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吳冠中的繪畫有什麼樣的風格
吳冠中的畫風是典型的裝飾表現主義,其畫面非常的流暢好看,畫面構圖中運用了大量的點線面,在設計審美的角度看,很多作品已經很完美了,但我還是不太喜歡吳冠中的作品,他的作品形式感太強,從而缺少一點精神內涵,當然繪畫的形式有很多種,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有每個人喜歡的風格,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畫到極致就能成大家
❷ 吳冠中的父親怎麼畫
吳冠中的父親可以用畫筆,顏料在畫紙上先勾畫輪廓然後填充。吳冠中的父親是農民,但曾在小學擔任教師,關於自己的身世,吳冠中在自傳中這樣寫道一個教書兼務農的窮教員,和一位大家庭破落戶出身的文盲女子結婚後,生下一大堆兒女,我是長子。
❸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感受水墨畫中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體會水墨畫的表現特色。
2.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
幼兒對榕樹有簡單的了解。
物質准備:
1.多媒體:《鳥兒樂園》ppt課件;背景音樂《天籟森林》《山澗鳥鳴》
2.材料:宣紙兩大張、毛筆若干、墨汁、石綠、朱紅、藤黃、靛青等中國畫顏料、抹布、水桶、卷軸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難點:感受水墨畫中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請幼兒傾聽鳥兒的叫聲,感受鳥兒的快樂。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一段好聽的錄音,豎起小耳朵仔細聽,你聽到了什麼?
請幼兒傾聽鳥兒的叫聲錄音並回答。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它們高興嗎?
小結:鳥兒們很快樂、很幸福,因為它們生活在小鳥天堂鳥兒的樂園里。
過渡語:咦,那你們猜一猜鳥兒的樂園在哪裡?鳥兒的樂園藏在一個好聽的故事裡、藏在漂亮的畫里,我們一起去聽一聽、看一看吧。
二、分層次欣賞《小鳥天堂》,幼兒感受水墨畫的美。
(一)藉助水墨作品《榕樹》,幼兒欣賞《小鳥天堂》中描述榕樹的部分,
幼兒感受榕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
提問:
1.大榕樹是什麼樣子?這是一棵樹還是許多樹呢?
2.粗粗的、黑黑的、彎彎曲曲的線是什麼?細細的、黑黑的、彎彎曲曲的線是什麼?向下垂落的淡淡的黑色的線是什麼?各種顏色的點點是什麼?
小結:榕樹枝繁葉茂、枝幹交錯在一起,枝上又生根,很多的根垂到泥土裡,成了新樹干,於是一棵榕樹變成了一片根枝錯綜的榕樹叢。
(二)藉助水墨作品《小鳥天堂》,引導幼兒結合觀察、想像、動作表現畫面中的小鳥。
提問:你看到小鳥了嗎?小鳥在哪裡呢?
小結:小鳥天堂是在廣東天馬河邊的一個小島上,每天清晨鳥兒們翩翩起舞、盡情鳴唱,非常壯觀,畫家吳冠中爺爺就是被島上鳥樹相依、自然和諧的景象深深吸引,所以創作了這幅水墨畫《小鳥天堂》。
四、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一)介紹水墨畫的工具和材料。
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水墨畫是用什麼工具和材料畫出來的呢?
