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什麼是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

什麼是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

發布時間:2022-10-09 07:07:41

① 空軍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空軍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協助及配合地面部隊的攻勢及行動。一般的常規戰爭,會先由偵察機進行偵察行動,最初會由空軍提供重型火力攻擊,摧毀敵方主要防空設施、電力設施、軍事基地等重要目標,再由轟炸機進行轟炸,戰機對空地面積進行精確測量,之後由地面部隊進攻,而在戰爭的過程中也會配合地面部隊作出攻勢。同時,以擊退敵人航空部隊為目的而進行的制空任務也是必需的。

平時,空軍負責執行空域的巡邏、重要航空器的護航、各種影像及電子情報等的搜集、大范圍的巡邏與監視等任務。必要的時候,也出動協助救災,例如台灣9·21大地震時就是空中預警機負責救災機隊的空中管制任務。某些情況下,空軍也會對境內武裝勢力與反政府組織、恐怖分子等進行威懾及攻擊。

② 為什麼說空襲與反空襲成為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呢

1.戰略空襲成為作用突出的作戰樣式
由於現代空襲作戰的空襲手段多、空襲武器裝備性能好、空襲強度高,使戰略空襲已可以摧毀對方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據報道,這次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在整個戰略空襲階段,摧毀了伊軍指揮通信系統的 80% 、軍事實力的 50% ;重創了伊拉克空軍及防空體系, 150 架飛機被毀, 95% 的雷達無法運轉, 48 個防空導彈陣地受重創,約 40 個機場被炸;嚴重破壞了伊拉克核生化武器生產和儲存設施;運輸補給量減少 90% ;煉油能力下降 87% 。猛烈的空襲使伊軍士氣低落,戰鬥力急劇下降,為多國部隊順利實施地面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多國部隊能以較短的時間和極少的傷亡贏得這次戰爭,不能不說戰略空襲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灣戰爭表明,在高技術條件下,戰略空襲不僅能摧毀對方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而且能夠完成過去地 ( 海 ) 面作戰的部分任務。它不僅是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而且已可以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戰爭階段。

2.反空襲武器裝備也將發生質的飛躍
由於空襲手段和武器裝備發生了質的飛躍,現代戰場上空將充斥著各種飛機和直升機,還有巡航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空中戰場監視系統乃至太空飛行器等,它們將對陸戰、海戰戰場構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它們,必須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防空力量體系。鑒於反空襲的需求和高技術的應用,反空襲手段和武器裝備也將發生質的飛躍。我們可以預見,到 21 世紀初,低空和超低空防禦有格鬥直升機和低空導彈、高炮等;中低空防禦有戰斗機和地空導彈、高炮及彈炮結合的防空武器;中高空防禦有戰斗機和地空導彈;高空防禦有大型地空導彈;太空防禦將有反衛星武器和反彈道導彈武器。此外,還在發展激光武器、微波束武器和電磁炮等新型防空武器。這些防空武器還將有部署在太空、空中和地 ( 海 ) 面的偵察預警系統和 C � 3I 系統指示目標和指揮引導以及電子戰裝備的作戰支援。上述武器裝備將共同構成多層次、多元一體化的超飽和的防空火力網,將體現多元一體化的防空協同作戰。

3.空襲和反空襲將成為現代戰爭斗爭的焦點
隨著高技術的發展,空中力量得到了質的加強,對戰爭結局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海灣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戰爭首先由大規模空襲開始,空中力量首當其用,空襲作為一個單獨戰爭階段持續了 38 天,是整個戰爭持續時間的十分之九。多國部隊憑借其優勢的空中力量對伊拉克戰略目標和主力部隊實施了大規模、高強度和高准確度的空中打擊,不僅為而後的地面作戰掃清了障礙,而且為贏得這場戰爭奠定了基礎,顯示了現代空中力量在達成戰爭目的中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以往的戰爭中,地面部隊總是處於最重要的地位,而空中力量一般是用於支援和配合地面部隊實施作戰任務。這次海灣戰爭表明,空襲作戰已可以構成獨立的戰爭階段,單靠空襲作戰已可以摧毀敵方大部分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在加速戰爭進程和決定戰爭結局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 1986 年美軍襲擊利比亞和近年美軍對伊拉克的空襲行動也表明,獨立的空襲作戰可以達成預定的有限軍事目的,可以成為進行「外科手術式」有限軍事打擊的主要手段。

