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游離皮瓣手術
游離皮瓣移植術應用最廣泛的是前臂皮瓣。該皮瓣在手術顯微鏡下做血管吻合可以解決皮瓣的血供問題。
上、下眼瞼、眼窩及面頰聯合廣泛缺損,一般眼成形外科的各種皮瓣無法解決,而靠皮管的轉移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完成。為了減輕病人痛苦,大面積眼部及其附近組織聯合缺損時可用游離皮瓣移植術移植。手術時要與骨科血管吻合共同進行。
解剖基礎:橈動脈自肘前窩的肱動脈分出後,向下略向橈側下行,在前臂上1/3行於旋前圓肌與肱橈肌之間,在前臂中1/3則為肱橈肌內緣所遮蓋,在前臂下1/3則行於肱橈肌與橈側屈腕肌之間,這里位置表淺,僅有皮膚和筋膜覆蓋(圖8.1.7-1)。橈動脈在上1/3處發出1~3肌皮支;在中1/3處發出2~3皮支;在下1/3處發出3~7皮支。這些細小皮支構成豐富的血管網,供應整個前臂皮膚。皮支都較小,不適於面部血管吻合,但將橈動脈與皮支一起遷移,同頜下動脈或顳淺動脈吻合則不僅可行而且操作容易。因橈動脈發出橈側返回動脈支後,沒有其他較大分支,故橈動脈切除的長度,最長達20cm。橈動脈肌支短而小,將肌支結扎,因尺動脈是良好的,前臂橈側肌肉的血供不受影響。
⑵ 皮瓣移植的簡介
皮瓣也稱帶蒂移植皮膚。現代觀點認為,皮瓣是由皮膚和皮下組織構成的組織塊,可以從身體的一處向另一處轉移。在轉移過程中需有一個或兩個蒂部相連接,也可暫不連接,移植後再進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運輸和營養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應。當皮瓣在移植處癒合後3周左右,又逐漸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環系統,這時就可以切斷蒂部,皮瓣移植過程也就結束了。有時,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斷蒂,比如象局部旋轉皮瓣或推進皮瓣等。 皮瓣轉移後,由於帶有全層皮膚和豐富的脂肪組織,其收縮性遠較游離植皮小得多,而且可耐受外力摩擦,並能保持皮瓣轉移前原有的色澤。皮瓣在美容整形術中,能覆蓋深大創面,保護深部組織,對器官、體形的美容整形是一種理想的材料。如鼻再造整形、矯正唇部畸形、矯正眼瞼外翻、耳再造整形、乳房再造、陰莖再造等都特別適用。在頭面部整形中,皮瓣移植,特別是局部旋轉皮瓣轉移對於疤痕切除後的修復,頭皮缺損修復整形等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於面部皮瓣的供應面積小,因而不適於較大面積的美容整形,對於面部大面積缺損(比如大面積血管瘤切除後、大面積黑痣切除後或大面積疤痕切除後),美容整形醫生們還可以採用遠位皮瓣進行整形修復,常採用的有胸三角皮瓣、頸部皮瓣等。這種皮瓣用於面部美容整形術有幾個優點:一是修復面積大;二是供皮瓣區隱蔽,將來癒合後的疤痕不易外露;三是供皮瓣區與面部皮膚顏色接近,面部整形後皮膚顏色接近或差別不大。但遠位皮瓣的整形手術較為復雜、費時,術後外觀有些臃腫,有時還要進行第二次去脂肪修整術。
⑶ 頭皮移植的手術方法具體有哪些呢
頭皮移植法是一種有效的植眉方法!那麼你知道如果你還不太了解的話,那麼你就一定不能錯過下面的介紹! 1、耳後頭皮皮片法:適用於單側眉毛缺損或雙眉缺損功眉毛稀疏者,局麻下手術。單側缺損者以健側眉為標准設計患側眉毛的形態。雙眉缺損則以理想眉形為標准做出設計。局部切開、分離出創面,創面應比設計眉形稍寬,以防因頭皮切取時邊緣毛囊破壞,沒有足夠的毛發生長而致修復的眉毛過窄。自患側耳後切取皮片,植於患側預先分離好的創面,供皮區直接縫合。2、島狀皮瓣法:按照顳淺動脈走行,根據眉毛缺損范圍設計島狀頭皮皮瓣植於眉毛缺損區。適用於男性濃眉病例。3、顳側皮瓣法:在眉缺損的同側顳部設計狹長皮瓣,先遲延一次,再行皮瓣轉移。 4、環鑽簇植法:適用於較小面積缺損。方法與植稻插秧相似。用環鑽在患側眉毛缺損區鑽切小圖形創面,同時在頭皮較密集處鑽取移植片,並將其移植於預先備好的圖形創面輕壓包紮。小編相信通過以上的介紹,你一定對頭皮移植有了深入的了解! �0�2�0�2
