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地面部隊怎麼開始

地面部隊怎麼開始

發布時間:2022-09-07 01:38:31

A. 一開始當兵 去了那裡都干什麼啊 空軍

一般想開飛機是很難的空軍分很多種,剛到部隊可能學一些最基本的身體素質練習,那也是很累的不知道你身體條件有沒有達到標准,不要老是幻想到了部隊就知道了,先做好乾活下菜地的准備在說部隊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好。

B. 紅警2共和國之輝盟軍的攻略(要全的)

第一回孤獨守衛

故事內容:由於蘇聯已經全面向美國攻擊,於是,美國總統開始著手策劃拉德斯草案,而玩家將會扮演唯一一位倖存的指揮官,從情報中得知幾乎所有主要城市都被攻擊,而我軍目前陷於混亂之中,此時來自五角大廈卡維利將軍傳來消息說玩家將會全權掌握及控制所有戰力,而且,更有一位女特務譚雅協助玩家進行任務。在不久前蘇聯的兩棲部隊登陸了曼哈頓島,利用地面部隊有組織地佔領了城市,還好的是布雷德利要塞未被攻破,不過,我們無法與要塞通訊,所以,玩家只要讓譚雅潛入布雷德利要塞,她便可以重新恢復通訊。

任務內容:

任務一:破壞在哈德遜河的無畏級戰艦。

任務二:與布雷德利要塞會合。

任務三:摧毀蘇聯補給……

平均時間:0:10:00

這一的任務非常簡單,首先控制譚雅利用C4(只需要移動mouse在無畏級戰艦上,它便會出現一個炸彈樣,再按左鍵即可)炸毀在哈德遜河上四隻無畏級戰艦,然後玩家立即登陸上岸到自由神像附近,玩家即可見到第一隊盟軍在,當玩家消滅了空降在自由神像附近的敵人後,玩家便往左移動前往布雷德利要塞。當譚雅來到了布雷德利要塞後,玩家即可控制這一個基地,由於是第一關的關系,所以敵人不太強勁,建議大量生產二十多個士兵即可攻擊敵人,只要小心控制軍隊利用油桶炸毀敵人的炮台即可減低我軍傷亡。

第二回危機黎明

故事內容:洛馬諾夫總理(新蘇聯總理)已經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這一次洛馬諾夫派遣他的鷹犬-維拉迪摩將軍來對付我們的空軍基地,在今晨五點正我軍偵測到他們大隊的坦克車正在科泉市的空軍學院附近集結,此時收到譚雅自戰場傳送來的消息得知到空軍學院已被攻佔,那麼,如此一來玩家的任務將回成為奪回空軍學院。

任務內容:

任務一:奪回被攻佔的空軍學院

任務二:摧毀所有敵人

平均時間:00:25:00來到這一關玩家仍舊需要控制譚雅進行任務,這一次需要潛入被攻佔的空軍學院,不過,在空軍學院前在數台自動機槍,而此時游戲會給玩家四隻空中士兵,玩家只需要小心避開對空炮即可,破壞了數台自動機槍後,當然是利用譚雅進入基地消滅敵人,譚雅進入基地後工程師也會空降下來,利用工程師佔領所有建築物,最後,同樣是生產大量士兵即可消滅敵人基地。

第三回為長官歡呼

故事內容:當玩家回奪回空軍學院後向將軍報告時,他們突然說向新領導人-蘇聯總理。洛馬諾夫宣誓效忠,而且,將軍更說戰爭已經結束了,此時幸得少尉暫停了通訊,再告知其原因,原來他們受到了心靈信標的影響,而且,更得知我軍在准備迎擊時停止下來的原因,所以,為了要拯救總統和將軍,玩家需要控制餘下未被心靈信標控制的軍隊,前往消滅心靈信標。

任務內容:

任務一:消滅心靈信標

平均時間:00:30:00

這一關玩家的戰鬥力可以說是提升了不少,因為玩家可以使用多功能步兵車,先為大家講解一次,多功能步兵車基本上一架普通的低戰力戰車,不過,隨著玩家派遣不同的士兵入內,這一些戰車就會改變其威力,例如放入步兵後戰車會變成一架小型坦克,放入工程師可以變成一架維修車。在此建議玩家多利用變成了維修車的多功能步兵車,因為,如期使用他的小型坦克功能,不如生產一架坦克更實用,玩家只需用有大約十架維修車,再加無數的坦克,很快玩家便可前往地圖最上方消滅心靈信標。最後,玩家請多利用士兵進入建議物進行防守,這樣可以減少我軍傷亡數字。

第四回最後機會

故事內容:鏡頭一轉看到將軍在一間木屋裡,從對話中得知道他已經身在加拿大,回到少尉處得知蘇聯剛剛派軍進攻芝加哥市,而我軍離那兒最近可動用的軍隊就在在密西根湖對岸,情報建議我軍從水陸兩路進攻奪回芝加哥市……

任務內容:

任務一:登陸並建立一座基地

任務二:在心靈控制增幅器激活時將之破壞

平均時間:00:30:00

這一關玩家需要強行登陸並建立一座基地以完成第一個任務,在此玩家可先利用火箭飛行兵破壞兩座海上防衛炮,然後再利用驅逐艦消滅海面的敵人,這樣玩家的運兵船就可以安全地登陸,當玩家登陸後先不要破壞敵人任何設施,此時玩家立即建立基地並建築兵工廠,利用工程師進入敵人的基地,以盜取敵人的各種設備。敵人方面,他們會不斷派出一小隊兵前來攻擊基地,玩家可要小心防禦,當玩家有了大約二十多架坦克時已經可以進攻了,玩家當然可再增派一隊步兵幫忙進攻。當玩家成功破壞心靈控制增幅器後,蘇聯軍竟然使用核子彈攻擊破壞了整個芝加哥市,雖然芝加哥市被破壞,不過,對於蘇聯方面而言,同樣有很大的損失。