戰爭實踐表明,在較大規模的現代戰爭中,已離不開對空中力量的運用;空中火力已可以成為綜合火力系統中的主體;為了盡量減少地面部隊傷亡,空襲作戰階段將延長、規模將擴大;奪取制空權仍然具有突出的意義。正因為如此,空襲和反空襲的對抗必將成為現代戰爭中敵我雙方斗爭的一個焦點。

③ 為什麼二戰前期德軍戰鬥力特別強悍

1、首先德國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優良軍事傳統的國家,自人類進入槍炮時代,歐洲就進行了頻繁的戰爭,德國前身普魯士一直就有著優良的軍事傳統。
2、德國綜合國力在當時世界也是前列的,一般來說,國力強大的國家,其軍隊也是很強的。
3、德國對於戰爭准備更加充分,希特勒自1933年上台開始,就開始重整軍備了,加強軍事訓練和軍隊建設。
4、一戰的失敗,使得德國軍隊更容易接受新的作戰理論,最初閃擊戰這種作戰模式,是英國首相提出,並進過部隊演練,但是英法等國作為戰勝國,內部保守勢力強大,拒絕軍隊變革。而德國內部阻力較小。
5、希特勒的這種冒險思維和偏執,獨裁,決策果斷,也為德國軍隊大膽進行變革和大膽實施軍事行動提供的支持(短期是有利的,但是長期來說,獨斷專行,又會出現大量的戰略失誤)。
以上是德國在二戰初期德國軍力強大的原因。但是樓主也應該看到,德國雖然重整軍備較早,戰爭准備充分,但是德國軍力發展是有巨大的短板,無法克服,特別是當戰爭陷入長期化後,德國軍隊劣勢愈加明顯。
1、首先德國地理位置和國力和大陸文化特性,就註定了德國海軍無論怎麼發展都是無法比擬英國和美國這種全球海上霸權國家的。要知道地球面積70%是海洋,海洋把大陸和各種戰略資源分割,因此沒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就無法掌控全球資源,也無法影響全球,也無法進行遠洋投射作戰。因此德國軍隊雖然強大,但是確是一支區域性軍事力量,德國也沒有太強的兩棲作戰能力。
海權的缺失,使得德國軍隊只能在有限歐洲周邊,而且也使得德國資源匱乏,特別是石油資源匱乏,最終導致了陷入了多線作戰,也陷入了被英美封鎖和糾集聯盟絞殺的地位。
2、德國空軍建設中,思想固化,重視戰術作戰層面,也就是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的層次上,因此德國空軍一直就是一直戰術空軍。這也是德國輸掉不列顛戰略空中戰役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用強大的戰術空軍,去對一個現代化工業化國家,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防空系統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空軍,進行戰略空中進攻戰役,整個德國空軍裝備和訓練體系,輪替體系都是無法勝任這種高強度的戰略進攻的,因此失敗也是一個必然。反觀英美空中力量,迅速的建立了強大的戰略空中力量,生產了大量的戰略轟炸機。對德國進行了排山倒海式的猛烈的戰略空中打擊,重創了德國本土工業系統、能源生產系統、交通系統、民生系統、科研軍工系統等等。
3、德國軍力建設還有一個重大短板就是輕視後勤體系的建設,德國後勤體系落後,既有國家力量的原因,也有德國軍人歷來不重視後勤的軍事思想有關。特別是戰爭進入工業化時代,大量的武器平台運用,使得軍隊作戰對於補給的消耗巨大,而且戰爭范圍擴大,也使得士兵的衣食住行要求都在提高。因此輕視後勤體系建設,最終就會極大削弱德軍的戰力。
德國有最先進坦克,卻沒有英美那樣全摩托化後勤體系。德國甚至無法滿足士兵冬季作戰的基本裝備,巴巴羅薩計劃,許多德國士兵面對嚴寒,居然沒有禦寒的冬衣,也可以看出德國軍隊的後勤體系的落後和不重視。
後勤太重要,特別是現代化戰爭,後勤直接決定了前線軍隊的戰鬥力,就像你有一挺每分鍾6000發的加特林機槍,但是後勤只能給你提供10法子彈,那麼你的這挺加特林機槍,還不如一把AK47的火力和效果好。

④ 戰斗機在現代軍事作戰中起著什麼作用

消滅敵空中力量,取得制空權;對某些軍事目標進行空中打擊;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⑤ 現代戰爭中高炮的作用

