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腳趾有很厚的死皮,泡腳過後很明顯,是什麼原因,要怎麼治療啊!
問題分析:
您好,應該是老繭,您所述的腳部老繭是由於穿鞋或者行走姿勢不當引起的,可以通過改變鞋子來消除繭子。腳部的皮膚在不合適的鞋子的摩擦下很容易生出繭子,這是皮膚角質層增生造成的,也是皮膚的自我保護反應。但繭子會產生疼痛感,時間長了可能造成雞眼。
意見建議:
可以在外科挖出雞眼或者繭子,局部塗抹葯物保護。穿寬松的鞋子和透氣的襪子,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不要穿著不合適或者夾腳、不舒適的鞋子,也不宜穿不合適的鞋子而長時間的站立、行走,需要走路、跑步、幹活時可以穿運動鞋。改變穿鞋的習慣就能改善繭子。
B. 兩歲寶寶大腳趾頭起皮是怎麼回事
脫皮的原因還不清楚,因為常常合並手掌多汗,所以有人認為與出汗不良有關系。也有的人認為是與人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有關,如手足癬等。患者每年春末與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手掌心就會發生此種脫皮現象。這是因為表皮的角質層與下面的表皮分離的結果。剛開始手掌出現一些小的白點,以後小白點漸漸擴大,形成大小不一的像乾涸的水皰,表面出現一層發白的角質層,可以自然破裂,脫落下來像一層半透明的薄紙一樣。如果不斷脫落,留下的就是像地圖那樣的大片粉紅色的新生長的表皮。如果沒有等到自然脫落而去撕脫,就會出現出血、疼痛
C. 腳趾頭上都長了一層厚厚的老繭,怎麼根除
鞋子裡面可以鋪上柔軟的鞋墊、指甲刀去除腳繭。因為角質層里沒有神經和血管。但很多修腳店是使用共用的刀具,它直接作用於人體皮膚與
角質層,稍有不慎也會因刺傷造成感染。
D. 我的腳趾為什麼會脫皮
你可能得了腳癬,腳癬欲稱「腳氣」,中醫學稱為「腳濕氣」,是一種淺部黴菌感染的皮膚病,它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乾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乾燥、粗糙、變厚、脫皮、冬季易皸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皮後見潮紅,滲出黃水。兩者都具有奇癢,也可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春夏加重,秋冬減輕。 治療原則: 1.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常用抗真菌制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亦可聯合其他抗真菌制劑交替使用; 2.皮疹泛發頑固者,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葯治療,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 3.對同時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並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 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勤換鞋襪。 (2) 對腳部多汗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 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 選用外用葯宜兩葯交替使用,同一種葯不宜久用。 (5) 痊癒後,每周塗葯1次,天熱更宜堅持。 本病以外治為主。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 將雙足用溫水洗凈後擦乾,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 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 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 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 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2、 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 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隻、龜1隻。龜洗凈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 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葯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 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薑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凈,和 上葯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系,恢復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 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薑(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葯用布共為1包, 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鍾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 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E. 我女兒3歲了,最近這幾天發現她的兩個腳趾肚上出現角質,還裂紋,給她用鹽水洗了,有好轉,為什麼會這樣
