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和眼睛抽動怎麼治療

面部和眼睛抽動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12-18 05:10:45

① 怎樣治療面部抽動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抽搐,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病因不清楚。
發病以中年女性為多,起病常為下眼瞼的輪匝肌陣發性輕微抽搐,以後逐漸向一一側面部擴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明顯。抽搐程度不一,在緊張、情緒激動或疲勞時抽搐加重,安靜或睡眠時消失。少數嚴重者,面肌抽搐可累及整個一側面肌。抽搐多限於一側,雙側者甚罕見。
本病是慢性進行性發展,一般不自發緩解,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現患側面肌癱瘓和萎縮,抽搐也停止。病程初期,面肌抽搐僅限於眼輪匝肌時,應與功能性眼瞼肌痙攣鑒別,後者不向下面部擴展,且常為雙側性。當面肌抽搐伴有其他顱神經損害,或肢體功能障礙,或件有肢體不自主動作時,應考慮顱內病變,需去醫院診治。
面肌痙攣主要採用葯物治療,可選用苯妥英鈉、利眠寧、安定、魯米那等。並配合理療。輕症患者經治療後症狀可略有減輕。重症者,葯物治療無效時,可採用面神經封閉式手術治療。

「半面痙攣」是怎樣發生的?
半面痙攣又稱面肌陣攣,為半側面部肌肉陣發性的不自主抽搐,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多見。其痙攣常自一側眼部或口角開始,隨之擴展到同側半面肌肉,但額肌較少受累。呈間歇性不自主節律性抽搐,自控不能。每次抽搐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鍾,間隔時間長短不定。人體疲勞、情緒激動、談笑瞬目等可誘發或使之加重。雖然抽搐時面部無疼痛,但頻繁發作可影響視力、言語或咀嚼功能,患者亦難以忍受。
關於本病發生的原因迄今不明。大多學者和臨床醫師認為系面神經在內耳門附近受小腦後下動脈分支壓迫所致;當血管過度迂曲、伸長拉緊或硬化時始顯症狀。推測受壓處面神經髓鞘萎縮,傳入感覺纖維與傳出運動纖維發生「短路」,激活運動纖維引起面肌痙攣。另外一種說法是:從面神經發出的運動抑制纖維,也分布於肌肉中,當某種因素使抑制纖維興奮消失時,面肌就痙攣。
根據臨床表現本病診斷較易,但應進行臨床、耳鼻咽喉及神經科檢查,力求追查可能的病因。檢查要包括X線體層照相及CT檢查,以排除面神經受腫瘤(主要小腦腦橋角或顳骨岩部的腫瘤)壓迫的可能性。例如,顳骨岩部內的膽脂瘤最初表現即為面肌痙攣,另外面神經鞘瘤及較少見的聽神經瘤亦可如此。僅當上述檢查為陰性時,方能診斷為特發性半面痙攣。

半面痙攣的治療應如何進行?
對半面痙攣的治療,因病因不明,多缺乏特效療法。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有:
(1)常在初期聯合應用鎮靜葯、弱安定葯及抗癲癇葯。可選用安定、顛茄、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痛定寧等葯物。同時配合針刺(選穴:地倉、頰車、翳風、合谷等,強刺激,留針20分鍾),可用紅外線、紫外線、超短波理療等,有望緩解輕度患者的症狀。
(2)面神經阻滯:用80%的酒精0.5ml注入莖乳孔以下面神經干周圍以阻斷其傳導功能,解除痙攣。可能2~3年後復發,但程度會明顯減輕,且可重復注射。阻滯療法具有損傷小、操作簡單的優點,其缺點是不能避免復發,不能預測面癱或痙攣的持續時間和程度。復發後雖可反復採用,但由於瘢痕的影響,療效較差。
(3)手術治療:多採用面神經電凝術,顳骨內面神經減壓術,神經切斷術,面神經減壓與神經切斷及電凝術並用等。
(4)中醫認為本病屬風痰入絡,痹阻氣血而致。治宜鎮肝熄風,疏風通絡,佐以豁痰寧神。可用鎮肝熄風湯合滌痰湯加減:代赭石20g,熟地黃20g,當歸12g,白芍20g,煅龍骨15g ,煅牡蠣15g,膽南星10g,半夏15g,僵蠶15g,茯神15g,全蟲10g,遠志10g。在急性期過後,可長期服用大活絡丹等中成葯。

