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術後要怎麼護理
術後傷口護理一、術後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情況,不要隨意揭開覆蓋傷口的紗布,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
術後傷口護理二、對有局部傷口加壓包紮或留置引流管的病人,應注意局部組織血運情況,引流管排出情況;如有傷口出血不止、傷口裂開、劇烈疼痛腫脹、敷料污染嚴重者,應及時就診。
術後傷口護理三、肢體部位手術者,應在維持功能體位基礎上,避免負重及大幅度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其它部位手術者,均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每天可以進行一些體力消耗小的活動。
術後傷口護理四、做好術後傷口的護理工作,避免傷口感染,冬季注意傷口的保暖工作,如此就能夠有利於患者傷口的癒合速度。
術後傷口護理五、如果患者傷口由於各種原因出現傷口不癒合,在做好以上護理工作的前提下,可使用於氏收口方之類促進傷口癒合的良葯進行治療。
術後傷口護理六、術後還應該注意飲食調理,多食用一些含有維生素、蛋白質、鋅豐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發物。
B. 做腮腺瘤手術後幾年刀口都會癢
這個不確定,主要看患者的身體素質,日常的護理來決定了。腮腺瘤術後護理
1 卧位 全身麻醉患者未清醒者,應採取去枕平卧位。頭偏向一側,口角置彎盤,使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易於流出防止分泌物吸入氣管或污染傷口,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部麻醉術後給予半卧位,以利於減輕頭部充血、局部腫脹、有利於傷口分泌物、積血、積液的引流。[醫學教 育網 搜集整理]
2 保持呼吸道通暢 因為口腔手術范圍廣、時間長、創面大且靠近顱底及呼吸道,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有可能引起喉頭水腫,出現聲嘶、呼吸不暢,故術後嚴密觀察生命體征、面色、口唇顏色、有無煩躁不安出現,及時吸出口腔分泌物。密切觀察呼吸是否平穩、頻率是否正常、呼吸道是否通暢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必要時行氣管切開。
3. 傷口觀察 注意創口的滲血、出血情況,由於頜面頸部血管、淋巴管豐富,術後創口滲出液較多,術後多留置傷口引流管,應在術後注意觀察引流液及傷口敷料滲血性質及量,保持傷口引流通暢,做好記錄。麻醉清醒後取半卧位有利於減輕血腫,確保有效負壓引流切勿扭曲引流管,壓迫阻塞和脫出等。保證傷口敷料加壓包紮的正確與松緊適度,腮腺腫瘤切除術後敷料加壓包紮時間長,一般需要2周~3周,正確適度的局部加壓包紮可促進殘余腺體萎縮,減少涎瘺的發生。如敷料包紮過緊,可引起頭痛不適,影響進食、睡眠、眼瞼、顏面部腫脹,甚至呼吸困難,包紮期間隨時觀察患者的面部血供及循環是否正常。
4 傷口疼痛護理 因手術創傷、加壓包紮所致。若包紮太緊可適當放鬆;手術後取半卧位,減輕頭部充血、組織水腫、減輕疼痛;告訴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持續時間,指導患者減輕疼痛的方法:如聊天,必要時給予止痛劑和鎮靜劑[2]。
5 飲食護理 手術後傷口加壓包紮,導致患者傷口疼痛,張口及咀嚼困難,患者因此減少進食,可告訴患者這是暫時性的,松開包紮後可恢復。在此期間進高熱量、高蛋白、無渣不含纖維素的溫涼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勿食酸性食物,盡量減少咀嚼,少食多餐,因進食少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及營養不足,護理上給予口腔護理,用口靈漱口液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C. 臉部冷凍術後怎麼護理
飲食會根據手術的種類有所不同。手術當日可以喝水、離子飲料、牛奶、果汁等飲品,大概次日開始可以喝粥、面條和軟的飯菜,不到一周就可以正常吃飯,但一個月內左右最好避免吃較硬的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注意異常和不便
專家表示,手術後會出現不同部位的感覺異常、張口困難,甚至活動時有口角不協調情況,這種現象較為常見,約在術後3-6個月期間漸漸好轉,由於臉部肌肉位置的調整,會覺得臉部肌肉的運動有些許不便,但這種症狀也會逐步好轉。