⑷ 植皮用人工皮好還是自己皮好
植皮用人工皮好還是自己皮好
植皮用人工皮好還是自己皮好,身體假如遭受了燙傷或是是別的損害的情況下,都非常容易出現疤痕,有疤痕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因此,許多人要求植皮。以下看看植皮用人工皮好還是自己皮好
根據傷口情況選擇用人工皮還是自己的皮。傷口較小可以選擇人工皮,排異反應較小。在植皮治療時,最好是用自體皮膚進行移植。不管是人工皮還是豬皮,都只能夠起到暫時代替植皮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並不能代替真正的皮膚,並且人工皮還會帶來一定的排異反應。而自體移植並不會產生排異反應,並且植皮後的存活率較高。
植皮和不植皮的區別
植皮疤痕會少些 此外疤痕不易凸凹 假如燒傷並不是非得植皮手術 還是盡可能別植皮手術 植過皮後有色素 此外色調是徹底不一樣 中後期醫護也是很不便的 植皮手術的皮膚徹底沒延展性 這一還要很多年才可以漸漸地修復 能不植皮手術 盡可能還是別植皮手術
一般來說,很大總面積的皮膚破損,假如沒法籠絡手術縫合、或只靠創口邊沿的皮膚自主生長發育又沒法痊癒時,就需要用植皮手術的方式 來處理創口遮蓋的問題。
造成這類很大總面積的皮膚破損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例如:很大范疇的皮膚腫瘤擴張摘除術後、或別的皮膚病導致的皮膚潰爛破損、皮膚撕脫傷和外傷皮膚破損、燒傷疤痕摘除後皮膚破損等。假如創口不可以盡快用皮膚組織遮蓋使之痊癒,那麼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造成比較嚴重的感染和全身機體均衡失衡,乃至能夠 威協性命,所以說植皮手術是醫治大規模皮膚破損合理的方式 。
處理皮膚創口的問題除開植皮手術外也是有皮瓣移植遷移等別的新方式 ,可是植皮手術迄今仍是最普遍的整容手術之一,更是因為它擁有 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成活率高,風險性小;皮源充裕,即便僅有一點點皮膚,歷經獨特的診療方式能夠 使這一點點皮膚的運用范疇擴張3~11倍之多,能夠 遮蓋大規模的創口;手術費用便宜;假如取皮適度、手術治療圓滿,手術後在外型上還可以令病人令人滿意。
植皮手術的缺陷取決於:試管移植後的皮片視不一樣的薄厚有一定的收攏性;植皮手術後的地區在顏色、材質、耐磨性能等層面都比不上附近一切正常皮膚;植皮手術後的位置皮膚覺得在很長階段內存有阻礙;大部分植皮手術後,該部皮膚將缺失頭發生長、汗水代謝等作用,這些。
面部疤痕修復的常用方法1.單純切除縫合法
單純切除縫合法適於第三類中小面積的面部疤痕。將皮膚疤痕切除後,用小針細線仔細閉合創面,最好是順著皮紋進行,術後僅留下一條較細的疤痕線。有時,對於面積稍大、皮膚緊張的人也可採用疤痕分次切除法。不過第一次與第二次手術一般要相隔半年以上。
面部疤痕修復的常用方法2.面部疤痕切除加植皮法
較大面積的面部疤痕修復不可能在切除疤痕後直接縫合,因這類病人面部正常皮膚也不多。這時可根據面部自然形態分區(額部、上下眼皮部、鼻部、上下唇及下頜部),在一個自然形態分區處補上一整塊皮膚,根據疤痕切除的多少,決定植幾部分皮膚。
還有一種方法適合於面部疤痕布滿整個臉部的患者,即可以一次將整個面部疤痕切除;移植上一整張皮膚,這樣能避免分區植皮時相連接處的疤痕形成,術後外形比分區植皮的要好。採用的皮片最好是全厚皮片或是帶真皮下血管網的皮片,因這兩種皮片在游離移植成活以後,面部的顏色不會過深,美容效果較好。
