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頭上長疙瘩,然後起皮,脫皮,掉頭發是怎麼回事
你好這可能是脂溢性皮炎,這多發生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症,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意見建議:治療:(1)維生素類:維生素B2、B6和復合維生素B等。(2)止癢鎮靜劑:瘙癢劇烈時,可給鎮靜止癢劑等。(3)炎症顯著或炎症范圍較大時可適當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㈡ 脫發到底是什麼原因
脫發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病因包括免疫功能受損,皮膚病和環境因素等。脫發疾病主要包括雄激素性脫發、感染性脫發和斑禿等類型,各自有不同的引發原理及表現特徵。
一、雄激素性脫發
雄激素性脫發,又稱脂溢性脫發,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脫發類型,占超過發病人群的90%。理論認為,睾酮,尤其是二氫睾酮,是導致毛囊萎縮的第一元兇。它可以讓毛囊「微縮」,縮短毛發生長周期,密度下降,導致脫發。不過,二氫睾酮也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可能與人體的「II型5α-還原酶」相關,當這種酶活性增強時,便會使更多睾酮迅速轉變成高活性的二氫睾酮,進而刺激毛囊萎縮。目前最普遍的一種認為主要原因是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於旺盛,皮脂腺主要受雄性激素的控制,雄性激素增高導致面部、頭頂部分泌過多的油脂。當頭頂的毛孔被油脂堵塞,會使頭發的營養供應發生障礙,最終導致逐漸脫發而最後造成謝頂。謝頂最大的原因應該是來自基因,因為謝頂有明顯的遺傳性,例如威廉王子。
男性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發量減少(發際線後移、地中海等),女性則表現為彌漫性的發量減少;通常謝頂多數集中在男性,女性較少。太嚴重的可以考慮抗雄激素治療。
二、感染性脫發
某些真菌/細菌感染引起的脫發,頭癬、狼瘡等都可以導致脫發。頭癬導致的要去治真菌感染;狼瘡導致的要系統治療。
如果發現頭皮有異常狀態,如紅斑、鱗屑、結 痂、破潰、滲出、瘢痕等,應及時就醫,聽取專科醫生的建議。
三、斑禿
斑禿,也稱「鬼剃頭」,斑禿是一種細胞介導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生長期毛囊。
斑禿的發病機制涉及多重因素,目前明確的是免疫系統起主要作用,其中T細胞和毛囊的生理免疫特性的崩潰起關鍵作用。因此斑禿與自身免疫狀態、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及遺傳因素相關,抑鬱、焦慮、重大事件的發生,都可能是斑禿的誘因。
四、休止期脫發
長期焦慮、壓力大、大量用腦、失眠、更年期都導致毛發生長的「生物鍾」紊亂,使大部分的毛囊進入「休止期」,也會引起短時間大量脫發。
一般頭發的生長周期是:生長期(2~6年)、退行期(4~6周)、休止期(3~4個月)。正常情況下,90%左右的毛發在生長期(粗壯濃密),1%在退行期(萎縮變細),5%~10%在休止期(毫無蹤影)。休止期脫發可以自愈,通常3~6個月停止脫發,再3~6個月毛發再生,但達到美學要求(看起來不醜)則需要12~18個月。
五、營養不良性脫發
長期營養不良,或飲食結構不合理,不僅不會讓你健康瘦身,還會使頭皮得不到應有的營養,或營養供給不均衡,使毛囊缺乏營養,破壞了毛囊的正常生長環境和正常代謝,最終會導致脫發。從而導致禿頭、脫發。營養不良的要及時補充鐵、鋅、維生素等;常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等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不利於維持好的毛發、毛囊的微環境。
。
㈢ 最近脫發還有臉上脫皮這么辦
病情分析:
你好:脫發和手脫皮和你經常接觸電腦,熬夜有一定得關系,電腦有輻射,對身體的有一定傷害,如果短時間內沒有好轉,建議去醫院檢查一次!
指導意見:
建議以後合理的用電腦,不要用電腦太久,長時間的接觸電腦對身體很不好,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多做一次而戶外運動!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不要熬夜!祝你早日康復!