第五回暗夜

故事內容:歷經數場大戰役後,美國總統決定向歐洲議會提出了支持的請求,但是,由於芝加哥遭受到核彈的攻擊而令到他們重新考慮支持的方案,不過,他們同意只要讓指揮官和譚雅前往破壞核彈發射井,他們就會提供物資及參戰擊退蘇聯軍。

任務內容:

任務一:潛入蘇聯基地的作戰實驗室以取得發射井的坐標

任務二:破壞兩個核彈發射井

平均時間:00:30:00

這一回又是譚雅大顯身手的時候,而這一關更是玩家第一次使用間碟,間碟的用法非常簡單,假如要模仿敵人外貌的話,只需要點選一下敵人,間碟會自動變成敵人的外貌,而潛入的方法則和工程師一樣,要留意的是蘇聯警犭是會消滅間諜的,玩家可以注意這一點。說回任務玩家會先看到要潛入的目標,玩家先利用譚雅沿途消滅敵人和警犭,然後先讓間諜潛入發電機以暫時停止他們的電力,這樣利用譚雅破壞外圍的防守建築物和發電廠,最後,利用間諜潛入作戰實驗室即可得知道發射井的所在位置。得知道發射井的位置後玩家便控制譚雅秘密潛入發射井附近,小心找可以找到油桶,它們對玩家有極大的幫助(因為可以幫助玩家炸開一個缺口)。左邊的發射井要注意,因為是在山上的,所以,玩家要走遠一點路比較安全,而且,沿途更可找到一批盟軍士兵,對於要攻入基地有莫大的幫助。

第六回自由

故事內容:由於玩家的指揮力能卓越,讓德國的大臣對你有一定的評價,所以,他們決定讓玩家與他們最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接觸,雖然他沒有類似心靈控制的科技,不過,他們也有另一種科技給與玩家-光棱塔。而情報指出紅軍已經在華盛頓區附近建造了磁爆線圈的前進基地,這回任務就是奪回首都,一口氣扭轉形勢。

任務內容:

任務一:增援並指揮五角大廈附近的盟軍

任務二:摧毀所有佔領華盛頓區的蘇聯軍隊

平均時間:00:50:00

在任務開始時愛因斯坦會說明光棱塔的真正威力,只有一座的光棱塔威力只是一般,不過,只要附近有多數座光棱塔的話,其威力就會增加,對於防守有很大的幫助。而敵人軍方面,他們會自左右兩邊向我軍攻擊,所以,玩家要嚴陣以待,要注意的是敵人已經可以放出破壞蜘蛛,只有維修廠才可以解除,不過,返到維修廠也已經被破壞了,在防守方面可多多利用光棱塔,不過,要注意敵人使用V3戰車破壞,最後當然是儲存戰力向紅軍進攻,另外要注意,左邊我方的島有很多資源,不過,玩家記緊派軍防守,最好當然是有基地在此防守。

第七回深海

故事內容:雖然是夜深的時候,不過,由於卡維利將軍發報了緊急召集令,所以,戰斗又會快將展開。從情報顯示指出蘇聯艦隊正航向南太平洋,自來拉迪摩將軍正前往珍珠港的司令部,有很大的可能對我們發動攻擊。

任務內容:

任務一:消滅所有蘇聯軍隊

平均時間:01:10:00

這一關原來是盟軍基地的地方會被敵人佔領,而且,敵人更會不斷派遣傘兵攻擊我們的基地,不過,這一回我軍不用生產太多陸軍,我們轉移利用海軍和火箭飛行兵會較快完成任務。首先,玩家先生產大約三十個步兵,然後留意敵人傘兵落下的位置,然後利用步兵佔領建築物以攻擊他們,這么一來我們的基地已經比較安全,而敵人這一次除了傘兵外,更會不斷派遣工程師的,所以,我軍也要准備一些東西歡迎他們。最後便是生產海軍,大約十至十五隻已經可以,先消滅他們的海軍部隊,然後沿岸消滅他們的建築物,假如是發電廠當然立即破壞,這樣再派遣火箭飛行兵攻擊敵人,建議先破壞對空炮,而船隻也不要停止對沿岸建築物攻擊,這樣,很快就可以消滅敵人。

第八回自由門戶

故事內容:總統對於你在夏威夷的表現感到非常高興,不過,在聖路易市有了新的戰況,密蘇里中央地帶是我軍所有地面部隊的發動處,假如此處被攻陷的話我軍非投降不可,但是其最大的問題是尤里和他的超能力部隊在城裡安置了另一座心靈信標,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可能性要和自己的同胞交戰,而譚雅的突擊隊已經准備就緒,玩家需要在他們被心靈信標影響前破壞它。

任務內容:

任務一:在心靈信標影響您的部隊前,將之破壞

任務二:驅逐聖路易市的所有蘇聯軍隊

平均時間:01:00:00

玩家在初玩這一關時可能感到只有譚雅和數個士兵,而且只有二十分鍾時間,有什麼可能破壞心靈信標呢?其實是有可能的,首先玩家必須要保護你那二個工程師的安全,死一個也不可,然後小心潛入左下角的基地,在基地有一個破爛的煉礦廠,一個破爛的戰車工廠,那麼玩家只需要利用那兩個工程師佔領即可,這么一來玩家便有戰車可使用,那麼玩家先生產三至三架采礦車以增加資金,然後生產四至五架坦克再加譚雅前往攻擊心靈信標,不過,玩家要留意不要正面攻擊敵人,因為有電磁爆塔,我們可能從側面攻擊敵人的發電廠,這么一來可以破壞他們的防守設施,不過記緊入內後也攻擊發電廠,免得讓電磁爆塔再起動,最後利用譚雅炸毀心靈信標後會完成第一個任務。

此時在地圖右下角會有基地車給玩家,而且,更會有新的戰車-光棱坦克使用,有了新的戰車玩家當然要一試其威力呢,而且,當他們是一隊出擊時,其效果和光棱塔一樣有增幅效果,有了這些戰車,餘下的敵人也可以輕易地消滅。

