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腫脹和丹毒怎麼分辨

面部腫脹和丹毒怎麼分辨

發布時間:2022-12-06 11:56:22

① 丹毒會有什麼症狀(圖片及文字內容) 該如何防治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 「蒲銀散」作為中葯散劑,針對丹毒的諸多症狀療效奇特,能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迅速改善患處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從根本上切斷病機,徹底根治丹毒頑疾。蒲銀散的使用方法十分簡單,只需取適量葯粉以蜂蜜調勻,塗抹於患處即可,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等特點,安全、便捷無副作用,適用於不同年齡及不同部位的患者使用,對於治療丹毒症,效果非常顯著。一般患者使用2-3個療程便可治癒。一療程大約用葯3瓶!

② 什麼叫丹毒

丹毒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是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顏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處的病灶而引起,下肢丹毒則多由足癬或下肢外傷引起。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伴有高燒、寒戰、頭痛及嘔吐等全身症狀。初起的皮疹為一個有灼熱感的紅斑,迅速向周圍蔓延成為一片紅色損害。局部紅、熱、腫有觸痛。表面緊張而有光澤,輪廓鮮明可分,嚴重時患部可發生水皰和大皰,甚至發生壞疽,皮膚由發紅變成暗紅及青黑色,以後皮膚組織壞死脫落,露出皮下組織;敗血病可使病人短期內死亡。丹毒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如病在下肢,則應卧床,抬高患肢。 建議用外用葯物治療,用邱氏邱葯堂邱記膏葯外敷,可直接作用於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產生消炎止痛,舒筋活血,祛風通絡,活血化淤,去腐生肌和收斂的作用。發生水皰或皮膚破潰,膏葯可拔毒排膿,清除異物,化腐生肌,消炎鎮痛,促進新陳代謝,消除腫痛,讓患者完全康復,不吃葯、不打針、不手術,使用方便,無副作用。

③ 小兒丹毒的物理鑒別

多數發生於下肢,其次為頭面部。新生兒丹毒,常為遊走性。可有皮膚、粘膜破損等病史。發病急驟,初起往往先有惡寒發熱、頭痛骨楚、胃納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狀。繼則局部見小片紅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鮮紅斑,略高出皮膚表面,邊界清楚,壓之皮膚紅色稍退,放手後立即恢復,表面緊張光亮,摸之灼手,腫脹、觸痛明顯。一般預後良好,約經5—6天後消退,皮色由鮮紅轉暗紅或棕黃色,最後脫屑而愈。病情嚴重者,紅腫處可伴發瘀點、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皰,偶有化膿或皮膚壞死。亦有一邊消退,一邊發展,連續不斷,纏綿數周者。患處附近署核可發生腫痛。
發於小腿者,愈後容易復發,常因反復發作,皮膚粗糙增厚,下肢腫脹而形成象皮腿。新生兒丹毒常遊走不定,多有皮膚壞死,全身症狀嚴重。
本病由四肢或頭面走向胸腹者,為逆證。新生兒及年老體弱者,火毒熾盛,易致毒邪內陷,見壯熱煩躁、神昏譫語、惡心嘔吐等全身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常在20X109幾以上,中性粒細胞80%一90%。
一、發局部色雖紅,但中間隆起而色深,四周較淡,邊界不清,脹痛呈持續性,化膿時跳痛,大多可壞死、潰爛;全身症狀沒有丹毒嚴重;不會反復發作。
二、接觸性皮炎有明顯過敏物質接觸史;皮損以腫脹、水皰、丘疹為主,伴灼熱、瘙癢,但無觸痛;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④ 丹毒的症狀是什麼形成的紅腫容不容易跟蚊子咬的大包混淆

丹毒好發於足背、小腿、面部等處,一般為單側發生。它起病急劇,典型的皮損為水腫性紅斑,邊界清楚,表面緊張發亮,迅速向周圍擴大,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狀和附近淋巴結腫大。它與蟲咬皮炎相進行鑒別主要是看伴隨症狀,丹毒一般的伴隨症狀上面提到了全身的中毒症狀,如惡寒、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等,且蚊子咬了以後會癢,而丹毒不會,丹毒會有一種患處皮膚緊綳的感覺。所以二者不難鑒別。
麻煩採納,謝謝!