(三)注意腫脹和綳帶
手術後大多需要在面部包紮綳帶一天左右,第二天換頭套。術後2-3天腫脹多少會加重些,過後會逐漸消腫。48小時內左右需要冷敷,之後需要熱敷。
術後1-2周左右大致可恢復到相當於術前的程度,開始能看出較確切的手術效果,以後會逐漸恢復到自然。若要完全消腫則需要3-6個月左右,這期間繼續熱敷更利於恢復。大多隻在口內有切口,所以術後即可淋浴,2周左右就可以刷牙。
D. 我想知道腫瘤切除後吃什麼恢復快
做完腫瘤手術後對食物並沒有較為嚴格的限制,可以吃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以及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對患者身體以及病情恢復比較好。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術後傷口癒合。
1、增進食慾:大部分腫瘤患者在手術後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慾欠佳的情況,可以多吃蘿卜、山楂等增進食慾的食物,有助於患者多吃東西,補充營養;
2、促進消化:如芹菜、火龍果等食物,由於含有膳食纖維較多,而腫瘤患者由於卧床時間較久,腸蠕動會減慢,上述食物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3、清淡、易消化:如小米粥、餛飩等,因腫瘤患者在術後消化功能可出現一定程度減弱,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更有利於吸收;
4、富含高蛋白:由於腫瘤患者在患病期間或手術治療後消耗較多體內的營養物質,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建議患者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等,可以為患者補充營養;
5、其他:腫瘤術後患者也可以適量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也可以為機體補充營養,有助於促進機體恢復。但需要注意避免吃太多,以免刺激胃腸道黏膜,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E. 腮腺瘤術後護理
在口腔頜面部腫瘤中,涎腺腫瘤發生的比例較高,涎腺腫瘤中以腮腺混合瘤最常見。腮腺混合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法,故做好術前術後的各項護理對病人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常見護理問題包括:
(1)焦慮;
(2)睡眠型態紊亂;
(3)潛在並發症--出血;
(4)疼痛;
(5)舒適的改變:局部腫脹;
(6)有傷口感染的危險;
(7)自我形象紊亂。
一、焦慮
相關因素:
1 環境改變。
2 疾病困擾。
3 對診斷、檢查、手術等不了解。
主要表現:
1 主訴擔憂、緊張。
2 寡言或多語。
3 不能積極正確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護理目標:病人適應環境,焦慮感消除。
護理措施:
1 提供安靜、舒適、安全的休養環境,減少刺激。
2 向病人熱情詳細介紹醫院環境,同室病友,負責醫師及護士。
3 詳細向病人介紹有關疾病診斷、檢查、手術、治療的信息。
4 盡量解答病人提出的疑問。
5 鼓勵病人說出心中的擔憂。
6 指導病人運用一些減輕焦慮的技巧,如看書、聽音樂、聽收音機等。
7 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重點評價:病人焦慮是否緩解。
二、睡眠型態紊亂
相關因素:
1 疼痛。
2 環境改變。
3 焦慮。
4 壓抑。
主要表現:
1 依靠催眠葯才能入睡。
2 睡中易驚醒,醒後難以繼續入睡,睡後醒得過早。
3 白天精神不振,疲乏,打盹。
護理目標:
1 病人能敘述妨礙睡眠的原因。
2 病人能夠敘述促進休息、睡眠的方法。
3 主訴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
護理措施:
1 評估病人日常的入睡方式、習慣。
2 提供有助於睡眠的安靜、優雅的環境。
3 指導病人盡量減少白天睡眠。
4 遵醫囑給予催眠葯物如安定,並評價效果。
5 提供促進睡眠的措施,如彩取舒適的體位、運用放鬆技巧放鬆肢體、減少睡前活動量、聽輕音樂、緩解疼痛等。
6 限制晚間飲水量。
重點評價:睡眠是否得到改善,病人是否得到充分的休息等。
三、潛在並發症--出血