大家不看好高炮原因很簡單,現在的戰斗機速度快,飛的高,可以遠距離發現目標,但是,遠距離發現目標那是要預先偵察出高炮陣地所在的方位角,如果高炮群隱蔽的好,那也是不容易發現的,而且轉移速度快。

戰爭開始後,高炮群事先在敵主要空中航線布置陣地,當敵機離陣地100公里的時候,高炮雷達可以先發現目標,在把指令發到高炮陣地,控制高炮群進入射擊前的准備「高炮可以用雷達控制開火」

如果一個高炮群有100門炮的話,每門炮每分鍾射出60-70發炮彈的話,100門每分鍾可以射出600-700發,而且,炮彈在射出炮膛後,可自動在天上爆炸,爆炸的時間不一樣,這樣,就形成炮彈可以在高.中.底空爆炸,形成一個火力交叉網,炮彈爆炸後,每發炮彈爆炸後形成30-40個碎片,爆炸後的碎片由於重心會往下掉,形成彈片雨,100門炮每分鍾形成的彈片大約在20-28萬個彈片,這些彈片從不同的角度往下掉,形成方圓幾萬平方的殺傷面積,一但敵機進入該空域,被炮彈射中,或者被炮彈炸到被彈片下的彈片雨砸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雖然,高炮在現在戰爭上不了前線,但是,留給預備役還是不錯的

1.戰略空襲成為作用突出的作戰樣式 由於現代空襲作戰的空襲手段多、空襲武器裝備性能好、空襲強度高,使戰略空襲已可以摧毀對方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據報道,這次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在整個戰略空襲階段,摧毀了伊軍指揮通信系統的 80% 、軍事實力的 50% ;重創了伊拉克空軍及防空體系, 150 架飛機被毀, 95% 的雷達無法運轉, 48 個防空導彈陣地受重創,約 40 個機場被炸;嚴重破壞了伊拉克核生化武器生產和儲存設施;運輸補給量減少 90% ;煉油能力下降 87% 。猛烈的空襲使伊軍士氣低落,戰鬥力急劇下降,為多國部隊順利實施地面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多國部隊能以較短的時間和極少的傷亡贏得這次戰爭,不能不說戰略空襲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灣戰爭表明,在高技術條件下,戰略空襲不僅能摧毀對方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而且能夠完成過去地 ( 海 ) 面作戰的部分任務。它不僅是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而且已可以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戰爭階段。 2.反空襲武器裝備也將發生質的飛躍 由於空襲手段和武器裝備發生了質的飛躍,現代戰場上空將充斥著各種飛機和直升機,還有巡航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空中戰場監視系統乃至太空飛行器等,它們將對陸戰、海戰戰場構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它們,必須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防空力量體系。鑒於反空襲的需求和高技術的應用,反空襲手段和武器裝備也將發生質的飛躍。我們可以預見,到 21 世紀初,低空和超低空防禦有格鬥直升機和低空導彈、高炮等;中低空防禦有戰斗機和地空導彈、高炮及彈炮結合的防空武器;中高空防禦有戰斗機和地空導彈;高空防禦有大型地空導彈;太空防禦將有反衛星武器和反彈道導彈武器。此外,還在發展激光武器、微波束武器和電磁炮等新型防空武器。這些防空武器還將有部署在太空、空中和地 ( 海 ) 面的偵察預警系統和 C � 3I 系統指示目標和指揮引導以及電子戰裝備的作戰支援。上述武器裝備將共同構成多層次、多元一體化的超飽和的防空火力網,將體現多元一體化的防空協同作戰。 3.空襲和反空襲將成為現代戰爭斗爭的焦點 隨著高技術的發展,空中力量得到了質的加強,對戰爭結局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海灣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戰爭首先由大規模空襲開始,空中力量首當其用,空襲作為一個單獨戰爭階段持續了 38 天,是整個戰爭持續時間的十分之九。多國部隊憑借其優勢的空中力量對伊拉克戰略目標和主力部隊實施了大規模、高強度和高准確度的空中打擊,不僅為而後的地面作戰掃清了障礙,而且為贏得這場戰爭奠定了基礎,顯示了現代空中力量在達成戰爭目的中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以往的戰爭中,地面部隊總是處於最重要的地位,而空中力量一般是用於支援和配合地面部隊實施作戰任務。這次海灣戰爭表明,空襲作戰已可以構成獨立的戰爭階段,單靠空襲作戰已可以摧毀敵方大部分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在加速戰爭進程和決定戰爭結局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 1986 年美軍襲擊利比亞和近年美軍對伊拉克的空襲行動也表明,獨立的空襲作戰可以達成預定的有限軍事目的,可以成為進行「外科手術式」有限軍事打擊的主要手段。 戰爭實踐表明,在較大規模的現代戰爭中,已離不開對空中力量的運用;空中火力已可以成為綜合火力系統中的主體;為了盡量減少地面部隊傷亡,空襲作戰階段將延長、規模將擴大;奪取制空權仍然具有突出的意義。正因為如此,空襲和反空襲的對抗必將成為現代戰爭中敵我雙方斗爭的一個焦點。