(二)引導幼兒嘗試使用水墨工具畫出濃淡層次不同的線條,感受水墨濃淡變化,並用點、滴、灑等方法表現小鳥。
師:我們嘗試一下用不同墨色表現樹干、樹枝吧。畫完榕樹後再用你喜歡的方法創作形態各異、不同色彩的小鳥。
(三)鼓勵幼兒模仿水墨畫風格,運用水墨創作《鳥兒樂園》。
師:今天我們也學著吳冠中爺爺的畫法,畫一幅《鳥兒樂園》吧。
1.教師講解繪畫要求和規則。
①組畫完成鳥兒樂園(大家合作完成「一樹成林」)。
②墨汁蘸的多了在墨盤上刮一刮,換顏色先涮一下筆。
③先用粗細各異的枝條給鳥兒創造一個水墨森林,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添畫上不同形態和色彩的小鳥。
2.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①關注幼兒工具材料的運用,鼓勵幼兒嘗試表現水墨濃淡變化。
②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添畫小鳥。
六、作品展示、欣賞。
(一)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二)請個別幼兒對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
(三)教師總結評價。(墨色的運用、榕樹枝條疏密)
結束語:
你們今天合作完成了《鳥兒樂園》開心嗎?在小鳥天堂里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但很多地方亂砍伐森林是很多小鳥沒有了快樂樂園,我們要做一位愛護小鳥,保護自然的小衛士,並把這個倡議告訴身邊更多的人,讓所有的鳥兒都能生活在鳥的樂園里。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活動目標
1、能畫出各種花紋、圖案。
2、感受合作繪畫、拼畫的特殊效果,體驗集體創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其他班幼兒的繪畫作品。
2、每組一張4開的大紙,水彩筆,透明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探索繪畫方法
1、觀看其他班幼兒的繪畫作品,談論自己的感受,產生繪畫願望。
2、分組觀察作品,討論繪制方法。
3、集體交流,鼓勵幼兒大膽猜想這些畫是怎麼畫出來的。
4、明確製作方法:把紙折疊以後,沿著折線剪開,把剪開的每張紙裝飾漂亮以後,再把它們用透明膠粘在一起。
5、討論:怎麼才能又快又好地把剪開的紙拼貼起來,變成原來的樣子?(折疊後可以在背面按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給每塊紙編號,然後再剪開,畫完後再按編號拼貼)
(評:視幼兒為學習的主人,啟發幼兒自己發現作品的繪制方法。同時,引發小組討論,幫助幼兒借鑒同伴經驗,進行合作學習。)
二、商議分工,合作作畫
1、引導幼兒商議分工,說說誰來折紙,誰來編號,怎麼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折疊方式和排序符號,提醒幼兒折疊次數不宜太多,三四次即可,並注意按小組商議的順序編號。(評:在每組只有一張大紙的情景中,幼兒自覺地協商、分工與合作。無論是順從、妥協,還是激烈的矛盾沖突,都是幼兒去自我中心、積累知識經驗的過程。)
3、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裝飾。(評:幼兒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按照自己的意願、方式和速度進行創作。共同的目標,團隊的合作使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倍增。教師適度的介入,有效地引發了幼兒間的互教互學。)
三、拼貼作品,共同分享
1、各小組拼貼作品,自由談論。當幼兒難以拼貼還原時,教師可引導小組之間交流討論,以便幼兒互相借鑒成功的經驗。
2、師幼共同拼貼全班的作品,欣賞巨大的合作畫,分享成功的喜悅。
3、啟發幼兒找一找自己的畫在什麼地方,自己組的畫在什麼地方。說說看到全班小朋友的畫合在一起,變出這么大一幅畫,心裡是怎麼想的。
(評:隨著作品面積的拼貼擴大,幼兒在驚嘆的同時,深深感受到了集體力量的巨大。合作作品的特殊效果在帶給幼兒美感的同時,也帶來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並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准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變魔術」游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游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啟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徵。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麼不同?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系。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麼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麼表情?」
