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什麼是面部孔裂

什麼是面部孔裂

發布時間:2022-09-27 14:40:35

1. 輪匝機的作用是不是開大孔裂

面肌扁薄的皮肌,位置淺表,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孔裂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人類面肌較其他動物發達,與人類大腦皮質的高度發展、思維和語言活動有關,人耳周圍肌已明顯退化。 ①顱頂肌顱頂肌闊而薄,左右各有塊枕額肌,它由兩肌腹和中間的帽狀腱膜構成。方的肌腹位於額部皮下,稱額腹;後方的肌腹位於枕部皮下,稱枕腹。帽狀腱膜很堅韌,連於兩肌腹,並於頭皮緊密結合,而與深部的骨膜則隔以疏鬆的結締組織。枕腹起自枕骨,額腹止於眉部皮膚。枕腹可向後牽拉帽狀腱膜,額腹收縮時可提眉並使額部皮膚出現皺紋。②眼輪匝肌眼輪匝肌位於眼裂周圍,呈扁圓形。能使眼裂閉合。由於少量肌束附著於淚囊後面,當收縮閉眼時,可同時擴張淚囊,促使淚液經鼻淚管流向鼻腔。③口周圍肌口周圍肌位於口裂周圍,包括輻射狀肌和環形肌。輻射狀肌分別位於口唇的上、下方,能上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向下或向外。在面頰深部有一對頰肌,此肌緊貼口腔側壁,可使唇、頰緊貼牙齒,幫助咀嚼和吸吮;還可以外拉口角。環繞口裂的環形肌稱口輪匝肌,收縮時關閉口裂(閉嘴)。④鼻肌鼻肌不發達,為幾塊扁薄小肌,分布在鼻孔周圍,有開大或縮小鼻孔的作用。;

2. 解剖學中孔裂是什麼意思

所謂孔裂:
1顱前窩
嗅神經經過篩孔進入顱腔;
2顱中窩
視神經經視神經管進入顱腔;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眼神經、外展神經經眶上裂進入顱腔;
上頜神經經圓孔,下頜神經經卵圓孔進入顱腔;棘孔,腦膜中動脈
面神經、位聽神經經內耳門進入顱腔;
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經頸靜脈孔進入顱腔;
舌下神經經舌下神經管內口進入顱腔。

3. 屬於表情肌的是什麼

表情肌包括:額肌、枕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顴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頰肌。

表情肌又稱為面肌,拉動面部肌肉,能展現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表情肌為扁薄的皮肌,位置淺表,大多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孔裂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

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人類面肌較其他動物發達,這與人類大腦皮質的高度發展、思維和語言活動有關,人耳周圍肌已明顯退化。

顱頂肌

顱頂肌闊而薄,左右各有一塊枕額肌,它由兩個肌腹和中間的帽狀腱膜構成。前方的肌腹位於額部皮下,稱額腹;後方的肌腹位於枕部皮下,稱枕腹。帽狀腱膜很堅韌,連於兩肌腹,並於頭皮緊密結合,而與深部的骨膜則隔以疏鬆的結締組織。