面肌痙攣有哪些病因?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開始多起於眼輪匝肌,逐漸向面頰乃至整個半側面部發展,逆向發展的較少見。可因疲勞、緊張而加劇,尤以講話、微笑時明顯,嚴重時可呈痙攣狀態。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齡報道為兩歲。以往認為女性好發,近幾年統計表明,發病與性別無關。HSF發展到最後,少數病例可出現輕度的面癱。
⑴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報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屍檢時,發現其面神經部位存在有「櫻桃」大小的基底動脈瘤。目前已知大約有80%~90%的HFS是由於面神經出腦干區存在血管壓迫所致。臨床資料表明:在導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腦前下動脈(AICA)及小腦後下動脈(PICA)為主,而小腦上動脈SCA)次之。已知SCA發自於基底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交界處,走行最為恆定,而PICA和AICA則相對變異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異位壓迫到面神經;另外迷路上動脈及其他變異的大動脈如椎動脈、基底動脈亦可能對面神經形成壓迫導致HFS。以往認為:HFS是由於動脈的搏動性壓迫所致,近幾年研究表明:單一靜脈血管壓迫面神經時亦可導致HFS,且上述血管可兩者或多者對面神經形成聯合壓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HFS手術的預後。
⑵非血管因素 橋腦小腦角(CPA)的非血管佔位性病變,如肉芽腫、腫瘤和囊腫等因素亦可產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於:①佔位導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報道了一例CPA表皮樣囊腫使AICA移位壓迫到面神經導致HFS;②佔位對面神經的直接壓迫;③佔位本身異常血管的影響如動靜脈畸形、腦膜瘤、動脈瘤等。另外後顱窩的一些佔位性病變也可導致HFS。如罕見的中間神經的雪旺氏細胞瘤壓迫面神經導致的HFS。Hirano報道一例小腦血腫的患者其首發症狀為HFS。在年輕患者中,局部的蛛網膜增厚可能是產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網膜囊腫偶可發生HFS。
⑶其他因素 面神經的出腦干區存在壓迫因素是HFS產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數學者在進行橋腦小腦角手術時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區域存在血管壓迫並不產生HFS。而Kuroki等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區域的面神經脫髓鞘病變,其肌電圖可表現為類似 HFS的改變。Mar-tinelli也報道了一例面神經周圍支損傷後可出現HFS。關於面神經出腦干區以外的部位存在壓迫因素是否導致HFS,尚需進一步的探討。
此外,HFS也可見於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僅有幾例報道,其機理尚不明了,推測可能與遺傳有關。

面肌痙攣(HFS)如何治療?
(1)葯物治療
傳統的葯物治療多採用抗癲癇葯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安定等,其他葯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據報道對某些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廣應用。
(2)封閉治療
以往葯物治療HFS效果不佳時,臨床可採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但往往導致面癱,且易復發。
近幾年,肉毒桿菌毒素A(Botuline Toxin A,BTA)被廣泛應用於HFS的封閉治療。與酒精封閉相比,完全性面癱發生的比例小,作用持久。90%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葯效可維持3~4個月。其副作用為眼球發干、上瞼下垂及輕度面癱等。其毒性具有劑量依賴性,可產生稱為「燃點現象」的精神過敏。另外,對於植物神經系統也有影響。可導致心慌、心悸和血壓升高等。當與其他損害神經肌肉接頭的葯物合用時,毒性作用增大,治療HFS時推薦使用小劑量(12.5u)、多次(3~4次/年)、間歇性應用BTA。
(3)手術治療
自1944年Campbell和Kendy開始利用手術治療基底動脈瘤壓迫導致的HFS以來,經Carden(19 58),Maroon(1960)等對手術的進一步完善,Jannetta於1976年正式提出了微血管減壓(microv as 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概念。MVD已成為治療HFS的首選方法。其術式為:枕下開顱,暴露面神經,於面神經出腦干區找到壓迫血管,在其間隔以明膠海綿,肌片或Teflon片,達到減壓的目的。這一術式曾被認為是能夠治癒HFS的唯一不留後遺症的方法。
很多學者在長期隨訪中發現,MVD治療HFS其遠期有效率可達60%~70%,且部分病人在隨訪期間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乃至痊癒,少數病人症狀於術後5月方完全消失。Barker等在對其影響因素的分析中表明,病人的年齡、痙攣部位、病程及術前有無面癱與遠期療效無關。而檢測到性別及疾病的典型程度是預後評估的主要指標。隨訪表明:MDV治療HFS仍存在4%~12%的復發率,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置入的材料:明膠海綿及肌片置入後有可能被吸收導致復發,而Teflon片用於減壓後有報道可形成膽脂瘤重新又對面神經形成壓迫;(2)置入物脫落:如墊片放置欠妥貼,術者關顱前的不精細操作都可造成墊片漂移;(3)術後蛛網膜粘連包裹面神經產生壓迫;(4)減壓不充分:因各種原因,如術者的技術,術中的意外情況及壓迫血管較隱匿使減壓不充分;另外,血管聯合壓迫僅行單一血管減壓術均可導致術後復發。Jannetta認為:大多數復發病例是由於減壓不充分引起的。有學者提出,對於這些病人的再次手術仍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而對由於粘連引起的復發再次手術的意義不大。HFS復發大都在術後2年內(1月~5年),2年以後的復發率可低於1%。
MDV手術死亡率極低,但術後大多數病人會出現短暫的惡心、嘔吐、聽力下降、面部感覺障礙及眩暈等症狀,絕大多數病人可在術後兩周內消失;僅少數病人可遺有永久性的後遺症如聽力下降乃至耳聾(2.6%),面癱(0.9%),面部感覺障礙(0.4%)和腦干梗塞(0.3%),且這些後遺症隨再次手術而相對升高。