小結:「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製作臉譜,教師巡迴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像、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網路: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
美術
學期計劃
三月份
主題一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主題二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四月份
主題三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主題四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五月份
主題五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主題六次主題一次主題三
六月份
主題七次主題一次主題三讓愛住我家
親密一家人家庭總動員骨碌骨碌轉
輪子骨碌碌玩具骨碌碌大大小小
大動物,小動物變大變小七彩樂園
找找顏色我和顏色做游戲健康歌
我運動我健康快樂寶貝
笑一笑過節了試試看真好玩
有趣的水一起來玩
次主題二次主題二次主題二次主題二次主題二次主題二次主題二來來來,來我家身體骨碌碌大人國,小人國奇妙的顏色我會吃幫幫樂親親沙土
主題八小汗珠
次主題一頑皮的太陽次主題二嘩啦啦,下雨了次主題三涼爽一夏
周計劃
第一周
主題一讓愛住我家次主題一親密一家人教學活動一開心媽媽
第二周
主題一讓愛住我家
次主題二來來來,來我家教學活動二神奇的刷子第三周
主題二骨碌骨碌轉次主題一輪子骨碌碌教學活動三車輪滾滾第四周
主題二骨碌骨碌轉次主題三玩具骨碌碌
教學活動四石頭骨碌碌第五周
主題三大大小小
次主題二大人國·小人國教學活動五大筆小筆畫一畫第六周
主題三大大小小次主題三變大變小教學活動六小帆船第七周
主題四七彩樂園次主題二奇妙的顏色教學活動七顏色對對碰第八周
主題四七彩樂園
次主題三我和顏色做游戲教學活動八彩色小背心
第九周
主題五健康歌次主題一我運動
教學活動九美麗的花園第十周
主題五健康歌
次主題二我會吃活教學動十心情卡第十一周
主題六快樂寶貝次主題三過節了教學活動十一心願樹第十二周
主題七試試看真好玩次主題二親親沙土教學活動十二玩泥巴第十三周
主題七家庭總動員次主題三一起來玩
教學活動十三好玩的磁鐵第十四周
主題七試試看真好玩次教學主題三一起來玩活動十四會唱歌的罐罐第十五周
主題八小汗珠
次主題一頑皮的太陽活動教學十五太陽你好第十六周
主題八小汗珠次主題三涼爽一夏教學活動十六果盤秀
主題一我愛我家3.5教學活動:開心媽媽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的喜好和為自己付出的豐勞,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1.嘗試關心媽媽,用多種材料為媽媽製作手鐲。活動准備:
1.邀請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1.請兩位家長介紹孩子成長的過程。1.塑料、串珠、塑料管、塑料繩若幹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的辛苦,啟發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1)媽媽平時都是怎麼關心你的?(2)你生病時,媽媽是怎麼做的?1.游戲:我愛媽媽
請幼兒和媽媽背對背做,根據老師的提問。如:媽媽最喜歡吃什麼水果?最喜歡穿什
顏色的衣服?你最喜歡和媽媽一起做什麼事情?先讓媽媽寫出來。再請寫出來,看是否一致。
3.請兩位家長分別通過錄像、照片的形式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和有趣的事情,使幼兒體會媽媽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
4.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材料為媽媽做一個手鐲,給媽媽戴上並親吻媽媽。活動效果:活動讓幼兒了解到媽媽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從而懂得關心自己的媽媽。
體會:幼兒在製作手鐲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因有一個偉大的媽媽。
教學活動:神奇的刷子3.12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刷子均勻塗色1.體驗同伴合作刷房子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各種造型的房子圖片
1.各種顏色的廣告顏料、水粉刷子、調色盤、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各種造型的房子圖片。說一說你喜歡哪座房子?為什麼?引導幼兒重點說出
房子的特徵、顏色。1.師幼共同裝飾房子。
1.出示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請幼兒說一說怎樣使房子變得更深亮
2.教師示範塗刷的方法:用刷子蘸上顏料,從左往右,從上到下。一筆一筆地刷。3.分組討論每組房子要刷的顏色,啟發幼兒沒面牆壁和屋頂可塗成不同的顏色。4.幼兒分別塗刷、裝飾房子。提醒幼兒注意每個刷子只能蘸一種顏色,盡量不要把顏
料弄到地上、衣服上。
