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頭部面部肌肉側彎怎麼治療

頭部面部肌肉側彎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10-03 07:41:20

① 怎麼治療小兒肌性斜頸

一、臨床表現:
1、小兒出生後,頸部一側可出現腫塊,呈橢圓形或條索狀,多局限於胸鎖乳突肌的中下段,以後患側胸鎖乳突肌攣縮緊張。
2、小兒頭部向患側歪斜而顏面旋向健側,頭頸旋轉活動受限。
3、病程長者,患側顏面部發育受影響,明顯小於健側。
4、晚期可伴有代償性的胸椎側凸。
5、早期頸椎X線檢查無異常改變,晚期可出現頸椎側彎畸形。
二、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舒筋活血,軟堅散結。
2、治療步驟
(1)按揉患側胸鎖乳突肌及腫塊:小兒側卧位或仰卧位,醫者坐於健側,按揉患側胸鎖乳突肌及腫塊處5~10分鍾。動作要輕柔。
(2)拿捏患側胸鎖乳突肌:順著胸鎖乳突肌肌肉由上而下反復捏拿3~5分鍾。用力要輕,著力要深。
(3)被動運動:配合頸部被動運動,以向健側側彎、患側旋轉為主,反復進行數次。運動要緩慢。
(4)抹患側胸鎖乳突肌:用拇指指腹著力,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自上而下施推抹法20次。
(5)推揉風池:用拇指羅紋面著力,推揉小兒患側風池穴1分鍾。
(6)拿肩井:用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捏小兒脖子根部與肩峰連線的中央處肩井穴及周圍大筋5次。
3、療程:治療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在小兒出生3個月以內開始按摩較好,每天按摩1次,療程較長,需3~6個月。

② 面部側面肌肉萎縮該怎麼辦!

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措施 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卧床,易並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症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葯膳,如山葯、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並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肌肉萎縮的中醫治療 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麻痹、肌營養不良症、癔病性癱瘓和表現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遺症等,均屬於「痿證」的范圍,「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 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臨床上以兩足痿軟、不能隨意運動者較多見,故有「痿辟」之稱。 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肌無力、肌肉萎縮等。 肌肉萎縮的調護 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調暢肢體氣血,恢復肢體功能活動是痿證調護的關鍵。肢體活動功能訓練可採用主動練功和被動練功兩種,從內容上可有傳統體育訓練、生活作業訓練等不同。若肢體瘦削枯萎,運動無力,不能步履,卧床階段可採用卧位被動練功,隨時變換姿勢,防止「畸型」發生。 繼則採取主動練功訓練,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練功。根據病情,可選用相應的導引、按摩、氣功以及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體育鍛煉方法。生活作業方法更為實用易學。若上肢活動障礙者,採用寫字、投擲、接球、彈琴、編織、撥算盤等,若下肢活動受限者,採用踏三輪車、縫紉等作業訓練方法。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③ 小孩斜頸可以治療好嗎

小兒斜頸能治好的。常見的先天性的斜頸生後即可存在,一般在生後數日被發現,孩子病側頸部肌肉有一硬結,系胸鎖乳突肌攣縮所致,此時可通過輕柔按摩使痙攣狀態的胸鎖乳突肌逐漸伸展,輕者1個月重者3-6個月能慢慢軟化松解,斜頸即可痊癒。如果未經治療,肌肉的遠端就會形成纖維索條,頭部因為攣縮肌肉的牽拉而向病側偏斜,偏斜程度會逐漸加重,久之會因此導致面部變形,甚至誘發頸椎及胸椎側彎,只有通過手術松解。另有嬰兒期良性陣發性斜頸,是一種發作性的斜頸,每次持續時間不等,可以同時伴有軀體的側彎,預後良好,多可自愈無需干預。

④ 臉部歪了怎麼辦(嚴重)

臉部歪了可採用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辦法。

1、非手術治療

原則:促進局部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1)對於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如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葯物。