面部疤痕修復的常用方法3.非手術面部疤痕修復方法
對於一些不影響面部功能的增生性疤痕,有時可不做手術切除,因即使切除後,也非常容易復發,而產生新的增生性疤痕。為了使疤痕軟化、變平,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美容治療。
(1)加壓療法 人們將加壓的方法逐漸應用於燒傷後的疤痕增生,效果肯定。一般面部疤痕切除後,手術切口需要加壓6個月至1年。這樣,能有效地防止疤痕增生。
(2)葯物療法 通過實踐證明,在面部疤痕增生部位注射醋酸強的松龍、醋酸去炎松等激素類混懸液,可使增生疤痕變平,顏色恢復到或接近正常面部皮膚顏色。但有時需要連續注射數次方能獲較理想的.效果。
面部疤痕修復的常用方法4. 採用皮瓣法修復疤痕
由於皮瓣含有較多的皮下脂肪組織,除了可以用於修復面部疤痕切除後的皮膚缺損外,還具有保護深層組織的作用。對於面部一些器官附近的疤痕修復,皮瓣移植也是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如鼻翼缺損、眼瞼外翻畸形、口角畸形等都需要以皮瓣移植為基礎進行美容整形。皮瓣移植後色澤較接近面部皮膚,還可以對一部分面部組織凹陷缺損進行充填性修復,加之皮瓣血運較好,成活率較游離植皮高,因此,在面部疤痕的整形中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3)放射療法 對於小面積的面部增生性疤痕或進行手術切除植皮後的增生性面部疤痕應進行淺層X線放射治療,一般4—6次即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疤痕體質的治療方法
1、手術植皮
從自身健康皮膚處取下一部分皮膚,覆蓋切除疤痕的區域,對於大面積疤痕組織比較有效。不過取皮的部位會留疤,並且手術植皮對於醫生醫術要求較高,如果縫合技術很好,皮膚成活,那麼修復疤痕的效果較好。
2、硅膠貼片療法
在非手術治療方法中,硅膠貼片配合彈力套加壓是目前國內重點整形和燒傷醫院最為常用也是行之有效的祛疤修復方法。硅膠貼片外用貼敷於增生性疤痕部位,可使疤痕組織的水化作用增加,促進疤痕的成熟,軟化展平,使疤痕組織顏色變淺。
3、完美去疤的小秘方
按摩法。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鍾。這方法對於剛脫痂的傷口效果最侍,對於舊傷疤效果比較弱。
4、薑片摩擦法。生薑切片後輕輕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組織繼續生長。
維生素E塗抹法。維生素E可滲透至皮膚內部而發揮其潤膚作用,同時,維生素E還能保持皮膚彈性。但大家可能對維生素E去疤的功效還不太熟悉。把維生素E膠囊用針戳破,取其內的液體塗抹在疤痕上輕輕抒按5-10分鍾,每天兩次,持這以恆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維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維生素C塗抹在顏色較深的疤痕上來美白疤痕,使之與周圍健康的肌膚色調一致。
淡化疤痕的注意事項
生薑之所以能具有淡化疤痕的作用,是因為在生薑中含有姜烯類的成分,而如果生薑放置的時間過長,其中所含的姜烯成分則會由於陽光的照射、空氣流通等方式出現質變等問題,大大降低了姜烯的活性,所以說,在利用生薑去疤痕的時候最好選擇新鮮的生薑。選擇好新鮮生薑之後,還需清洗干凈,隨後切成片狀,將生薑片塗抹在疤痕上,並適度的對疤痕處進行按摩,能使得疤痕更好的吸收生薑汁。
另外,採取淡化去疤措施時一定要選擇傷疤完全康復之後,尤其是一些手術性的傷口。因為疤痕處於癒合期時周圍的細胞會大量的快速增長,若此時盲目的進行去疤處理,很容易使得疤痕處的傷口細胞快速繁殖,加重疤痕的產生。