1.請幼兒相互欣賞各組的作品,然後講一講自己是怎樣裝飾房子的。活動效果: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同夥伴一起合作刷房子的快樂心情,大部分幼兒都學會用刷子均勻的塗色。
活動體會:活動培養了幼兒大膽地作畫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手腕的靈活性。
主題二骨碌骨教學活動:車輪滾滾活動目標:
1.探索車輪表面的紋理,嘗試用波浪線、折線、等線碌轉3.19條裝飾
2.能將寬紙條貼成圈,體驗製作車輪的快樂活動准備:
1.汽車輪胎圖片,具有不同紋理的玩具汽車2.空白的寬線條,各色油畫棒、膠水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玩具車輪,欣賞車輪紋理
(1)請幼兒自由觀察玩具車車輪,說說像什麼?(2)教師演示如何畫波浪線、折線2.引導幼兒畫曲線,嘗試製作車輪。
(1)幼兒在空白紙條上畫波浪線、折線裝飾車輪。(2)請幼兒將裝飾好的車輪圈粘貼成圈,製作成車輪3.師幼一起布置美麗車輪展。
(1)組織自製車輪展,幼兒自由欣賞作品。
(2)幼兒手拿自己製作的車輪,自由玩滾車輪的游戲。
活動效果:通過在活動中的各種探索和嘗試,讓幼兒學會了畫曲線、波浪線來裝飾輪胎的紋理,能將寬紙條粘貼成圈,完成了教學目標。
活動體會:讓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體驗到和大家一起製作車輪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在不同種類的紙質底板上進行動物圖案設計後製作紙漿畫。
2、在玩紙漿過程中體驗樂趣,萌發對紙漿藝術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鍛煉手部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
1、前期活動:和幼兒共同製作各色紙漿。
2、物質准備:
(1)幼兒的前期紙漿作品。
(2)彩色紙漿泥若干小桶、筷子、抹布。
(3)不同種類的紙質底板(硬板紙、彩色卡紙、紙盤、紙盒)
活動過程:
一、欣賞紙漿畫,回顧已有經驗
這些畫是用什麼材料製作成的?它和我們以往的圖畫有什麼不同?
二、認識不同種類的底板,激發作畫願望
1、出示各種底板提問:
這些材料你們認識嗎?是用什麼做的?它們有什麼用?
2、今天我們就用這些不同種類的紙質材料來製作動物紙漿畫
3、幼兒討論:我喜歡的動物
三、玩紙漿,體驗紙漿作畫的樂趣
1、交代操作要求
(1)在底板上畫好自己喜歡的動物圖案,要把動物的特徵畫出來
(2)粘貼時紙漿不要過多,粘時不要過厚;紙漿要覆蓋整個畫面
(3)注意色彩的搭配,貼完一種顏色再換另一種
(4)粘貼的過程中各種顏色之間的銜接一定要嚴實,使各色紙漿相互形成一個整體
2、衛生要求:
(1)不把紙漿弄到自己或是其他小朋友的身上,要保持桌面、地面干凈
(2)玩成作品後用抹布把手擦乾凈,整理好材料
3、幼兒分組玩紙漿,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
五、活動延伸
1、在美工區中投放各色的紙漿泥,引導幼兒繼續玩紙漿,並學習將畫面裝飾得更漂亮。
2、在各種輔助材料上作畫,嘗試合作紙漿畫製作活動。
活動背景
油畫棒和水粉都是一種作畫的工具,對於幼兒來說,油畫棒和水粉都是一種比較簡單又好用的繪畫工具,油畫棒比水粉更簡單,不過油畫棒和水粉的結合也可以繪畫出優秀的作品。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油畫棒與水粉相結合的作畫方法表現小螞蟻。
2、增加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范畫一張(上面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螞蟻)。
2、油畫棒,各色水粉顏料,水粉筆,白紙,廢舊報紙。
3、自製魔術棒一支(在水粉筆的另一頭貼上一顆星星)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題激趣。
教師手持魔術棒說:你們好!我是魔術師,今天我要給你們變一個好玩的魔術。
出示範畫:看,這是一張白紙上面什麼也沒有,對不對?現在,我要馬上把它變成一幅漂亮的圖畫,你們相不相信?你們想讓我變出什麼畫呢?(請個別幼兒猜一猜。)
我到底能變出什麼呢?好,魔術馬上開始。
將范畫貼在黑板上說:變變變!(迅速將顏料刷到范畫上,「變」出螞蟻)你們說,我變出什麼呀?(螞蟻)
你們想不想也來當魔術師變出可愛的小螞蟻呀?我們一起來學吧。
(二)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小螞蟻,並示範畫螞蟻。
觀察小螞蟻:小螞蟻長什麼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
師幼共同小結: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下面我們就來「變」小螞蟻。
我們選一支白色的油畫棒,在紙上畫小螞蟻。
交代作畫步驟:園園的頭——園園的身體比頭小一點——水滴形的尾巴——畫上觸角、眼睛、嘴和六條腿——再添畫景物——刷顏料(方法:橫著刷或豎著刷)
(三)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2、鼓勵幼兒添畫喜歡的景物,使畫面更加豐富。
