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撞擊創傷出血怎麼辦

面部撞擊創傷出血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11-03 22:29:05

⑴ 受傷流血了怎麼處理

開放性損傷,指受傷部位的內部組織(如肌肉、骨頭等)與外界相通的損傷;簡言之就是血能往外流的,或肌肉或骨外露的創傷,如擦傷、撕裂傷、切傷、刺傷等。開放性損傷不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因傷口多有污染,如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發生感染,影響癒合和功能恢復,嚴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治療在於改善修復條件,促使及早癒合!

一、擦傷
擦傷是皮膚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膚被擦破出血或有組織液滲出。創口淺、面積小的擦傷,可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洗凈創口,周圍用碘伏棉球消毒,待干即可,勿需包紮;關節附近的擦傷不宜使用暴露療法,以免皮膚乾裂而影響關節運動。
創口內若有煤渣、細沙等異物,要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干凈。否則創口癒合後,皮膚里會留下黑色異物。

二、撕裂傷
皮膚撕裂傷多發生於頭部,尤以額部和面部較多見,如籃球運動中眉弓部被他人肘部碰撞,引起眉際皮膚撕裂。如撕裂傷口小,經止血、消毒處理後,可用粘膏粘合;傷口較大則需縫合,必要時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三、刺傷、切傷
刺傷和切傷,常見於刀傷,其處理方法與撕裂傷基本相同。凡被不潔物致傷且創口

⑵ 各種外傷出血的急救處理是怎樣的

‍‍

外傷出血如何急救?在參加各種戶外運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點磕磕碰碰、小傷小痛,那出現出血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在這里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各種外傷出血的急救處理,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鬆,用大拇指壓住股動脈之壓點, (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中點),用力向後壓,為增強壓力, 另一手的拇指可重疊壓力。

足部出血:在踝關節下側,足背跳動的地方,用手指緊緊壓住。

加壓包紮止血法:用消毒的紗布,棉花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用力加以包紮,以增大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應用普遍,效果也佳。

上文就是完完全全針對各種外傷出血情況作出的處理措施,經常外出的朋友們,這些常識就是你的外出好夥伴哦。

‍‍

⑶ 寶寶臉昨天被大人牙齒磕破了出血了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磕碰的牙齒是否是門牙,有無伴有疼痛,是否伴有斷裂等情況。如果單純性出血的話可能是因為創傷性引起的牙齦撕裂而導致的流血,一般一定的時間以後會自行凝固,凝固以後只要不進行刺激一般不會再出血。最近一段時間注意不要刺激這個部位,吃東西也要注意不要過硬,過涼過熱等。

⑷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行走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也是常見的事情了,特別是孩子,更加容易摔倒擦傷,這是需要及時處理的,下面為大家分享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1

依據患者跌破皮局部損傷的程度以及出血多少,臨床上常可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如果患者局部的損傷較輕,伴有少量的滲血。此時建議患者採用0、5%活力碘消毒2-3遍,外敷雲南白葯粉和無菌紗布,大部分患者經過局部壓迫止血後,創面在3-5天後可結痂癒合,不會造成嚴重的感染。

二、如果患者跌破皮處損傷的范圍較廣,並伴有活動性的出血,此時患者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給予雙氧水、活力碘、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創面,清除局部壞死組織,給予清創縫合處理,可覆蓋凡士林紗條避免局部的感染,術後切口完全癒合,可考慮行絲線的拆除。

磕破皮怎麼辦

1、徹底清創

當我們在生活中,不小心摔倒磕破皮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就小小一個傷口,這沒什麼,但是,時間一長你會發現,這怎麼還不癒合呢,這就是因為創面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反復的感染所導致的癒合緩慢,因此,一定要徹底的清理傷口哦!

2、消毒得當

出現傷口要迅速消毒,對於一期縫合切口,可用酒精棉球由中央向外擦洗傷口2~3次即可;對於有創面的傷口,在用消毒水清洗後,可用生理鹽水把消毒劑沖洗干凈。如果局部感染已控制,盡量避免使用消毒葯水清創內創面。

傷口癒合過程要注意定期消毒,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沾染污染物,如水、食物等,清潔無感染傷口一般3~5日更換一次敷料即可,如感染傷口,在控制感染的同時,避免多次使用消毒葯水清創內創面。

在這里,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我們在購買和選擇消毒葯水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創傷程度進行選擇,對於有創面的傷口可以選擇低濃度的碘伏或者是生理鹽水,而對於需要縫合或者已經縫合過的傷口,則需要用酒精換葯。