在選擇生薑去除疤痕的階段,飲食也是有所忌口的。其中,最好不要食用顏色過重的食物,其中醬油便是最應該不吃的食物。另外,也需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否則易使得疤痕中所含的色素愈加明顯,更難以去除。
消除抓傷疤的方法
在疤痕產生階段,護理好傷口,減輕疤痕的程度,讓疤痕易於修復。
若疤痕已經成熟穩定,則需要到專業醫院找醫生確診治療,採用合適的方法,讓疤痕恢復到理想狀態。
在修復疤痕期間,要按照醫囑,定時用葯,保持患處清潔煩躁,忌食刺激性食物。
重點是要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發生感染,只要傷口很表淺,經過消毒後順利癒合,一般不會留疤。
注意不要盲目塗抹各種葯膏,以免招致感染。
在傷口還沒有掉痂之前可以抹維生素E,但是不應該抹疤痕靈,更不應該促進局部。
要讓傷口結痂處自然癒合,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並且補充蛋白質,可以促進傷處恢復。
面積較小的疤痕可以用生薑片在疤痕上來回摩擦以使疤痕顏色變淡,表面平整。
千萬不要抓撓,特別是後期血痂形成,皮膚痊癒前會很癢,也一定不要用手抓撓,等血痂自行脫落,這個過程會長一點,但是這樣會保證不留疤,或者疤痕很小。
⑸ 常用的皮瓣移植手術方法有哪些呢求解
斷指再植手術常常會用到皮瓣移植手術,那麼,石家莊星源整形醫院的專家給大家進行分析。 常用的皮瓣移植手術方法1.局部旋轉法局部旋轉皮瓣就是利用創緣周圍的部位皮膚組織作成皮瓣,經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定角度,轉移至缺損部位使創面閉合。 手術步驟:在設計局部旋轉皮瓣時,其長徑須較創面長徑為大,否則移植後縫合過緊,不僅傷口易因有張力而裂開,且對皮瓣血遠亦有嚴重影響。按設計切開、分離皮瓣,旋轉覆蓋創面。皮瓣旋轉後,在蒂的近缺損側可因旋轉角度大小的不同而出現輕重不等的皮膚皺襞,稱「貓耳」.角度愈大,愈為明顯。此皺襞不可馬上切除,須留待術後自行舒平或於另一次手術修整,否則可使蒂部寬度變窄,致皮瓣因血運障礙而發生壞死。皮瓣移植後的供皮區創面有的可以直接縫合,有的則需移植皮片閉合。 常用的皮瓣移植手術方法2.局部推進法局部推進法就是利用皮膚的延伸性,在創面周圍的皮膚上形成皮瓣,並將皮瓣向創面作垂直方向的推進,以使創面閉合。V-Y形成形術即屬此類方法。
步驟:根據創麵皮膚缺損情況,在創面一側的皮膚上作一V形切開。兩側切開端應與創緣有適當距離,以保持皮瓣的血運。在皮下分離,形成皮瓣。然後,將皮瓣向前推進,縫合於創緣,閉合創面。供皮區創面可用V形切開的兩側緣稍作分離後拉攏,作Y形縫合。同樣,也可用Y形切開、V形縫合來修復創面。狹長的皮膚缺損,可直接在缺損創緣的兩側各作一垂直切口,切口間形成皮瓣,利用皮膚延伸性,向前推進,閉合創面。 1 2
⑹ 頭皮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1.頭皮裂傷應急症處理,將傷口加壓包紮止血,進行清創縫合術。
(1)頭皮單純裂傷:處理的原則是盡早施行清創縫合,即使傷後逾時24h,只要沒有明顯的感染徵象,仍可進行徹底清創一期縫合,同時應給予抗菌葯物及TAT注射。