⑥ 什麼是近距離空中支援,發起的步驟是什麼

近距離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 –簡稱CAS 港台翻譯為密切支援或者直接支援)與空中優勢、空中遮斷並稱現代空軍三大作戰任務。其出現在一戰,當時飛行員從簡陋的飛機向地面扔迫擊炮彈、手榴彈可以視為這種作戰形式的雛形,同時一戰由於火炮、機他、鐵絲網、戰壕組成的防禦體系也讓進攻方一籌莫展,為此軍事家需要這樣一種作戰力量;能夠通過迅速的機動尋找對方的防禦薄弱環節,打開突防口後又能夠迅速向對方縱深發起攻擊從而動搖前沿防禦體系。一戰中出現的坦克被視為這種力量的最佳體現,但坦克也需要在一種快速的火力支援手段來完成作戰任務,這樣同樣在一戰參加戰爭的飛機因其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控制區域廣大、攻擊火力強而被授以重任,這樣戰爭形式就是納粹德國的閃擊戰,而坦克和俯沖轟炸機就是閃擊戰代表。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在高速的飛機上飛行員根本就無法分清地面的目標是敵是我-實際上這個問題至今仍舊困擾著各國,並且能夠快速機動的裝甲部隊讓這種問題更加突出。解決的方法就是有人在地面能夠「告訴」飛行員哪些是敵哪些是友,這便是戰術航空控制小組(tactical air control party-TACP),其最初由飛行員和通訊兵組成,和地面部隊的先頭部隊行動,當地面部隊需要空中支援後負責將坐標和敵我界限及其他情況提供空中編隊。並對攻擊結果進行評估。由於TACP要求低,機動靈活,所以這種形式一直保持到現在,並且在新世紀採用新的技術進行充實和提高,這就是美國的"戰術空中控制小組改進"(TACP-M)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裝備TACP。讓其可以直接將目標的數字信息上傳給攻擊機。