相關因素:
1 傷口包紮過松。
2 術中止血不全。
主要表現:
1 傷口敷料有血性液浸染。
2 負壓引流量較多(如100mL/h)。
3 血腫形成。
4 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精神差。
護理目標:
1 減少引起出血的因素。
2 脈搏、血壓在正常范圍。
3 血紅蛋白在正常范圍。
護理措施:
1 術後囑病人安靜休息並密切觀察傷口有無出血情況,測生命體征每天小時1次,直至平穩。
2 詳細觀察並記錄負壓引流的量及性狀,如血性引流液大於100mL/h,說明有活動性出血,應立即通知醫師及時處理。
3 觀察傷口敷料松緊情況及傷口敷料是否有新鮮血液滲出,如發現敷料松動、滲血,應立即加壓包紮。
4 遵醫囑給予止血葯。
5 遵醫囑靜脈輸液。
6 監測血紅蛋白水平。
重點評價:
1 生命體征變化如血壓、脈搏、呼吸是否正常。
2 傷口血性引流物是否減少。
四、疼痛
相關因素:
1 手術創傷。
2 不舒適體位。
3 活動過多。
4 綳帶過緊。
主要表現:
1 病人主訴疼痛。
2 痛苦表情,被動體位。
3 呻吟、哭泣等發泄行為。
4 語言交流減少。
護理目標:病人疼痛減輕。
護理措施:
1 評估疼痛的特點如性質、持續時間、強度等。
2 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休養環境,指導病人運用聽音樂、讀報、與同室病友交談等方法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疼痛。
3 抬高和支持手術部位,減少傷口部位壓力及張力,從而減輕疼痛。
4 檢查傷口綳帶的松緊度。
5 盡量減少活動,減輕病人痛苦。
6 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和鎮靜劑,並評價用葯後效果。
重點評價:疼痛症狀和體征是否減輕。
五、舒適的改變:局部腫脹
相關因素:
2 綳帶過緊。
3 傷口感染。
主要表現:
1 不適。
2 眼瞼腫脹,視物困難。
3 面部燒灼感。
護理目標:區腫脹減輕到最低程度。
護理措施:
1 白天取半卧位成45℃,晚間成30℃。
2 向病人解釋取半卧位的重要性。
3 指導病人避免彎腰和低頭。
4 遵醫囑給予抗生素。
5 每班評估面部腫脹的消退情況。
6 告訴病人任何時候不要揭開敷料,以免傷口包紮松緊度改變而加重術區腫脹。
重點評價:頜面部腫脹消退情況。
六、有傷口感染的危險
相關因素:
1 全身抵抗力降低。
2 皮膚破損。
3 營養不足。
主要表現:
1 局部傷口紅、腫、熱、痛。
2 傷口分泌物增多或出現膿性分泌物。
3 體溫異常。
護理目標:
1 病人體溫正常。
2 病人血象正常。
3 傷口無異常分泌物,無紅、腫、熱、痛。
護理措施:
1 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熱、痛及異常分泌物。
2 監測體溫變化。每天3次。連續7天。
3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4 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
5 傷口拆線前指導病人不要沐浴、洗頭。
6 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半流飲食。
7 保持口腔衛生,餐後、睡前漱口。
重點評價:
1 病人的體溫及血象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2 傷口有無炎性表現。
七、自我形象紊亂
相關因素:
1 面神經麻痹。
2 面神經牽拉。
主要表現:
1 口角歪斜。
2 流涎。
3 不願參加社交活動。
護理目標:
1 病人能對自我形象有新認識。
2 病人能積極參與社交活動。
護理措施:
1 術前向病人解釋,因術中面神經將被牽拉,有可能造成口角歪斜,流涎,使之理解與配合治療護理。
2 舉一些同種病人手術成功的例子,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 向病人說明口角歪斜 、流涎等現象將隨著面神經功能的恢復、腺體的萎縮而消失。
重點評價:病人能否對自我形
象的改變在心理上進行調適,關有積極地應對措施。
F. 做完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手術後有哪些要注意
問題分析: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是軟組織常見的腫瘤之一。意見建議:多發生於嬰兒和兒童,好發於頭頸部。可以自發性消退,如生長迅速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G. 皮脂腺囊腫手術後如何護理
