成的一種側面部表情肌的癱瘓。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眼裂閉合不全,治療周圍性面癱需要在中醫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通過調動人體的經絡,達到扶正、行氣活血、通絡驅痹的作用,從而使神經細胞活躍、加快血液循環、提高免疫機能,促進對神經細胞組織的修復、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修復受損神經,初步控制病情,讓周圍性面癱的症狀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並達到逐漸好轉的目的。

7. 周圍性面癱

文章來源:北京二院
周圍性面癱是一種不輕的面部神經疾病,給每位患者或多或少的帶來了嚴重
的困擾,而周圍性面癱患者的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盡早的康復,因為周圍性面癱
一直以來都危害著大家,所以我們要對周圍性面癱一定程度的了解,那麼周圍性
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與觀察,周圍性面癱是一種出現在人面部的疾病,由於
神經損壞,人的面部就會嚴重的發生巨變,開始是表現的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
斜。周圍性面癱的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的。嚴重時期周圍性面癱患者的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常會表現為前額皺紋消失、
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嚴重的症狀。周圍
性面癱這種疾病人人都會還怕,發生後不僅會影響到面容,還會影響家庭,影響社交等。
周圍性面癱給患者帶來的危害非常多,只有了解了周圍性面癱的危害,患者
1、由於周圍性面癱患者面容改變,性格就會自卑,不願與任何人交往,我
行我素、自作主張,患者的精神活動處於一種抑制的狀態,情緒變得低落,再加
之治療上不理想,效果不明顯所帶來的悲觀失望,痛苦感不能忍受,而產生輕生
的念頭。這樣的痛苦長時間的折磨給周圍性面癱患者帶來的抑鬱,讓病人表情淡
漠,對生活失去生存的信心。
2、周圍性面癱的發生對於正處於找工作的朋友無不是個嚴重的影響,面容
的改變,這樣一來患者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並且患者的愛情也
是會受到必然的影響的,因為愛美是年輕人的本性,這在必然程度上會給患者的
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出現眾多的並發症。
3、周圍性面癱如果不採取治療的話就會出現很多的疾病。使肝、腎、臟腑
功能、微血循環系統都會受之影響,會導致腦、腎、臟腑功能衰竭、氣血虛弱、
陰陽失調、貧血、失眠、憂郁、面部肌肉萎縮、聯帶運動、面部出現痙攣、上瞼
下垂、精神病等病症的發生,到時候不僅僅是影響人的面容了,身體全身上下都
會受到嚴重的危害。
4、周圍性面癱患者經常被人受到歧視,對自尊心的打擊非常的大,使患者
的情緒變得不斷低落,精神上萎靡。如果在外面患者就會無時無刻感受到別人異
望幫助你更好的引起對比該病的重視,及時的採取措施,遠離病情危害。

8. 口腔執業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講義: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導語: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是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癱瘓。臨床以突然發生的一側面部癱瘓,口眼歪斜為主症。常見以下二種證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一)概述

面神經麻痹是以顏面表情肌群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也稱為面癱。

根據引起面神經麻痹的損害部位不同,分為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和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兩種。

中樞性(核上性)面神經麻痹:病損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中樞之間,即當一側皮質腋干束受損時,稱為中樞性或核上性面神經麻痹。由於面神經核上部的細胞接受兩側皮質腦干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瞼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額肌和上半部眼輪匝肌的運動;面神經核下部的細胞則只接受對側皮質腦干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的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瞼裂以下的表情肌。

周圍性(核性或核下性)面神經麻痹: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造成的面癱稱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病變可位於腦橋下部(如出血、腫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其臨床特點為:①病變側全部表情肌癱瘓(但提上瞼肌除外,因該肌受動眼神經支配):如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額紋消失,口周肌群癱瘓症狀與核上癱相同;②可伴有聽覺改變、舌前2/3的味覺減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礙,其中最多見的是貝爾麻痹。

(二)貝爾麻痹

1.概述 貝爾麻痹系指臨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體征或症狀的單純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一般認為是經過面神經管的面神經部分發生急性非化膿性炎症所致。

2.病因 目前其確切病因尚不明了。本病也可髓由某種病毒感染所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貝爾麻痹常在局部受冷風吹襲或著涼後發生,故可能是因寒冷引起營養面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神經的缺亦和毛細血管的損害,而發生水腫;水腫進一步加重神經受壓和阻礙淋巴與血液的流通,形成惡性循環而導致面癱。

