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神經是否正常怎麼測

面部神經是否正常怎麼測

發布時間:2022-10-17 02:03:32

『壹』 面肌痙攣怎麼判斷

面肌痙攣的確診方法如下:1、臨床表現:患者一側面部表情肌、眼瞼、口輪匝肌不自主抽動,情緒緊張、激動、勞累時症狀加重,嚴重時引起睜眼困難、口角歪斜。好發於中老年人群,女性略多於男性,是診斷面肌痙攣的主要依據;2、輔助檢查:磁共振斷層血管成像,即MRTA,可見面神經根部血管壓迫;電生理檢測可見異常肌電位,對診斷面肌痙攣起輔助作用。

想判斷目前是否有面肌痙攣的情況,一般建議應該選擇去當地醫院就診,請醫生當面判斷一下目前的情況,如果可以通過觀察,發現有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顫動,持續的時間從數秒到十幾秒,甚至幾分鍾不等,往往可以明確診斷,確診面肌痙攣的話,建議可以在初期通過服用葯物來進行治療,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建議手術。面肌痙攣的嚴重程度有分類的標准,當然從簡單點來說要看累積面積的范圍,有些是累積的眼輪軋肌、眼肌,有些是影響到口輪軋肌、口肌,有些會引起頰肌、顳肌這些肌肉,根據累積的肌群的不同,可以進行一定的分類。

『貳』 面部神經做核磁共振能查出來么,謝謝資深醫師答復

應該是兩種都查不出來,這兩種都是針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如腫瘤,增生等。面部抽動應該是面神經功能性病變引起的。你到五官科去找醫生幫忙實際點,他們有儀器可以測量面部的神經電波。

『叄』 面神經綜合檢查原理

面神經炎在腦神經疾患中較為多見,這與面神經管是一狹長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結構有關,當岩骨發育異常,面神經管可能更為狹窄,這可能是面神經炎發病的內在因素。面神經炎發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
有人根據其早期病理變化主要為面神經水腫、髓鞘及軸空有不同程度的變性,推測可能因面部受冷風吹襲,面神經的營養微血管痙攣,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但一直未分離出病毒。近年來也有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膝狀神經節綜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系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使膝狀神經節及面神經發生炎症所致。
面神經檢查的臨床意義在於幫助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診斷,面神經檢查如果出現面神經麻痹的體征,則幫助定位診斷,首先要區別面神經麻痹是周圍性還是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如果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還要區分病變是腦干內還是腦干外病變,這種明確的定位對於疾病的定性診斷有著重要的價值。面神經檢查包括運動和感覺檢查,運動檢查主要是指面部表情肌的運動檢查,感覺檢查是舌前2/3味覺的檢查。面神經麻痹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中樞性面神經麻痹臨床表現為病灶對側下部面肌癱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臨床表現為同側上下部面肌癱瘓。

『肆』 面神經炎的功能評定方法是什麼

1.電診斷評定

參閱前文所述

2.電生理檢查

面神經MCV減慢,面肌EMG動作電位波幅降低或消失

3.內聽道X線片檢查外耳聽覺等五官科專科檢查

4.面肌肌力檢查

面部肌肉均為表情肌,肌肉小而不強,也不引起關節運動,不能對動作給予阻力或助力,以致達到最大面部表情肌的肌力通常按肌力的大小,可分成下列6個級別

0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0%):讓患者用力使面部表情肌收縮,檢查者肉眼完全看不到收縮,手觸表情肌也無緊張感,甚至收到健側牽拉而致口眼歪斜

I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10%):讓患者主動用力時,肌肉微動

Ⅱ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25%):面部表情肌做各種運動時雖有困難,但主動運動時幅度可達健側的1/4

Ⅲ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50%):活動時幅度約為健側的1/2

Ⅳ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75%):收縮接近正常,但與健側仍有差異

Ⅴ級(相當於正常肌力的100%):收縮正常,和健側完全一致

5.嚴重程度的分級

國際上現行採用的嚴重程度分級為1984年所制訂(見表9-3-1)

表9-3-1面神經麻痹嚴重程度的分級

『伍』 多年面癱 怎麼知道自己面部神經斷裂或則壞死

你好,對於所提到的問題,確實也是大多數患者最想知道的,因為這樣的神經是否斷裂和壞死直接影響的是,患者的疾病是否還可以治癒的。

判斷面部神經有沒有斷裂和壞死:
其一:是用手觸摸面部,看看面部是否還有感覺,還有被觸摸的感覺就是沒有徹底斷裂,要是壞死,面部就會出現萎縮,萎縮表現(臉部肌肉鬆弛、面肌萎縮)。只要您沒有出現如上症狀都是說明沒有完全的斷裂和壞死。
其二:就是可以直接在您當地醫院的神經內科去做肌電圖,看看是否神經纖維已經完全的斷裂和壞死。這些對日後的疾病治療以及康復的預後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希望這些是對你有用,祝你早日康復!