清創縫合方法:剃光裂口周圍至少8cm以內的頭皮,在局麻或全麻下,用滅菌清水沖洗傷口,然後用消毒軟毛刷蘸肥皂水刷凈創部和周圍頭皮,徹底清除可見的毛發、泥沙及異物等,再用生理鹽水至少500ml以上,沖凈肥皂泡沫。繼而用滅菌干紗布拭乾創面,以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對活躍的出血點可用壓迫或鉗夾的方法暫時控制,待清創時再一一徹底止血。常規鋪巾後由外及里分層清創,創緣修剪不可過多,以免增加縫合時的張力。殘存的異物和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清除,術畢縫合帽狀腱膜和皮膚。若直接縫合有困難時可將帽狀腱膜下疏鬆層向周圍行分離,施行松解術之後縫合;必要時亦可將裂口作S形、三叉形或瓣形延長切口,以利縫合,一般不放皮下引流條(圖1)。傷口較大且污染明顯者,縫合後應作低位戳口置引流條,並於24h後拔除。傷後已2~3天者也可一期清創縫合或部分縫合加引流。術後抗菌治療並預防性肌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U(皮試陰性後)。
(2)頭皮復雜裂傷:處理的原則亦應及早施行清創縫合,並常規用抗生素及TAT。
清創縫合方法:術前准備和創口的沖洗清創方法如上所述。由於頭皮挫裂傷清創後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皮殘缺,應注意頭皮小殘缺的修補方法。
對復雜的頭皮裂傷進行清創時,應做好輸血的准備。機械性清潔沖洗應在麻醉後進行,以免因劇烈疼痛刺激引起心血管的不良反應。對頭皮裂口應按清創需要有計劃地適當延長,或作附加切口,以便創口能夠一期縫合或經修補後縫合。創緣修剪不可過多,但必須將已失去血供的挫裂皮緣切除,以確保傷口的癒合能力。對殘缺的部分,可採用轉移皮瓣的方法,將清創創面閉合,供皮區保留骨膜,以中厚斷層皮片植皮覆蓋之(圖2,3)。
(3)頭皮撕裂傷:由於撕裂的皮瓣並未完全撕脫,常能維持一定的血液供應,清創時切勿將相連的蒂部扯下或剪斷。有時看來十分窄小的殘蒂,難以提供足夠的血供,但卻出乎意料的使整個皮瓣存活。
清創縫合方法:已如前述,原則上除小心保護殘蒂之外,應盡量減少縫合時的張力,可採用帽狀腱膜下層分離,松解裂口周圍頭皮,然後予以分層縫合。若張力過大,應首先保證皮瓣基部的縫合,而將皮瓣前端部分另行鬆弛切口或轉移皮瓣加以修補。
2.頭皮血腫
(1)皮下血腫:頭皮下血腫多在數天後自行吸收,無需特殊治療,早期給予冷敷以減少出血和疼痛,24~48h之後改為熱敷以促進血腫吸收。
(2)帽狀腱膜下血腫:對較小的血腫可採用早期冷敷、加壓包紮,24~48h後改為熱敷,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腫巨大,則應在嚴格皮膚准備和消毒下,分次穿刺抽吸後加壓包紮,尤其對嬰幼兒病人,須間隔1~2天穿刺1次,並根據情況給予抗生素。血腫不消失或繼續增大者,在排除顱骨骨折及顱內損傷後,可經套管針置入引流管引流數天,也可切開清除血腫並止血,嚴密縫合傷口,加壓包紮,並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血腫合並感染者應切開引流。嬰幼兒的帽狀腱膜下血腫可導致全身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必要時尚需補充血容量之不足。
(3)骨膜下血腫:早期仍以冷敷為宜,但忌用強力加壓包紮,以防血液經骨折縫流向顱內,引起硬腦膜外血腫,較大者應在嚴格備皮和消毒情況下施行穿刺,抽吸積血1~2次即可恢復。若反復積血則應及時行CT掃描或其他輔助檢查。對較小的骨膜下血腫,亦可採用先冷敷,後熱敷待其自行吸收的方法;但對嬰幼兒骨膜下血腫,往往為時較久即有鈣鹽沉著,形成骨性包殼,難以消散,對這種血腫宜及時穿刺抽吸,在密切觀察下小心加壓包紮。
3.頭皮撕脫傷頭皮撕脫傷的處理,應首先積極採取止血、止痛、抗休克等措施。用無菌敷料覆蓋創面加壓包紮止血,並保留撕脫的頭皮備用,爭取在12h內送往有條件的醫院清創。根據病人就診時間的早遲、撕脫頭皮的存活條件、顱骨是否裸露以及有無感染跡象而採用不同的方法處理。
