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鬆弛灸什麼穴位

面部鬆弛灸什麼穴位

發布時間:2022-11-01 16:52:50

㈠ 艾灸可以直接用於面部嗎

現在很多人的一個誤區就是艾灸要盡可能地熱,越熱越有效。艾灸時故意將艾條壓下,以抑制灼痛感。其實不是艾灸而是燒烤,曲解了艾灸的初衷。

艾灸只有保溫不熱,才能把艾灸的葯力送入體內。艾灸處一旦發燙,身體本能地開始與之對抗,皮膚表面就會抵抗艾熱。這時身體會調動附近所有的水和液體來抵消熱量,這樣身體的水分就會被消耗掉,很容易生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的原因。歸根結底,方法不對。

艾灸可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等疾病。就中醫而言,對風寒濕痹、脾胃虛寒、氣滯氣滯、上實下虛、暈厥、外感表證、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㈡ 艾灸什麼穴位治療面部皮膚松馳

您好,面部肌膚鬆弛,建議您可以採用面部刮痧和身體艾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理。每天在面部護理結束,面部比較滋潤的情況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刮拭面部。然後配合身體艾灸,主要是通過艾灸改善人體的脾胃功能,從而收緊肌膚。可以艾灸:中脘,天樞,足三里,合谷,氣海,關元。

㈢ 艾灸能提升臉部皮膚嗎

中醫以為,人之所以能生龍活虎,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均衡,人才安康而無疾。

女性體質為陰性,容易因寒涼而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耗費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使得血液循環不暢,臟腑得不到滋養,各種皮膚問題就會顯現。

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而艾草為純陽性,能夠疾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從內至外的散發生機與魅力。

一、艾灸美容功效

1.面部排毒祛濕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氣、濕氣、提升面部肌膚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頭、斑痕、青春痘)。

2.面部皮膚方面

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3.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二、面部艾灸常用手法

【溫和灸】:溫和灸或者也叫懸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條,不藉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條對准穴位,在皮膚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動位置,如果感覺很燙,則適當的離皮膚遠一點。

【雀啄灸】:顧名思義,雀啄就是小鳥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鳥啄食而來,點燃後,對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動,移動速度適中即可,彷彿小鳥啄食一般。當與離皮膚很近,皮膚感到很燙時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迴旋灸】:迴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膚范圍比較大,點燃後,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順時針畫一個圓,再逆時針畫一個圓,反正就是作用畫圈圈的意思。以上操作手法基本。

三、艾灸面部美容的具體方法

1、治眼瞼下垂用艾條點燃後,在上眼瞼至前額部來回懸灸,至局部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施灸2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每晚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治雀斑以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瘡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鍾,至局部皮膚紅暈出現為度。

4、治黃褐斑卧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5、治面部皺紋多患者仰卧,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熱而不能忍受時,可將薑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復操作,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6、治面部虛胖每晚臨睡前,將艾條點燃,端坐床前,分別灸足三里、天樞、中脘穴,每穴懸灸5分鍾左右,局部出現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感。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7、臉頰、腦門子上老長痘痘,口臭、糞便乾燥堅持每一天艾灸雙側內庭、天樞3分鍾。

8、不用唇彩,雙唇仍然鮮亮每一天睡前灸神闕、關元各10分鍾,再艾灸血海3分鍾。

9、留住烏黑秀發的秘密,每一晚泡腳後艾灸雙側太溪和湧泉2-3分鍾,從內部來為頭發補充營養。

10、讓皮膚潔凈而清爽,每一天敲打膽經,艾灸太沖,皮膚變得潔凈,面貌頓時清爽。

11、怎樣擁白里透紅好膚色堅持每一天早上7-9點艾灸足三里3-5分鍾,不必選用任何極其昂貴的打扮用品,皮膚照樣可以白里透紅。

12、怎麼改善粗糙、愛起疙瘩的皮膚要想皮膚細膩平滑有彈性,別只盯著化妝櫃,堅持每一天前9-11點艾灸兩側列缺3-5分鍾,半月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13、怎麼對付「黑頭」每一天艾灸雙側陰陵泉10分鍾,晚睡前艾灸雙側足三里3-5分鍾,臉就變得光潔無瑕。

14、跟「黑眼圈」說再會事情學習壓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會也現熊貓眼」,這時候只要每一天艾灸雙側肝俞、膈俞、太溪3-5分鍾,睡前艾灸雙側三陰交3分鍾,就能夠跟黑眼圈拜拜。