枕腹起自枕骨,額腹止於眉部皮膚。枕腹可向後牽拉帽狀腱膜,額腹收縮時可提眉並使額部皮膚出現皺紋。

4. 人的面相會因為什麼改變

1、人的面相會因疾病而改變,當某些器官出現問題之後,面相上會呈現相應的症狀。
這個是中醫上所說的望問聞切的基礎,例如肝開竅於目,一個人眼睛發紅,有血絲,可能是熬夜肝火旺而導致。一個人肝經出現問題後,臉部會能看出來的。而且這種疾病會導致人性格大變,典型如肝鬱與肝火旺,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抑鬱,後者脾氣大,這種性格改變沒准帶來命運改變,假如性格決定命運。
2、飲食結構、膳食調整都會導致面相改變
不同的臟器病變都可能導致我們性格大變,甚至不利於社交,這類是精神類疾病。當一個長期食用含有一種維生素的食材,臟器得到調理之後,對應外部表徵都會發生改變,面相也隨會隨之變好,這個過程中氣血充盈,人的精神狀態好,古人稱之精氣神。情緒自然也穩定,好運自然會來。沒人喜歡一個脾氣火爆的人吧?或者沒人喜歡一個有攻擊傾向的人吧?
3、人會受環境、生活習慣的影響,從而導致一個人面相發生變化
人類會為了適應環境,發生人格調整,這種調整是在外界的刺激下產生的。就如一個不愛健身的人,去健身房,或者參軍,體格、相貌、氣質都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從而具有軍人剛毅的氣質。同時,這也包括戰爭後遺症,人類在過度危險的情況下,為了生存下去,人格自動調整,變得敏感,警覺甚至精神起來,從而產生過激反應。這種症狀的出現都是人類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活下去。

5. 什麼是面部橫裂

面橫裂實際上又回到齶裂和唇齶裂,齶裂和唇齶裂只是面裂其中的一種,面裂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齶裂和唇裂,但臨床上也能見到面橫裂和面斜裂。面橫裂是嘴的口角,患側顯得比健側寬得多,從專業術語上是指上頜突和下頜突融合不佳,造成一側口角小一側口角大,特別口角大的畸形,此情況對面型影響較大。面斜裂是從上唇一直裂到眶下,這對面型破壞較大,此畸形就一定要手術

除唇齶裂以外的面部先天性裂,相對於唇齶裂少見。發生率僅為0.012%,佔全部面部裂(含唇齶裂)中的9.5%~34%,其中男性的發病率多於女性,左側裂的發生率高於右側,白種人的發生率又高於其他人種,75%的面裂合並有其他並發畸形。

症狀體征

1.面中裂 屬Tisser分類中的第0號顱面裂畸形。其中最常見的面部軟組織裂是上唇正中裂和鼻的畸形,以及下唇正中裂。

上唇正中裂是指上唇中線裂開或僅有皮膚和黏膜組織相連的隱裂。上唇正中裂有多種臨床表現,輕者僅表現為在唇紅緣上有裂跡,此多系受與鼻小柱相連的韌帶牽拉所致。上唇全部裂開時,唇系帶則分別位於裂的兩側,中切牙間隙過寬,同時可有前頜骨間裂,兩個前鼻嵴和前牙向中線傾斜。鼻呈分叉狀,鼻小柱較寬,有時鼻孔閉鎖呈兩側不對稱,鼻翼軟骨及側方軟骨均向外側方錯位且發育不全,表現為分叉鼻還伴有中央溝。有學者曾解剖發現這是因為在額骨與鼻翼骨間的皮下有一條很厚的纖維肌帶,牽拉鼻小柱上仰。鼻骨變寬、變平且厚,鼻中隔增厚,或變為兩個,或缺失,上頜骨的發育尚可。

下唇正中裂可以僅限於軟組織裂,輕者在下唇也僅表現有一切跡。重者不僅下唇裂開,並有下頜骨聯合處裂,甚至舌骨、甲狀軟骨和胸骨均有畸形,舌前部分叉等。

2.面斜裂 屬Tisser分類中的第3、4、5號顱面畸形中的面頰部畸形,下面分別加以描述。
在第3號顱面畸形中的面斜裂源於中鼻突、側鼻突與上頜突的融合後破裂或未融合所致。面斜裂可以是單側或雙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位於患側內眥與鼻翼旁,故鼻翼有缺損,鼻翼上移靠近患側內眥,鼻淚管異常,所以易並發感染。眼部畸形明顯,內眥向下移位,下眼瞼缺失,影響其對眼球的保護作用。內眥韌帶發育不全,且有錯位。其骨性裂往往波及到同側上頜側切牙與尖牙和梨狀孔間。鼻腔與上頜竇無骨性分隔,無上頜骨額突等。