第九回太陽神殿

故事內容:在玩家的領導下蘇聯軍隊在數個關鍵地區撤退或投降,不過,他們其意圖看來是位於猶加敦的這一個研究設施,因為他們在內里正意圖復制愛因斯坦的光棱科技,所以,這一次我們要前往摧毀這一座基地。

任務內容:

任務一:佔領或摧毀蘇聯復制我方光棱科技的企圖

任務二:消滅防守研究設施蘇聯基地

平均時間:00:30:00

這一次任務比較困難,困難的地方就在要有耐性,當玩家利用你的小隊在村內拯救了一群士兵後,他們會提供研究設施的大約位置給你,此時會出現一隊工程師前往協助玩家,有了工程師玩家當然立即前往左上方附近佔領一座空軍基地,這樣,玩家便有傘兵使用,不過,玩家不要忘記防守這一座空軍基地。而玩家當然是利用你的小組探查地形,然後不斷利用傘兵前往攻擊,初空降的部隊建議佔領遺跡,以消滅一些敵人,另外,建議是摧毀所有那麼遺跡設施(即是那些研究設施),而你的工程師當然是前往佔領敵人的建築物,以生產士兵、戰車破壞所有防守研究設施的蘇聯軍。

第十回海市蜃樓

故事內容:最後的決戰快將來臨了,所以,我們現在立即前往德國部署一切,這一次蘇聯軍的目標是在黑森林裡的實驗室,所以,我們要和當地的軍隊合作堅守愛因斯坦的實驗室。不過,當將軍和你說完這一番話後即被蘇聯軍暗殺。BR>任務內容:

任務一:碓保愛因斯坦的實驗室的安全

任務二:消滅所有蘇聯軍隊

平均時間:01:00:00當我們到了愛因斯坦的實驗室後,他會為你介紹一架最形的坦克-幻影坦克,當坦克靜上不動時,坦克會立即幻化成樹木,等待敵人伏擊路過的敵人。說回戰況在右上方的三個盟軍基地基本上是一定被蘇聯軍破壞,所以前往拯救也沒有用,反之玩家應准備好一切迎擊敵人,當主基地有一定的防守後立即先往愛因斯坦的實驗室附近建立一個新基地,路只有一條所以要防守並不困難,最後,當然是利用群體光棱坦克消滅敵人。

第十一回核爆輻射塵

故事內容:由於我軍成功保護了愛因斯坦的實驗室,他為了報答我們,於是,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用的秘密武器-超時空傳送儀,而他正准備部署在佛羅里達傳送點的小島上,不過,唯一的危機就是只距離蘇聯盟友古巴幾公里,所以,他希望玩家能為他解除古巴的核武威脅。

任務內容:

任務一:建造一座超時空傳送儀

任務二:解除古巴的蘇聯核武威脅

平均時間:01:20:00

這一回當然又有新部隊使用呢,這一個就是海豚,由於蘇聯軍的心力控制關系,他們可以利用大烏賊攻擊船隻,而唯一可以解除的方法就是海豚,所以,玩家在建立海軍時不要忘記他。在戰場方面,其實有兩個方法可以對付他們,不過先做好防守的工作,然後利用超時空傳送基地車到蘇聯軍的基地外,然後再在外面建立一個新的基地,從那兒發動坦克攻勢,如此一來要解除核武比較容易,另一個方法可以在沒有資源下一試和距離核彈攻擊有十八至十六分鍾之內,而玩家有一至二架二至三星的光棱坦克,然後利用超時空傳送到發射井附近,一到達立即攻擊,基地上每一次也傳送也可以破壞一座發射井的,不過,在有充足的准備時當然是選擇第一個方法攻擊呢。

第十二回超時空風暴

故事內容:經過漫長的抗戰終於要結束了,最後一站是克里姆林宮,我們利用超時空傳送進行突擊,攻佔克里姆林宮來結束戰爭。

任務內容:

任務一:消滅該區以供增援部隊可以抵達

任務二:消滅克里姆林宮周遭的洛馬諾夫的菁英警衛部隊

平均時間:01:30:00

這一戰非常精密,玩家絕不可分心。當空降部隊來了後先消滅四周敵人,然後再破壞發電廠,如此一來超時空傳送便會開始。敵人的攻擊非常之精彩,會有核彈攻擊和鐵幕裝置,不過,我軍也有控制天氣的裝置,所以,我軍應先解決其核彈,利用控制天氣裝置攻擊發射井,然後再利用超時空傳送光棱坦克到發射井附近攻擊,如此一來核彈的威脅便解除,最後當然是儲存戰力先向鐵幕裝置攻擊,最後當然是消滅菁英警衛部隊,不過要注意菁英警衛部隊是黑色的,而且假如是部隊的話是三粒星的,所以,對付他們時記緊集中火力。最後當然是看一看其有趣的結局呢。

