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腮腺手術怎麼尋找面部神經

腮腺手術怎麼尋找面部神經

發布時間:2022-09-23 14:56:25

1. 面神經核和面神經根

面神經核
面神經核(nucleus
of
facial
nerve)位於腦橋下部被蓋部的腹外側區、三叉神經脊束與上橄欖核簇之間。人的面神經核,由疑核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展神經核的中下段,全長約3~4mm。此核主要由典型的大多角形運動神經元組成,其間也散布著適量的中、小型多極細胞。
面神經由兩個根組成,一是較大的運動根,自腦橋小腦角區,腦橋延髓溝外側部出腦;一是較小的混合跟,稱中間神經,自運動根的外側出腦,兩根進入內耳門合成一干,穿內耳道底進入與中耳鼓室相鄰的面神經管,先水平走行,後垂直下行由莖乳孔出顱,向前穿過腮腺到達面部,在面神經管內有膨大的膝神經節。面神經穿經面神經管及最後穿出腮腺時都發出許多分支。
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時引起周圍型面神經麻痹。
答案補充
人類面神經核與所支配表情肌之間的定位關系,支配額肌、眶肌、皺眉肌和顴肌等;外側亞核發出頰肌支和下頜緣支,支配頰肌和口周圍肌;背側亞核(又稱副面神經核)可能支配二腹肌後腹與莖突舌骨肌。面神經核控製表情肌的隨意運動,損傷後造成面肌僵硬呆板但情感運動,如自發性笑、哭或其他情感表現時的不隨意收縮仍存在。
面神經損傷後,由於表情肌癱瘓,出現串側眼不能閉合、流口水、口歪向健側等體征。

2. 泰醫腮腺位置及面神經關系

1位置:腮腺淺部位於下頜支與咬肌後份淺面;腮腺深部位於下頜後窩內。
2面神經主幹位置:末穿腮腺實質。
3面神經腺內段分支。包括上,下干及其分支,位於腮腺淺份神面,與腺組織容易分離。
4面神經腺外段分支。五組分支的名稱及發出部位。

3. 腮腺混合瘤手術

樓主你好,我初三(我89的)得過腮腺混合瘤 是長在右邊腮腺。
我是在湖南長沙湘雅醫院做的(簡教授,很厲害,專門做這個的),當時住院大約22天 那時候話費了約16000多
1.醫生說腮腺是產生唾液的 我切掉一側的腮腺 左側仍然會分泌唾液,應該對以後不造成大的困擾。
2.手術確實會留一條很大的疤(20CM),我給您個建議,要求醫生使用美容線,這樣疤在恢復後不會很明顯,現在我不告訴別人一般都發現不了。

後遺症:醫生在手術前,會告訴你後遺症,一般有面部塌陷(切了塊肉,一定的),面癱(腮腺有面神經覆蓋,每根和頭發絲一樣細,稍有不慎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我現在的症狀有:1.大小臉(不明顯)2.吃刺激性的食物手術了的面部會滲出液體,在湖南這吃辣的地方 我相當困擾。(應該是唾液,不是鹹的,但是我很奇怪,明明腮腺被切除了)3.右邊眼睛會小一點,具體是上眼瞼稍微的耷拉..

其他的您可以再Q上問我100152524
望你早日康復!!!!!!
望採納

4. 面神經的解剖

面神經由兩個根組成,一是較大的運動根,自腦橋小腦角區,腦橋延髓溝外側部出腦;一是較小的混合根,稱中間神經,自運動根的外側出腦,兩根進入內耳門合成一干,穿內耳道底進入與中耳鼓室相鄰的面神經管,先水平走行,後垂直下行由莖乳孔出顱,向前穿過腮腺到達面部,在面神經管內有膨大的膝神經節。面神經穿經面神經管及最後穿出腮腺時都發出許多分支。
面神經管內的分支:
① 鼓索:傳導味覺沖動及支配下頜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經,也稱岩淺大神經,含副交感分泌纖維,支配淚腺、齶及鼻粘膜的腺體分泌;
③ 鐙骨肌神經:支配鼓室內的鐙骨肌。
顱外分支:面神經出莖乳孔後即發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圍肌、二腹肌後腹和莖突舌骨肌。面神經主幹前行進入腮腺實質,在腺內分支組成腮腺內叢發分支至腮腺前緣,分布於面部諸表情肌。
① 顳支:支配額肌和眼輪匝肌;
② 顴支:3-4支,支配眼輪匝肌及顴肌;
③ 頰支:3-4支,支配頰肌,口輪匝肌及其他口周圍肌,
④下頜緣支:分布於下唇諸肌,
⑤ 頸支:支配頸闊肌。面神經的全長可分為9段:
1.運動神經核上段 運動神經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額葉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經皮層中樞,下達腦橋下部的面神經運動核。
2.運動神經核段 運動神經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經根在腦橋中離開面神經核後,繞過外展神經核至腦橋下緣穿出。
3.小腦腦橋角段 小腦腦橋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經離開腦橋後,跨過小腦腦橋角,會同聽神經抵達內耳門。此段雖不長,但可被迫擴展到5cm而不發生面癱。
4.內耳道段 內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經由內耳門進入內耳道,偕同聽神經到達內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經由內耳道底的前上方進入面神經管,向外於前庭與耳蝸之間到達膝神經節(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長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經節起向後並微向下,經鼓室內壁的骨管,達前庭窗上方、外半規管下方,到達鼓室後壁錐隆起平面。此處骨管最薄,易遭病變侵蝕或手術損傷。亦可將此段分為鼓室段(自膝神經節到外半規管下方)
7. 錐段 錐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規管下方到錐隆起平面,傳統上常將錐段劃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稱垂直段,自鼓室後壁錐隆起高度向下達莖乳孔。此段部位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過2cm。 顳骨內面神經全長約為30mm;其中自膝神經節到錐隆起長約11mm,自錐隆起到莖乳孔長約16mm。
9.顳骨外段 顳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經出莖乳孔後,即發出耳後神經、二腹肌支、莖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經的終末支在莖突的外側向外、前走行進入腮腺。主幹在腮腺內分為上支與下支,二者弧形繞過腮腺岬部後又分為5支;各分支間的纖維相互吻合,最後分布於面部表情肌群。

