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緩解面部肌肉酸痛
為緩解因運動挫傷和拉傷所致的肌肉疼痛,第一個步驟應在最初的幾天,每隔4—6個小時對疼痛部位進行一次冷敷,每次堅持20分鍾。這樣能夠使肌肉從過度緊張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進行冷敷的工具可以是冰袋,也可以是一包冷凍蔬菜。
在冷敷前最好用乾爽的毛巾或衣物將冰袋裹起來,以免皮膚凍傷。
經過兩到三天的冷敷之後,肌肉的緊張狀態和疼痛感能夠得到較大緩解,這時就應該及時採取熱敷療法,以使肌肉徹底消除酸痛的感覺。
熱敷療法最好能夠做到1天3次,每次20分鍾。熱敷療法的手段多種多樣,可以用一小瓶熱水、一塊熱毛巾直接敷在疼痛部位,也可以採取烤燈、泡盆浴或沖熱水澡的方式。
❷ 面肌痙攣要怎麼緩解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患病初期,患者可以採取避免病症誘因的方法緩解症狀,盡量減少發病誘因的出現。
二,葯物治療,因為要吃足夠量大的葯,才會有好效果。所以此類葯物副作用較大,患者較難耐受,所以臨床上此法採用較少。
三,肉素,會使肌肉變得僵硬,所以在患者病症發作時,可以像發病部位注射肉毒素,使患者症狀得到二到三個月的緩解。
四,進行微創手術根治面肌痙攣,面肌痙攣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法有,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採取卡馬西平等葯物治療,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採取微血管減壓手術進行治療。
❸ 臉部酸痛怎麼辦
可能性很多,一種原因是臉部肌肉著風寒,加之被壓,導致血液循環不開,所以睡醒後酸痛 我的肩膀就是因電腦操作過頻,造成勞損,睡覺側卧後,肩部被壓,睡醒後肩部酸痛,我每次都是活動一下肩,就好一些 運動停止12小時以後,第二天變得更加歷害,然後逐漸緩解,4-6天以後症狀消失! 緩解肌肉酸痛大多採用伸展拉長肌肉的方法,這可能是由於在拉長肌肉時,刺激了肌肉的高爾基氏腱器官,使其發生抑制性沖動的結果。從中樞來看,牽拉肌肉可以改變相應中樞的興奮性,並通過負牽張反射的作用來阻斷由於肌梭興奮過高引起的痙攣,以及改善由痙攣引起的局部組織缺血,從而改進肌肉的血流,促使受損組織的康復。 我知道的還有拿熱毛巾熱敷,最好拿那種很燙的~!! 還要手撮,把肌肉撮燙! 但是時間太緊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吧! 祝你好運!哦,另外,維生素e可以部分減輕鍛煉後的肌肉疼痛! 在最新一期《梅奧醫訊》中,運動醫學專家指出,緩解肌肉酸痛應該採取先冷敷、後熱敷的方法。 為緩解因運動挫傷和拉傷所致的肌肉疼痛,第一個步驟應在最初的幾天,每隔4—6個小時對疼痛部位進行一次冷敷,每次堅持20分鍾。這樣能夠使肌肉從過度緊張的狀態中放鬆下來,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進行冷敷的工具可以是冰袋,也可以是一包冷凍蔬菜。 在冷敷前最好用乾爽的毛巾或衣物將冰袋裹起來,以免皮膚凍傷。 經過兩到三天的冷敷之後,肌肉的緊張狀態和疼痛感能夠得到較大緩解,這時就應該及時採取熱敷療法,以使肌肉徹底消除酸痛的感覺。 熱敷療法最好能夠做到1天3次,每次20分鍾。熱敷療法的手段多種多樣,可以用一小瓶熱水、一塊熱毛巾直接敷在疼痛部位,也可以採取烤燈、泡盆浴或沖熱水澡的方式。 專家同時指出,對於一些慢性病造成的肌肉或關節疼痛(例如關節炎),熱敷要比冷敷更有效。 避免肌肉酸痛的方法: *肌肉伸展運動(以靜態的方式進行)。 *漸增負荷原則:肌肉訓練的超負荷原則使得肌肉容易因此受傷,配合漸增負荷原則,慢慢提高肌肉的訓練的 質與量,才能有效避免傷害發生。 *適當的補充維他命C,唯仍需進一步分析證實。 遲發性肌肉酸痛則是指,在運動後數小時到24小時左右才出現的肌肉酸痛現象,通常肌肉酸痛的持續時間在 一至三天左右。