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怎麼樣學唱歌少年前面部分

怎麼樣學唱歌少年前面部分

發布時間:2022-09-12 04:51:17

『壹』 少年如何練聲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 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 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

作者: 山西蕭蕭 2005-7-2 12:17 回復此發言

3、 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 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練發聲是基礎,每天都要堅持練,但是時間不要太長,注意保護嗓子。
基礎是關鍵,氣的控制是唱歌最基礎的部分之一,要經常聯系氣息的控制,請注意,歌聲是靠氣發出的,靠嗓子 的那是吼.....發氣的位置大體位於人體的腹部,就是常說的丹田,而氣上升要到額頭附近,氣要長而勻,經常做深呼吸對這方面也很有幫助,畢竟肺活量是唱歌的重要保障。這些都要經常聯系才可以體會的到,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堅持是提高的關鍵,很多美聲歌手每天都會堅持這樣的基礎練習,有了好的底子,樓房才能蓋的高。
了解自己的音域和音色特點,這個要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歌曲,當然音域和嗓音也是可以變化的,注意一些小技巧,可以適當模仿一些歌手的技巧來唱。建議用耳機聽,可以捕捉到細微的唱法。
注意保護嗓子,不要吃過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否則會使你的聲音發生改變,對你的聲線產生不利影響。
從現在開始,我會經常的發些關於美聲唱法的帖子,不要以為美聲跟你們唱的通俗沒關系,其實美聲和通俗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唱好美聲就可以說自己也可以唱好通俗了!

『貳』 五音不全如何學唱歌

五音不全如何學唱歌

導語:其實,我感覺每個人是都可以唱歌的,壞的嗓子照樣可以唱歌,只是,需要一定的練習和指導。那麼五音不全如何學唱歌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唱歌漏氣

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發聲,具體表現為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總是感覺氣不夠用,換氣時費勁,體力消耗大,控制聲音困難,音往往偏低。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橫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如腹肌、背肌、咽狀肌等軟弱無力,其次是因為聲帶閉合不嚴。

糾正方法:

用咳嗽的感覺來體會橫膈膜的力量和聲帶的閉合力以及兩者之間的有機配合;在深呼吸後做短促呼氣,以鍛煉橫膈膜的彈力。練聲時可以「i」「a」母音分別作短音和長音練習。

二、顫聲

即小抖,表現為聲音無規則的顫動。其原因是由於喉頭位置不穩定而動搖,各發聲器官的肌肉處於失控狀態。

糾正方法:

首先要控制好喉頭位置,要求發聲的准確性,加強音準觀念和發聲動作的穩定性。由於顫聲屬於習慣性動作,所以尤其需要平時在練聲中嚴格要求。只有在中聲區,踏踏實實地去體會,反復練習,才可能糾正此錯誤發聲現象。可以先做單音發聲練習,體會音量強弱的氣息控制,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發聲練習和整個發聲音域,穩固地養成良好的發聲習慣。這階段可適當少唱歌多練聲。

三、喉結上提

這是歌唱中最忌諱的毛病。表現為聲音擠、緊,喉音很重,高音尤感困難。其原因可分為三種:本身的生理構造喉結位置過高,一發聲喉結就堵住,其活動受到限制,此情況不適宜學習聲樂專業;平時喉結位置並不高,低聲區時尚穩,但隨著音高喉結上提,喉結仍能上下活動,原來喉結是穩定的,由於學習方法有誤,將喉頭練了上去,人無法控制。後兩種經過努力,唱法正確了,是能夠克服的。

糾正方法:

(1)胸部放鬆。這是關鍵,要使喉結下方呈很松很寬的狀態。單純壓喉結,忽視放鬆胸部,將形成喉、胸之間下壓和上頂的緊張對峙,形成堵塞,結果喉結不但沒放下,唱歌時感到比喉結上提時更難受。

(2)活動喉結。在上述的基礎上,讓喉結在最自然的狀態下自如地上下活動,即排除其他部位施加外力以及避免引起其他部位的緊張,只是讓喉結單獨地、放鬆地做簡單活動。

(3)穩定喉結。在以上基礎上,設法讓喉結在活動到下面時,盡量多停留些時間,直至長時間停在下方不再感到難受為止。但應注意不是硬壓下來的下方,而是自然范圍內的下方。

(4)呵氣輕唱。當喉結能穩在下方時,先輕呵氣,然後帶出輕聲。可以做簡單的音階練習。首先練好中聲區,然後逐步擴展音域,但不可操之過急。也可以用試將喉結從喉部吹出的感覺進行歌唱。