3、鼓勵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4、鼓勵畫得快的小朋友說說小螞蟻的故事。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結束語:我們回去把這個魔術教給其他小朋友玩好嗎?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一起玩,產生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2、在教師引導下,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皮球若干、剪出勾畫好的球筐圖案的紙、彩色紙(黃、紅、藍、綠)剪出小圓形紙片若干、廢紙筐若干、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圓圓的、能滾動、又能跳起來的玩具,小朋友你們猜猜是什麼?
二、出示皮球。
三、引導幼兒說出皮球的外觀形象。
師:怎樣和它做游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拍、滾、踢的游戲。
師:球寶寶累了,老師把球寶寶送回家,也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四、出示畫好的圖案,圓形紙片、膠水等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你桌子上圓圓的像什麼?
師:那咱們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皮球?引導幼兒觀察紙片的顏色。
五、師:請小朋友把各種顏色的皮球送回家。
六、老師巡視觀察幼兒粘貼的情況,引導幼兒邊說出球的顏色邊粘貼,並提醒幼兒把廢紙放到廢紙筐中,少塗膠水,注意衛生。
七、教師共同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么多顏色的皮球放在一起,可以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五顏六色」。
師:小朋友都把球寶寶送回家了,球寶寶說:謝謝你們!
八、游戲《拉個圓圈走走》自然結束。
活動自評:
此游戲形式適合托班幼兒年齡特點,幼兒興趣高,突出了動靜結合,此活動滲透多種能力的培養,活動中幼兒可以遵守美工活動的常規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
主題名稱
新年樂
課題名稱
我是服裝設計師
活動目標
1、運用繪畫法是設計簡單的服裝,如:坎肩、裙子等。
2、根據廢舊材料的特點,運用剪、粘、拼接方法設計、製作服裝。
3、知道廢物利用,培養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各種廢舊材料如:報紙、掛歷紙、包裝袋、塑料袋等;剪子、膠水雙面膠、訂書機;時裝表演的錄音磁帶。
2、請家長與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的人們的服裝,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閱讀幼兒用書4冊第7頁。
3、教師事先用廢舊材料製作的服飾樣品2-3件。
4、時裝表演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明星時裝隊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時裝表演。」
(播放音樂,幼兒模特隊上場)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時裝的樣式、裝飾方法。
(1)師:「他們最外面的衣服用什麼做的?這幾件衣服一模一樣嗎?哪兒不一樣?…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從服裝的樣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細觀察。
(2)探索裝飾方法。
師:「這些服裝漂亮嗎?怎樣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兒自由回答)以魔術的方式把服裝表的更漂亮。
師:「他們是怎樣裝飾的?」(留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觀察想像)
3、開拓幼兒思維,探索服裝的製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節引入主題:「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舉行時裝表演大會,動物們想請我們去參加……。我們就來當回小小服裝設計師,為自己設計一套服裝,你們想為自己設計一套什麼樣的服裝?」(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出示收集的廢舊物品,幼兒討論想像。
師:拿到一個塑料袋怎樣才能把它變成服裝呢?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師:「先要怎麼樣?」(撕領口)教師示範。我的創新
師:「然後呢?」(幼兒自由交流想像)。
5、幼兒製作服裝,教師適時指導。
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製作方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設計並動手製作。
師:「想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做的不要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看誰的想法最新穎,誰就是我們班的設計大師哦!