⑤ 面部血管神經性水腫該如何治療

血管神經性水腫 血管神經性水腫(angioneurotic edema)亦稱巨型蕁麻疹(gianturticaria)或Quincke水腫,是變態反應的一種,屬第一型變態反應局部反應型。特點是突然發作,局限性水腫,消退也較迅速。 【病因】 引起發作的因素如食物、腸道寄生蟲、葯物、寒冷刺激、感染、外傷、情緒波動等都是致病誘發因素。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質第一次進入機體後作用於漿細胞,產生IgE(反應素),這些抗體附著於粘膜下方微血管壁附近肥大細胞表面,當相同抗原第二次進入機體時,則立即與附著在肥大細胞表面的IgE相結合並發生反應,引起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出組織胺、遲緩反應物質(SRS-A)、激肽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腫等相應症狀。 【臨床表現】 多發於面部疏鬆組織,唇部好發,尤以上唇多見,表現為肥厚翹突,可波及鼻翼和顴部,反復發作則可形成巨唇。可發生於下唇,或上下唇同時受累。可發生於眼瞼、耳垂、陰囊、舌、咽等組織疏鬆部位,手足也可發生。舌部腫脹如巨舌,影響飲食說話及吞咽活動。局部表現廣泛彈性水腫,光亮如蠟,捫之有韌性,無可凹性水腫。邊界不清,皮膚顏色正常或微紅,有灼熱微癢或無不適。全身多無明顯症狀,偶有頭暈乏力。腫脹常突然發生,亦可緩慢發作,持續數小時或半日以上,逐漸消退。一般消退較快,不留痕跡,但也可持續較長時間。慢性者往往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持續更長時間,並難以恢復正常狀態。 【病理】 血管及淋巴管擴張,充血滲出,形成局限性水腫,伴有炎性細胞浸潤,病理改變可波及皮下組織。 【診斷與鑒別診斷】 發病突然,好發於面部疏鬆組織,水腫而有彈性,色澤正常或微紅,無壓痛。根據病史及臨床症狀不難診斷。 本病應與頜面部蜂窩織炎、丹毒鑒別。 1.蜂窩織炎 為牙源性感染,多有牙痛病史,在腫脹部位可找到患牙。局部有紅、腫、熱、痛炎症特點。有壓痛或腫脹形成。抗生素治療有效。 2.丹毒 局部明顯潮紅腫脹,邊緣清楚,局部有壓痛,全身有發熱頭痛不適等症狀。為急性感染性進行性炎症。好發於面唇部。也可呈慢性過程。 【治療】 尋找過敏原,避免接觸,但有相當數量的患者難以找到過敏原。可用腎上腺素、激素、抗組織胺等葯物治療。 咽喉發生水腫而窒息者,則需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手術,以保證呼吸道通暢。 【中醫辨證】 屬於中醫的唇風范疇,也有認為屬於唇咽。突發於唇面,發癢水腫,又稱唇游風。主要由於風熱血燥,或陰陽壅熱兼挾外感風邪所致。脾經濕熱,水濕停滯,壅熱於唇。治宜祛風利濕健脾清熱。方葯如防風通聖散,四物消風散、清營湯等加減。持續不退者,多有氣滯血淤,治宜活血祛淤健脾化痰治之。方葯如桃紅四物湯、二陳湯等加減。可配合針刺或耳針療法治療。

⑥ 丹毒的症狀和治療是怎樣的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是丹毒鏈球菌從皮膚、粘膜的細小傷口侵入所致。病變鮮紅如丹,故稱丹毒。病變蔓延快,很少有組織壞死或化膿,有接觸傳染性。

丹毒的好發部位為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病人常有頭痛、寒戰、發燒。局部表現為片狀皮疹,顏色鮮紅,中間淡、邊緣清楚並隆起。手指壓迫可使紅色消退,去除壓力後紅色即很快恢復。紅腫向周圍蔓延時,中央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紅腫區出現水泡。病變部位灼痛,附近淋巴結腫疼和壓痛。足癬或絲蟲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反復發作,並可導致淋巴水腫甚而發生象皮腫。

丹毒的治療主要是非手術療法,患肢抬高,局部用3%雷佛奴爾或50%硫酸鎂濕熱敷。全身應用磺胺類葯或青黴素等抗生素,直至全身和局部症狀消失後,再繼續用一周後停葯。對下肢丹毒應同時治療足癬,還應注意接觸性傳染。