TACP雖然比較簡便,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其只能觀察目視距離,控制區域十分有限,雖然可以坐車但其裝備的通信系統的距離仍舊受到限制,由於其經常在前沿執行任務,又被對方視為高價值目標而易受到攻擊,這樣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天空,這樣就出現了坐飛機的TACP,不過他們的稱呼變成了「前線空中控制官」( forward air controlLER -FAC),1950年美國在大田組織第6147戰術空中控制中隊(Tactical Control Squadron-TCS),最初只有2架L-17觀測機和3名飛行員負責配合第24步兵師行動,在最初的行動中,每架飛機控制10架F-80飛機,據說在最初的行動中取得了摧毀朝鮮人民軍17輛坦克的戰績,這樣美國空軍開始擴大第6147TCS的規模,並且換裝T-6飛機,FAC的出現也衍生了一個問題就是其執行區域范圍的擴大讓其與地面指揮所的聯系發生困難,特別是在朝鮮這樣的多山地形,這樣 1951年初第6147TCS得到一架C-47通信中繼機用於保持FAC與地面指揮所的通信,最初能信中繼機變成後來的機載戰場指揮系統(Airborne Battlefield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ABCCC)這樣FAC-ABCCC-JOC的整體戰場指揮控制體系的初步形成。由於FAC的成功運用讓美國空軍在朝鮮戰場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其負責的作戰任務也由最初的目標搜索與指示發展到了救援、炮兵控制、機除支援等,據說李奇微曾經親自坐教練機到志願軍戰線後方進行偵察。為此美國將第6147TCS升級為大隊(6147th Tactical Control Group-TCG)下轄三個中隊;第6148、6149、6150戰術空中中隊,後來第6150戰術空中控制中隊由第第942前線空中控制中隊接替,在第6147TCG中有兩個屬於FAC中隊,一個TACP中隊。美軍在朝鮮戰爭取得了FAC支援CAS的經驗為其在後來的越南戰爭大規模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越南戰爭中,由於美軍面對是越南遊擊隊,其混雜於平民之中,沒有固定的根據地和作戰區域,加上越南的高山和叢林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這樣美軍的近距空中支援必須保持快速響應,精準打擊才能發揮較好的作用。1961年根據第13號空軍作戰計劃-2226-61:美國著手在越南建立完整的空中支援體系;包括空中指揮中心和兩個空中支援指揮中心,建立空中聯絡官和前沿空中控制官隊伍,其中空中支援中隊-後來更為直接空中支援中隊負責整個空中支援的指揮,包括作戰計劃的制訂、目標的排序和攻擊機隊調度等,美國在越南戰爭共投入4個FAC中隊;第19、20、21、22中隊,由第504航空支援群統一指揮,機型也包括O-1/2,OV-10和OV-1。目標搜索手段也由原來的目視發展到包括目視、雷達、紅外/微光等多種手段,並且FAC的座機也加裝了部分武器讓其具備自衛和攻擊目標的能力。另外與其配合的C-47中繼機也變成了EC-121電子監視機,其整體作戰體系的配合更加緊密和完善。根據有關資料,美國空軍在越南的飛行架次中偵察與監視任務佔了一半以上。不過盡管FAC在越南戰爭中運用廣泛,不過美國空軍仍舊認訓到其局限性,越戰中的FAC是在有絕對制空權且對方防空火力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執行任務的,而在未來的中歐戰場上,其不便要面對強大的前蘇聯空軍還要面對擁有完善防空火網的前蘇聯地面部隊,這些速度緩慢,缺乏自衛系統的FAC的生存能力著實讓人不能放心,並且其採用目視觀察,其觀察能力仍舊十分有限,控制區域也很小,而實際上即便越戰後期面對裝備了SA-2和SA-7的越南人民軍時美國空軍更多採用F-100F和F-4B擁有FAC任務,這些飛機被稱為「快速前沿空中控制」,-FFAC。而即使這些飛機在中歐戰場也容易受到對方的攻擊,解決的辦法就是能夠在對方防區外發現目標,這樣E-8 JSTAR「聯合星」就登場了,其利用機載相控陣雷達在數百公里外對對方進行探測,探測區域也大大增加,並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機體空間增大,可以容納機載指揮控制系統,這樣可以實現探測、指揮系統的統一,減少信息傳達的節點的環節,不過由於造價昂貴,加上目標細節仍舊需要現場確認,所以美國空軍發展系列無人機如「捕食者」和「全球鷹」來深入敵我進行偵察。不過這些無人機在高威脅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仍舊低下,所以在90年代美國空軍仍舊將一部分A-10用於前沿空中控制任務。其型型號也變為A/OA-10。隨著A-10機隊的縮減,近年來美國空軍也計劃將一部分F-16執行行類似的任務。

綜上所述,就可以發現CAS是一種看似簡單但幹些復雜的活,從最初的單兵加電台到JSTAR和數據鏈這些高科技的東東,其復雜性在於申請由地面基層單位發起經過聯合空中指揮所再到空軍基層部隊,由後者來執行,經過兩大軍種多個指揮層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CAS的效果。而即便擁有最發達技術的美國來說CAS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在本寧堡進行空地聯合演習,一架攻擊機就將激光炸彈直接投向指示器造成多人損傷,而本世紀初由於TACP發錯座標,參加演習的F/A-18直接將炸彈投向地面的紐西蘭士兵,而因為情報遲滯及其他原因而放棄的作戰任務比比皆是,由於CAS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委託式指揮,授予TACP和FAC很大的權力即所有進行其控制區的飛機都要由其指揮,從某種方面來說CAS最初由德國發展和完善也是由於先天的基礎,如普魯士建立的軍官團和其主動作戰的精神是其的催化劑。這樣TACP和FAC必須有較高的能力,所以現在TACP已經實際上成為特種部隊的一員,而FAC多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成為了避免由緊張造成話音傳遞的誤差,從90年代起美國在CAS任務中引入信息技術;即利用IDM將目標信息直接上傳給攻擊機,為了進一步擴展信息傳遞補的范圍在波黑戰爭中,美國進一步試驗了利用MOTO公司的「銥」衛星系統在為CAS提供信息支援。目前美國在推進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CAS的信息傳遞,RMA一個例子就是伊拉克戰爭對於薩達姆一次斬首行動,從獲取情報到白宮批准到轟炸機投彈中間只有不到10分鍾的時間,而情報卻在國家最高當局和最基層單位進行了多次的交流。其傳遞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而以高速數據鏈和電子認證為基礎的RMA必將給新時期的CAS提供強大的支撐。此外妨礙CAS不僅僅是技術,還有傳統觀念甚至利益碰撞,如地面部隊當然想建立自己的空中支援力量以避免對空軍的依賴,這當然會讓地面部隊在國防預算中得到更大的份額,而空軍更多抱著會飛的都屬於我的想法,實際上60年代美國空軍和陸軍就曾為CAS的主導權發生過爭執,陸軍希望得到固定翼近距空中支援飛機,而空軍則強烈反對,最終是膀子會轉的歸陸軍而不會轉的歸空軍。有趣的是這個爭執和體制無關,前蘇聯也曾將陸航劃歸空軍管轄。而陸軍又成立自己的航空兵。