遲發性肌肉酸痛的原因,不外是肌肉受傷、肌肉痙欒或結締組織異常所引起,不過,一般認為結 締組織異常是引起遲發性肌肉酸痛的最大原因。 一般大眾認為肌肉酸痛是乳酸堆積所造成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較少使用或訓練的肌肉,突然進行激烈或過度反復的活動,容易引起遲發性的肌肉酸痛,預防的最佳方法是 以漸進的方式進行肌肉活動,使肌肉能夠負荷將進行的繁重或多次反復運動。如果已有肌肉酸痛現象,則應休息與熱療處理,不宜再過度活動,否則易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希望採納
❹ 面肌痙攣怎麼如何緩解
、a型肉毒素注射:是目前的首選治療,在痙攣的肌肉處注射極小量a型肉毒毒素可減弱或消除肌痙攣,療效持續3~6個月,復發後重新注射仍然有效。它對症狀輕、病程短的患者可望治癒。該葯物注射後可能出現短暫的面神經麻痹症狀,對妊娠期禁用。2、抗癲癇葯:如卡馬西平0.1~0.2克,每天2~3次,逐漸增量至每天0.6克。或者苯妥英鈉0.1~0.2克,每天三次。3、面神經分支阻滯術和顱後窩微血管減壓術等,均有一定療效。但有面癱和復發等風險。
❺ 面部肌肉酸,累怎樣才能緩解
面部肌肉酸,累或者肌肉鬆馳說明胃部肌肉缺乏蛋白質 。喂蛋氨酸的這一組老鼠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發現它們變得不喜歡吃東西,發懶不活潑。
氨基酸目前發現的有22種,有9種是必需氨基酸,什麼是必需,就是人體中不能合成。有的書說是8種,這是說成年人,兒童有9種。這9種分別是:一是異亮氨酸;二是亮氨酸;三是蛋氨酸;四是賴氨酸;五是苯丙氨酸;六是擷氨酸;七是色氨酸;八是蘇氨酸;九是組氨酸(兒童需要)。22種氨基酸中,以上九種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其它13種可以由人體合成,22種氨基酸可以叫蛋白質,蛋白質和什麼有關,可以和頭發、指甲、肌肉、皮膚、血液有關,頭發是蛋白質,肌肉是蛋白質、皮膚也是蛋白質,它們的區別只不過是蛋白質不同的外在表現。
肌肉與蛋白質的關系是怎樣的。肌肉的彈性稱為結蒂組織,結蒂組織好的人,比如說運動員,他們的肌肉勻稱結實,體現的是力量和健美,這是蛋白質充足的表現,而有一些人,渾身上下卻長著發虛的贅肉,老百姓給它叫老婆肉,走起路來,或者是跑起路來那些贅肉,就下下的跳動,象打哆嗦一樣,肌肉缺乏應有的彈性,還有一些人胳膊上或腿上被物體碰了一下,會產生瘀血,一般來說,人體的部位產生瘀血後,毛細血管會自動通過輸送養分到受損的部位,通過營養來修補受損部位,恢復肌體正常,但是因為缺乏蛋白質,就無法做到這些。結蒂組織實際上是由三種營養素組成的,蛋白質、VC和鈣各佔三分之一,出現以上情況也都說明蛋白質的不足。 皮膚也是由蛋白質構成的,我們都知道一般老年人的皮膚是比較松馳的,這是因為細胞衰老和減少的表現,但是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那些講究營養的人,講究飲食結構平衡的人,60歲看上去象40多歲的樣子,而有些營養不良的人,40歲看上去象60歲的樣子。皮膚起皺,就是缺乏蛋白質,那麼,有的人會說了,用護膚品可以延遲皮膚衷老,這話說得很對,安利的雅姿護膚系列確實有這種功效,而且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效果明顯,但是確切地講,皮膚的保養是要內外結合,外部保養只佔30%,內部調理佔70%,要想皮膚好,也要補充蛋白質。
當然除了營養之外,工作壓力,睡眠姿勢也是密切相關,還有房事過多,進入冬天的一些不適。
適當休息與減壓。出去走走,放鬆一下。
❻ 臉部和牙部肌肉酸痛吃什麼葯最管用
需要消炎止痛。建議服用甲硝唑芬布芬膠囊,含甲硝唑消炎作用的,布洛芬可快速緩解疼痛。多喝水,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如果實在太嚴重的話,還是去看看醫生比較好。 希望幫到你,祝你早日恢復!