(2)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預防結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葯水、眼葯膏等;

(3)按摩,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鍾。

(4)物理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頻電療、激光、葯物導入等。

(5)針灸治療。

2、手術治療

在保守治療3個月後面神經麻痹仍未恢復,測定面神經傳導速度及面肌肌電圖檢查均無反應即無電位活動者,可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4)頭部面部肌肉側彎怎麼治療擴展閱讀:

面癱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經中風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面部肌肉運動受到障礙。面癱的臨床表現臨床主要為雙側一重一輕型面肌癱瘓,表現為不能蹙額與皺眉,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畏光,流淚等現象。

口角歪向較健側,鼓腮時從重病側漏氣,漱口時從重病側漏水,流口水,進食時食物停留於重病側牙頰之間。

若病變波及鼓索神經,除上述症狀外,尚可有同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時,因蹬骨肌癱瘓,同時還可出現同側聽覺過敏。

⑤ 臉部肌肉不對稱怎麼辦

面部輪廓不對稱成因不良的護膚手法和日常的一些壞習慣,都會讓我們的面部皮膚鬆弛、肌肉走樣,同時因為兩側臉受力不均,從而導致了面部的不對稱。只有改正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更好的規避和解決這些問題。

1、使用護膚品手法不當:因為忙碌就隨意、胡亂地塗抹甚至只是單手就完成護膚過程,會造成面部輪廓的不對稱與鬆弛。
2、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單側睡會使臉部一側血液流通不暢,積郁浮腫或鬆弛,導致兩側面頰肌肉飽滿度迥異;經常性的斜肩歪頭會造成肌肉與骨骼受力不均衡。需要通過按摩,循序漸進的進行矯正;習慣單側咀嚼也會造成咬肌一側偏大,導致面部不對稱。
提升按摩法,矯正輪廓模糊針對面部肌膚鬆弛導致的面部輪廓不對稱和模糊等問題,可通過按摩臉部和肩部,以達到舒緩和提升的目的。需要每天堅持,循序漸進的進行矯正。
1、按摩太陽穴:以雙手掌心分別置於兩側太陽穴。輕輕揉搓、按壓。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舒緩壓力。
2、提升面部:將兩側耳部分別置於雙手虎口處,手掌水平垂直並有節奏地輕輕向上提升,可以起到提拉麵部的作用。
3、按摩肩部:將手掌置於鎖骨處,用手指與掌心分別向頸部與肩胛施壓,按摩肩部肌肉,有助於放鬆心情,舒緩壓力。使緊張的肌肉得到鬆弛,從而舒解面部皮膚。
按壓按摩法,矯正肌肉走樣由於單側睡等不良習慣導致臉部浮腫,血流不暢的,可以順靜脈方向按壓按摩,掃除淤阻,保證血液的正常流通,從而恢復兩側面部平衡。
1、按壓腮部:將手指並攏、雙手彎曲,做托腮式的動作,然後用手指按壓腮部。可以疏通管道、緩解壓力。
2、按摩淋巴:用食指按壓連接頭部與頸部的肌肉與淋巴,讓這個關鍵部位的血液保持流通順暢,從而打通淤阻。
「剪刀手」大法,放鬆咬肌每一次咀嚼都是面部肌肉的鍛煉,因此偏愛一側咀嚼的人往往會有臉部兩側咬肌不均衡的苦惱。可以通過修正不良的咀嚼習慣和抻揉的手法來改善。
1、「剪刀手」大法:用食指與中指以「剪刀手」的形式,壓抻顴骨下方、咬肌附近。可以有效的放鬆緊張的肌肉,從而改善面部不對稱的情況。
2、按揉肌肉:將雙手十指彎曲,貼在咬肌處,按揉數次,然後換另一側進行。這個方法同樣能起到舒緩肌肉的作用。