此外,還認為貝爾面癱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3.病理 主要是面神經水腫,髓鞘或軸突有不同程度的變性,以在莖乳孔和面神經管內的部分尤為顯著。部分患者乳突和面神經管的骨細胞也有變性。

4.臨床表現 貝爾面癱起病急驟,且少自覺症狀,不伴其他症狀或體征的突發性單側面癱,常是貝爾面癱的特殊表現。

面癱的典型症狀有:患側口角下垂,健側向上歪斜;上下唇因口輪匝肌癱瘓而不能緊密閉合,故發生飲水漏水、不能鼓腮、吹氣等功能障礙。上下眼瞼不能閉合的原因是由於眼輪匝肌癱瘓後,失去與受動眼神經支配的`上瞼提肌保持平衡協調的隨意動作,致瞼裂擴大、閉合不全、露出結膜;用力緊閉時,則眼球轉向外上方,此稱貝爾征;由於不能閉眼,故易患結膜炎。在下結膜囊內,常有淚液積滯或溢出,這種淚液運行障礙,一般是由於淚囊肌癱瘓與結膜炎等原因所引起。前額皺紋消失與不能蹙眉是貝爾面癱或周圍性面癱的重要臨床表現,也是與中樞性面癱鑒別的主要依據。

面癱的症狀還取決於損害的部位。如發生在莖乳孔外,一般都不發生味覺、淚液、唾液、聽覺等方面的變化。但如同時出現感覺功能與副交感功能的障礙時,則所出現的症狀對損害的發生部位具有定位意義。因此,臨床上在必要時,尚應進行下列各種檢查:

(1)味覺檢查:伸舌用紗布固定,擦乾唾液後,以棉簽蘸糖水或鹽水塗丁患側的舌前2/3,囑患者對有無味覺咀手示意,但不要用語言回答,以免糖(鹽)水蘸至健側而影響檢查結果。

(2)聽覺檢查:主要是檢查鐙骨肌的功能狀態。以聽音叉(256Hz)、馬表音等方法,分別對患側與健側進行由遠至近的比較,以了解患側聽覺有無改變。

(3)淚液檢查:亦稱Schirmer試驗。目的在於觀察膝狀神經節是否受損。用濾紙兩條(每條為0.5cm× 5cm),一端在2cm處彎折。將兩紙條分別安置在兩側下瞼結膜囊內做淚量測定。正常時,在5分鍾末的濾紙沾淚長度(濕長度)約為2cm。

貝爾面癱多數在1~4個月間恢復。有的可徹底治癒,有的為不全恢復,個別的可完全不能恢復。恢復不全者,常可產生癱瘓肌的攣縮,面肌痙攣或聯帶運動,成為面神經麻痹的後遺症。癱瘓肌的攣縮表現為患側鼻唇溝加深,瞼裂縮小,口角反向患側牽引,使健側面肌出現假性癱瘓現象,此時切不可將健側誤認為患側。

5.診斷與鑒別診斷 本病具有突然發作的病史與典型的周圍性面癱症狀,診斷並不困難。根據味覺、聽覺及淚液檢查結果,還可明確面神經損害部位,從而作出相應的損害定位診斷:

(1)莖乳孔以外:面癱。

(2)鼓索與鐙骨肌神經節之問:面癱+味覺喪失+唾液腺分泌障礙。

(3)鐙骨肌與膝狀神經節之間:面癱+味覺喪失+唾液腺分泌障礙+聽覺改變。

(4)膝狀神經節:面癱+味覺喪失+唾液腺、淚腺分泌障礙+聽覺改變。

(5)腦橋與膝狀神經節之間:除面癱外,感覺與分泌功能障礙一般均較輕;如損害影響聽神經時,尚可發生耳鳴、眩暈。

(6)核性損害:面癱+輕度感覺與分泌障礙,但往往影響展神經核而發生該神經的麻痹,若損害累及皮質延髓束時可發生對側偏癱。

本病應與中耳炎、損傷、聽神經瘤、腮腺疾患等引起的面神經麻痹鑒別。須注意有無耳流膿史、外傷史、聽覺障礙、腮腺病變等特點。

6.預後

影響預後的因素主要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是否及時和得當。貝爾面癱約80%的病例可在2~3個月內恢復。輕症病例多無神經變性,經2~3周後即開始恢復,於1~2個月內可痊癒;神經部分變性者,需3~6個月恢復,更嚴重者恢復緩慢或不恢復。