❼ 吃東西臉部肌肉痛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概述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
※※診斷
根據病史,存在上述主要症狀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並不困難。輔助診斷常用的方法有:①X線平片(關節薛氏位和髁狀突經咽側位),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改變,如硬化、骨破壞和增生、囊樣變等。②關節造影(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國內應用較少),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關節盤諸附著的改變以及軟骨面的變化。近年來,不少學者應用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發現本病的早期改變,如關節盤和滑膜充血、滲血、粘連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軟骨樣組織形成的「關節鼠」等。由於本病有很多類型,治療方法各異。因此,應作出具體類型的診斷。如翼外肌痙攣、可復性關節盤移位或關節盤穿也等。
※※治療措施
具體的治療措施有:
1.矯正咬合關系由口腔專科檢查治療
2.封閉療法可用0.25-0.5%普魯卡因3~5ml作翼外肌封閉。穿刺點在乙狀切跡中點,垂直進針,深度約2.5~3cm,回抽無血時注葯。常用於張口過大的病員。
3.氯乙烷噴霧配合按摩,可以緩解咀嚼肌痙攣。噴氯乙烷時要成霧狀,間斷噴射,配合按摩,防止凍傷。並要注意保護眼、耳,遠離火源。
4.針刺療法取穴:下關、聽宮、頰車、合谷、配醫風、太陽。
5.超短波、離子導入、電興奮及磁療等局部理療有一定療效。
治療的同時,要糾正不良習慣(如單側咀嚼),並防止張口過大等。
※※病因學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多發於青壯年。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1.創傷因素很多病員有局部創傷史。如曾承外力撞擊、突咬硬物、張口過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創傷;還有經常咀嚼硬食、夜間磨牙以及單側咀嚼習慣等。這些因素可能引起關節挫傷或勞損,咀嚼肌群功能失調對本症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2.咬合因素不少病員有明顯的咬合關系紊亂。如牙尖過高、牙齒過度磨損、磨牙缺失過多、不良的假牙、頜間距離過低等。咬合關系的紊亂,可破壞關節內部結構間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發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經精神因素與本病可有一定關系。如有些病員有情緒急燥、精神緊張、容易激動等情況。此外,有的病員有風濕病史,有的發病與受寒有關。
※※臨床表現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局部酸脹或疼痛、彈響和運動障礙。疼痛部位可在關節區或關節周圍;並可伴有輕重不等的壓痛。關節酸脹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張口時明顯。彈響在張口活動時出現。響聲可發生在下頜運動的不同階段,可為清脆的單響聲或碎裂的連響聲。常見的運動阻礙為張口受限,但也可出現張口過大或張口時下頜偏斜。此外,還可伴有顳部疼痛、頭暈、耳鳴等症狀。
※※鑒別診斷
由於很多其他疾病也常常出現上述三個主要症狀,因此必須與以下諸疾病作鑒別:
1.腫瘤
頜面深部腫瘤也可引起開口困難或牙關緊閉,因為腫瘤在深部不易被查出,而誤診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甚至進行了不恰當的治療,失去了腫瘤早期根治的良機。因此,當有開口困難,特別是同時伴發育腦神經症狀或其他症狀者,應考慮是否有以下部位的腫瘤:①顳下頜關節良性或惡性性腫瘤,特別是髁狀突軟骨肉瘤。②顳下窩腫瘤。③翼齶窩腫瘤。④上頜竇後壁癌。⑤腮腺惡性腫瘤。⑥鼻咽癌等。
2.顳下頜關節炎
①急性化膿性顳下頜關節炎(acute suppurative 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or joint),關節區可見紅腫,壓痛明顯,尤其不能上下對,稍用力即可引起關節區劇痛。②類風濕性顳下頜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常常伴有全身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尤以四肢小關節最常受累,晚期可發生關節強直。
3.耳源性疾病
外耳道癤和中耳炎症也常放射到關節區疼痛並影響開口和咀嚼,仔細進行耳科檢查當不難鑒別。
4.頸椎病
可引起頸、肩、背、耳後區以及面側部疼痛,容易誤診。但疼痛與開口和咀嚼無關,而常常與頸部活動和與姿勢有關。有的可有手的感染和運動異常。X線片可協助診斷頸椎有無骨質變化,以資鑒別。
5.莖突過長症
除了吞咽時咽部疼痛和感覺異常外,常常在開口、咀嚼時可引起髁狀突後區疼痛以及關節後區,耳後區和頸部牽涉痛。X線片檢查,容易確診。
6.癔病性牙關緊閉(hysterical trismus)
癔病性牙關緊閉如和全身其他肌痙攣或抽搐症狀伴發,則診斷比較容易。此病多發於女青年,既往有癔病史,有獨特的性格特徵,一般在發病有精神因素,然後突然發生開口困難或牙關緊閉。此病用語言暗示或間接暗示(用其他治療法結合語言暗示)常能奏效。
7.破傷風牙關節緊閉(totanic trismus)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一種以肌陣發性痙攣和緊張性收縮為特徵的急性特異性感染。由於初期病症可表現為開口困難或牙關緊閉而來口腔科就診,應與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作鑒別,以免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破傷風牙關緊閉一般都有外傷史。痙攣通常從咀嚼肌開始,先是咀嚼肌少許緊張,即病員感到開口受限;繼之出現強直性痙攣呈牙關緊閉;同時還因表情肌的緊縮使面部表情特殊,形成「苦笑」面容並可伴有面肌抽搐。