3、適度包紮

別扎得太緊,保持傷口濕潤,充分接觸氧氣,特別是傷口增生期保持傷口濕潤可使皮層細胞再生能量及游移速度增加,促進癒合;有研究發現,濕潤傷口較乾燥傷口癒合時間快1、5倍。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2

(一)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摔倒擦傷破皮出血怎麼處理3

摔跤擦傷破皮可以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局部。若傷口較深且污染嚴重,可外用磺胺嘧啶銀乳膏,可以減輕炎症,促進皮膚癒合。服用一些抗炎葯以防止感染,如羅紅黴素膠囊,每天用碘伏消毒皮膚兩次,完全恢復約5-7天。若劃痕特別深,需要用生肌軟膏長出肉芽,然後在肉芽組織新鮮後局部移植。

小孩跌傷破皮怎麼辦

小孩摔傷破皮是一種突發現象,這時候家長一定要選擇冷靜處理,不要過於緊張,如果自己家的小孩不小心摔傷擦破了皮,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該選擇用生理鹽水沖洗,再用適量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沖洗,然後再重量鹽水沖洗,最後塗以適量紅汞液,一般兩天後會結痂。

怎麼避免讓小孩跌傷

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情況,所以總是選擇處處留心,但是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孩子天生好動,尤其是剛學會走路的幼兒小寶寶在戶外玩,可選擇單腳跳、雙腳跳、慢跑、藏貓貓、過家家、拍球、踢球、騎三輪車或四輪車等運動或游戲,提醒寶寶不做從高處往下跳、快跑等危險動作。以防孩子摔倒或撞倒。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免不了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那麼小孩跌傷破皮的時候,家長應該看一下是否嚴重,如果嚴重的話,可以選擇到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治療,如果不是太嚴重,可以選擇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後再進行包紮處理,這樣很快就可以痊癒。

⑸ 當發生創傷性出血時,怎樣處理

外傷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況,而處理外傷出血的方法有許多,比如指壓法、包紮法、止血帶法等等。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止血方法是指壓止血法。比如四肢、面部、頸部動脈出血或者靜脈出血,就都可以先使用壓迫止血,然後再撥打120。如果是靜脈出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採用紗布進行壓迫止血,或者採用干凈的衣服進行壓迫止血。

日常生活磕磕碰碰難免,家中可以常備一些急救葯品或急救包。手被刀切破了,小傷口流血不多的話,紗布或者創可貼就足能應付了;若是嚴重受傷,甚至傷到動脈,大量失血,就需要緊急我直接貼個創可貼,稍微嚴重一些的消下毒再貼創可貼。不過,要是睡覺之前的傷口就不貼了,敞開更有利傷口癒合,但是白天會包起來省得傷口碰到。要是出血比較多的要去醫院了!

⑹ 1歲半寶寶摔跤後臉受傷流血了怎麼處理

如果是表皮擦傷,別緊張可塗紅汞或碘伏,預防污染,很快會好的。如果傷口深,流血不止,因為在面部,涉及到美容,去醫院包札處置。
等寶寶大了教他學習時,推薦你使用游戲+教學這樣的方法。
因為小孩子愛玩嘛,也坐不住,就得需要點他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去學習。
我當時是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貓小帥/學漢字)這樣的識字軟體,總體來說還不錯,孩子識字過程是跟著貓小帥一起去冒險,各種故事劇情,非常得孩子的心意。而且每個字都是象形化,還有實物動態圖,孩子看到也好理解,還方便記憶,比如大樹,孩子再看到樹就能聯繫到這個漢字了。
而且還有課後復習功能,通過小游戲來復習剛學到的漢字~
另外還有時間設置功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量來設置學習時間,保護孩子的眼睛。