㈣ 掉頭發好象厲害,臉上脫皮.怎麼回事
關鍵是頭發的營養能否跟上 換季頭發也比較容易脫落
(一)脫發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內分泌紊亂。有關專家指出,脫發與人體內雄性激素增多有關。另有學者發現,患甲狀腺疾病的病人合並脫發者很多,從而認為脫發與甲狀腺素有關。
(2)精神、神經失調。一些青年人由於遭受沉重的打擊,或長期精神緊張、憂郁而產生脫發。
(3)遺傳。脫發患者有家族史者佔20%。在遺傳中,對男性呈顯性遺傳,對女性呈隱性遺傳,這就是脫發患者男多於女的原因之一。
(4)免疫功能障礙。臨床上發現,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等免疫系統障礙者常伴有脫發。
(5)病灶感染。由於真菌、細菌及病毒引起感染,可導致局部血管發生血栓或小血管炎,而使其支配范圍的頭發,由於血液供應受到障礙而產生脫發。
(6)飲食不當及脂肪代謝紊亂。有些男青年過分喜歡食肉、酗酒,當體內大量產生膽固醇時可使皮脂過多,從而影響毛囊的血液供應。阻礙頭發的正常生長而致頭發脫落。
(7)血虛腎虧。中醫學認為,脫發乃血虛腎虧之故。
(8)頭發受損。國外有專家經過調查指出,長期使用染發劑,可在2~20年中出現脫發現象。此外,經常使用電吹風、火鉗 、電熱器燙發,也會造成脫發
(二)秋季如何防止脫發
秋季空氣乾燥,頭發也會因乾燥而極易斷裂,使用以下幾個方法,可防止或者減少脫發和斷發。
1、吃黑芝麻:要注意補充營養,多吃一些含鐵、鈣、鋅、維生素A、B、C以及含蛋白質較多的食品,如豆製品、紫菜、脫脂奶、海鮮等,可以補充頭發的營養,提高發質。女性可以多吃一些黑芝麻和栗子,不妨一次性洗凈適量黑芝麻,烘乾後用瓶子裝起來,每天吃一湯勺。
2、乾洗頭:多採取一些護發保健措施,最常規的是梳頭。常梳理頭發能清除頭發中的塵土、污垢、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物等,起到天天「乾洗」的效果。
3、搓頭皮:c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將雙手十指插入發內,按照從前額經頭頂到後腦的順序,揉搓頭皮,每次2分鍾至4分鍾。這樣經常按摩頭皮,可以改善頭皮營養,促進頭皮血液循環。
4、勤洗頭:對於女性來說,一般每隔3天至5天必須徹底清洗頭發,使頭部保持清潔、乾爽。
脫發患者宜食食物: 宜補充植物蛋白,多食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宜補充鐵質,多食黃豆、黑豆、蛋類、禽類、帶魚、蝦、熟花生、菠菜、鯉魚、香蕉、 胡蘿卜、馬鈴薯等。
脫發患者忌食食物: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油膩、燥熱食 物(肥肉、油炸食品)。
(三)1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皮膚及毛發正常的新陳代謝,而代謝期主要在晚上特別是晚上10時到凌晨2時之間,這一段時間睡眠充足,就可以使得毛發正常新陳代謝。反之,毛發的代謝及營養失去平衡就會脫發。
建議:盡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於6個小時,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常吃富含蛋白質及微量元素豐富的食品,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膩及含糖高的食品。
2 避免過多的損害
染發、燙發和吹風等對頭發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染發液、燙發液對頭發的影響也較大,次數多了會使頭發失去光澤和彈性,甚至變黃變枯;日光中的紫外線會對頭發造成損害,使頭發乾枯變黃;空調的暖濕風和冷風都可成為脫發和白發的原因,空氣過於乾燥或濕度過大對保護頭發都不利。
建議:染發、燙發間隔時間至少3—6個月。夏季要避免日光的暴曬,游泳、日光浴更要注意防護。
3 洗頭及梳頭
夏季可以每周3至7次,冬季可以每周1至3次,洗頭時水溫不要超過40℃,與體溫37℃接近。不要用脫脂性強或鹼性洗發劑,因這類洗發劑的脫脂性和脫水均很強,易使頭發乾燥、頭皮壞死。
建議:選用對頭皮和頭發無刺激性的無酸性天然洗發劑,或根據自己的發質選用。不用塑料梳子,最理想的是選用黃楊木梳和豬鬃頭刷,既能去除頭屑,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4 保持心理健康
每天焦慮不安會導致脫發,壓抑的程度越深,脫發的速度也越快。
建議:對於女性而言,保持適當的運動量,頭發會光澤烏黑,充滿生命力。男性經常進行深呼吸、散步、做鬆弛體操等,可消除當天的精神疲勞
5 家中寵物身上容易有黴菌感染,如果又喜歡跟寵物同枕共眠,就很容易造成頭皮感染,出現紅、癢、脫屑以致於掉頭發;另外,還有一種是發生在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會出現與頭癬類似的症狀,但不會掉頭發。
----轉自39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