15、簡單消除眼袋、臉浮腫的好方法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鍾,,再艾灸陰陵泉3-5分鍾,會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腫。

16、嘴唇發干老脫皮怎麼辦這是陰虛火旺,要補陰。身體上有個穴位叫「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艾灸此穴補陰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內腳踝尖向上四橫指。

面部艾灸注意事項

1.面部溫灸順序: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廖、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

2.艾灸時間:面部10分鍾,眼部時間3分鍾。

3.灸材選擇:因面部皮膚較為嬌嫩,因此需選用高比例的艾條,實際比例應達到20:1及以上。

4.切忌用卷制松軟的艾條,一定要緊致,否則容易掉灰和燙傷,後果很嚴重。

㈣ 艾灸美容穴位

針對這些最常見的問題,艾灸美容是採用先在頭部的主要穴位(太陽穴、睛明穴、百會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後再在身體上的穴位(關元穴、足三里、三陰交等)施灸的辦法,從身體和面部靠近穴位一同對證調理女性的身體體質,可以說是給女性朋友整個身體「做美容」。當然,美麗的成果也自然會明顯的體現在臉上。
一般臉上的每個穴位施灸3~4分鍾,身體上的每個穴位施灸5~6分鍾,一個治療下來大概1小時左右,如果能用艾灸堅持這樣做幾個療程,女性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皮膚紅潤光潔,身體很舒服,精神也更加飽滿。這都是化學護膚品美容所達不到的效果。

㈤ 美容時臉上的穴位有哪些

養生專題--->經穴養生--->文摘

臉上有8個美容穴

經常按摩能減少皺紋和浮腫,緩解神經衰弱。愛美的女人喜歡在臉上下功夫,花錢買護膚品,其實在我們的臉上,藏著很多個「美容穴」,我們通過按摩這些穴位,能起到很好的保養效果,而且穴位按摩,不需要花一分錢,所以是最超值的美容方法了。

陝西省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科安主任向大家介紹臉上這些美容穴的妙用。其中,緩解眼睛疲勞和眼周浮腫的穴位有攢竹穴、太陽穴、承泣穴;消除臉部浮腫的穴位有頰車穴、天突穴、迎香穴;減少額頭皺紋的穴位有魚腰穴。

安主任指出:按摩最好在洗浴後進行,因為沐浴後,血液循環加快,體溫上升,容易產生較好的效果。入睡前,以輕松的心情按摩瞼部,對皮膚彈性的恢復很有幫助。早晨起來或是午飯後也可以,一般來說用食指或中指的指尖按摩,沒有特別方向,每個穴位2到3分鍾,感到穴位酸脹為好。

美容穴怎麼找?

攢竹穴: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太陽穴: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面,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發際處。

承泣穴: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

頰車穴:沿臉部下顎輪廓向上滑,就可發現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天突穴:位於喉斜下方肌膚的內側。

迎香穴:在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

承漿穴:下唇與下顎的正中間凹陷處即是。

魚腰穴:在眉毛的正中間。

㈥ 艾灸1小時,迅速提升下垂臉!簡簡單單就變美

一、人到中年,臉下垂!

少女時代,女性的臉常常是膚如凝脂,吹彈可破。但隨著年齡增長,到了中年我們會發現,女性臉上的皮膚逐漸失去了美麗。為什麼會這樣?

《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這里說的就是女子,到了三十五歲,皮膚變得焦黃,頭發大量脫落,最明顯的一點是,臉會開始下垂。這其中的「罪魁禍首」是裡面提到的陽明脈衰。

陽明脈,即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女子三十五歲時後,陽明脈的功能會開始「衰退」。

要知道,這兩條經脈都直接經過人的臉部,而且與人體營養消化吸收直接相關,隨著經脈功能衰退,臉上運行的氣血減弱,皮膚肌肉得不到滋養,於是發黃下垂。

另一方面,脾臟與胃密切相關,陽明脈衰時,「脾」也會開始走向虛弱!

而脾主肌肉,脾主升提,脾虛則肌肉鬆弛,干皺,死氣沉沉。臉部的肌肉得不到支撐升提,自然就顯出「下垂」之象。

當然,三十五歲是相對而言,比如有些脾胃功能一直很差的女性,往往不到這個年紀,臉部就開始下垂了。而脾胃強盛者,吃好喝好,也許40,50臉都不會怎麼下垂。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女人的臉下垂的晚一點?

二、艾灸為何能提升下垂臉?

