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個月寶寶身上長了很多風濕疙瘩怎麼辦啊
問題分析: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以及真皮淺層的皮膚病,濕疹在初發或急性階段時,患病部位有成片的紅斑,覆有密集或分散的小丘疹,嚴重時可發生滲液、糜爛,長期摩擦搔抓可引起顯著的苔蘚樣化和神經性皮炎。嬰兒濕疹也與溫度有很大關系 建議外用用葯如硼酸洗液,乙氧苯柳胺軟膏,或丁苯羥酸如軟膏,口服葯如氯雷他定顆粒,酮替芬片在平時應注意患處的清潔乾燥
『貳』 用什麼方法才能准確檢查風濕病
這個有些多了CT是指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CT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價值較高,應用普遍。對顱內腫瘤、膿腫與肉芽腫、寄生蟲並外傷性血腫與腦損傷、腦梗塞與腦出血以及椎管內腫瘤與椎間盤脫出等病診斷效果好,診斷較為可靠。
『叄』 用什麼中醫熏蒸風濕最好
中葯熏蒸又叫中葯汽療,是用中草葯煎煮產生的葯汽熏蒸人體來治病或健身的一種外治療法。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除有抵禦外邪侵襲的保護作用外,還有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中葯汽療是利用皮膚這一生理特性,使葯物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葯效。皮膚的吸收滲透與濕度有關,葯汽的濕度正好增強吸收滲透的效果。
葯汽的溫熱刺激使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周圍組織營養得以改善,葯汽的溫熱刺激還使毛孔開放,全身出汗,讓體內「邪毒」隨汗排出體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勞,給人以舒暢之感;同時又能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神經系統形成新的反射,從而破壞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聯系,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葯汽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徑上,還同時滲透穴位、疏通經絡(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故能益氣養血,調節機體陰陽平衡。
採用合適的汽療設備,可使治療過程成為「桑拿」一般的享受過程,有助於消除患者的緊張感、不適感,提高對葯物治療的接受度,從「心理」和「意識」的層面上調動患者「正氣」的自主性抗病祛病能力。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肆』 類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葯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內分泌、營養、地理、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和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索等方面有關系,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較好的葯是「芝元牌節舒康軟膠囊」,
芝元牌節舒康軟膠囊採用高級粉碎技術將軟骨研磨至超微粉末,打散了軟骨蛋白質的大分子,使其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對關節發炎、關節腫脹疼痛等有良好的再生功效。芝元牌節舒康軟膠囊為軟骨細胞輸送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並可抑制關節軟骨鈣化現象,促生膠質纖維保留水份,並把滋潤留在軟骨表皮的角質層內,使得全身軟骨組織具有保濕性、潤滑性及彈性。 除了選擇芝元牌節舒康軟膠囊進行治療,其預防也很重要: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
『伍』 手背皮膚出現一小塊角質化硬皮
像老繭,剪了後還長是硬皮病!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據南京市中醫院風濕免疫科徐蕾主任中醫師介紹,硬皮病目前還沒有明確發病原因,主要包括血管異常、免疫異常、外部感染、遺傳因素等,但是多數專家認為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則認為病因主要是由於素體陽氣虛弱,津血不足,抗病能力低下,外感濕熱、風邪,邪阻脈絡,氣滯血淤、氣血不通。徐主任說,在治療上中醫辨證以內服為主,健脾益氣,養血活血,配以中葯洗漬,同時盡可能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皮痹日久不愈,發生壞疽,甚至內臟病變。
在連吃了大約15天的鮮豌豆後(每天一斤多),硬皮神奇的好轉消失了。
查了豌豆的功效如下!
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亞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
豌豆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症狀的食療佳品。此外,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食用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乾燥者應該多吃。
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治霍亂轉筋,腳氣,癰腫。
①《紹興校定證類本草》:"主調顆營衛,益中平氣。"
③《綱目》:"研末塗癰腫、痘瘡。"
④《本草從新》:"理脾胃。"
⑤《醫林纂要》:"利小便。"
⑥《隨息居飲食譜》:"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