面橫裂 屬Tisser分類中的第7號顱面畸形,也稱第一腮弓綜合征、單側顏面發育不全、面側裂等,是較常見的一類顏面畸形。發生率在1/3000~1/5000。有輕度顏面不對稱,外耳畸形和下頜骨的形態異常,有時有不明顯的耳贅。面部裂隙可以從口角裂至外耳,但一般裂隙不超過咬肌前緣。觸診時可發現頰部皮下有水平位的溝狀凹陷至外耳前上方。可以伴有中耳、內耳畸形,下頜骨、上頜骨、顴骨和顳骨等形態異常。同時患側腮腺或導管可以缺失,第5和第7腦神經也可受到影響,軟齶和舌發育不全,下頜升支、髁狀突和顴弓甚至缺失。因上頜骨發育不全和下頜升支的垂直高度不足,致咬合面向頭側傾斜。

6. 什麼是面肌連帶運動

連帶運動是指不是單一一塊肌肉運動,而是相關的肌肉整體協調運動,由主要的幾塊肌肉帶動局部肌肉運動的過程。
人們面部的表情肌有42塊,當我們微笑時最先啟動的肌肉有4塊
面部肌肉位置淺表,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孔裂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面部肌肉圖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
而LZ說的痙攣是可能由於運動過多或者有神經引起的一些症狀,導致面部肌肉的一些抽動,非正常的運動,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7. 面癱是哪些肌肉的問題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
表情肌又稱為面肌,拉動面部肌肉,能展現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肌為扁薄的皮肌,位置淺表,大多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孔裂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
面肌包括:額肌、枕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顴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頰肌等。

8. 屬於表情肌的是什麼肌肉

屬於表情肌的是面部肌肉。

9. 面肌又稱什麼肌,分別有哪幾部分

面肌為扁薄的皮肌,位置淺表,大多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孔裂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人類面肌較其他動物發達,這與人類大腦皮質的高度發展、思維和語言活動有關,人耳周圍肌已明顯退化。
①顱頂肌
顱頂肌闊而薄,左右各有一塊枕額肌,它由兩個肌腹和中間的帽狀腱膜構成。前方的肌腹位於額部皮下,稱額腹;後方的肌腹位於枕部皮下,稱枕腹。帽狀腱膜很堅韌,連於兩肌腹,並於頭皮緊密結合,而與深部的骨膜則隔以疏鬆的結締組織。枕腹起自枕骨,額腹止於眉部皮膚。枕腹可向後牽拉帽狀腱膜,額腹收縮時可提眉並使額部皮膚出現皺紋。
②眼輪匝肌
眼輪匝肌位於眼睛周圍,呈扁圓形。能使眼睛閉合。由於少量肌束附著於淚囊後面,當收縮閉眼時,可同時擴張淚囊,促使淚液經鼻淚管流向鼻腔。
③口周圍肌
口周圍肌位於口裂周圍,包括輻射狀肌和環形肌。輻射狀肌分別位於口唇的上、下方,能上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向下或向外。在面頰深部有一對頰肌,此肌緊貼口腔側壁,可使唇、頰緊貼牙齒,幫助咀嚼和吸吮;還可以外拉口角。環繞口裂的環形肌稱口輪匝肌,收縮時關閉口裂(閉嘴)。
④鼻肌
鼻肌不發達,為幾塊扁薄小肌,分布在鼻孔周圍,有開大或縮小鼻孔的作用。

10. 面部的肌肉根據其作用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面部的肌肉位置表淺,一般是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然後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布於面部的孔裂周圍,比如眼裂,口周,鼻孔周圍。面部肌肉可以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一般包括額肌,顳肌,眼輪匝肌,皺眉肌,鼻肌,上唇方肌,顴肌,口輪匝肌,咬肌,下唇方肌,頦肌等肌肉。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面部孔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