⑥ 面部偏癱怎麼治療方法

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口眼歪斜」,是神經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為突然一側面肌癱瘓,眼皮不能閉合,流淚,面部表情動作消失,說話發音不清,吃飯時漏飯,漏水,額紋消失,不能做皺眉,皺額,鼓腮,示齒和吹口哨等動作,鼻唇溝變淺.患者閉眼時,患側眼球轉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鞏膜.風濕,中耳炎,腦部疾患及風邪侵襲,突受寒涼等均可引發本病.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病多由脈絡空虛,風寒侵襲,以致經氣阻滯,氣血不和,瘀滯經脈,而導致經絡失於濡養,肌肉縱緩不收,而發生本病.可用「三白五蟲湯」治療面神經麻痹,屢用屢驗,一般服葯10~15劑即可治癒.患者不妨一試.葯物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用法:上葯除蜈蚣外,水煎兩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蜈蚣放瓦上焙焦,研為細末,分2次用葯湯沖服.「三白五蟲湯」選用防風,白芷,白附子,鉤藤可祛風散寒,增加組織代謝,減輕炎症和水腫,促進血液循環暢通;一般也可吃中草葯牽正散的.

⑦ 斜頸的成因和治療方式有哪些

1斜頸的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頸部骨骼、肌肉發育異常是其解剖學基礎。正常情況下,頸部兩側的肌群以及頸椎呈對稱發育。當頸椎椎體發育異常從而出現側彎時,或者當一側頸部肌肉出現攣縮時,則表現為頭頸部姿勢異常,患者頭部偏向一側,下巴指向對側。
2斜頸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
對於先天性肌性斜頸
與痙攣性斜頸
,可通過保守或手術治療改善肌肉攣縮造成的畸形。
對於先天性骨性斜頸,沒有任何治療方法可以阻止畸形的骨性結構的發育,隨著年齡增加,畸形加重,因此通過手術矯形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斜頸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痙攣性斜頸的預防和治療。

斜頸有哪些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主要用於痙攣性斜頸:
多巴胺類葯物
可緩解患者肌肉攣縮、酸痛等症狀,但在改善患者頭頸姿勢方面效果不明顯。
苯二氮卓類葯物
可有效減輕患者頸部肌肉疼痛及震顫。
斜頸有哪些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於先天性肌性斜頸和骨性斜頸,尤其是先天性骨性斜頸,手術矯正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先天性骨性斜頸患兒無特效療法,可以等待5周歲以後手術矯形。
對於年齡在5周歲以上、畸形明顯的患者,建議手術矯形治療。成年肌性斜頸患者也可以通過手術明顯改善外觀。
手術治療的並發症主要包括傷口感染
、肌肉血管損傷等。
胸鎖乳突肌切斷術
適用於先天性肌性斜頸患者,將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切斷,達到松解的效果,術後予以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架)支具固定。需固定到輕度「矯枉過正」體位,防止術後局部軟組織粘連而復發。
胸鎖乳突肌延長術
適用於先天性肌性斜頸患者,將攣縮的胸鎖乳突肌行「Z」形延長,該手術可有效改善肌性斜頸症狀並且保持了頸部肌群的功能。
頸椎截骨矯形術
適用於先天性骨性斜頸。盡管此手術難度高、風險大,但是矯正效果顯著。通過手術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從而矯正畸形