原發性面肌痙攣有什麼特點?
面肌痙攣為陣發性不規則半側面部肌的不自主抽搐或痙攣。常發生於一側面部,雙側發病者極少見。原發性面肌痙攣多發生於中年以後,女性多於男性,面肌抽搐多從眼輪匝肌開始,呈間歇性,以後逐漸擴展至同側其他顏面肌,以口角肌的抽搐最為明顯。面肌抽搐當精神緊張或疲倦時加重,在睡眠時停止發作。神經系統檢查無其他陽性體征。在肌電圖上顯示肌纖維震顫和肌束震顫波。本病一般不會自愈,治療尚不理想,目前多是對症治療。

http://www.zgxl.net/sljk/ybjb/shenjing/mjjl.htm

② 面部痙攣怎麼治療

面部痙攣是患者面神經受血管壓迫所導致的,通常會出現面部抽搐的症狀。要及時去神經科治療,可以服用營養神經以及活血化瘀的葯物,例如維生素B1、谷維素等。

③ 眼睛總是眨而且還伴有臉部肌肉抽搐

面部肌肉抽搐,面肌痙攣為陣發性半側面部肌肉和眼皮的不自主抽動,雖不危及生命,但反復的面肌抽動,常使人倍覺尷尬。
引起面肌痙攣的原因很多,它可以是面神經麻痹的後遺症之一,也可以因顱內面神經運動核或面神經的病變造成,還可能是大腦皮質運動區的病灶引起的局限性癲癇的表現。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找不到什麼明顯的原因,稱之為原發性面肌痙攣。
原發性面肌痙攣多發生在成年女性身上,最初可能僅為上,下眼瞼或口角的輕微抽動,以後可擴展到同側面部的其它肌肉。發作性的口角抽動或眼瞼抽動最引人注目。患者在談話,作報告等公開場合下抽搐最為明顯。因此,每遇與人交往時,患者的情緒就會因害怕抽搐發作而變得緊張起來,而越是緊張,抽搐發作越是明顯,精神負擔越重。
得了面肌痙攣能否治好?回答是肯定的。下面介紹幾種主要的治療方法。
(1)葯物治療:如安定,魯米那,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對少數患者可減輕症狀。氯唑沙腙等肌肉鬆弛葯物也有一定效果。
(2)理療:如鈣離子透入療法,平流電刺激,射頻熱凝療法等。
(3)乙醇注射療法:經上述葯物或理療無效的病例且症狀嚴重者,可考慮採用乙醇注射療法。用不同濃度直至無水乙醇注射於神經幹上,可暫時中斷面神經的傳導功能,使面肌痙攣解除。
(4)A型肉毒素注射療法:是將A型肉毒素注射於面部運動神經末梢,產生肌肉鬆弛性麻痹,而達到緩解痙攣的目的。注射後痙攣在短期內迅速緩解,重復注射者未發現副作用。
(5)三聯注射療法:這是筆者在實踐中採用的面肌痙攣療法。主要方法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將激素,安定,及其他葯物注射於莖乳孔,耳前皺褶中點及面部運動點,從而有效緩解面肌痙攣。本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治療無痛苦,患者樂於接受,局部副作用小,重復注射無過敏反應。

④ 眼瞼痙攣面部抽搐該怎麼辦

面部痙攣的原因比較多,有血管壓迫神經所導致的面部痙攣,面癱後遺症,外科手術,遺傳的因素,都會導致患者出現面部莖攣。出現面部痙攣之後,對於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要積極的進行治療,保持心情愉快,減少外界刺激,遠離紫外線,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維生素比較多的水果和蔬菜,要避免風寒侵入,只要積極治療,都能盡快地得到改善。

神經痙攣的症狀
得了神經痙攣,會出現不規則的抖動,就好像頭部有東西在跳動,而且患者會感覺有響動聲音,但是去醫院進行ct,磁共振進行檢查,結果很難發現病情。但是通過腦超生檢查,顱內的兩側會出現動脈,動脈的血流也會增快,患者必須要盡快的進行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的症狀加重。在進行治療時,患者要積極的配合,而且,情緒要穩定,注意休息,在進行治療時,可以通過針灸按摩,以及吃葯等治療。