(1)頭皮瓣復位再植:即將撕脫的頭皮經過清創後行血管吻合,原位再植。僅適於傷後2~3h,最長不超過6h、頭皮瓣完整、無明顯污染和血管斷端整齊的病例。分組行頭部創面和撕脫頭皮沖洗、清創,然後將主要頭皮供應血管,顳淺動、靜脈或枕動靜脈剝離出來,行小血管吻合術,若能將其中一對動、靜脈吻合成功,頭皮瓣即能成活。由於頭皮靜脈菲薄,斷端不整,常有一定困難。
(2)清創後自體植皮:適於頭皮撕脫後不超過6~8h,創面尚無明顯感染、骨膜亦較完整的病例。將頭部創面沖洗清創後,切取病人腹部或腿部中厚斷層皮片,進行植皮。亦可將沒有嚴重挫裂和污染的撕脫皮瓣仔細沖洗、清創,剃去頭發,剔除皮下組織包括毛囊在內,留下表皮層,作為皮片回植到頭部創面上,也常能成活。
(3)晚期創面植皮:頭皮撕脫傷為時過久,頭皮創面已有感染存在,則只能行創面清潔及交換敷料,待肉芽組織生長後再行晚期郵票狀植皮。若顱骨有裸露區域,還需行外板多處鑽孔,間距約1cm左右,使板障血管暴露,以便肉芽生長,覆蓋裸露之顱骨後,再行種子式植皮,消滅創面。
近年來,推廣應用皮膚擴張技術,將硅膠制皮膚擴張囊時期埋藏在傷口鄰近的正常頭皮,於囊內間隔幾天注入水,使囊逐漸擴大,頭皮隨之緩緩擴張。一般經1~2月,利用擴張的皮膚覆蓋修復缺損。採用這一方法修復大的頭皮缺損效果滿意。
(二)預後
頭皮損傷一般預後良好,頭皮撕脫傷由於創面大,出血多,極易發生休克。嬰幼兒帽狀腱膜下血腫嚴重時遍及整個頭顱穹窿部血腫邊界與帽狀腱膜附著邊緣,出血多時可並發休克。
⑺ 什麼叫做島狀皮瓣
島狀皮瓣法,用於齶裂的修復治療。
別名Millard法;島狀瓣法;島瓣法。
分類:口腔科/齶裂修復術。
島狀皮瓣法適用於:
1.適用於所有齶裂病人的修復。
2.特別適用於軟齶過短齶裂病人的修復。
3.也適用於齶裂裂隙過寬病人的修復。
禁忌:
1.嬰、幼兒病人,體質較弱者,慎用此法,最好選用簡單手術方法。
2.二次齶裂修復術,勿用此法。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應的皮膚及其附著的皮下脂肪組織所形成。在皮瓣形成與轉移過程中,必須有一部分與本體(供皮瓣區)相連,此相連的部分稱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應,其他在面及深面均與本體分離,轉移到另一創面後(受皮瓣區),暫時仍由蒂部血運供應營養,等受皮瓣區創面血管長入皮瓣,建立新的血運後,再將蒂部切斷,始完成皮瓣轉移的全過程,故又名帶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島狀皮瓣轉移後則不需要斷蒂。
⑻ 皮瓣分類
1、根據血液供應分類:任意皮瓣、軸形皮瓣、游離皮瓣、島狀皮瓣。
2、根據皮瓣位置分類:區域皮瓣、遠位皮瓣。
3、根據皮瓣組織成分分類:筋膜皮瓣、單純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骨皮瓣皮瓣。
4、按蒂的情況分類:有單蒂、雙蒂、皮下組織蒂、血管蒂、血管神經蒂皮瓣等。
此外,還存在以功能命名皮瓣,如襯里皮瓣,及按供皮區部位命名的皮瓣,如用於指端外傷修復的魚際皮瓣。
(8)頭面部大面積缺損採用什麼皮瓣擴展閱讀:
皮瓣設計及形成的原則:
1、針對缺損處的部位、形態、大小,選擇供皮區。
2、皮瓣的面積應較缺損面積略大。
3、隨意皮瓣如超過長寬之比,需進行「延遲手術」。
4、皮瓣長軸方向必須順著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皮瓣蒂部應位於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⑼ 簡述外傷後初期縫合的適應症
初期外科處理是處理手外傷的主要環節,也是今後再次處理的基礎。其處理原則是:早期徹底清創,防止傷口感染;盡量修復損傷的組織,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具體步驟是①清創②修復組織③閉合傷口④包紮固定。傷口要及時止痛,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抗感染葯物。