7.治療

貝爾面癱的治療可分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症期三個階段來考慮。

(1)急性期。起病1~2周內可視為急性期。此階段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受壓。可給阿司匹林0.5~1.09,3次/天。如無禁忌,大多數人主張進行一療程的激素治療,可採用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或口服潑尼松30~60mg/d。口服激素應在起病後立即給予,連續服用2~3日,以後即逐漸減量,一般連續使用激素不超過10日。此外,給予維生素B1100mg肌注,1次/天;維生素B12 1000μg肌注,2次/天。可做理療,可給超短波透熱療法或紅外線照射莖乳孔部。此時期不宜應用強烈針刺、電針等治療,以免導致繼發性面肌痙攣。可給予局部熱敷,肌按摩。1周以後,可用維生素B族行穴位注射。穴位可選頰車、四自、聽會、耳門、下關等。應囑患者注意保護眼睛,以防引起暴露性結膜炎,特別是要防止角膜損害,可用眼膏,入睡後應以眼罩掩蓋患側眼睛,不宜吹風和持續用眼,減少戶外活動。

(2)恢復期:第2周末至2年為恢復期。此期的治療主要是盡快使神經傳導功能恢復和加強肌收縮。除可繼續給予維生素B1、維生素B12肌肉注射外,可給予煙酸、地巴唑等。亦可加用加蘭他敏2.5mg肌肉注射,1次/天。可給予面部肌電刺激、電按摩等。此時期患者應繼續注意保護眼睛。

恢復期可根據病情進行面肌的被動和主動運動鍛煉。可對著鏡子練習各種癱瘓肌的隨意運動。大多數病例在起病後1~3個月內可完全恢復。葯物治療在6個月後已很少有效,但1~2年內仍可有自行恢復的可能。2年後約有1 0%~1 5%的患者仍留有程度不等的各種後遺症。

也有人主張當病損部位在面神經管內者,如在面癱發生後1個月仍無恢復跡象時可請耳鼻喉科醫師考慮行面神經管減壓術。

(3)後遺症期:2年後面癱仍不能恢復者可按永久性面神經麻痹處理。

例題:

1.支配口腔頜面部感覺的主要腦神經是

A.舌神經

B.舌咽神經

C.面神經

D.三叉神經

E.迷走神經

2. 支配口腔頜面部運動的主要腦神經是

A.舌神經

B.舌咽神經

C.面神經

D.三叉神經

E.迷走神經

3.三叉神經痛的特點為

A.持續性疼痛,夜間加重

B.疼痛一般與咀嚼和張閉口運動有關

C.驟然發生的陣發性電擊樣劇烈疼痛

D.臨床上常有先兆期和頭痛期

E.每次發作持續數小時

參考答案

1.D 2.C 3.C

9. 周圍性面癱早期有什麼臨床表現

周圍性面癱的症狀會比較典型的時候,患者會出現額紋的消失,抬眉不能、眼瞼閉合不全、眼瞼裂增大,鼻唇溝變偏側的鼻唇溝變淺,或者鼻唇溝消失、口角的歪斜、口角下垂、口角會出現流涎、鼓腮不能、不能吹口哨,食物咀嚼會滯留在口角歪斜的這一側。但是患者只有面部的症狀,患者沒有沒有中樞性面癱所表現出的肢體的功能障礙。少部分患者可能還會出現耳後或者是耳內的疼痛,不過都可以通過活絡修復好起來。

10. 面部癱瘓的症狀和原因是什麼

面癱分成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中樞性面癱主要表現為面部上方肌肉並不是癱瘓,閉目揚眉皺眉頭均一切正常,面下邊肌肉出現癱瘓,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松馳、示齒姿勢時口角歪向健側。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額紋消退、上眼瞼不可以徹底合閉,法令紋消退,嘴巴傾斜;示齒或笑時口角向健側傾斜,不可以鼓氣。用餐時面癱側有食材留存;有時候有眼睛干澀、味蕾減低等表現。造成中樞性面癱的原因關鍵有腦梗塞、腦出血或顱內腫瘤等。周圍性面癱的發病原因許多,如受涼、見風、病毒性感染、創傷、腫瘤、手術治療等幾種原因。常用造成周圍性面癱的病症包含Bell面癱、耳帶狀皰疹造成的面癱(Ramsay-HuntSyndrome)、顳骨骨折、腫瘤、中耳炎及手術治療損害等。

閱讀全文

與周圍性面部癱瘓最先恢復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0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4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