⑤ 眼瞼痙攣怎麼治療

眼瞼痙攣多數是神經源性,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熬夜,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減少眼瞼疲勞。

2、局部熱敷,具體熱敷方法是用42℃左右的溫水蘸濕毛巾,將毛巾擰干後閉上眼睛,把毛巾敷在眼睛上。每天三次,每次敷十分鍾左右。

3、全身應用營養神經的葯物,可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給葯。

4、如果眼瞼痙攣長時間不能恢復,病情嚴重時可採用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療。這種手術方法效果較快,療效也更加確切。眼瞼痙攣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方法。1、一般治療:輕度疾病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睡眠、口服谷維素和其他營養葯物來改善。主要目的是讓患者減輕精神壓力和保證充足的睡眠。2、葯物治療:目前葯物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氯硝西泮和苯己醇等葯物。在疾病初期,口服葯物也能起到較好的作用,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若出現葯物副作用和耐葯性,部分患者可能會放棄治療。3、手術治療:目前這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在眼瞼點對點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後,療效可以維持一到幾個月,但有些患者會復發。建議患者應減少眼瞼疲勞,避免病情加重。同時,注意用眼衛生,遵醫囑服葯,使病情好轉。

⑥ 臉部肌肉抽搐,(面肌痙攣)怎麼治療

面部痙攣的治療,早期可以採取葯物治療,例如使用卡馬西平,但是對大多數患者的效果有限;還可以使用針灸治療的方式,但是針灸後若面部抽搐額症狀復發,症狀會更加嚴重;或者是注射肉毒素,但是效果持續時間較短,需反復注射,可能產生抗葯性。想要根治的話,建議採用手術治療。

⑦ 眼睛一直跳,臉和嘴也跟著抽搐,該吃什麼葯

面肌痙攣是一種腦神經異常導致的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狀,病因尚不明確主要是因為疲勞、精神緊張而誘發。治療一般葯物選擇中樞鎮靜葯(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效果不佳可行手術治療面神經減壓術、面神經鋼絲絞扎術等;理療有按摩針、灸和熱敷。

⑧ 眼睛上挑 還老是抽動怎麼辦

眼睛老是抽搐的原因可能有生理性因素、炎症、面肌痙攣等。

1、生理性因素

因為熬夜以及睡眠時間過短,眼部長時間沒有得到休息,處於一種比較疲勞的狀態,眼部周圍的神經和肌肉容易受到刺激從而引起肌肉痙攣。部分心理素質過差的人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患者應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態,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同時還能適當地按摩眼部來緩解症狀。

2、炎症

由於炎症反應會造成局部黏膜充血、水腫,引發眼周靜脈循環淤滯,使眼表三叉神經末梢反射功能障礙,形成眼部抽搐。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或妥布黴素地塞米松眼膏進行抗炎治療。平時要注意用眼習慣,不要用手去揉眼睛,以免被手上細菌感染。

3、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臨床上又稱為面肌抽搐,主要是病人出現一側面部肌肉陣發性的不自主抽動,沒有神經系統其他陽性體征,屬於周圍神經病。考慮和面神經通路受到機械性的壓迫有關,比如橋小腦角部位局部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患者可遵醫囑口服卡馬西平或氯硝西泮,必要時還可以給予A型肉毒素進行局部的肌肉注射。情況嚴重者,可選用微血管減壓術進行根治。

⑨ 眼瞼痙攣面肌痙攣怎麼辦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動,抽搐呈現陣發性,並且是不規則的,程度不等,可以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其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到整個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後發生,常見於中年女性,需排除顱內腫瘤、面神經炎等疾病引起的面肌痙攣,多為血管壓迫引起。原發性面肌痙攣治療首先選擇微血管減壓術,微血管減壓是醫學界目前認為根治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該手術技術成熟、操作簡單,風險較小,效果立竿見影。

⑩ 眼痙攣該怎麼辦有哪些好的方式

短時間發作的痙攣,不怎麼強直性痙攣的話,可以局部熱毛巾敷一敷,吃營養神經的葯物,吃谷維素類的葯物,觀察眼皮的跳動能不能正常。注意休息,少看電視,少看手機,少看書。

如果眼睛持續性的痙攣是不能自主控制的,有一定的規律,完全停不下來的話,可能是有面神經攣,這種情況,指的是面神經受到了刺激,導致一直在放電,可能需要在神經內科或者神經眼科就診,需要給眼睛周圍注射肉毒素局部的麻痹面神經,讓它不要再痙攣跳動,但是有可能會導致面神經的繼發性的癱瘓,可能會眼睛閉不上。

閱讀全文

與面部和眼睛抽動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1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0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4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