C. 初學紅警的基本操作

一、基本功能鍵

1、部署物件/部隊:D鍵

2、警戒目前區域:G鍵

3、移動攻擊 點選部隊:按下 Ctrl / Shift,再移到選定區域

4、散開:X鍵

5、強制開火:按住Ctrl鍵,用游標指示目標,再左擊

6、強制移動:按住Alt鍵,用游標指示目標,再左擊

7、選項選單:ESC鍵

8、編隊:Ctrl鍵 + 1 ~ 9

9、與選定陣營同盟:A鍵

10、選擇同類型部隊:T鍵

11、布置信標:按下B鍵,按下Enter輸入訊息後,再按Enter傳訊,按Del取消訊息。

12、進入路徑點模式 點選部隊:按住Z鍵,設定路徑點,放開Z鍵開始讓部隊照路徑前進。

13、設定集合點:點選兵營、戰車工廠、造船廠或復制中心,再於戰場上選擇集合點。

14、前往雷達事件地點:空白鍵

15、所有部隊喝采:C鍵

16、開啟外交選單:Tab鍵

二、進階功能鍵—

1、跟隨鏡頭:F鍵

2、守衛指定點:Ctrl/Alt+點選區域

3、護衛部隊:Ctrl/Alt+點選部隊

4、防守建築:Ctrl/Alt+點選建築

5、建築頁面:Q鍵

6、武器頁面:W鍵

7、步兵頁面:E鍵

8、車輛頁面:R鍵

9、下一個部隊:M鍵

10、上一個部隊:N鍵

11、全選:P鍵

12、以精銳為准選擇部隊:Y鍵

13、以生命值為准選擇部隊:U鍵

14、調整已編隊部隊:按住Shift鍵,點選已選定部隊取消選取或點選未選取的部隊,將之加到編隊中。

15、將戰略地圖以基地為中心置中:H鍵

16、維修模式:滑鼠左點建築,K鍵

17、變賣模式:滑鼠左點建築,L鍵

18、設立書簽:Ctrl鍵+F1~F4

19、前往書簽所在位置:F1 ~ F4鍵

20、多人連線叫囂語言:F5 ~ F12鍵

(3)地面部隊怎麼開始擴展閱讀:

游戲機制——

生產建築物可以調整出口位置,單擊和按住滑鼠左鍵即可,左右移動滑鼠可以旋轉建築物。其中,建造起重機後可以一次建造兩種主要建築物,這是一個很有用的輔助建築物。此外,在支援建築物菜單中,生產各陣營的勘探者可以有效擴展玩家的基地疆域。在《紅警》中,一座采礦場至少要有兩輛采礦車,才能保證有效且穩定的採集效率。

移動攻擊,熱健是 A,當選擇這種攻擊方式後,玩家控制的單位,會自動攻擊行進路線上遭遇到的所有敵方單位或者防禦武器。突襲攻擊,熱健是 F,當選擇這種攻擊方式後,玩家控制的單位,會自動攻擊行進路線上遭遇到的所有敵方建築物。

強制移動,熱鍵是 G,主要用來讓某些單位移動到特定的地點。陣型移動,沒有熱鍵設置,使用方法是,選定部隊後,持續按住滑鼠的左右兩鍵,然後移動滑鼠,這是就會出現多種隊列方式,選擇一種陣型後,松開滑鼠,部隊即可按照該陣型移動。

D. 請問這次美伊戰勝是具體哪年哪月開始打得,地面部隊什麼時候進入的

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軍事行動是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所發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扎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
美國第三步兵師從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達挺進,伴隨他們作戰的還有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的若幹部隊。在另一個方向,伊拉克東南部方向,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和英國遠征軍(包含第四和第七裝甲旅組成的第一裝甲師以及若干海軍陸戰隊)則發動了鉗形攻勢以打開伊拉克的海運通道。在戰爭進行了兩周後,美軍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區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種部隊,並和該地的庫爾德反叛軍結成同盟,美國預期中的准備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師則由於土耳其議會的反對而未能在該地參加戰斗。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英軍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鎮、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斯拉(Basra)。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現了斷水和停電等人道主義危機。國際多個人道組織向伊拉克運輸救援物資。這些援助物資大多都從聯軍所控制的烏姆蓋茨爾港(Umm Qasr)進入伊拉克,還有部分則從科威特進入伊拉克。
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之後巴格達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紛紛陷入無政府狀態,巴格達市內發生頻繁的搶掠事件,巴格達博物館遭到洗劫,上萬件珍貴文物失蹤。有伊拉克民眾批評美軍並沒有努力維持巴格達的市內安全。

伊拉克戰爭的背景
[編輯本段]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以伊位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引發爭議,遭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民眾質疑和反對的戰爭。這場戰爭在整個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帶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和思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等許多方面。研究這場戰爭,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看待當今世界的視角,而且,也會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悟現實的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戰爭威脅,這對於我們解決紛紜復雜的各種問題和謀求發展不無意義。