(一)麻醉 手術應在完善的麻醉下進行。單指外傷,可用指神經阻滯麻醉;傷口累及手掌、手背或多指損傷,可作腕部神經阻滯;較大的傷口,最好在臂叢麻醉下進行。
(二)清創 清創的目的是清除傷口內的污物及異物,去除失去活力的組織,使污染傷口變成清潔傷口(不是無菌傷口)以預防感染,具體方法同總論創傷章。但強調:
1.要認真做好傷口清洗,雖方法簡單,卻實為預防傷口感染的重要步驟,應十分認真進行。
2.應遵循清創術的原理,由外及里、由淺入深地按層次有計劃清創。手的結構復雜、精細、循環豐富,清創時要盡可能保留有血供的組織,少切除皮緣。
3.在有計劃清創的同時,全面、系統檢查損傷組織,估計損傷程度及范圍,必要時松止血帶觀察組織(如肌肉、皮膚等)的循環,以便制定全面的手術計劃。
(三)處理損傷的組織 平時手外傷,只要條件許可,應盡可能一期修復損傷的組織。因為這時解剖關系清楚,繼發變性輕微,不僅手術操作容易,而且效果好,功能恢復快。處理順序是:
1.骨、關節的處理。與一般的清創原則一樣,盡量保留骨碎片,僅去除完全游離的小骨片。復位後用克氏針交叉固定。長斜形骨折也可用加壓螺絲釘。不作通過鄰近關節的髓內固定。縫合開放的關節囊。
2.修復肌腱、神經。
3.一側指動脈或指總動脈損傷,對手指循環影響不大,可不修復。兩側指動脈全斷,常造成手指供血不足,則需修復。
(四)閉合傷口 閉合傷口是預防傷口感染的重要措施。只有徹底清創基礎上閉合了傷口,才能保護外露的深部組織,阻止細菌入侵,防止感染。手的循環豐富,抗感染能力強,手部閉合傷口時限一般可延長至受傷後12小時,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根據受傷性質、污染程度及氣溫高低等而增減,閉合傷口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縫合 皮膚沒有缺損或缺損很少,可直接縫合,但切忌勉強作張力縫合。對跨越關節、與掌紋垂直、與指蹼平行的直線傷口,要作局部「Z」形皮瓣轉移,避免疤痕攣縮。
2.游離植皮 皮膚缺損創面的基底仍保留血運良好的組織床,骨質、肌腱沒有裸露,可進行游離植皮,骨質、肌腱小片外露可用附近軟組織(肌肉、筋膜)或軟組織瓣覆蓋,再行植皮,一般以中厚皮片為好,指腹、手掌也可用全厚皮片。
3.皮瓣覆蓋 骨質、肌腱有較大裸露,常需皮瓣覆蓋。
(1)局部皮瓣 指端小面積缺損可用指端各種皮瓣、魚際皮瓣等,手背用局部任意皮瓣,拇指、虎口可用示指背側皮瓣或示指背側帶神經血管蒂島狀皮瓣覆蓋。
(2)鄰指皮瓣 是用相鄰手指背側的皮膚形成皮瓣,常用於覆蓋指端或指腹的缺損。
①游離植皮 ②指背皮瓣轉移至指端掌側後
(3)遠位皮瓣 大面積裸露則需大面積的遠位皮瓣,常用的有臂交叉皮瓣,腹部皮瓣和髂腰皮瓣等。由於顯微外科的迅速發展,近十年來不斷設計出各種游離皮瓣,為手部創面提供更多的選擇。比較適用於手部的有前臂皮瓣,隱動脈皮瓣,上臂內外側皮瓣及腹股溝皮瓣及足背皮瓣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1)腹部皮瓣 (2)臂交叉皮瓣
(五)包紮固定:手部損傷包紮固定很重要。骨關節損傷,術後應包紮固定在功能位。肌腱神經損傷修復後應包紮固定於無張力位。
以上就是開放性手外傷在平時應該做的護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手部的感染,避免並發症的產生。將危害我們健康的疾病降到最低。
⑽ 常用的皮瓣移植手術方法有哪些呢求解
您好.首先要說明的是植皮和皮瓣是不一樣的.通俗點就是.皮瓣帶有皮下的血管等組織.斷蒂後.因為有皮下組織的存在.手指會顯得比較臃腫,如果手術後手指血運好恢復好的話.這些腫會消一些.但是和正常的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