四、吐字不清

表現為字音含混不清、缺乏力度。產生原因是由於對聲母發聲的動作,部位控制不佳,咬字時,唇、齒、舌等咬字器官沒能積極協調動作,造成不能大膽咬字舌尖無力,喉頭沒有往下擋氣。另外,喉嚨開得太大也會影響咬字。

糾正方法:

吐字時口齒要用力,主要指舌頭要果斷用力。嘴的動作要靈敏,但不要張得太大。不但要「四聲」准,「四呼」清,還要將字頭、字身、字尾處理好。但同時又必須注意切忌把字咬死,避免語言僵化。

總之,應結合歌曲的風格特點,從表現感情出發來進行准確地咬字。

此外,吐字應該與發聲訓練中的共鳴位置等結合起來,不能因咬字而影響了聲音的位置。

科學的發聲方法能夠使各發聲器官動作協調,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動作。這樣,不僅帶來優美動聽的`歌聲,更重要的是使嗓音能相對保持青春,延長其藝術生命。而錯誤的發聲法,由於各發聲器官配合不當,其結果不僅導致歌聲缺乏藝術魅力,而且長期處於某種不正常的、不符合生理規律的局部發聲狀態,可能會造成嗓音嘶啞等病變。

為此,對於聲樂工作者,尤其是初涉聲樂領域的人,保護嗓子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1)努力提高發聲水平,糾正錯誤的發聲法。

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使氣息、聲帶的張力和共鳴腔體的調節三者之間保持一定的動力平衡,即以最小的能量,運用各發聲器官的最佳狀態,產生出最大的音響效果。反之,如果發聲動力過度,聲帶就將產生各種病變,諸如聲帶充血、水腫,甚至小結、息肉等。

(2)合理使用嗓子,防止濫用嗓音。

①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急於求成地過度練習。首先應該練好中聲區,不要過早擴大音域,不可猛練高音,或唱力所不及的歌曲,切忌盲目追求音量。

②正確鑒定聲部。聲部定錯往往是引起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多方面觀察研究,必要時與喉科醫生共同商討。

③用嗓應注意勞逸結合,即使發聲方法正確也不可過度使用。聲帶是個比較嬌嫩的器官,不允許過度疲勞,要多作間隙休息,盡可能避免因超負荷而遭受的損傷。

(3)注意飲食起居,保持身心健康。

①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睡眠,當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時,要及時治療休息。

②注意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不在飯後立即唱歌。

③要戒煙戒酒,長期吸煙能導致聲帶息肉,飲酒尤其是烈性酒,會刺激咽喉部的黏膜,導致聲帶充血、水腫,影響發聲。

④女同志例假期間往往會出現聲帶水腫,充血和聲門閉合不全等現象,因此應酌情少唱或不唱。

⑤注意少年的變聲期。青春期由於內分泌的作用,喉頭與全身一樣在發育長大,聲帶長大變長,嗓音發生變化。此時,嗓子應適當休息,節制用聲,否則將會影響喉部的正常發育,導致發育異常。如兩聲帶不等長,兩聲帶有高低或發生變聲性發聲功能障礙。變聲期一般為半年到一年,有些人則需幾年。在變聲期內,發聲要特別注意方法,一般不要超過規定的音域大聲喊叫,如有病變,應立即停止練習,進行治療。

總之,學唱歌 唯有保護好嗓子,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歌唱才得以更加美妙、悅耳。


;

『叄』 少年想學唱歌嗎唱歌不會唱怎麼辦

先不要急著唱歌,一定要先從簡單的發聲練習開始:先從 do re mi fa so la si do開始,記住,一定要連貫!練習幾天左右,(具體幾天是未知的,但一定要練到音準標准,如果不知道音準的話,就唱給你的家人朋友聽),就可以開始模仿一些明星唱歌了,(記住,唱歌前一定要練習發聲練習)
實唱歌到達一定階段,可以說,逐漸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時,用手壓著嗓子,不讓嗓子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但這並不是正確的唱歌方法,因為嗓子如果壓低,不向上去的話,就不會唱到開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壓,就對嗓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並且也起不到實質的效果,而並非是你真正的會唱歌.但並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壓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聲細調版,就要將嗓子提起才會唱的那麼細.

會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氣唱,而如何用氣就是唱歌好壞的關鍵.而氣卻又是從哪來的呢?如何練氣呢?其實氣是從丹田而發,而提氣上沖,嗓子只是過聲,並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會唱歌的人少.而從嗓子過氣後,沖入腦門,腦門與後腦,以及鼻發生共振,從而達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調整.但腦門的共振卻是非常大的,若達到一定階段,唱久後,腦門就會痛.而吸氣卻並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聞花香一樣,輕輕的切均勻的吸氣.