⑦ 丹毒是怎麼回事一般長在什麼地方

丹毒常見於小腿、面部、頭皮和嬰兒的腹部等處,臨床上發生於小腿佔多數,而且多見於足癬患者,面部次之,常見於挖鼻者。下肢的丹毒下肢丹毒,我們科常見就是足癬的病人,單獨是淋巴管炎,它的基本病變損傷在淋巴管,造成淋巴管的炎症和淋巴管周圍組織的炎症。它是比較表淺的,一般在足癬的過程當中,有些人很不經意,實際上抓破了,由於足癬的皮損,加上自身的抓破了,造成細菌炎的淋巴管感染,所以產生小腿這種皮損,就是
丹毒這種損害
。所以這個就是常常發生在下肢,是由於足癬沒有控制好引起來。面部的丹毒發生於面部的丹毒住往先從一仍的鼻部或耳部附近開始向同例的頰部蔓延,有時可迅道地跨越鼻部而達到另一例。形成瓣形損害。附近淋巴結腫大疼痛,以後可以擴展到頭皮及下頜的邊緣而位整個頭面部紅腫顯著,甚至變形,眼皮往往由於明顯的腫脹而難以張開,有時也可蔓延至粘膜上。數日以後,皮疹不再擴展而開始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以後皮疹和體溫均恢復正常。遺留輕微的色素和脫屑而愈。但是有些嚴重病人由於細菌的擴散及毒素的作用,可以發生內臟病變及血栓形成,例如腎炎、心肌炎及海綿竇血栓形成。此外。胸膜、腹膜、滑膜以及腦膜皆可有炎症發生,甚至因支氣管肺炎、敗血症導致死亡。這種情況較常見於手術後的老年人和嬰兒。再一個有的習慣不好,挖鼻孔,就造成局部的感染,淋巴管的感染,造成面部的,所以容易產生在局部,挖鼻孔,就是鼻子周圍,就是面部,面部就產生一種丹毒的表現。嬰兒丹毒易發與腹部,為什麼呢?一般嬰幼兒發生丹毒
,一般都是往往在出生的時候,要剪掉臍帶,在臍帶癒合當中,可能沒有完全癒合好,還有些正在癒合過程當中,尤其是小孩的尿布,會污染這個部位,造成局部的感染。另外小孩兒、嬰幼兒很多孩子,容易得急性濕疹,就是在臀部,濕疹也好,就是尿X的,就是局部潮濕,因為嬰兒皮膚比較嫩,也比較薄,皮膚的免疫功能也比較差,所以容易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這個細菌所感染,造成局部的丹毒。
由此可見,發生在下肢的丹毒多由足癬和下肢外傷引起,而發生在面部的丹毒則多由鼻、咽、耳等處的病灶引起,比如鼻炎患者以及經常用手挖鼻孔的人就容易患丹毒;而嬰兒腹部的丹毒多由臍帶感染引起。

⑧ 丹毒指什麼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好發部位是下肢和面部,其特點是起病急,蔓延很快,很少有組織壞死或化膿。
病因主要由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粘膜的細小傷口入侵所致。病人常有頭痛、畏寒、發熱,局部表現為紅斑,色澤鮮紅,中心較淡邊界清晰並略隆起,局部有燒灼樣痛,迴流區淋巴結腫大,疼痛。處理不當可導致淋巴水腫,嚴重時發展為象皮腫,因此早期診斷及正確的治療是必要的。
症狀:
1.丹毒多發部
位是面部和下肢;
2.起病急,常有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症狀。白細胞增高。
3.局部出現腫狀紅疹,色呈玫瑰,形態不規則,與正常組織分界清楚,略隆起,時有水泡,壓可褪色,有燒灼感,炎症向四周擴散,中心部逐漸褪色呈棕黃色,有落屑。
4.區域淋巴結腫大,伴疼痛及壓痛。 檢查血白細胞增高。
治療 1.卧床休息,加強營養,發生下肢者抬高患肢。 2.大劑量青酶素靜滴或肌注,直到局部病變消失後,仍應繼續應用5-7天。不能過早停用,防止復發。

閱讀全文

與面部腫脹和丹毒怎麼分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