❽ 面肌痙攣怎麼治療
一、局部按摩治療:面肌肉痙攣是由於肌肉緊張引起的這一現象,穴位按摩能夠緩解病情,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對面部肌肉營養不良或者肌肉酸脹疼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在進行按摩的過程中,拇指從嘴角向上進行反復的拉推和按摩,有助於三角肌功能的恢復。
二、物理治療方法:射頻溫控熱凝療法緩解面部肌肉緊張的症狀,這種治療方法能夠產生熱能,在一定溫度的控制下,可以使面部神經功能得以改善,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緩解病情的效果。
三、中醫針灸治療方法:針灸治療能夠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對於明神經感染或者神經炎症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理和治療,能夠改善面部肌肉痙攣的症狀。
四、手術治療: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比較多,可以選擇手術治療來改善病情,這種治療方法比較徹底,通過手術能夠引起微血管對神經的壓迫,從而能夠達到治療疾病和緩解痙攣的作用。
❾ 臉上咬肌疲勞酸痛該怎麼辦
臉上咬肌疲勞酸痛好發於青壯年,以20~35歲患病率最高。一般發生在一側,但有的可逐漸累及兩側。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臉上咬肌疲勞酸痛治療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臉上咬肌疲勞酸痛治療方法
(1)服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安定,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2)理療:可選用局部紅外線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鍾,1日1次,連續照射1周為1個療程。
(3)磁鐵療法:適合於家庭治療用,患者可以用磁鐵片敷貼在痛點最明顯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常用於治療本病中的疼痛和張口受限,對關節彈響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還可以採用封閉療法、調?、正畸矯正等方法。如果有明顯手術適應症的,也可採用手術療法。
臉上咬肌疲勞酸痛的注意事項
(1)飲食原則上不予限制,但應避免咬嚼生冷堅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緊張的心理狀態,保持精神樂觀、放鬆、心胸開闊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3)工作緊張時不要養成咬牙的習慣。
(4)勿大張口,打哈欠時要注意保護下頜關節。
(5)冬季時注意麵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時,注意保護下頜關節;其它口腔內治療時,應注意不讓病人長時間地大張口。
臉上咬肌疲勞酸痛的自我診斷
(1)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多見。
(2)一般都有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征的病史。
(3)有關節彈響、疼痛的主訴症狀,疼痛與下頜運動、咀嚼有關。
(4)檢查時發現顳頜關節運動異常(開口度過大過小,開口型偏斜歪曲)。
(5)X線片檢查:X線片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的改變,關節造影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及關節周圍組織的變化。
(6)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關節腔內的病變,根據觀察到的結果直接作出診斷,還可以在鏡下取材做活檢。
❿ 臉部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
運動後,神經細胞仍然繼續發放神經沖動到肌肉去,於是便引起肌肉跳動的現象。
肌肉神經自我調節,會產生肌肉的收縮跳動。
疲勞也會引起的肌肉輕微痙攣,疲勞緩解以後就解除了。
你「近來總是感覺比較累」,恐怕就是這個原因。生活有規律點,沒大礙的。
肌肉發生不由自主的強直性收縮,就是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在運動中發生肌肉痙攣多見於小腿腓腸肌,其次為屈肌、屈趾肌和屈指肌。
(一)原因
1.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氣等環境鍛煉時,若准備運動不足,易發生肌肉痙攣。
2.電解質失調,特別是夏天運動時大量出汗,使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而引起肌肉痙攣。
3.肌肉收縮失調或損傷。如過快的連續收縮,使肌肉放鬆不夠而成痙攣,或運動中,肌肉有反復微細損傷,引起保護性強直收縮。
(二)表現
肌肉痙攣時,局部變硬,疼痛難忍,指、趾不由自主地屈曲,難以伸直。
(三)處理
1.牽拉屈曲的指(趾),使過伸,以使痙攣的肌肉被牽伸而解痙,然後局部按摩,熱敷。
2.離開寒冷環境的刺激,喝些鹽開水。
(四)預防
1.加強鍛煉,提高適應能力,運動前充分做好准備活動,特別在寒冷環境中鍛煉時,尤需注意這點。對易發生痙攣的肌肉,進行適當的按摩。
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過長時間不活動,夏天游泳如水溫較低時,游泳時間不宜過長。
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鹽開水,補充喪失的電解質。
4.疲勞時,不宜長時間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