女性十分關愛容顏,發現臉下垂時,許多女性會選擇美容化妝,掩蓋臉部下垂的線條。其實心知肚明,這些東西只在表面功夫,甚至還會加速臉部衰老。

相比之下,艾灸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一根艾條可調理數百種疾病,不用打針吃葯,往往灸到病除!

其實除了克服疾病,艾灸還能給人「美容」,緩解女性下垂的臉部。

艾為純陽性,能夠疾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而中醫以為人之所以生龍活虎,離不開血和氣兩種東西,以氣帶血,以血養氣,氣血均衡,身體安康無疾。

堅持艾灸相應穴位,可以給與兩條陽明經脈以良性刺激,恢復它的功能,延緩它的衰老,強壯脾胃和大腸,肌肉也就不容易下垂了。

三、每天這樣艾灸,迅速提升下垂臉!

女人與艾灸天生是一對,艾灸與一般化妝品美容,一個改善本質上,一個是表面遮蓋,甚至可能是在損害 健康 額前提下,孰優孰劣一眼明了。

而臉部下垂艾灸的思路,主要是健脾調胃,運化氣血,升陽舉陷,直接關系部肌肉的鬆弛,女性調理脾胃還可以減少許多婦科問題的發生。

古代名醫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講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又說:「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蓋脾胃為血氣生化之源,為統血之臟,具運化之功。

若脾虛失統,往往發生血證。《校注婦人良方•暴崩下血不止方論》雲:「暴崩下血不止……大法當調補脾胃為主。」無論從生理、病理或治法上,脾胃與婦科都有密切關系,具體穴位如下:

艾灸脾胃、提升下垂臉

1、脾俞、胃俞

2、中脘、神闕(肚臍)、天樞

3、足三里

4、沖陽(或太白)

艾灸方法:循環取穴艾灸,每天艾灸3-4穴,大約一小時左右,一周休息1-3天。(此外還可以適當溫灸頭部穴位,頭為諸陽之匯,頭部、有許多陽經,頭部氣血旺盛,臉上經脈氣血相對暢通,人會顯得精神,面部皮膚富有彈性。)

四、艾灸的其他美容效應!

1、艾灸黑眼圈

中醫認為,腎水不足、虛火上揚、熬夜等習慣,容易導致黑眼圈的形成。此時艾灸以滋陰補腎、清降虛火為主,取穴如下:

艾灸黑眼圈穴位:阿是穴、脾俞穴、腎腧穴、水分,三陰交。

操作:黑眼圈處閉溫灸3-5分鍾,其他穴位20分鍾左右,一周休息1-3天,堅持灸一段時間後,能改善黑眼圈、眼瞼下垂等現象,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使眼部恢復光彩。

2、 艾灸眼袋

眼袋是所有人的公敵,人的眼角皮膚又薄又嫩,裡面還有很多血管,而一些好的習慣就容易使得多餘的水份及血液積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腫脹,看起來相隔口袋。

中醫認為眼袋多由於脾失健運,水液運化不利,使得肌膚浮腫,艾灸以健脾利濕、運化水液,濡養肌膚為主。

艾灸眼袋穴位:眼袋處、脾俞穴、足三里、三陰交,艾灸方法同上。

3、艾灸色斑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氣、濕氣、排除毒素,消除色斑,黑頭、斑痕的作用。

中醫認為色斑多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而絕非僅是面部皮膚局部的病變引起。需要艾灸內外調理、使氣血充盛、臟腑功能正常、色斑斑才會消失。

艾灸取穴:斑點處、中脘穴、肚臍、足三里,艾灸方法同上。

五、這些美容穴,看到就不虧!

人身穴位成百上千,其中一些對於改善氣血,調節人的臉色氣色尤其擅長,比如下面這些:

1、血海

血海是足太陰穴位,意為人之心血匯聚的海洋。血海穴在脾經上,善於運化脾血,活血化瘀、引血歸經、補血養血。

除了調理氣血,女性如有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血液問題 ,均可 找血海。

2、三陰交

取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

臨床上,很多女性患者的婦科病和不孕都是跟胞宮受風寒濕邪侵犯有關,這種患者多見於環唇的皮膚有暗青色,因三陰交跟肝脾腎三條陰經相通,常按此穴能調經通絡,顏面部恢復紅潤。

3、太溪穴

《九針十二原》雲:「腎也,其原出於太溪穴...」

太溪穴為腎經原穴,即腎經原氣經過並留止的地方,腎氣會在這里停留,所以十分適合養陰填精。

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及腎陽虧虛者,都適合灸太溪。另外每日17 19點是腎經流注時間,此時按揉太溪穴也有益處,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覺。