E. 太平洋戰爭是怎麼玩的 一開始那個是 地圖的 但不知道怎樣開始

太平洋戰爭是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之一,是民主力量與法西斯勢力在全球最廣闊海域的大沖撞,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詳細太平洋戰爭 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以日本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反法西斯聯盟各國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背景
太平洋戰爭的種子早在1898年就種下了。取得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勝利的日本在索要中國遼東未果的情況下,繼續大幅向周邊擴張,繼而影響到在太平洋地區已佔有一席之地的俄、美、英、法、德等方的利益,英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大力唆使日本對俄開戰,並最終擊敗俄國取得在中國東北的利益。而日本向太平洋地區擴張的腳步卻受到美國的限制,美國通過1898年的美西戰爭,佔領了菲律賓,並吞並夏威夷王國,大大刺激了當時已經向夏威夷進行大量移民,並朝思暮想吞並夏威夷的日本。在此之後特別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海軍的發展一直就將美國作為假想敵。一戰結束後,日本佔領了德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加羅林群島一線,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防禦圈已然相鄰。在對華態度上,日本一直夢想獨佔中國,而美國則要求利益均沾。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並逐步擴大規模,嚴重威脅西方各國在中國的利益。與此同時,為了獨霸東亞、爭霸世界,日本統治集團早就確定了南北並進的國策方針。1940年,德國侵佔西歐 。在遠東,英 、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國又忙於支援抗德戰爭,無力東顧。日本軍國主義認為,這是南進的好機會。同年,近衛內閣拋出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妄圖建立一個包括中國、朝鮮以及東亞全區,進而包括大洋洲在內的日本殖民大帝國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嚴重刺激了當時已確定扶英抗德的美國。1941年4月日美談判開始前後,日本陸續佔領整個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個國家),使之成為戰略物資供應基地和南進跳板,進一步加劇了美日間的矛盾,美英等國強烈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並停止擴張,並以限制廢鋼鐵和石油出口對日本進行要挾,迫使日本就範。1941年10月18日 ,主戰派東條英機內閣成立。12月1日御前會議決定向美、英 、荷開戰 。8日凌晨(日本時間8日3時20分,夏威夷時間7日7時50分),日軍在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揮下,偷襲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同日,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1941—1942)
1941年12月8日黎明,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19艘 ,其中有戰列艦8艘 ,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同時,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12月7日,日軍在馬來半島北部哥打巴魯和泰南的北大年(Patani)和宋卡(Singora)登陸。 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暴行持續了整整三天。 與此同時,日本出動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第一機動部隊向印度洋進軍,相繼擊沉了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等一批英國艦艇,並空襲斯里蘭卡,重創了英國遠東艦隊,使其勢力范圍縮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區。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棄守。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島荷軍投降。1942年5月6日,美菲聯軍7萬餘人在巴丹投降,菲律賓淪陷。1942年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英印軍全面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中國與盟國的陸上交通被徹底切斷,只能靠駝峰航線空運獲得援助物資。 日軍還向盟國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如關島、威克島、俾斯麥群島、新不列顛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島等地進攻,達到了建立空軍前進基地的目的。 1942年5~6月,日本為了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系,相繼進攻索羅門群島和莫爾茲比港,日本海軍掩護陸軍行動,在珊瑚海海戰中,日海軍與美軍相遇,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發生的海戰,海戰中日本損失一艘輕型航空母艦,另有兩艘航空母艦受到重創,而美國損失列剋星頓號航母,約克城號受傷。日軍未能實現其戰略目標,向莫爾茲比港的進攻被遏制。 在此之前,1942年4月,美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哈爾西海軍中將的指揮下,搭載16架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轟炸日本東京、神戶等地,雖然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但刺激了日本神經。日本認為這些飛機來自中途島,因而匆忙間發起中途島戰役。而美國在此之間就破譯了日軍密碼,對日軍的下一步目標有了明確認識。在中途島海戰(6月5日—6日)中,日軍兵力分散,對美軍估計不足,且指揮混亂,被美軍突襲成功,五分鍾之內損失三艘精銳的航空母艦,元氣大傷,雖然剩下的「飛龍」號航母成功重創了美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但也被尾隨而來的航母艦載機擊沉。此役中,日軍第一機動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另有1艘重巡洋艦沉沒,可謂元氣大傷,同時還損失各種飛機300多架,100多名富有經驗的航空人員陣亡。中途島海戰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由此開始,日本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相持。
戰略相持(1942—1943)
1942年8月7日,美軍開始局部反攻,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圍繞著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六個月的時間里進行過大小海戰三十餘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六次,雙方損失的驅逐艦以上的作戰艦艇各24艘,美國海軍陣亡約3300人,傷約2500人;日本海軍的傷亡則高達2.5萬人。 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美軍參戰兵力最多時達到6萬人,陣亡1592人,負傷4200餘人,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斗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 為爭奪瓜島制空權而進行的空戰中,美軍僅駐瓜島的「仙人掌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先後就有六個戰斗機中隊參戰,涌現出十大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尤其第121戰斗機中隊的福斯上尉,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間共擊落日機26架,獲得國會勛章。在六個月的空戰中,日機被擊落427架,美軍損失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擊落的,日軍共損失飛機892架,飛行員2362人。美軍共損失飛機約250架。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也有資料說600架)。日軍不僅海軍、航空兵損失慘重,甚至開戰以來從未失利的陸軍,最精銳的第2師團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日軍的大型軍艦、飛機和技術熟練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所難以彌補的,戰役結束時日軍兵力上的優勢已盪然無存,雙方的戰略態勢也隨之改變,——中途島海戰日軍的失敗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戰局開始向著不利於日本而有利於美國方面發展,日軍戰略主動權逐步喪失;而瓜島戰役,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的作戰企圖,反而其軍事實力進一步受到削弱,最終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從此後,日軍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處處設防,步步被動,直至戰敗。而美國則通過瓜島戰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戰略態勢,贏得了動員人力、物力的時間,為太平洋戰場上即將開始的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日軍殘部被迫於1943年2月從該島撤走。瓜島戰役之後,戰況較為沉寂,美軍在太平洋只展開了有限的進攻(如1943年5月奪回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日軍雖進行反撲,但徒勞無功。由於密碼被破譯,1943年年4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前往布干維爾島前線視察途中被美機伏擊斃命。
戰略反攻(1943—1945)
1943年6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攻取馬紹爾群島的指令。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國在開羅會商,並簽訂《開羅宣言》,確認聯合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中美聯合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到44年7月攻克密支那為止,日軍被徹底趕出緬甸北部,戰役取得徹底勝利。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 1943年11月,美軍發起吉爾伯特群島戰役(代號「電流行動」)並最終佔領塔拉瓦等島嶼,雖然損失較大,但美軍逐步取得了兩棲登陸經驗,並將其應用到後來舉行的各次戰役中。 1944年1月至2月,美軍連續組織「燧發槍」和「法警」作戰,奪取了誇賈林、羅伊島—那慕爾島、埃尼威托克諸環礁,為下一步攻馬里亞納群島創造了條件,在作戰中,美軍與塔拉瓦戰役時相比,技戰術水平有了巨大飛躍,尤其參戰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協同,完美默契,堪稱經典。同時美軍總結出了著名的「蛙跳」戰術。 1944年3月,美軍決定實施奪取馬里亞納群島的作戰行動。美軍共投入包括航母15艘、護航航母1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25艘、驅逐艦180艘、潛艇35艘在內的600餘艦艇,飛機2000架,地面部隊四個師又一個旅,15萬人。戰役密語代號「征糧者」。6月15日,根據預定計劃,美軍在塞班島組織兩棲登陸作戰。與此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出動以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為首的艦隊應戰,共有9艘航母(共搭載艦載機439架)、5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和31艘驅逐艦。 6月19日,雙方艦隊在馬里亞納西部海域遭遇,爆發了激烈海戰(日方將此役稱為「馬里亞納海戰」,美軍稱為「菲律賓海海戰」)。日軍投入了聯合艦隊的全部主力艦只和大部分岸基航空兵,原想一舉扭轉戰局,不料又以慘敗而告終。美軍僅2艘航母、2艘戰列艦和1艘巡洋艦受輕傷,無一艘軍艦沉沒,艦載機損失117架。日軍被擊沉航母3艘、油船2艘,被擊傷航母3艘、戰列艦、巡洋艦和油船各1艘,艦載機損失404架,佔全部艦載機的92%;岸基飛機損失247架,幾乎全軍覆沒;此外日軍出動的36艘潛艇也被擊沉20艘。雖然聯合艦隊僥幸逃脫了被殲滅的命運,但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日軍在短時期里是無法補充的,經此一戰,日軍可以說其海軍的核心力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隨之徹底落入美軍之手,從此後,日軍艦隊失去了遠洋作戰的空中支援,使日軍在以後的戰爭中更為被動和困難,而美軍取得了戰略主動和戰區制海權、制空權,能夠從容選擇下一個進攻的目標,獲得了更大的主動。 