盡管CAS出現時間不短,但對於俺國空軍卻是全新的課題,盡管空軍有強擊機部隊,也曾參加過一江山島作戰和演習,但其作戰任務多屬於進攻前的火力准備而不是直接對地面部隊提供支援,無可諱言;CAS的長期的缺乏實際上反映著部隊技戰術水平的落後,實際上從50年代的反教條到60年代大比武軍事沖擊政治再到70年代的9。13事件後對空軍的整肅,部隊的現代建設長期處於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情況中,到80年代地面部隊進行步、坦、炮、工諸兵種協同作戰已經是力不從心,而以殲6為主體的空軍在強敵面前能夠奪取某些時間、某些地區的制空權已經是謝天謝地冽,進行跨越兩個軍種的CAS的確是件奢侈的事情,進入90年代後隨著俺國綜合國力的提高,部隊質量建設的開展,部隊整體作戰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形成CAS能力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探測系統方面,俺國在機載SAR雷達領域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在多次水災中出動SAR飛機對災區進行探測,空軍已經擁有一架類似JSTAR的加裝了SAR雷達的TU-154MD飛機,這表明俺國空軍已經初步具備防區外大面積對地探測能力,以ASN-206為代表的無人機也已經裝備部隊,運-8高新工程的三號機從外觀看具備衛星通信系統和多種通信手段,可以確定是與EC-130機載戰場指揮控制系統相類似的東東,這些為俺國空軍的CAS任務提供雄厚了物質基礎,在成都軍區一次聯合演習中首次出現了類似TACP的對空引導組,並且其裝備類似TACP-M的PDA引導系統,可以直接將資料上傳給攻擊機,

至於俺國的FAC,本豬覺得擔當這個角色的可能是傳說中的強-5F,前面已經提到過美國空軍也將A-10用於FAC任務,而B-52在有機載光電系統的情況下仍舊裝備了LITENING吊艙,用於發現較遠距離上的活動目標,所以盡管強-5E裝備光電轉塔可以執行LGB的制導任務而仍舊有強-5F這個型號的原因,實際上FAC也有為制導炸彈提供目標指示的任務,象OV-10這樣的飛機就裝備了激光目標指示系統。從未來東南戰區的情況來看,由於對方擁有較強的防空能力,所以需要象強-5F這樣的飛機執行類似「快速前沿空中控制「的任務,而機載自衛系統也讓其在高威脅環境中有較高的生存能力。

所以能夠執行CAS讓人感覺可喜,但更加慶賀是其背後俺國整體作戰能力的提高和部隊作戰思想等方面的轉變。

⑦ 步兵、步兵戰車和坦克在戰爭中是如何配合的

這要看是在哪一國,在何種軍事指導思想進行作戰;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軍事大國,都基本實現了裝甲機械化,摩托化作為上世紀20、30年代的主力象徵,已經基本過時了。但是考慮到很多時候,步兵不必到哪都坐裝甲車,所以大規模的摩托化運輸還是很常見的,至於戰時,尤其是大規模裝甲突擊時,則基本不會讓載著大量士兵的汽車上前線找死去。