而丹田氣,實際上有很多的的鍛煉方法,如練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象瘋子一樣大喊也可以.但我這里是一種大家都沒聽過的練氣方法,用枕頭(裡面放滿沙子)然後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練聲,唱歌等大約不久就會漸漸感覺到自己的丹田氣.

下面也是一個比較重要常識,就是唱歌前一定要開腔.所謂開腔就是,如大喊,或是象學聲樂那種吊嗓子,也就是從低音到高音升降調只有開腔後,嗓子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否則有時會有種唱不開的感覺.

所謂少用嗓子並非不用嗓子,而是巧用嗓子.嗓子用的巧妙,甚至可以模仿N多人的聲音,就想吳克群那種,不過說實話,也許現場版就沒那麼特象,因為每個人的嗓子斗會有多少限制,並不能達到完全和別人一樣的音調.很多地方的那種歌手,都是什麼歌都可以唱,並且都很象.但實際上這樣並不好,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風格.並且模仿別人的同時會傷害自己的風格,所以要堅持自己的風格.

把方法給你說說
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練氣也不能純粹追求氣流的大小長短,而是要結合「聲」來完成。可以經過一些物理的方法來幫助達到一定的目的,但最終目的是找到一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用這種感覺來歌唱最舒服、動聽。正因為是一種「感覺」所以有的人找了許久也未能撐握,而有的人一個小時已能抓住。有的老師、講授也知道如何運用自如,但其也不一定知道要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正確的歌唱「感覺」,因沒有人提出這個理論。但我們只要看的相關書刊或聽相關的講師講多了就知道,對練氣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門,有各種各樣的練習方法,其目的都一樣,都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只是時間慢了點,而我們帶著要 意識去找那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當然就快多了,因為我們不是為練氣而練氣,而是為了尋找歌唱感覺而練氣。
第一步,尋找「有氣」的感覺。
1、 行樓梯法。你家是否住三樓以上,是,好辦,你平時可以邊唱歌邊上樓,回到家裡時候你會感到很累,很「自然地」深吸了一口氣,抓住這種「感覺」,下次深吸一口氣後,發一個盡可以長的「啊…」音,尋找用氣發聲的「感覺」,再下次,自然吸氣後唱一句自己最喜愛的樂句,尋找用氣唱歌的「感覺」。
2、 長音法。吸一口氣,自然地發一個「啊…」,盡可能地延長(可以在不同音調上),你忍無可忍了,你就會停下來,接著你就會口鼻一起吸一口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
3、 躺床法。躺在床上,雙腿自然放直,雙手張開放在腹上,吸一口氣,發一長音,忍無可忍時你會停下來並自然鼻口一起深吸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這時放在腹上的雙手也助於你感覺到吸氣入腹,然後結合發聲練習;這一方法很好,特別是要學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者,用這一方法更好,要堅持一段時間,直到牢固。
4、 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其他一些練聲方法中當然也不乏有很多優秀的方法,但假如單純地把練聲從聲氣結合中分開來練,就不在我的理論之中,不接納,也不借鑒,如狗喘氣法等。
看到這里,請先別往下看,可以選擇看一下電影或聽聽歌,放鬆一下,要按以上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學習第二步。

第二步,尋找「夠氣」的感覺。
經過第一步的學習後,有的性急的朋友就後問,怎麼搞的,我不覺得唱歌有怎麼不同呀,還沒唱兩句我就沒氣了,高音時更沒有氣,只是吸氣多了點。請先別急,等學完本課後你就有一大長進了。
目的「感覺」:盡可能讓最少的氣(氣流)唱出最長最動聽的樂句。
1、 拉橡皮條法。找一條50厘米的橡皮條,盡量要有好的彈性。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拉住橡皮條兩端在面前慢慢拉開,至橡皮條將拉盡時放,再重復慢慢拉開。好了,現在來做發聲練習。吸一口氣,在慢慢拉開橡皮的同時,輕輕發出一個「U」(嗚)音,在橡皮將要拉盡時要有氣有聲保持,在放回橡皮時同時吸氣,重復以上練習。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反復練習到有「感覺」時,抓住這種感覺來進行唱歌練習。
2、 雙手插腰法。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輕插腰,張口用口鼻一起吸氣,然後有控制地把氣向前呼出。吸氣時感覺到腹部向兩邊脹起,呼氣時盡量還是保持腹部向兩邊膨脹的「感覺」(只是一種控制的想像),重復練習。現在用「U」(嗚)代替呼氣。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
好了,以上方法看起來簡單,但要真的撐握卻不容易,要堅持練習,找到正確「感覺」還要鞏固,嫻熟運用。
注意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要用真聲,聲音無論大小不能「虛」,在高音區可以,真假聲結合,但始終要飽滿,有力,有根(氣)。先氣後聲,聲收而氣猶存,第一個音都要有氣包裹著送出來。
到目前,只要你真正撐握了以上學過的「二講」,並且你有一定的感情表現力,只要你生理發聲沒有問題,你就完全可以成為一名了不起的「通屬」歌手了。

