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腦膠質瘤
在腦腫瘤中腦膠質瘤平均約佔45%,是發病率最高的腦內腫瘤。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神經元腫瘤。由於從病原學與形態學上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起源於間質細胞的膠質瘤又比起源於實質細胞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統稱為膠質瘤,因此膠質瘤分型也較多。
各型膠質瘤中,以星形細胞瘤最多見,其次為膠質母細胞瘤,其後依次為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膠質瘤、松果體瘤、混合性膠質瘤、脈絡叢乳頭狀瘤、來源未定膠質瘤及神經元性腫瘤。各型膠質瘤的好發部位不同,如星形細胞瘤成人多見於大腦半球,兒童則多發在小腦:膠質母細胞瘤幾乎均發生於大腦半球;髓母細胞瘤發生於小腦蚓部;室管膜瘤多見於第四腦室:少枝膠質瘤大多發生在大腦半球。目前對膠質瘤的病因仍然不是非常明確。根據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不同,惡性程度一般分四級,級數越高,惡性程度越高,膠質瘤惡性程度決定腫瘤生長速度的快慢、症狀出現的早晚、輕重和預後。
B. 什麼是腦膠質瘤
腦腫瘤即是顱內腫瘤即各種腦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腦腫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預防無從下手,兒童腦腫瘤和成人相比有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家長可以及時掌握孩子的症狀,能做到協助醫生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
C. 什麼是角質瘤
膠質瘤(Glioma)是來源於神經系統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細胞的腫瘤的統稱,是顱內(大腦內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顱內腫瘤的40%-50%。根據細胞種類不同可將膠質瘤分為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少枝膠質細胞瘤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膠質瘤治療及預後也各不相同。
D. 什麼是膠質瘤
腦膠質瘤是由於大腦和脊髓膠質細胞癌變所產生的、最常見的原發性顱腦腫瘤。年發病率約為3-8人/10萬人口。如同其他腫瘤(疾病)一樣,膠質瘤也是由於先天的遺傳高危因素和環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一些已知的遺傳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I型)以及結核性硬化疾病等,為腦膠質瘤的遺傳易感因素。
E. 腦膠質瘤是什麼
腦膠質瘤是一種很常見的顱內腫瘤,一期大多為良性腫瘤,二三四期為惡性腫瘤,對人們的危害很大,我們都不想自己也患上腦膠質瘤。為了預防腦膠質瘤,我們首先要了解腦膠質瘤的病因,只有了解了腦膠質瘤的病因,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注意起來,遠離這些危險因素。下面,就請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腫瘤科專家王潤超主任給我們講講腦膠質瘤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腦膠質瘤的發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胚胎發育過程中基因結構異常和遺傳因素在腦膠質瘤的發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2.生物學因素:包括致瘤病毒、細菌毒素等,有學者認為膠質瘤與潛在的病毒感染有關,如在一些腦膠質瘤患者的腦組織中檢測出SV-40病毒T抗原等。
3.理化因素:主要包括化學毒物、放射線、電磁輻射(包括長期的手機磁場輻射)等。
4.不良的生活習慣:一些人經常熬夜,常吃快餐等不健康食物、飲酒、吸煙等,這些因素雖然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就與膠質瘤的發生有關,但已經證實與消化道腫瘤和肺部腫瘤等的發生有關。
F. 腦膠質瘤是一種什麼疾病
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故亦稱神經外胚層腫瘤或神經上皮腫瘤。腫瘤起源於神經間質細胞,即神經膠質、室管膜、脈絡叢上皮和神經實質細胞,即神經元。大多數腫瘤起源於不同類型的神經膠質,但根據組織發生學來源及生物學特徵類似,對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各種復查腫瘤病,一般都稱為神經膠質瘤 。
G. 什麼是腦膠質瘤
簡稱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神經元腫瘤。由於從病原學與形態學上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起源於間質細胞的膠質瘤又比起源於實質細胞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統稱為膠質瘤。參考資料可以登錄膠質瘤會診中心網站了解。
H. 關於腦角質瘤
腦膠質瘤是顱內各種腫瘤中最為多見的腦腫瘤,腦膠質瘤是腦膠質細胞長期受到損傷而引起的惡性腫瘤。腦膠質瘤的主要症狀: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復視、癲癇發作和精神症狀等。
多數腦膠質瘤患者都有多年的頭痛,頭痛多為跳痛、脹痛,而且多發生於清晨。人受深度冷刺激可使腦神經、血管等發生強烈收縮,從而損傷腦膠質細胞,產生充血、增生。此外,外傷、手機的電磁波輻射等也可對腦膠質細胞產生損傷。
I. 人體頭部膠質瘤,究竟是什麼
人腦是由大量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神經細胞執行腦的各種功能活動,神經膠質細胞負責對神經細胞起到支持營養保護等作用。
神經膠質細胞與腦的功能沒有直接關系。
膠質細胞瘤,就是腦中的某些神經膠質細胞發生了增生形成的瘤體。
長了瘤子後,一是瘤體自身會占據一部份顱內的空間而使顱內壓升高,二是瘤體的膨脹性生長擠壓鄰近的腦組織而影響了這部份腦的功能。
膠質瘤是腦內的一種良性腫瘤,可通過手術切除。但有復發的可能性。
J. 什麼是腦部膠質瘤
腦部膠質瘤通常稱膠質瘤,是比較常見的惡性腦瘤,以至於人們它十分恐懼,通常把膠質瘤分為低級別膠質瘤和高級別膠質瘤:
(1)低級別膠質瘤(WHO1~2級)為分化良好的膠質瘤;雖然這類腫瘤在生物上並不屬於良性腫瘤,但是患者的預後相對較好。
(2)高級別膠質瘤(WHO3~4級)為低分化膠質瘤;這類腫瘤為惡性腫瘤,患者預後較差。
低級別膠質瘤患者病情進展較快,手術後短時間內可能就會復發,生存時間往往相對較短。低級別膠質瘤(WHO1~2級)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般情況下還可以存活的年數)在8~10年之間;間變膠質瘤(WHO3級)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3~4年之間;膠質母細胞瘤(WHO4級)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4.6~17個月之間。
目前對膠質瘤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即開顱膠質瘤切除手術,但由於腫瘤沒有明顯的邊界,除了早期位置適當的小腫瘤外,難以做到全部切除,一般主張在進行手術的同時結合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這些方法雖然無法完全阻止腫瘤生長,但可以延緩復發和延長生存期。應爭取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國內治療膠質瘤比較好的醫生有張俊廷、張力偉等教授,國際上具有高影響力的教授是巴特朗菲教授,巴教授是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教育委員會現任主席,同時也是漢諾威國際神經外科研究所(INI)神經外科教授,我這里在網上看到一篇巴特朗菲教授的膠質瘤案例,你覺得有用就看看,沒用就過了,
術後影像
患者是一名48歲女性,發病以來走路不穩,右側面部運動功能不全,右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流涎,於發病數月後,手術取活檢,H3 K27M突變型,MGMT甲基化陰性,WHO 分級:IV級。術後同部放化療。
臨床診斷:腦干腫瘤手術後,彌漫性中線膠質瘤,
H3K27M突變型 MGMT甲基化陰性(7%),WHO分級 :IV級。
術後影像:腫瘤佔位被大部分切除,切除率95%以上。殘余部分與腦干關系密切。術後第當天患者蘇醒,神清。術後一周被要求進行下床康復訓練,並進行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術後第20天,患者神清,恢復良好,能自主進流食。術後第22天登記回國進行後續康復治療和定期隨訪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