5. 面神經的走行及其分支

面神經是以運動神經為主的混合神經,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傳導舌前2/3的味覺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是第7對腦神經,面神經出腦橋後,與聽神經在內耳道一起行走,出內耳道後進入面神經管,再由莖乳孔出顱,然後在與外耳道軟骨向前越過莖突、面後靜脈和頸外靜脈進入腮腺峽部,進入腮腺後先分上、下主幹,再分出5個分支,即顳支,顴支,頰支,下頜緣支和頸支,頰支又分為上下頰支。

6. 腮腺手術中尋找面神經頰支的解剖標志是

正確答案:D
解析:頰支位於腮腺導管上方者為上頰支,一般較粗,位置恆定,其體表投影約位於耳屏間切跡與鼻翼下緣連線的上方;位於腮腺導管下方者為下頰支,在口角平面或稍上方向前走行
。因此,腮腺導管可以作為尋找面神經頰支的重要標志

7. 腮腺手術會不會切斷面部神經可能性多大

只要醫生仔細做一般都沒什麼事的,這種比較細致的手術最好找有權威性的醫院做。只要醫生十分熟悉面部解剖,就不會有什麼事情的,這種可能性都非常小,反正我們醫院從來沒出過切斷面神經的事情。

8. 腮腺導管上下約1㎝范圍內可找到的面神經分支是什麼

面神經頰支

9. 腮腺手術的手術方法

1、切口 常用的切口有「s」型及「y」型。「s」型切口即從耳屏前方開始向下繞過耳垂至乳突,再向下呈弧形繞過下頜角,距下頜下緣2cm繼續向前延伸2-4cm(圖1)。此切口暴露良好,血供豐富,愈後疤痕不顯著,故已被廣泛採用。「y」型切口,即耳前、耳後各作一切口相交於耳垂稍下,並由此再向前下方延伸。
2、分離皮瓣 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後即可在腮腺包膜和皮下組織間潛行分離,隨之將皮瓣向兩側牽開(圖2)。
3、尋找面神經 主要有二種方法,一種是先找出面神經總干,然後分離各分支。另一種是先找出某一分支(如下頜緣支),再找出其他分支,最後找及總干(圖3)。可根據腫瘤的位置,大小、移動性等具體情況以及術者的習慣採用不同的方法。暴露面神經總乾的方法。面神經離開莖乳孔出顱後,在二腹肌後腹與外耳道軟骨所構成的角內向前下方行走。因此可按照乳突為樗,沿外耳道軟骨的下緣。向後至乳突前緣,在乳突尖上方及乳突表面下約1cm處可找及面神經總干。
暴露面神經下頜緣支的方法:面神經下頜緣支的位置一般較恆定,它位於咬肌的表面,走向與下頜骨下緣平行。一般約在下頜角上1cm以內。因此尋找時可以下頜角為標志。在腮腺前下緣與咬肌表面相交處細致分離和尋找,神經常與血管伴行,找出分支後,循此逐漸向上找及總干,再在同一平面上找及其他分支。
4、切除腮腺淺葉及腫瘤,將已分離出的腮腺上、下極及前緣連同腮腺導管一起向後方掀起,繼續沿神經分支表面向總干分離,最後切繼腮腺峽部,此時腮腺淺葉連同位於其內的腫瘤被一並摘除。如腫瘤位於腮腺深葉,亦需摘除淺葉後方能在明視下摘除深葉的腫瘤。
5、沖洗及引流 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徹底止血,放置橡皮引流條或負壓吸引。
6、縫合與包紮 用細線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切口,因腫瘤及腮腺淺葉的切除,致局部呈凹陷狀,為了防止創腔滲出液的瀦留,故需在縫合後局部放置敷料並適當加壓包紮,但不宜過緊以免出現暫性的面癱。術後24-48h除去引流條。但仍需繼續加壓包紮7d後拆線。

10. 腮腺手術傷到面部神經能不能恢復

只要醫生仔細做一般都沒什麼事的,這種比較細致的最好找有權威性的做。只要醫生十分熟悉面部解剖,就不會有什麼事情的,這種可能性都非常小,反正我們從來沒出過切斷面神經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腮腺手術怎麼尋找面部神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5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1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0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2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8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2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6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