⑺ 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理及急救措施有哪些

發生傷害事故的常見原因一般有,觸電、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碾壓(壓榨)傷,土石方坍塌掩埋等。以下介紹十種常見傷害事件的急救處理方法。
一、創傷出血
1、傷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狀,先用雙氧水將創口的污物進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無雙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時可用瓶裝水沖洗傷口污物),傷口清洗干凈後用敷料包紮止血。出血較嚴重者用多層敷料加壓包紮止血。
2、一般的小動脈出血,用多層敷料加壓包紮即可止血。較大的動脈創傷出血,還應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動脈搏動處用手指壓迫或用止血膠管在傷口近心端進行綁扎,加強止血效果。(上肢:肱動脈,腋下動脈;下肢:足背動脈,股動脈;頜面部:頜下動脈,耳前動脈,頭頸部:鎖骨下動脈,頸動脈。)
3、大的動脈及深創傷大出血,在現場做好應急止血加壓包紮後,立即送醫院處理,以免貽誤救治時機。
4、對出血較嚴重的傷員,在止血的同時,還應密切注視傷員的神志、皮膚溫度、脈搏、呼吸等體征情況,以判斷傷員是否進入休克狀態。
5、對在高處墜落,腰、腹部遭受重物打擊或被車輛撞擊的傷者,無明顯大量外出血但迅速進入休克狀態的傷員(症見:神情淡漠、面色蒼白,皮膚冰冷、脈搏細弱且快、血壓下降),應高度懷疑為內臟破裂出血,要立即送院檢查觀察。
二、擠壓傷
1.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擠壓綜合症的發生。
2.傷肢制動,可用夾板等簡單托持傷肢。
3.傷肢降溫(避免凍傷),盡量避免局部熱缺血。
4.傷肢不應抬高,按摩或熱敷。
5.如果擠壓部位有開放性創傷及活動出血者,應止血,但避免加壓,除有大血管斷裂外不用止血帶。
6.迅速轉往醫院。
三、燒傷
發生燒傷時的處理原則時迅速消除致傷原因,脫離現場,並及時予以適當的治療,盡可能地減輕傷情。
衣服著火時,應盡快脫去著火的或沸液浸漬的衣服;或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滾動,壓滅火焰;或用手邊不容易燃燒的材料加大衣、沙土等,迅速覆蓋著火處,使之與空氣隔絕;也可用水將火澆滅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溝內。堅決制止傷者奔跑呼叫或用雙手撲打火焰,以免助長燃燒並引起頭面部、呼吸道和雙手燒傷。電擊傷應盡快中止電流繼續作用,並將傷員移至安全地帶。
對於傷者的處理:面積不大的肢體燒傷可用冷水或冰水浸泡0.5-1小時。此方法可減輕損傷程度和緩解疼痛,效果良好。酸鹼及其他化學物品致傷後,應迅速脫去被浸漬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沖洗,越快越好。瀝青燙傷後,應用冷水浸泡或澆灑,使瀝青盡快冷卻,避免熱力繼續作用。然後用軟布浸松節油後輕輕將體表的瀝青擦去,減少毒素吸收,避免瀝青中毒。切勿強行撕扯體表的瀝青。
燒傷創面處理:用滅菌敷料或干凈被單、衣服、毛巾等手邊材料,將創面簡單包紮加以保護,以減輕污染和再損傷,並減少疼痛。對復合的其他創傷如骨折等給予包紮、固定。經過簡單處理,傷員可轉送醫院。途中注意防寒、防塵、減少顛簸。
四、創傷性窒息
創傷性窒息又稱胸部擠壓傷。常見於過程塌方、房屋倒塌、車輛碾軋等。傷者常伴有其他胸部損傷,如多發肋骨骨折、氣胸、血胸或心臟挫傷。
在事故現場,如果傷員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應立即行心肺復甦,人工胸外心臟按壓和輔助呼吸搶救;根據具體情況,邊搶救邊運轉或待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後,迅速轉往醫院。
五、休克傷員應急處理
處於休克狀態的傷員要使其安靜、保暖,在平卧的體位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對創傷性休克傷員應盡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六、顱腦損傷應急處理
顱骨損傷如導致顱內高壓的症狀有:昏迷、嘔吐(呈噴射狀嘔吐)、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大小便失禁等。
顱底骨折或顳骨骨折的傷員不一定有昏迷、嘔吐症狀,但有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無色的液體流出,伴顱內出血者可見血性液體流出。
顱腦損傷的病員有昏迷者,首先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傷員應側卧位或仰卧偏頭,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氣道阻塞。對煩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約束,以防止傷及開放傷口。
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後再搬運。脊柱有骨折者應用硬板擔架運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顛簸使脊柱骨折或脫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有顱骨凹陷性骨折,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綳帶或布條包紮後,立即送往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⑻ 面部失血,怎麼止血

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⑼ 意外受傷失血怎麼調理恢復

喝些大骨頭湯補補骨頭,在腿不痛的前提了,適當的走走,對腿的恢復是有好處的。

⑽ 受傷了,大量出血怎麼辦

1.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閱讀全文

與面部撞擊創傷出血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