幼兒自行製作,教師適時指導。
6、幼兒穿上服裝,自由評價。
師:「你坐的是什麼服裝?你覺得自己設計的服裝什麼地方最好看?為什麼呢?講個大家聽一聽?
「你最喜歡誰的服裝?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7、師幼共同進行時裝表演。
小結及反思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經驗、興趣和需要,只有將幼兒生成的內容與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起來,並在動態中不斷地調整,才能不斷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幼兒自主選擇廢舊材料,運用剪、折、撕、畫、貼等技能,充分鍛煉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力,大膽自由表現,設計出各自喜歡的服裝。教師在活動中作了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不僅給了孩子更大的發揮餘地和想像空間,而且更好的融洽了師生關系。
❹ 賞析吳冠中繪畫藝術特徵
中國畫又透露著西洋畫的用色、光影與用筆的表現技法。雖然他高度概括了繪畫創作對象的線條。表現出中國畫的寫意特點,但是他的用筆一直像是在用油畫筆作為創作工具,筆觸硬朗缺少變化。
吳冠中用硬筆創作以軟筆為特徵的中國畫。這大概是他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的特點,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影響。那些個時代畫家在東西方文化藝術的領域來回穿梭。
沾染上了異樣的表現方式與另樣的藝術氣息,難分伯仲。吳冠中的國畫特別是風景的裝飾意味很強。那些色塊、那些線條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形式感。
(4)吳冠中面部怎麼畫擴展閱讀:
《北國風光》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珍藏30年的吳冠中先生油畫《北國風光》,這幅油畫精品經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成功,被拍2700萬人民幣。
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當年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繪的大型壁畫的畫稿,吳老評價這幅作品:「畫稿並不小,並且是盡了全力的,所以其實不再是『稿』,已體現了巨幅作品的最終效果。」
此幅作品描繪了中國北方自然景象的氣勢磅礴,融合了中國筆墨的細膩與西洋油畫色彩的和諧,作為吳老極為珍貴的畫作。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桑梓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大學生就學。
❺ 吳冠中的繪畫有什麼樣的風格
吳冠中創造性地將西方的形式美與中國傳統審美中的意境美進行有機結合,構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韻」新體系。其油畫和水墨風景大多取材於江南風光,用幾何性的形體組合、鮮明純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調表現詩一般的意境。其風格越成熟,抽象化傾向越突出,有的作品甚至成為一堆墨線和彩點的交織,飛舞跳動,構成節奏、韻律和詩意。在當代世界多元的文化語境中,吳冠中先生找到了具有自己代碼的藝術語言,並得到了世界藝壇的認可。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1]
。
❻ 吳冠中(1919.8.29—2010.6.25)
吳冠中在夫人朱碧琴肖像畫前
1919年8月29日,出生於江蘇宜興,閘口鄉北渠村。
1936年:入國立杭州藝專。
1938年:師從常書鴻,關良學習油畫。
1939年:始用吳荼茶筆名,後用荼(如火如荼)。
1946年:全國美術選拔考試第一名,1947年到法國巴黎高等美院深 造。
1950年:回國,任教中央美院素描講師;之後先後在清華,工美,藝術師范任教;後又到清華,直至退休。
1978年:舉辦中央工藝美院舉辦《吳冠中作品展》
1997年: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吳冠中畫展》
2002年: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 香港藝術館《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