『肆』 12歲的青少年想學唱歌基礎該怎麼打,並且有沒有適合的唱法,或者是聲調。

12歲進入青春期,聲帶開始變化,學唱歌最好在自然聲區,可找個專業老師指導,科學呼吸和基礎發聲或共鳴點,不要唱大作品和音域寬歌曲,再學好樂理……

『伍』 怎麼學唱歌

1、首先練練你的咬字,別唱歌就大舌頭
2、練練你的氣息(用一張面巾紙鋪開,放在牆上,身體雙腳並齊,左腳後撤一小步,吸氣,嘴離紙巾一拳距離吹紙巾,保證紙巾不掉落)15秒。
3、唱歌曲前段(主歌)部分頭稍稍低,把下巴含進去,然後把氣息吸到腰腹部,唱高音時一定保持腰腹部擴張。
4,把你要唱的歌曲一定要保證別走調,跑調,把歌曲練熟,實在不行就和原唱一起哼唱,練熟為止。
5,練習共鳴腔,吸氣,嘴巴發唔得音,把手放胸口上,感覺胸部震動,這就是共鳴。
其他的真的沒法說,只有你多唱,多練氣息肯定能唱好歌

『陸』 要怎麼學習唱歌

http://www.likec.com/club/X_AdvCom_Get.asp?UserID=4659

看看這個,免費學唱歌系列視頻教程,看視頻學唱歌,直觀易懂!看過一定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教你如何唱歌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動力,是由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胸腔、膈肌(又稱橫膈膜)、腹肌等組成。氣息從鼻、口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布到左右肺葉的肺氣泡之中(肺中由兩個葉狀的海綿組織的風箱構成,它包含了許許多多裝氣的小氣泡);然後經過相反的方向,從肺的出口處分支的氣管(支氣管)將氣息匯集到兩面三刀個大氣管,最後形成一個氣管,再經過咽喉從口、鼻呼出。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各肌肉群,他們的運動也關繫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動力和能量的保證。我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樂句,氣息就必須堅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

2、 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即發出聲音的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呈水平狀左右並列的、對稱的又富有彈性的白色韌帶,性質非常堅實。聲帶的中間又稱聲門,聲帶是*喉頭內的軟骨和肌肉得到調節的。吸氣時兩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吸入氣息;發聲時,兩聲帶*攏閉合發生聲音。聲帶在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是放鬆並張開的,以便使氣息順利通過。聲帶發聲,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聲帶周邊的肌肉群協助進行發聲運動。我們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還有喉嚨的上部與舌根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軟骨,叫會厭。會厭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起到聲門的保護作用,當我們吞咽食物和飲水的時候,它本能地自動蓋住氣管,讓食物通過時避免進入氣管,我們往往有時不小心喝水「嗆」了氣,就是會厭動作不協調所致。第二個作用是歌唱的時候,會厭豎起,形成通道讓聲音流暢地輸出。

3、 共鳴器官
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於音商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閃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歌唱運動的感覺遠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鋼琴、小提琴訓練那樣的肌體運動來得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歌唱者要有敏銳的自我感覺,並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學為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是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體的運動都受到心理的指揮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願望及舞台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候心理的制約因素甚至比發聲技術更重要地左右著我們的訓練,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歌唱時,尤其在台上表演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體器官的位置及活動狀態上。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 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 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

3、 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 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練發聲是基礎,每天都要堅持練,但是時間不要太長,注意保護嗓子。
基礎是關鍵,氣的控制是唱歌最基礎的部分之一,要經常聯系氣息的控制,請注意,歌聲是靠氣發出的,靠嗓子 的那是吼.....發氣的位置大體位於人體的腹部,就是常說的丹田,而氣上升要到額頭附近,氣要長而勻,經常做深呼吸對這方面也很有幫助,畢竟肺活量是唱歌的重要保障。這些都要經常聯系才可以體會的到,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堅持是提高的關鍵,很多美聲歌手每天都會堅持這樣的基礎練習,有了好的底子,樓房才能蓋的高。
了解自己的音域和音色特點,這個要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歌曲,當然音域和嗓音也是可以變化的,注意一些小技巧,可以適當模仿一些歌手的技巧來唱。建議用耳機聽,可以捕捉到細微的唱法。
注意保護嗓子,不要吃過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否則會使你的聲音發生改變,對你的聲線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

閱讀全文

與怎麼樣學唱歌少年前面部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5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1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0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8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2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7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