在馬里亞納群島歷時三個月的登陸作戰中,美軍先後攻佔了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三個島的守備部隊約七萬餘人,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態勢嚴重惡化,大本營規定的「絕對國防圈」由於核心地區的喪失而面臨崩潰,日本本土將遭到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的直接空襲,並使美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繼續進軍的前進基地。馬里亞納群島的失陷,極大震撼了日本,加劇了其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對發動戰爭的東條內閣不信任和反感情緒高漲,在國內的巨大壓力下,東條內閣於戰役進行中的下台。 6月16日,美軍B—29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日本九州,戰火直接燒到了日本本土,這樣的戰略轟炸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日本主要城市除京都、奈良等外均被摧毀。日本城市居民中總計有850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缺勤率到1945年7月已達49%。日本的戰時經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煉油工業生產下降83%;飛機引擎生產下降了75%;飛機機體生產下降了60%;電子裝備生產下降了70%;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不是炸毀就是遭到嚴重破壞。 在緬甸戰場上,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由於後勤不濟,日軍進攻徹底失敗,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斗中死亡或失蹤,另有20000餘人受傷,日軍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作為日本緬甸方面軍主力部隊的15軍,已不再具有一個戰役兵團的戰 鬥力了。盟軍在印緬戰場,從此轉入了戰略反攻。 1944年7月,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兩位指揮官分別提出了各自計劃,麥克阿瑟提出,先攻取菲律賓,再進攻日本沖繩,而尼米茲提出先攻取台灣,並在中國東部沿海登陸。從軍事角度看,尼米茲的建議更為合理。但麥克阿瑟則提出政治上的理由,如果繞過菲律賓就等於承認日本散布的關於美國已經拋棄菲律賓,不願犧牲美國士兵的生命來解救菲律賓人民的謠言,這對於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聲望和影響將是極其不利的。並說服總統羅斯福實施菲律賓戰役。美軍先後投入的地面部隊有美軍第6集團軍、第8集團軍和澳大利亞第1集團軍;海軍有美軍第3艦隊和第7艦隊,共有包括大型航母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和護衛艦25艘在內的800餘艘作戰艦只,艦載機約1700架;航空兵參戰兵力有美軍第5、第13航空隊和澳大利亞航空隊,飛機1000餘架。登陸作戰指揮由麥克阿瑟負責,海上支援則由尼米茲的太平洋艦隊負責。 日本方面則以「捷一號」作戰計劃應對,在菲律賓組建陸軍第14方面軍,由綽號「馬來之虎」的陸軍大將山下奉文任司令,下轄九個步兵師團、一個裝甲師團和四個獨立混成旅團,共約35萬人;海軍將殘存的所有軍艦編為四個艦隊全部投入作戰;在菲律賓的航空兵有海軍航空兵的第1航空艦隊和陸軍第4航空軍。其中第1航空艦隊在剛結束的馬里亞納海戰中損失殆盡,正由寺岡謹平中將任司令組織重建,駐菲律賓地區約250架飛機;第4航空軍司令為富永恭次中將,從6月起陸續由中國東北地區調往菲律賓,截止10月初抵達菲律賓約300架,合計作戰飛機約550架。日軍考慮到菲律賓地區的航空力量還比較薄弱,大本營決定一旦戰役開始,即從日本本土、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抽調飛機支援。 1944年9月,戰役打響。美軍首先攻取佩勒琉島和摩羅泰島,消除了側翼威脅。9月—10月間,美軍出動大量岸基飛機和海軍艦載機,對日本在琉球群島、呂宋島、台灣等地機場進行大規模空襲。特別是10月6日至10月14日的連續空襲,使日軍損失飛機1093架,在菲律賓的陸軍第4航空軍只剩200架,海軍第1航空艦隊僅存35架,在台灣的第2航空艦隊尚存230架。戰役尚未開始,日軍就已經喪失了在空中的反擊力量。而美軍僅有102架飛機被擊毀或擊落。 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同日下午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總統奧斯汀納的陪同下,淌著齊膝的海水上岸,十四時在海灘上,麥克阿瑟通過大功率電台向全世界發表了著名的「我回來了」的演講。 在此之前的18日,日本聯合艦隊判明美軍企圖,聯合艦隊司令豐田立即下令實施「捷一號」計劃,日本海軍的第1、第2和機動艦隊全部出動,對萊特灣美軍登陸灘頭實施向心合擊,由此從10月23日至10月26日爆發了世界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海戰。 這場大海戰美軍參戰兵力多達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護衛艦25艘,運輸艦後勤輔助艦592艘,飛機近2000架。在戰斗中被擊沉航空母艦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被擊傷護航航母4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3艘,潛艇1艘;損失飛機162架,人員傷亡不足三千。 日軍參戰的兵力可以說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艦4艘,航空戰列艦2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32艘,飛機約600架。在戰斗中被擊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0艘;被擊傷航空戰列艦1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損失飛機2 88架,人員傷亡超過一萬。 經此海戰,日本海軍幾乎喪失了遠洋作戰能力,也就失去了戰場制海權,從而使陸地上的第14方面軍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 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西北面的仁牙因灣登陸,日軍在抗擊登陸時首次使用了神風特攻隊對美登陸艦隊實施自殺式攻擊。美軍於3月4日佔領馬尼拉,在而後的作戰中,日本陸軍第14方面軍在菲律賓被殲滅,日軍傷亡和被俘達45萬人。在整個菲律賓戰役中,日軍損失軍艦68艘,其中航母4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3艘;損失運輸船42艘,約17萬噸;飛機7000餘架,其中「神風特攻隊」的自殺飛機700架。 美軍傷亡6.2萬人,損失軍艦17艘,其中航母1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9艘、護衛艦1艘、坦克登陸艦2艘和掃雷艦1艘;損失運輸船6艘,約6萬噸,飛機900餘架。另有數十艘艦船被擊傷。 同年3~6月,美軍在付出沉重代價後佔領硫磺島和沖繩,迫近日本本土。5月 ,德國無條件投降。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美國也計劃組織在日本九州島南部和關東平原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代號是「奧林匹克」和「冠冕」。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拒絕接受。8月6日和9日美國把僅有的兩顆原子彈投在廣島和長崎,造成約20萬人的重大傷亡。 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動157萬大軍、3400多架飛機、5500多輛坦克,分兵三路向中國東北挺進。9日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擊。同時進軍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對日宣戰。與此同時,中國戰場上的所有抗日武裝力量開始向日軍展開了全面反攻。 8月10日,日本政府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並通過瑞士、瑞典等中立國通知盟國方面。 8月15日中午11時,日本天皇裕仁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 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最後勝利。
太平洋戰爭重要戰斗之偷襲珍珠港
11月26日,日本海軍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 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 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這次戰斗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條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船後來都被沉,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其中包括戰斗機、魚雷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55架被毀。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根據當事人報導和後來美國和日本軍方發表的軍事文件襲擊珍珠港的過程如下: 3:42:一美國掃雷艇在檀香山港前發現一個潛望鏡。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里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斗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6:53:沃德號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7:02: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里處發現不明飛機。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7:20:美軍空防司令部認為不明飛機是從大陸來的B-17轟炸機,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7:40:第一波到達歐胡島北岸。 7:49:第一波指揮官下達攻擊令。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8: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 8:00:從美國大陸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准備,因此無法插手。 8:02:內華達號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內華達號在尾部受一條魚雷。內華達號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號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8:10: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部彈葯庫中彈爆炸,亞利桑那號在9分鍾內沉沒,80%船員陣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和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導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 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沖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斗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9:15—9:45:俯沖轟炸機進攻。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直接結果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相關戰役
珊瑚海之戰 1942年5月4-8日
美方「列剋星頓」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受到破壞。 日方小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沉,大型航空母艦「翔鶴」號遭重創。同時,這兩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幾乎全部損失,許多技術嫻熟的日本飛行員也被擊斃。日本「瑞鶴」號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也失去了戰鬥力
杜立特空襲 1942年4月18日
B-25
杜立特爾中校率領16個B—25轟炸機的機組人員從海軍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成功轟炸了東京。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杜立特空襲被稱為美國二戰的首次勝利。其實日方損失的是: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築物被毀,日本柴油機製造企業,日本鋼鐵公司的橫濱製造倉庫,名古屋飛機製造廠,1個軍火庫,1家海軍化學廠,一個機場,1個彈葯臨時堆集庫,9座電力建築,6座燃料庫,1個服裝廠,1個食物儲存倉庫,1個燃料公司,名古屋第二臨時部隊醫院的6個病房,6所小學或中學和無數非 軍事住宅。美國物質損失達320萬美元。這次空襲確實對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 1942年6月3—6日
瓜達卡納爾戰役 1942年8月到1943年2 月
激戰南太平洋 1943年2月到1944年3月
馬里亞納群島戰役1944年6月至7月
萊特灣大海戰1944年10月 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
硫磺島戰役
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
沖繩戰役
1945年3月至6月