2003年:中國造型藝術終身成就獎。
2004年:「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世界巡迴展。 創作出版自傳《我負丹青》
2006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寫作出版一百五十多萬文字。
2008年:拍賣《長江萬里圖》,捐贈清華大學,設立《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勵基金》
2009年1月16日,吳冠中(90歲)赴上海參加《我負丹青-吳冠中捐獻作品展》(160幅)
2010年6月25日:北京醫院安詳辭世。
2010年8月29日:清華大學設立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
2019年7月1 日:清華大學成立《吳冠中藝術研究基金》
今年是吳冠中先生誕生100周年,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浙江美術館、中華藝術宮等多家美術館舉辦了吳冠中畫展。
吳冠中先生生前向故宮博物院、新家坡美術館、香港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宜興吳冠中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公立美術館捐贈了大量代表性作品,都是他最滿意的精品佳作。
吳先生幽默地聲稱自己的捐贈行為是「嫁女兒」,而博物館、美術館是最好的「婆家」。他捐贈作品的唯一要求是: 不能藏在庫房裡束之高閣精心保護,要擺放在展廳中,面向廣大的觀眾,讓更多的人欣賞和了解中國畫家的傑作。吳冠中先生想必是繼承了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理念,他為提高民眾的審美水平,獻出了自己的畢生心血。
中國的毛筆是最擅長勾線的,在長短肥瘦粗細的變化中,古人歸納總結了高古游絲描、鐵線描、柳葉描、釘頭鼠尾描等十八種線描技法。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有各種各樣的皴法,比如披麻皴、荷葉皴、雨點皴、折帶皴等等,用來表現南北方不同的山脈和山石肌理。描繪樹木花草的又有花樣繁多的點法:介字點、菊花點、胡椒點、梧桐點等等。
吳冠中先生的點和線和傳統中國畫的審美要求完全不同。是他個人的風格,創立了現代的筆墨趣味。
吳冠中在林風眠校長創立的杭州美院求學時,既接受了西方的素描造型、油畫技法方面的系統學習,同時每周有二次學習中國畫的機會。期間1940年吳冠中曾經專門跟隨國畫大家潘天壽大師學習。
1947年,吳冠中先生來到法國巴黎高等美院師從蘇費爾皮學習油畫,1950年回國任教。從中央美院、北京藝術師范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到清華大學,直到退休。(題外話:那麼他是位好老師嗎?)
《白發之花》,是吳冠中先生2003年創作的作品。2003年,吳冠中先生虛歲85歲,正好是本命年,羊年,吳先生本來是全然不信的。無奈這一年,他和夫人都罹患重疾不得不入院治療。2003年,對於吳先生一家人來說無疑是很艱難的一年。2003年,對於生活在北京、廣東以及香港的普通中國人來說,也同樣是愁雲慘淡,他們被「非典」的陰影所籠罩著。
吳冠中大師的畫作,大多清新、美好,雅俗共賞,有幸福的味道。然而,《白發之花》有死神即將來臨的壓迫,也有努力的抗爭,有光明和希望。
幸運的是,吳冠中大師康復了,中國人也戰勝了這場飛來的瘟疫。
吳冠中曾說:「我一生只看重三個人:魯迅、梵高和妻子。魯迅給我方向,給我精神;梵高給我性格,給我獨特;而妻子朱碧琴成全我一生的夢想,平凡、善良、美!」
在吳冠中心目中,魯迅先生是真正偉大的靈魂、民族魂。他曾經感慨:一百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他也曾遺憾:丹青負我,我負丹青。江南美景容易得,世間再無周樹人。畫一顆頂天立地、百折不撓的樹,俯視家鄉、昂揚姿態的樹,代表畫家心中的魯迅精神!
❼ 吳冠中的繪畫風格被世人常歸於什麼畫派
吳冠中的繪畫風格:中西融合畫風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
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
後印象派對吳冠中繪畫風格的影響也是至關重的。他不斷掙扎在中西文化之間,作品也日漸成熟。吳冠中在東尋西找中融會貫通,最終,完成對中國美學的深刻認識及對西方現實技法的掌握,實現二者完美的結合點。
(本文參閱了《網路》《網路知道》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