如果是前蘇聯軍隊,按照起大縱深作戰理論,坦克是作為突擊力量實用,在寬闊的攻擊正面擺放數量至少3倍於敵的坦克部隊,作為正面的突擊手段,迅速突破敵預設陣地;步戰車主要是運送裝甲步兵,而裝甲步兵則是在地形復雜區域 或者 坦克攻擊受阻區域 執行包圍、困敵等戰術行動,屬於配合裝甲集群突擊的部分;

如果是美軍,按照起空地一體化的思想,主要突擊力量是對地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輔助以數量不多,但是質量上乘的裝甲部隊守住戰略要點,並對敵攻擊部隊的進行堅決反擊(需要空中力量配合)。美軍的裝甲步兵多基本屬於更配角的地位,只是最近在伊拉克的城市作戰中才出現。

綜上,美軍的整體作戰思想更講求空地配合,而且其戰術空軍的異常強大,使得美軍的地面裝甲部隊作戰壓力相對較小,地面部隊主要是作為 攻城略地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的進攻手段。

蘇軍的大縱深理論其實也是非常注重 裝甲集群和戰術空軍協同的,否則前蘇聯就不會費力的去保持一隻能和美軍抗衡的戰術空軍,發展如此強大的對地攻擊力量。不過很可惜的,其在阿富汗的表現不好,後來解體之前就再沒什麼大規模的作戰了。

而美軍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表現的強大空地協同能力,其戰績有目共睹,確實強大。
不知道這么介紹你滿意么

⑧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要使命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要使命是建立有基本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作戰指揮、教育訓練、科研裝備和後勤保障體系,具有較強的空中進攻作戰、防空作戰和空運空降力量,擔負著維護國家主權、保衛祖國領空安全。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是以航空兵為主體的軍種。進行空中作戰、對空作戰和從空中對地面目標實施攻擊的主要軍事力量。



(8)什麼是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49年5月4日,6架美製國民黨B-24轟炸機轟炸了北平南苑機場,來自空中的威脅讓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認為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已是中國共產黨的緊迫任務。

一個國家若沒有強大的空軍,很難抵禦敵人的空中進攻。一支軍隊若沒有制空權,僅靠強大的陸軍,也難免要遭到來自空中的壓制。

中國共產黨和它所領導的人民軍隊自誕生之日起,就頭頂著空中的炸彈和敵人進行著生死搏鬥。即將取得全國解放、創建新中國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開始著手解決沒有空軍的問題。




⑨ 步兵如何與步戰車協同

這要看是在哪一國,在何種軍事指導思想進行作戰;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軍事大國,都基本實現了裝甲機械化,摩托化作為上世紀20、30年代的主力象徵,已經基本過時了。但是考慮到很多時候,步兵不必到哪都坐裝甲車,所以大規模的摩托化運輸還是很常見的,至於戰時,尤其是大規模裝甲突擊時,則基本不會讓載著大量士兵的汽車上前線找死去。

如果是前蘇聯軍隊,按照起大縱深作戰理論,坦克是作為突擊力量實用,在寬闊的攻擊正面擺放數量至少3倍於敵的坦克部隊,作為正面的突擊手段,迅速突破敵預設陣地;步戰車主要是運送裝甲步兵,而裝甲步兵則是在地形復雜區域 或者 坦克攻擊受阻區域 執行包圍、困敵等戰術行動,屬於配合裝甲集群突擊的部分;

如果是美軍,按照起空地一體化的思想,主要突擊力量是對地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輔助以數量不多,但是質量上乘的裝甲部隊守住戰略要點,並對敵攻擊部隊的進行堅決反擊(需要空中力量配合)。美軍的裝甲步兵多基本屬於更配角的地位,只是最近在伊拉克的城市作戰中才出現。

綜上,美軍的整體作戰思想更講求空地配合,而且其戰術空軍的異常強大,使得美軍的地面裝甲部隊作戰壓力相對較小,地面部隊主要是作為 攻城略地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的進攻手段。

蘇軍的大縱深理論其實也是非常注重 裝甲集群和戰術空軍協同的,否則前蘇聯就不會費力的去保持一隻能和美軍抗衡的戰術空軍,發展如此強大的對地攻擊力量。不過很可惜的,其在阿富汗的表現不好,後來解體之前就再沒什麼大規模的作戰了。

而美軍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表現的強大空地協同能力,其戰績有目共睹,確實強大。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