F. 地面部隊伺服器進不去

伺服器需要維護更新
一般游戲每周都有一次更新伺服器,針對游戲里出現的問題進行修復,或是添加新的道具等等
《地面部隊》是一款具有 old-school 風格的戰術 FPS 游戲,這將意味著玩家從游戲的開始就會被允許使用游戲中的所有的武器還有裝備,不會出現 DLC,也沒有內容限制,玩家們的技能到時候都會被其所掌握的武器來決定,他們需要的是和隊友共同來評估戰局,選擇戰術和指定計劃。

G. 誰能告訴我星際爭霸里蟲族如何開局

六隻雄蜂的突襲戰術
蟲族是游戲中突襲速度最快的種族,如果玩的是小地圖,那麼這種突襲戰術對敵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只要用最開始的四個雄蜂去采礦,然後一旦有了足夠的礦就造出第五個和第六個雄蜂,在它們一造出來就命令它們去采礦。在雄蜂采礦的時候,用宿主迅速找到敵人的基地,然後宿主就停在那裡觀察敵人在干什麼。時刻注意屏幕右上方的礦的數量指示計,一旦礦的數量到了130,就選中一個雄蜂,放掉它採的礦,移到礦區之外,等到礦到達150的時候就立即開始建造孵化池。在建造孵化池的時候,再造一個雄蜂,讓它去和你別的雄蜂一起采礦一旦礦數量到了100,立即建造另一個宿主。在孵化池建好的時候,你應該有超過150的礦了,已經足以把你孵化場里的三個幼蟲轉換成三對小狗了。然後你就可以用這些小狗去突襲敵人的基地,一次對付敵人的一個工人(你可以一次全部選中所有的小狗,然後讓它們攻擊一個敵人的工人,然後按下Shift,再右鍵點擊別的工人就可以依次攻擊了)。這種戰術可以有效地干擾敵人的采礦工作,如果你的對手沒有來得及有效地用它們的工人進行反擊,你就可以用小狗幹掉敵人的整個基地。