這些資料是我在丁教授面癱康復網上找尋,希望能夠幫你提升治療信心,相信自己!

『陸』 面部抽搐怎麼確診是梅傑綜合征

一、首先觀察症狀表現
1、雙眼瞼痙攣。患者最常見的首發症狀為雙眼頻繁眨動,約佔76%~77%,也有部分由單眼起病,漸及雙眼。瞼痙攣前常有眼瞼刺激感,眼乾畏光和瞬目增多。瞼痙攣的發作頻率常由稀疏至頻繁。痙攣可持續數秒至20分鍾,不經治療可持續收縮造成功能性「盲」。患者常需用手將雙上瞼拉起看路,不敢獨自出門或過馬路。
2、口下頜肌張力障礙。多為完全型,其餘均為不完全型。
3、口、下頜和舌痙攣。常表現為張口、牙關緊咬、縮唇撅嘴、伸舌等,致面部表情古怪特殊。嚴重者可引起下頜脫臼、牙齒磨損,可影響發聲和吞咽,口、下頜的痙攣常由講話咀嚼觸發。除眼瞼痙攣及口、下頜肌張力異常外,梅傑綜合征還可伴斜頸頭後仰前屈等。
二、臨床檢查依據
1、影像檢查。常規進行腦電圖、肌電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乳突、顱骨X線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以排除乳突及顱骨疾患。
2、電刺激檢查。用電刺激患側眶上神經,患側眼輪匝肌及其他面神經支配的肌肉同步發生收縮。正常者或其他疾病刺激單側眶上神經,僅引起單側眶上神經支配的眼輪匝肌收縮。
3、面神經功能測定。即神經興奮性試驗,這種試驗即使在最年幼的小孩也可施行,同時最好在面癱一開始就作,並每天由同一個人進行,有時也可能作涎腺閃爍測定。
4、肌電圖。用針電極刺入肌肉進行刺激,測出其運動單位的特殊電位。正常骨骼肌出現雙相或三相電位,如神經變性或去神經後則出現肌纖顫電位,能定量測試神經變性的程度。一般神經麻痹後三周才出現纖顫,表示有神經變性,即具手術指征;如無纖顫和運動單位電位,表示面肌纖維化,則無手術指征。由於失神經支配電位在起病後14天之內記錄不到,所以該檢查在急性顳內面神經麻痹時沒有應用價值。
5、味覺試驗。用卷子蘸少量糖、鹽、醋液放在舌前2/3,囑患者不能縮舌,以手示意有無味覺。
由於梅傑綜合征發病在腦神經,病情較輕時或部分患者,常規檢查無法找到病因,一些檢查多用來排除可能有類似症狀的疾病。需要有經驗的專業醫生根據檢查結果,綜合症狀表現、病史、以往治療情況等綜合診斷。梅傑綜合征是一種慢性進展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葯物治療,而早期手術干預治療,可顯著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柒』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測定NET和S-D曲線有什麼意義

影響面神經麻痹預後最重要的因素是面神經的去神經程度。神經興奮性檢查(NET)、強度-時間(S-D)曲線的閾值測試,是判斷失神經程度的檢查法。

(1)NET閾值測試。應用SET-4210型神經興奮測試儀,通過雙極表面刺激電極進行測試。電極中心間距離1.5cm,將刺激電極置於耳垂下面神經出莖乳孔處,用0.1~1.0毫秒間隔方形脈沖電刺激面神經干,漸次增強電流,將引起肌攣縮的最小值作為NET閾值。

(2)S-D曲線閾值測試。將刺激電極置於眉弓上3cm處測試額肌;置於下瞼近外眥處測量眼輪匝肌(簡稱眼肌);置於下唇近口角處測量口輪匝肌(簡稱口肌)。

(3)Yanagihara去神經支配判斷標准法。刺激脈沖間隔0.1毫秒,雙側閾值差在3.5mA以內者為去神經(-);超過3.5mA者為去神經(+);超過10mA者為去神經(++);刺激脈沖間隔1.0毫秒,雙側閾值差超過10mA者為去神經(+++)。