1、保持切口敷料清潔乾燥,按時換葯。
2、清淡飲食,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生活要規律,多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
H. 孩子臉上的血管瘤,在治療後應該怎麼來護理
1、如果是嬰兒血管瘤,家長應注意保持寶寶的身體清潔,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濕血管瘤表皮。毛細血管瘤有淺表皮血管瘤,表皮極薄,若長時間浸在汗液中易破爛。另外洗澡時父母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劃破寶寶血管瘤。
2、由於嬰幼兒喜歡用手亂抓撓,特別是面部。為了避免寶寶指甲太長抓破血管瘤,家長們應經常給寶寶修剪指甲。
3、一旦發現寶寶患上了血管瘤,應及時去正規的中心找專業醫生進行詢診,確定血管瘤類型,做好日常觀察。
I. 腮腺癌手術後該怎樣護理呢飲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腮腺呆患者手術以後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吃太硬的食物,最好吃一些流質的食物。
J. 腮腺腫瘤手術後飲食該怎麼護理
腮腺是人體三大唾液腺之一,位於耳屏及耳垂的前方,其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以面神經主幹及分支的走行,在面神經上方者為腮腺淺葉,位於面神經深面的為腮腺深葉。腮腺區可發生多種類型的腫瘤。其中80%發生在腮腺淺葉,僅有15%來源於深葉,部分腫瘤發生在副腮腺。絕大多數在無意中發現以耳垂為中心出現無痛性緩慢增長的腫塊。一般根據腫瘤的組織來源及良、惡性分類。
腮腺良性腫瘤多生長緩慢,常無意中發現。腮腺混合瘤,又稱腮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見。其次是腺淋巴瘤,又稱淋巴乳頭狀囊腺瘤,常見於耳前或耳下方。腫物活動良好,邊界清,質地軟、中等,無觸痛。
而腮腺惡性腫瘤以黏液表皮樣癌最常見,其次是混合瘤惡變、腺泡細胞癌、腺樣囊性癌、涎腺導管癌等。腫瘤表面疼痛或出現面癱症狀,邊界不清,質地硬,活動差,且生長快。
如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已經癌變了:
1、腫瘤突然增大;
2、腫瘤活動差甚至固定;
3、腫瘤出現疼痛或面癱症狀,或頸部出現腫大的淋巴結。
雖然,80%的腮腺腫瘤為良性腫,但它不會自行消失,只能越長越大。所以,發現了腮腺腫瘤,應遲早就醫。治療主要採用外科手術切除。術前常規做彩超、CT,必要地行細刺穿刺,術前明確腫瘤的性質,為手術做好准備。
手術的原則: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侵犯包膜,手術不宜採用剜除腫瘤的方法,而應將腫瘤連同其周圍的腮腺組織一並切除,從而降低復發的風險。術中要注意保護好面神經。如有惡性變,應按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處理。
術後日常護理
1、保持口腔清潔,腮腺導管開口於口腔,因此保持口腔清潔尤為重要。進食少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及營養不足,護理上給予口腔護理用口靈漱口液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2、應加壓包紮1周,包紮期間隨時觀察患者面部血供及循環是否正常;拆線後仍應加壓包紮1周~2周,促進殘余腺體萎縮,以防涎腺瘺的發生。同時術後可口服葯物,抑制涎液分泌。
3、當咀嚼飲食或刺激分泌唾液時,術側局部出汗並伴有發紅現象多數患者感覺不適,可能與手術中刺激神經、術後局部腫脹壓迫神經及瘢痕粘連等因素有關,出現了味覺出汗綜合征,立即報告醫生。
最後,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及時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應該避免過度的勞累,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在飲食上和生活上都要及早的做調整,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有營養價值,易消化、吸收和維生素含量較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