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艾灸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2、艾灸中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2)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3、艾灸後
(1)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㈡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此時氣溫高、氣壓低、風速小,高溫潮濕的悶熱天氣使人非常難受,各種健康問題接踵而來。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學習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
艾灸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2、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後
1、艾灸完2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1、人體最大的穴位——大椎
標準定位: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功能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2、後天之本,氣足之源——足三里
標準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緣1橫指處。
功能主治:長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長灸足三里,還可以預防中風。
3、元陰元陽交關之處——關元
標準定位: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卧取穴。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
特別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堅持灸關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就自己解決了,中老年人常灸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家不妨試試。
4、專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
標準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屍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5、生命之門,動力之源——命門
標準定位:人體命門穴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臍對應的腰後。
功能主治: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泄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
6、腎經大穴,引火下行——湧泉穴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主治疾病: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穴道指壓法治療腦溢血後的復原、穴道按摩治療膀胱炎、指壓法治療白發等等。
1、三伏天陽氣旺盛,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此時我們更需要艾灸補陽氣,給體內相對虛弱的陽氣天添一把火,以驅散體內陰寒病根。
2、為秋冬儲備陽氣,使冬季亦陽氣充足,陰精斂藏而不外泄,從而調整陰陽平衡,提高抗病能力,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
三伏天艾灸的好處
1、驅邪------驅除人體風、寒、濕邪
2、安神------安定心神,促進睡眠;
3、通絡------疏通經絡、血脈;
4、排毒------調和氣血,排毒養顏;
5、補陽------補充陽氣,增強抗病力
6、延年------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三伏灸講究每伏第一天一定要灸,按照三伏特點,分為五個時間段一定要灸:
伏前灸:7月8日~7月16日
初伏灸: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灸: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灸:8月16日~8月25日
末伏加強灸:8月26日~9月4日
㈢ 夏天艾灸注意事項和禁忌症 夏天艾灸的禁忌事項
1、夏天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前: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2)艾灸中: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3)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4)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2、夏天艾灸禁忌症
(1)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製能力的人如心理疾病患者等忌灸。
㈣ 艾灸臉部後能馬上用護膚品嗎
做完臉部艾灸以後,最好不要使用護膚品,因為面部有一些微小的傷口,使用護膚品有可能會刺激傷口發炎。
㈤ 艾灸需要注意什麼
剛剛接觸艾灸的人,往往都會擔心,艾灸有沒有副作用?
艾灸是一種純天然的自然療法,艾灸本身是不會產生副作用的。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錯誤的判斷了身體的體質,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方法,從而造成身體的不適,經過正確的方法指導是可以調節過來的。
艾灸具有效果明顯、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優點,幾乎沒有什麼毒性和副作用,對人體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其實,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項、要點,自己都能輕輕鬆鬆在家裡做艾灸。那麼施灸前、中、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01施灸前應注意: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所以艾灸前請關好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一樣,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
3、艾灸前還需謹記的一件事是,灸前喝一杯溫開水,促進機體排毒,還能避免上火。
以下情況禁灸:
脈搏每分鍾超過90次以上禁灸;
過飢、過飽、酒醉禁灸;
急性扭傷48小時內禁灸;
孕婦禁灸!
04艾灸方法上應注意:
1.注意施灸的時間
每次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時間。
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艾灸的時間靈活,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需避忌。但是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隨時灸之,止血後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以免復發。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3~5鍾左右。如果有傷風感冒等病痛,或身體寒症較重,可以艾灸相應的穴位,時間可以長一點,5~15分鍾都可以。無病痛的情況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2.要注意施灸順序
《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這里說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
如果不講次序,後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3.選擇灸量注意事項
(1)兒童、婦女、瘦人、體弱者、初次灸者、功能減退之疾患:宜艾炷小、艾條細、壯數少。
(2)成人、肥胖者、體壯者、感覺遲鈍者、功能充進之疾患:宜艾炷大、艾條粗、壯數多。
(3)體弱或年老:不耐多灸,可用小炷分次施灸。
(4)敏感者:宜艾炷小、艾條細、反復更換、不可燃近皮膚。
另外,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陽氣欲脫,必須大炷多壯,可大可多;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風寒感冒、癰疽痹痛灸量不宜過度,宜小宜少。
4.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㈥ 做艾灸有什麼注意事項
一、施灸前應該注意
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好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脈搏每分鍾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體發炎部位禁灸!
二,施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專心致志--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
2.要注意防火--艾灸時用火的,所以要注意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關好門窗,艾灸完身上有熱感,有的會出汗,不可立即外出,防治受涼。
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施灸前後多喝溫開水,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4.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艾灸一定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艾灸的體位除了要適合艾灸的需要,還應注意體位的舒適、自然。一定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艾灸後的一些注意事項
1、 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 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3、 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㈦ 艾灸之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艾灸後注意事項
1、艾灸後注意事項
1.1、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1.2、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1.3、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2、艾灸前注意事項
2.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3、艾灸後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3.1、失眠
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葯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還會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3.2、身體不適感
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艾灸的功效有哪些
1、局部刺激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葯物的吸收。
2、調節免疫
許多實驗都證實灸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並且在病理狀態下,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
3、行氣通絡
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㈧ 臉部經絡推拿後能立即洗臉嗎
盡量不要馬上洗臉,做完推拿,針灸,刮痧,艾灸之後經絡比較通常,要注意防風防寒,不要立即洗臉洗澡,可以等上20分鍾以上再用溫水洗臉,洗澡最好不要在當天
㈨ 黃飛鴻桃花灸敷完可以馬上洗臉嗎
黃飛鴻桃花酒服完,最好是等十分鍾到30分鍾再洗臉
㈩ 三伏天艾灸養生注意事項
導語: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療法之一,三伏天是艾灸的最佳時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艾灸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2、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後
1、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麼
合理選擇灸量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灸量的`控制。如果是直接艾灸應該選擇小炷或中炷;間接灸則用中炷或大炷。另外還可以根據年齡、體質強弱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灸量。
合理選擇體位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正確、合理的體位。一般以舒適、自然,全身能夠放鬆的體位為宜。如果是體弱年老的人三伏天進行艾灸要避免選擇瘢痕灸以及天灸,來避免因為疼痛暈厥。
合理選擇時間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時間應該控制在3~5分鍾,一般說來,如果是四肢、胸部施灸時間要短一些,腹背部時間可以稍長一些;老人、小孩、婦女艾灸時間稍微短一些,青壯年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
合理艾灸順序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一般的順序是先上後下,先背後腹,先頭部後四肢,在經脈選擇上是先灸陽經再陰經等等。要注意順序不可隨意顛倒,以免引發意外。
艾灸注意保暖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身體保暖,盡管三伏天天氣很炎熱,但是艾灸的時候仍然要避免著涼,特別是要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的情況下避免穿堂風吹。
灸後正確調理
三伏天進行艾灸之後一定要正確進行調理,比如注意局部的清潔乾爽。特別是在艾灸之後如果是出現了操作不當引起的局部燙傷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瘡弄破,如果已經破潰要及時繼續消炎處理。
另外三伏天進行艾灸要注意飲食以清淡為主,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並且原則上愛久之後不宜馬上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也不宜馬上同房。
艾灸不可隨意進行
三伏天進行的時候要注意,不可隨意進行。一般面部不能進行艾灸以免燙傷;關節活動部位不宜採用化膿灸法以免化膿後不易癒合;重要臟腑部位、大血管處等位置不可直接艾灸;經期、妊娠期婦女不可以隨意進行腰部、腰骶部艾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