(4)NET正常閾值范圍。按正態分布法求出NET左、右側閾值差值的正常范圍(標准差為5%)1.72~1.57mA。患側閾值減健側閾值小於-1.57mA為超興奮性,大於1.72mA為興奮性抑制。

(5)S-D曲線正常閾值范圍。額肌1.04~-1.01mA;眼肌0.78~-0.85mA;口肌1.24~-0.98mA,超過正常閾值最高上限值或最低下限值有臨床意義。小於下限值為超興奮性,大於上限值為興奮性抑制,正常閾值范圍內為正常興奮性。

(6)去神經程度與預後。電生理診斷面神經受損後的病理性支配,即診斷去神經支配程度和估計預後比較可靠。去神經程度越重,面癱程度也越重,面肌功能恢復所需時間也越長。

S-D曲線測試結果證實了面部表情肌間受傷程度差異的現象,即眼肌最易受傷,損傷程度重,肌功能恢復速度最慢;而口肌對損傷的抵抗最強,肌功能恢復最快。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取決於各支配神經、運動點、肌肉的生理學和組織學的特點。重度去神經的發生及經過有電擊型和遷延型。這兩型的病理改變是今後的研究課題。

大部分學者主張:NET可在72小時內測得神經反應。但應注意,由於存在遷延型神經支配,故3周後仍應密切觀察失神經的動態。

『捌』 肌電圖能不可以檢測面部肌肉與神經

病情分析:面部是可以不可以做肌電圖的,或者神經傳導速度測定,但這些都得在大醫院才可能做這些檢查意見建議:你的情況會議是否有面癱可能,建議去比有些專科的醫院神經內科做肌電圖檢查,或者神經傳導速度測定,查找病因/p

『玖』 怎樣判讀面神經電圖測試結果

面神經電圖(ENoG)是測量和記錄許多同步興奮的運動單位的復合電位。代表面神經出莖乳孔的情況,如在莖乳孔附近給以足夠強的電刺激,將會導致神經支配區內的面肌發生一個「收縮」,並可記錄到一個復合電位的波形,其振幅可以測量。ENoG所記錄到的復合電位與面神經損傷的病理關系,並無組織形態證明。但臨床實踐表明,ENoG的振幅和神經纖維的興奮性之間極可能是1∶1的關系。當面神經受到某種影響,其神經纖維中的半數(50%)發生生理性阻滯(神經傳導阻滯)時,若電刺激施於神經阻滯處的近端,則正常的神經纖維可傳導興奮,而阻滯的神經纖維則不能傳導,於是面部肌肉收縮的程度只有正常時的一半,即ENoG振幅只有正常的50%。

與上述情況相同,但刺激施於神經阻滯的遠端,此時將會使全部神經纖維興奮。因而,面肌發生最大收縮,ENoG的振幅將為100%。

50%神經纖維變性,因有一半神經纖維解剖上破壞,故無論在損傷處近端或遠端施用最大刺激,其ENoG的振幅都只有正常時的50%。面神經損傷時的實際情況是,有部分神經纖維發生變性,而有部分纖維解剖上並未破壞而是處於神經傳導阻滯狀態。因此,若在損傷處的近端施用電刺激,其結果將是,變性及阻滯的神經皆不能傳導興奮,ENoG的振幅為0。而在損傷處遠端刺激時,變性纖維不能傳導,阻滯纖維可以傳導,其ENoG的振幅為50%。

ENoG的臨床意義如下。

(1)由於面神經損傷後,其遠端神經纖維發生變性約需1~2天,因此,莖乳孔外刺激面神經以探尋顳骨內神經損傷程度,必須在傷後48小時測試ENoG。

(2)莖乳孔外刺激所測得的ENoG,不能發現顳骨內的神經傳導阻滯。

(3)莖乳孔外刺激所測ENoG的損失表明神經纖維變性的數量。

(4)ENoG只能判讀神經纖維變性的量,不能區分是由於軸突斷傷,或是由於神經內膜,束膜或外膜斷傷所致。由於損傷的原因及程度不同,其變性發生的速度也不相同。

因此,面癱患者行ENoG測試,需連續觀察,以了解神經纖維變性的速度。一般說,若患者發生面癱後2天即行ENoG測試,即應隔2~3天復查一次,到3周末(21天)為止。連續測試可觀察面神經損傷的動態變化,大有利於評估預後和決定治療方針。

ENoG測試的結果,要靠健側與患側比較。健側與患側相比,若健側復合電位為100%,則患側達到的百分數即代表患側發生變性的神經纖維數量。

閱讀全文

與面部神經是否正常怎麼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