你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天氣乾燥,造成皮膚原來的角質層乾裂。
對於治療,主要是需要一些軟化角質層的葯物們還有就是合用一些促進皮膚生長的葯物,或者愈裂霜等。最好在溫水燙洗後在塗抹葯膏。效果很好
F. 腳指上為何會長老繭
可以去除粗硬的角質。如洗完澡硬皮軟化之後,可用浮石去除硬皮,但不可直接去摳或刮,因為反而刺激角質層生長。 預防盡量不要穿太高的鞋,如果非穿不可,可以將有黏性的泡綿放在趾尖,緩和腳趾的壓力;或是用甜甜圈狀的泡綿,墊空腳底。 對於工作必須穿高跟鞋女性,不要全部的高跟鞋都選同一高度。選擇不同高度的高跟鞋,讓壓迫點不同,比較不會生出厚繭、硬皮。 穿了不合腳的鞋子,導致腳與鞋子過分摩擦,便容易在腳掌、拇趾底部和腳後跟這三個部位長老繭。腳繭的治療得從選穿合適的鞋子和加倍護理開始。除了盡量穿質軟、低跟的鞋子外,常用滋養油潤澤腳底也很重要。選擇高滋潤度的嬰兒油或橄欖油,定期在就寢前塗在腳底,再穿上襪子,讓熱氣使毛細孔張開、油分被吸收而柔軟、光滑干硬腳繭。第二天起床後先用浮石摩擦長繭部位,然後用溫水洗凈。一星期護理一次,就會有顯著的效果。
G. 腳趾上長了一個硬的象老繭的東西,是怎麼回事懇請您的答復
雞眼是一種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物,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表面,呈圓形似雞眼故得其名。祖國醫學亦稱為「雞眼」和「肉刺」。中醫認為雞眼是由於足部長期受壓,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養,生長異常所致雞眼就是局部皮膚角質層增生,常常發生在足底。趾間、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腳或過緊是引起雞眼的常見原因。
是雞眼。你去葯店買雞眼膏,成分是水楊酸納,貼在那個「老繭」上
用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那塊肉發白就輕輕的撕去出現新肉然後再貼上直到那塊沒有絲狀的根為止大約一月左右就會沒事了或去有專門摳雞眼的還包去根呢。
芹菜葉治雞眼 芹菜葉洗凈,捏成一小把,在雞眼處塗擦,至葉汁擦乾時為止。每日3~4次,一周雞眼即被吸收,患腳完好如初。
清涼油治雞眼 每天數次將清涼油塗在雞眼上,再用點燃的香煙去熏烤,讓清涼油溶滲進雞眼內。治療一段時間,雞眼自然脫落,不留痕跡。
萬年青葉治雞眼 先將患處用淡鹽溫開水泡,小刀削去老皮,然後取萬年青葉適量,洗凈,搗爛敷患處,紗布包紮,膠布固定,2日一換,3次愈。
蔥片治雞眼 將有雞眼的腳用水洗凈,取老蔥一根,在近須的部位切薄片,把蔥片貼在雞眼上,再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蔥片一次,至雞眼脫落。
蘿雐治雞眼 蘿雐,亦稱婆婆針線包。莖葉內含有豐富的乳白色漿汁。取新鮮蘿雐藤或葉莖折斷的乳白色液塗於雞眼上,每日1次,5~10次可使雞眼乾枯脫落。
蕎面治雞眼 蕎面30克,荸薺一個(搗爛),加水和勻,敷雞眼處,用布包紮好,有用此方者在一二日內連根齊落。
韭菜治雞眼 取韭菜(連莖根)少許,洗凈,切碎,塗患部。一天一次。10天左右見效。還可將生薑片置患處,隔日雞眼可自行脫落。
半夏治雞眼 取半夏5克,研細末,將患處溫水泡軟,颳去角化層,敷上葯粉,膠布固定。5天後去葯,大多可愈,不復發。
蓖麻子治雞眼 取1~2粒蓖麻子,在火上燒烤,變酥時揉去外皮,將白色種仁捏破趁熱敷在患處,外用膠布嚴封四周。過兩天後打開膠布,用刮鬍刀片輕輕地將上面角質刮掉,當剝下最後一層時,可見皮膚層粉紅色而不出血,有一圓形淺凹時,再在上面貼一小塊膠布。三四天後,皮膚長好,膠布脫落即愈。
烏梅治雞眼 用熱水浸泡雞眼部位,用小刀除去表面角質層,用棉簽蘸烏梅液搽於雞眼部,待晾乾後再塗1~2次,每日3~4次。烏梅液製法:烏梅60克,食鹽20克,食醋60毫升。共置於約200毫升的磨口瓶中,振搖,放置48小時後備用。
H. 大腳趾皮很厚很硬是什麼問題
當你經常用腳走路或者穿不太合適的鞋子的時候,腳就容易出現圖中這種現象。
這個現象很常見,嚴重了就長雞眼,不嚴重甚至都不算病的一種,但是真嚴重的也會伴隨著疼痛或者出血。
如果你只是腳皮比較硬,那你可以在家裡用熱水泡腳一段時間後,再用指甲鉗慢慢的刮掉死皮。
如果你的腳已經長出雞眼或者龜裂。那最好是去醫院看一下醫生,然後再配合著一些葯物治療。
I. 為什麼腳指頭後面會掉皮
「腳趾頭掉皮,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腳趾部位出現了一定的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以後,造成局部的角質層的增生和角質層的脫落,所以最終形成脫屑的症狀,也就形成了腳趾頭的脫皮。當然,該部位也有可能是局部的反復摩擦而造成局部的角質層增生,比如穿鞋擠壓...」
J. 大腳趾外側癢並角質層增厚是怎麼回事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上面所描述的症狀來看,考慮有可能是足癬或是由於長期擠壓摩擦所致,足癬又稱腳氣,是一種真菌性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如果治療不及時既有可能自身傳染,也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目前對於這種皮膚病主要採取抗真菌葯物來治療,但是皮膚病的直觀性相對的還是比較強的,建議最好及時到醫院讓醫生看一下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治療,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自己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