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臉癱後遺症怎麼辦
在平時,患者需要重視通過多種方法來緩解受損部位的症狀。宜避風寒,外出戴口罩,注重面部保暖,用毛巾浸熱水後濕敷患側顏面,每天5-6次,每次10分鍾。也可用熱水袋熱敷面部,溫度宜70攝氏度左右,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鍾,還可用紅外線照射,照時用濕紗布遮掩不能閉合的一側眼睛,燈距30cm,每次照射15-20分鍾,每天2次。照射後用手輕柔面部,促進血液循環,使之效果更佳。由於本病影響咀嚼,進食咀嚼時食物易滯留在患側齒頰之間,故應做好口腔護理,飯後用3%蘇打水或溫開水漱口,睡前刷牙。眼瞼不能閉合,睡前塗敷眼葯膏,並用生理鹽水濕紗布蓋眼保護角膜。
對於後遺症患者,家人應該給其提供適宜的飲食,這對減輕病症危害十分有益。因面癱後遺症的發生會使味覺與咀嚼功能減退影響食慾,所以要盡量鼓勵病人進食,給與適合病人口味,並富有營養、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質或軟質飲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
2. 如何治療面部神經性癱瘓
面癱手術監測效果更佳 人必須具備正常的面神經,才能夠擁有各種表達內心感受的豐富表情。而發生面癱則會令人額紋消失,不能或無力抬眉、閉眼,嘴角歪向一側,說話不清晰,喪失表現表情的能力。據介紹,一部分面癱經過葯物治療可以恢復,而另一部分面癱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因此,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對面癱患者而言,意義重大。在進行治療前先使用面神經監測儀對面神經術後功能進行評估,而通過面肌電圖判斷面神經受損程度,可以較明確地判定哪些病人需要手術,哪些病人需要服葯保守治療,而且在手術中也可以使用面神經監測來幫助施行相應的面神經手術。一般來說,如果早期經過正規治療,幾乎所有的面癱病人均能夠痊癒。 如何做好面神經麻痹患者的護理 面神經麻痹一方面可在家中服葯治療,另一方面需去醫院進行綜合治療。 急性期應適當休息,面部要持續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睡眠時勿靠近窗邊,以免再受風寒。有咽部感染時應同時口服抗生素治療。服用強的松者要嚴格按醫囑執行,不可隨意增減葯量,並注意觀察有無副作用。 急性期患側面部用濕熱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鍾。可指導病人對鏡按摩癱瘓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鍾。由於本病使病側眼睛不能閉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時應戴眼罩,並用抗生素眼膏塗眼,以保護角膜及預防結膜炎。進食後要及時漱口,清除患側頰齒間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軟食,禁煙、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三白五蟲湯」除「面癱」 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口眼歪斜」,是神經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為突然一側面肌癱瘓,眼皮不能閉合,流淚,面部表情動作消失,說話發音不清,吃飯時漏飯、漏水,額紋消失,不能做皺眉、皺額、鼓腮、示齒和吹口哨等動作,鼻唇溝變淺。患者閉眼時,患側眼球轉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鞏膜。風濕、中耳炎、腦部疾患及風邪侵襲、突受寒涼等均可引發本病。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病多由脈絡空虛,風寒侵襲,以致經氣阻滯,氣血不和,瘀滯經脈,而導致經絡失於濡養,肌肉縱緩不收,而發生本病。筆者自擬「三白五蟲湯」治療面神經麻痹,屢用屢驗,一般服葯10--15劑即可治癒。患者不妨一試。 葯物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 用法:上葯除蜈蚣外,水煎兩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蜈蚣放瓦上焙焦,研為細末,分2次用葯湯沖服。 「三白五蟲湯」選用防風、白芷、白附子、鉤藤可祛風散寒,增加組織代謝,減輕炎症和水腫,促進血液循環暢通;用「五蟲」(即蜈蚣、全蠍、僵蠶、蟬蛻、地龍)祛風通絡,加快經絡氣血運行;用白芍、川芎養血活血祛風;黃芪益氣扶正祛風。諸葯相合,使邪去正復,風寒得除,經絡得養,血脈流暢,「面癱」乃愈。
3. 面神經癱瘓的護理
面神經麻痹其實就是人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面癱情況,要還是以面部表情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
要保持室內空氣清鮮,注意休息,減少外出。外出可戴口罩,避免受寒風的影響。夜間應避免受風寒之邪侵襲;給予營養豐富的半流質飲食,進食時間比平時要稍微長,需飯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急性期應注意保暖,耳後及病側給予濕熱敷。發病後可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當神經功能開始恢復後,鼓勵患者進行康復的運動,早日促進癱瘓的恢復;由於本病眼瞼閉合不全,外出時需要戴眼罩,避免塵沙進入眼內,點抗生素眼葯水,睡前塗眼膏,防止角膜炎發生;加強鍛煉,增強抗風寒的能力,冬天迎風乘車時應戴口罩。
4. 面部癱瘓的症狀和原因是什麼