⑧ 面部肌無力

患上面部肌無力這種疾病後,患者一定要進行相關的治療,只要患者積極治療,這種疾病是能治癒的,治療方法如下:
1、患上面部肌無力這種疾病後,患者可以採用皮膚針療法來治療這種疾病,這時只要經常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手、足陽明經循行線部位即可,但這種治療方法需要隔一天進行一次。
2、電針療法也是一種不錯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在面部癱瘓肌肉處找到一些穴位,這時需要針扎後加脈沖電刺激,刺激的范圍在患者能耐受之間為好,每次需要二十分鍾。
3、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穴位注射療法,這時需要找到人體學位扎針,可以選擇維生素B1、B12或者當歸注射液,每次取三到四個穴位,需要隔一天進行一次。
4、耳針療法,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這時選患者肺、胃、大腸、肝、腎、脾、神門等相應的部位,然後強刺激,每次選需要選三到四個穴,扎針十分鍾,需要隔一天進行一次,一個療程需要進行十次。
面部肌無力患者的飲食調護也是很重要,一定要增加營養,這樣才能增強體質。在主食方面,可以加一些補益、脾腎的八寶粥、山葯粥、海參粥和補益精血的肉食。患者日常還要多吃一些豆芽菜、菠菜、白菜、西紅柿、蘿卜等蔬菜,患者還要多喝一些甘泉水、檸檬汁之類的飲料,其實還是牛乳、豐乳是最好的飲品。
水果方面患者多吃一些山楂、大棗、橘柑之類的水果。同時患者還要飲食可口,一定要吃一些好消化、吸收的,對於一些吞咽比較困難的人,要少吃一點,多吃幾回,可以吃半流質的飲食,這樣有利於吞咽還有助於消化、和吸收,還能避免流質飲食引起的嗆咽。
關於面部肌無力能治好嗎的內容就是上面介紹的這些,患上面部肌無力這種疾病後,患者一定要進行治療,只有這樣患者才能遠離這種疾病,同時患者還要做好關於這種疾病的護理工作。患上面部肌無力這種疾病後,患者一定要進行相關的治療,只要患者積極治療,這種疾病是能治癒的,治療方法如下:
1、患上面部肌無力這種疾病後,患者可以採用皮膚針療法來治療這種疾病,這時只要經常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手、足陽明經循行線部位即可,但這種治療方法需要隔一天進行一次。
2、電針療法也是一種不錯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在面部癱瘓肌肉處找到一些穴位,這時需要針扎後加脈沖電刺激,刺激的范圍在患者能耐受之間為好,每次需要二十分鍾。
3、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穴位注射療法,這時需要找到人體學位扎針,可以選擇維生素B1、B12或

⑨ 頭皮發緊,容易進入緊張狀態,面部肌肉僵硬,失眠,該怎麼治

頭皮發緊可能是由於頭部小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多與休息不好,情緒緊張,頭部受涼等因素有關。建議保證作息規律,放鬆心情,避免情緒緊張,適量運動鍛煉,可進行局部熱敷、針灸,多按摩一下頭皮,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頭皮發緊症狀,平時注意頭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最好監測一下血壓、血脂、及頭顱CT的檢查,以排除腦血管疾病。

⑩ 我兒子的頭老偏向一側怎麼辦

若發現孩子不論是吃奶還是睡覺時,頭總是向一側偏斜,則要警惕是否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頸主要是由於產傷或子宮內位置不良所引起的胸鎖乳突肌病變。小兒斜頸若得不到及時糾正,患側面部軟組織可隨生長發育而進一步縮短,頸部深筋膜攣縮變厚,斜方肌變短,頸動脈鞘與血管攣縮,顱骨發育不對稱,頸椎甚至上胸椎出現側彎畸形。

嬰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只要及時發現,合理治療,大部分病孩在一歲以內能夠治癒,方法如下:

重視姿勢矯正 對斜頸的孩子應採取正確的姿勢糾正。哺乳時,孩子取患側卧位。睡覺時調整卧位位置,使陽光或燈光照在病側;發聲和發光的玩具以及電視機、錄音機等聲音也要來自病側;並可用枕頭墊在病側。母親坐位橫抱孩子時要讓病側向上,通過抬頭,訓練頸部的肌肉。

按摩療法 使患兒仰卧,操作者一手將患兒的頭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攣縮處作按摩,每次10~15分鍾,然後提拿患側胸鎖乳突肌10~20下。

手術矯正 經以上方法治療無效、年齡已超過一歲的病兒則應進行手術治療,切斷或部分切除攣縮的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以達到矯正畸形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頭部面部肌肉側彎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