4、太沖

肝經有一穴,既養肝陰,也助藏血,養肝柔肝,最是適合女子,這個穴位就是太沖。

它是肝經原穴,專業調理月經不調、頭痛、目赤、小兒驚風、腹脹、遺尿等一系列疾病,艾灸太沖,艾灸太沖能夠養血柔肝,對月經不調有著很好的療效。

㈦ 如何用艾灸面部,臉部穴位怎麼艾灸

艾灸可以用在臉部。
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臉部有以下好處:
皮膚方面: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
眼部方面:清熱明目,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㈧ 面部常用的十個穴位

十個面部穴位

承泣穴--眼袋鬆弛

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由於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鬆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從而防止眼袋鬆弛。

攢竹穴--緩和眼睛的疲勞和浮腫

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即是。眼睛疲勞以及頭痛,都會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腫。此穴位可以緩和不適。

太陽穴--消除眼睛疲勞、浮腫

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面,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發際處。此穴位可促進新陳代謝

頰車穴--消除臉頰的浮腫

沿臉部下顎輪廓向上滑,就可發現一凹陷處,即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攝取過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迎香穴--減輕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此穴位不僅可以消除眼部浮腫、預防肌膚鬆弛,還能減輕肩膀酸痛。

承漿穴--消除胸頸浮腫

下唇與下顎的正中間凹陷處即是。它能控制荷爾蒙的分泌,保持肌膚的張力,預防臉部鬆弛。

地倉穴--抑制食慾

嘴角旁約0.5cm處即是。胃部如果持續處於高溫狀態,就會促進食慾,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溫、抑制食慾。

球後穴--提高小腸的機能

眼尾正下方,臉頰頭下處。能調整小腸機能,幫助吸收。

百會穴--預防過量飲食、便秘

左右兩耳洞向上升,在頭部連結後的那條線的頂點,即是百會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預防飲食過量。

天突穴--促進水分的排除

位於喉斜下方肌膚的內側。它能刺激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去除臉部多餘的水分。

㈨ 美容艾灸熏臉怎麼做

艾灸適當的穴位,通過艾條熏燒的作用刺激這些穴位,就能夠起到疏通經絡,促進氣血生成的作用,相信大家堅持時間長了,就能看出效果了,艾灸能使面部皮膚光潔柔嫩,更加富有彈性。
整體調節取全身穴位,分別是足三里、關元、曲池、合谷、三陰交。這些穴位可以調補肝腎,健脾和胃,益氣養血,使機體代謝功能旺盛,這樣就能夠延緩衰老,推遲皮膚老化的問題了。
局部調節的穴位主要是針對面部的,有頰車、下關、陽白、印堂。局部穴位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狀態,還能夠有效的防止出現皺紋,消除褐色斑,使自己更加美麗。
如果使用艾條懸起灸,可取局部穴位2—3個,每次灸10一15分鍾,以溫和灸為主,隔日1次,灸量不宜過大,局部皮膚有微熱感即可。全身取穴每次2—3個,每穴灸15一20分鍾,隔日或每周1次。長期堅持,可獲良效。
也可以採取艾炷隔蒜灸,取局部穴位2—3個,每穴灸5—7壯,隔日1次。適用於面部有粉刺、痤瘡者。
如果使用溫灸器灸,取腹部穴位,每次灸30分鍾,隔日或每周1次。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什麼灸法都要注意安全哦!

㈩ 抗衰老艾灸哪些地方

肺俞:艾灸這個穴位能有效增強表皮細胞的代謝能力,使皮膚細膩。還可以用於治療咳嗽氣喘,潮熱,鼻塞,盜汗以及皮膚病等症。
脾俞:艾灸這個穴位可以增強機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使新陳代謝機能旺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同時對腹痛,泄瀉,嘔吐,水腫,便血,氣虛乏力等有顯著療效。
腎俞:艾灸該穴位可調理因內分泌失調造成身體過於肥胖或過於消瘦,及肌肉鬆弛,四肢不溫或月經不調等問題。

三陰交:艾灸該穴位可調節機體陰陽平衡,對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有改善作用,是女性常用穴位。

曲池:曲池作為多氣多血之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和清熱涼血,解毒,抗炎作用,能促進大腸氣血暢通,有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廢物和毒素,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面部鬆弛灸什麼穴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