面癱分成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中樞性面癱主要表現為面部上方肌肉並不是癱瘓,閉目揚眉皺眉頭均一切正常,面下邊肌肉出現癱瘓,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松馳、示齒姿勢時口角歪向健側。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額紋消退、上眼瞼不可以徹底合閉,法令紋消退,嘴巴傾斜;示齒或笑時口角向健側傾斜,不可以鼓氣。用餐時面癱側有食材留存;有時候有眼睛干澀、味蕾減低等表現。造成中樞性面癱的原因關鍵有腦梗塞、腦出血或顱內腫瘤等。周圍性面癱的發病原因許多,如受涼、見風、病毒性感染、創傷、腫瘤、手術治療等幾種原因。常用造成周圍性面癱的病症包含Bell面癱、耳帶狀皰疹造成的面癱(Ramsay-HuntSyndrome)、顳骨骨折、腫瘤、中耳炎及手術治療損害等。
5. 引起面癱原因有哪些生活中該如何護理
引起面癱的病因有多種,一般情況下分為兩大類首先是中樞性面神經炎其次是周圍性面神經炎。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經常去做一些面部表情,比如說吹口哨、開口笑、撇嘴唇、睜眼、皺眉,的動作,讓我們的臉部熟悉這些表情,從而達到護理的作用。醫學上面針對,引起面癱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說中毒、有代謝障礙、血管機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等等情況都是會導致面癱的原因,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常見,並且很容易導致面癱的東西,那就是空調,如果每天都對著吹空調,並且長時間不運動的話,也是很容易導致面癱,我之前工作的地方,由於老闆每天對著空調吹,結果沒多久他的半邊臉就面癱了,做表情的時候是非常有障礙的,一邊臉可以笑出來,另一邊也沒有任何的表情,看起來非常的古怪。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注意這些小細節,才能夠讓我們去預防這些疾病。
6. 癱瘓的病人該怎麼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1.對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潔、乾燥
2.病室內保持空氣流通,並注意保暖 3.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4.排尿困難的患者可按摩膀胱以助排尿,訓練病人自主解小便。便秘者應添加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每天應按摩腹部,養成定時排便,大小便要及時清理,要讓病人保持干凈衛生,預防褥瘡、皮炎,可以用全品源卧床大小便護理儀,護理儀能及時清理大小便,一切處理工作都是自動封閉處理,干凈衛生方便。
5.2小時幫癱瘓病人翻次身,幫病人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7. 癱瘓病人要怎樣護理好呢
一、建立舒適的居住環境
長期卧床老人的居住環境一定要清潔、整齊、安靜。設置應盡量考慮老人的方便、舒適、安全等條件。房間要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陽光要充足。室溫應保持在18-20℃之間,濕度以50%-60%為宜。
二、日常基礎護理至關重要
1、保持床鋪平整、床上用品要經常更換、清洗。清潔、舒適。老人衣著衣服干凈舒適,最好寬大柔軟,領扣、腰帶要寬松易解、不影響呼吸。
2、做好老人的口腔、頭發、以及身體的清潔和護理,保持干凈。
3、做好床上喂飯和飲水護理。對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飯工作,護理者喂飯前要洗凈雙手,老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對俯卧或平卧者應使其頭部轉向一側,以免食物嗆入氣管。喂飯宜慢,喂湯時忌從嘴正中直倒,宜從唇邊緩倒入。
三、心理護理莫忽視
由於老人長期卧床,減少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多數老人常有猶豫、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劇了這些不穩定情緒。用熱情的態度,親切的言語,多與他們交談,同情、理解、安慰他們。聽音樂、戲曲,看電視,讀報紙,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對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調整老人的情緒。
四、長期卧床病人主要並發症的預防護理
長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護理中對感染性疾病應及時抗感染治療,做好心理護理必不可少,基礎護理技巧也是很重要。做好清理與消毒工作。
五、飲食要合理搭配
長期卧床老人的身體抵抗力差,應在飲食方面加強營養,宜給予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多食含鉀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綠葉蔬菜等。
六、加強肢體功能鍛煉
長期卧床老人要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護理人員應幫助其進行功能鍛煉,每日對全身肢體進行按摩,手法要輕柔。老人不能進行主動運動時,每天進行床上被動操作的鍛煉。
8. 請問面部癱瘓該怎麼辦
患者家屬或患者本人在進行面部按摩過程中應配合進行,如發現患者額部由於癱瘓而不能做皺眉動作時,可用手指做局部上下按摩。需要注意的是,當向上按摩時,患者要用力抬眉和皺眉,當向下按摩時,患者要用力閉眼。對於局部性面部癱瘓,可以用冰塊或冷水對癱瘓部位進行交替刺激性按摩。同時,可交替使用溫熱的濕毛巾進行局部推揉,以減輕頰部痙攣。面癱病人還應經常作一些鼓嘴吹氣和抿嘴、噘嘴等強化動作,以促進面部癱瘓的恢復。
9. 對癱瘓患者的護理
對癱瘓患者的護理,1:每天給他翻身,一小時翻一次身,預防褥瘡,因為皮膚長期受壓迫,容易長褥瘡。2:經常給他擦洗身體,尤其是夏天,保持身體的乾爽,病人會舒服點。3:經常給病人按摩,長期不運動,容易使肌肉萎縮,按摩防止肌肉萎縮。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