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肌痙攣會導致面癱嗎
面肌痙攣通常是不會導致面癱的。因為我們知道面肌痙攣,它是指我們面部一側的肌肉抽動,有間斷的不自主性的抽動或者無痛性的強直,病因有可能是跟一些血管壓迫我們的面神經有關,導致我們面神經的異位興奮。但是我們的面癱,主要是指面神經管內神經的水腫,而出現面神經所支配肌肉運動功能的喪失。
只有極少數的面積抽搐的患者在病程的晚期,可以有面積輕度的癱瘓,但是我們的面癱是一個急性發生的,當面癱出現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得比較完全,比如說抬眉不能,閉眼不能,口角有歪斜,鼓腮的時候有漏氣等等,所以面積痙攣和面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的病因也不同,所以通常面積痙攣是不會導致面癱的。
⑵ 痙攣手術 面癱
患了面癱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治療,以疏通經氣,調和面部氣血運行,促使疾病恢復。具體方法如下:
預備:取站位或坐位,兩掌掌心相貼,順時針旋擦24圈。要點:旋擦時兩掌必須緊貼,以掌心產生暖熱感為度。
一、摩面。以預備功旋擦後產生暖熱的左、右掌心部位,輕按在左、右臉頰上,左掌逆時針劃圈揉摩,右掌順時針劃圈揉摩,兩掌同時進行,各揉摩24圈。
二、擦額摩頸。兩掌心正對自己,兩掌小指靠攏,自鼻尖開始,兩掌小指肚沿鼻樑和印堂穴(兩眉中心之連接點處)推擦,繼而向神庭穴(印堂穴上方三橫指處)推擦,至神庭穴處變為兩掌心貼額向左、右掌掌心沿耳後摩至兩腮還原。共做8-12次。
三、推擦太陽。兩手五指並攏,以兩掌掌根為力點揉按於頭兩側太陽穴部位,分別向兩耳尖上方推摩。共做24次。
四、揉按四白。以兩手食指按於四白穴(瞳孔直下一橫指處),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揉按旋轉24圈,然後沿逆時針方向輕輕揉按旋轉24圈。
五、推擦地倉。以兩掌掌根為力點揉按於頭部兩側地倉穴(嘴角旁一橫指處)部位,分別向兩耳根部推擦按摩。共做24次。
六、揉按翳風。兩手食指輕按於翳風穴(耳垂後凹陷處)部位,然後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揉按旋轉24次。
七、揉按風池。兩手上舉至腦後,以兩手食指分置於風池穴(頸項肌肉隆起外緣之凹陷處)部位,然後沿順時針方向盤輕輕揉按24圈,再沿逆時針方輕輕揉按24圈。
八、叩齒。兩唇相合,舌抵上齶,上下齒輕輕相叩36次。
⑶ 面肌痙攣手術後會復發或留下後遺症嗎
一般只要是做好術後護理,和做好注意事項的話是不會出現什麼後遺症的。治癒復發的問題,任何手術都沒有說是能一定能成功的。不過目前來說顯微血管減壓術已經達到98的成功率。有時候由於個體差異由於個體有差異,比如新的血管移位了,有粘連的體質,可能有一百分之2左右的病人無效或者復發。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比例 。
民航總醫院面神經專家於炎冰建議:面肌痙攣術後應當做好以下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尤其在天氣多變的季節更加應當注意,即使在夏天也要盡可能避免受涼,當然在一個月之後面神經炎發生的概率會明顯降低。
術後一個月之內避免過度飲酒,因為醉酒後身體抵抗力明顯下降,容易發生面神經炎,導致面癱 。
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生活規律,避免面神經炎的發生。
最後祝願所有面肌痙攣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復
⑷ 面肌痙攣術後13天出現面癱
老兄,我來回答你。別忘了贊一個。
這種事情的發生大約在3%左右。也屬正常。這是由於你的面神經和腦血管之間粘連的比較厲害,導致在手術過程中,損傷了面部神經。但是,這不能算事故。因為好多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說手術失敗。但是,要繼續受點罪。可以到當地正規醫院做面癱治療。主要是輸液補充營養神經的維生素,同時還要口服維生素。千萬不要針灸,按摩、亂貼膏葯。大約十來天就會治癒的。
⑸ 面肌痙攣手術後出現面癱怎麼處理
很多人都出現過你這個問題,這是復發了,不止你遇到過,來我們這的很多人都反應過,我們一般是通過中醫去給保守,在中醫辯證論治的基礎上,通過調動人體的經絡,達到扶正、行氣活血、通絡驅痹的作用,從而使神經細胞活躍、加快血液循環、提高免疫機能,促進對神經細胞組織的修復、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修復受損神經,初步控制病情,讓面肌痙攣的症狀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並達到逐漸好轉的目的。
⑹ 提問:面肌痙攣術後出現面癱多長時間可以恢復呢
劉如恩醫生答 高壓氧及針灸效果不大,建議您做按摩及康復訓練,請您按我的辦法來用力做以下四個動作:1 鼓腮 2 露齒 3 閉眼 4 抬眉。同時結合按摩治療:康復訓練一、自我按摩 現介紹沿著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後,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於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 ,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於面癱後下眼瞼松馳所致。亦可採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遺留上 眼瞼閉合不全 ,採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於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後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顴肌 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於顴骨止於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後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後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於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 二、表情肌康復訓練 患側面部表情肌出現運動後,進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復訓練可明顯地提高療效。 面癱時主要累及的表情肌為枕額肌額腹、眼輪匝肌、提上唇肌、顴肌、提口角肌、口輪匝肌和下唇方肌。進行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訓練,可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在訓練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選擇下述的治療方法,每日訓練2~3次,每個動作訓練10~20次。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抬眉訓練 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在失用型、輕、中度病變型面癱中,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功能最容易恢復。可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於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 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示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的按摩一下,然後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於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聳鼻訓練 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有少數患者不會聳鼻運動,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齒訓練 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而這四塊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 5、努嘴訓練 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並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後,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症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 6、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於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能夠進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症狀消失。此方法有助於防治上唇方肌攣縮 。
⑺ 術後面癱怎麼治療方法
1.關於患了面癱怎麼治療,物理治療是最主要、針對性最強的治療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環,控制炎症發展,消除局部神經水腫;後期可改善神經營養,提高神經興奮性,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防止肌肉萎縮。常用的理療有超短波、低中頻電療、激光、葯物導入等。
2.星狀神經節阻滯:在患了面癱怎麼治療方面,此種方法能增加頸動脈和動脈供血區的血流,改善神經缺血。但較少單一應用。
3.針灸治療 是中醫治療面癱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對於針刺時機的選擇仍有爭議,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早期循經遠取穴為主組方,不直接刺激或輕刺激面部患處。
4.有關患了面癱怎麼治療,葯物治療也是常見的面癱的治療方法。
⑻ 在玉泉醫院做完面部痙攣手術後,出現面癱,可以痊癒嗎
只要按我們告知的術後須知
用葯
就行,2個月以後自然會好。簽字時我們已告知。不用擔心。
回復專家:清華大學玉泉醫院-
神經外科
-陳國強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⑼ 面肌痙攣手術後發生面癱怎麼辦
手術屬於創傷性治療方法,極其容易損傷面部神經,面癱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繼續惡化,時間久了就變為面癱後遺症,治療上難度變大,建議選擇純物理療法,以免再度傷害面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