但是,這種戰術的應用范圍極其有限。這種戰術成功的關鍵在於迅速找到敵人,而且你能夠在小狗造出來之後很快就能攻擊到敵人。在大一點的地圖上,比如Killing Fields或者Sherwood Forest這樣的地圖,要找到敵人就需要很多時間,而你的小狗真正能夠攻擊到敵人的時候,對手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建立好防禦或者已經有足夠的工人來應付你的突襲部隊了,所以,如果你確實打算採用這樣的戰術,就只應該在128*128或者更小的地圖上使用它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要注意,在某些非常小的地圖上,比如Blood Bath這樣的地圖上,你甚至可以把上面的戰術進一步變成四隻雄蜂的突襲戰術,你首先讓最早的四個雄蜂采礦,直到你能夠建造孵化池的時候,就可以按照上面相同的方式利用小狗進行突襲了。這種戰術的突襲速度極快,但是,如果最早的兩波攻擊被瓦解了的話,你基本上就肯定輸掉了這場戰斗,因為這時你再也無法在生產上取得任何優勢了。

雖然這兩種偷襲戰術都有可能迅速消滅敵人,但是一個有經驗的玩家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進行有效的防禦,而只要度過了你的突襲,它們就可以迅速地在礦的採集和部隊的生產速度上都超越你。如果你想選擇這種特殊的戰術,就必須仔細加以衡量。

多孵化場戰術
一般來說,你的第一個孵化場是你的最初部隊的產地,也是提供生產所需要的資源的場所。雖然一個孵化場就能提供足夠的幼蟲來繁殖蟲族的部隊,但是如果你想把部隊發展壯大,就需要在主基地建造好幾個孵化場來生產你的部隊。有了這些額外的孵化場之後,你就可以緩解在早期經常面臨的資源匱乏的局面,同樣還能讓你在戰斗的間歇可以快速生產替換自己的戰斗部隊。只要你採集的資源足夠,你還應該在分基地也建立孵化場,這樣才能更快地提供重建所需要的幼蟲。

一旦你已經建立好了多個孵化場,你就可以使用熱鍵來加速部隊的生產。你可以使用Ctrl鍵來定義孵化場,要做到這一點,只需要先選中對應的孵化場,然後按下Ctrl鍵和某個數字,對它們進行編組即可(比如Ctrl-1)。一旦分好了組,以後按下對應的數字鍵就可以重新選中這個孵化場。

一旦某一個孵化場被選中,就出現了選擇幼蟲的選項,只要按下熱鍵S,所有在孵化場里的幼蟲都將被選中。

選中了幼蟲之後,剩下需要做的就是按下你想生產的部隊對應的熱鍵,然後這些被選中的幼蟲就可以變形進化為你想要的部隊了。各種部隊對應的熱鍵如下:

D- 雄蜂(Drone)
Z - 小狗(蟲族ling)
O- 宿主(Overlord)
H - 口水龍(Hydralisk)
M- 飛龍(Mutalisk)
S- 爆炸蚊(Scourge)
Q - 皇後(Queen)
U - 猛獁(Ultralisk)
F- 蠍子(Defiler)

一旦你學會了這些技巧,就可以連續使用這些熱鍵,以一種令人驚奇的速度來生產你的部隊了。舉個例子——如果你定義了你主基地里的孵化場分別對應1,2,3,你就可以按下1 - S - H, 2 - S - H, 3 - S - H,這樣就可以在每一個孵化場中使用所有的幼蟲來生產口水龍了。如果你想生產別的部隊,只需要在上述的熱鍵組合中替換H為你想生產的部隊對應的熱鍵就可以了。只要你使用這種方法,哪怕是在戰斗中,戰斗還沒結束的時候,你都可以不停地生產你的部隊,以保持不停有生力軍出現。

部隊作戰和特殊能力的組合使用
蠍子和皇後的特殊能力可以作為蟲族大部隊進攻時的強有力支持。

黑蜂魔法配合小狗和消滅魔法配合小狗

蠍子在敵人的部隊或者基地上方施展黑蜂魔法後,你的小狗就可以在黑蜂的范圍內肆意橫行了。如果要想黑蜂魔法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應該生產大量的小狗,然後用多個黑蜂魔法把整片區域都覆蓋住。這樣做之後小狗就可以迅速在目標間移動,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會受到敵人炮火的傷害。而且,如果身邊就有小狗的話,蠍子可以對小狗使用消滅魔法來迅速補充自己的能量儲備,然後就可以繼續施展黑蜂為小狗的攻擊創造有利條件。

飛龍/吞噬者配合誘捕
你可以使用皇後的誘捕能力減緩敵人空中力量的移動速度。如果你被幽靈戰機,特工或者神族那些隱身在仲裁者隱蔽力場里的部隊攻擊了,使用誘捕的能力就可以顯示出這些隱形的部隊,扳平局勢。只要敵人還受到誘捕能力的影響,你就可以使用飛龍或者吞噬者對這些部隊進行突襲。敵人受到誘捕能力的影響後,吞噬者自己的酸性孢子還能夠使敵人部隊的攻擊間隔變長。

地面部隊配合產卵
你可以用成群的皇後消滅掉它們那些極為強大的非機器生命體組成的地面部隊,然後在敵人還沒有機會做出反應之前再用地面部隊(比如小狗,口水龍,猛獁)攻擊敵人。產卵能力在對付人族用坦克形成的防守體系時極為有效。

吞噬者/飛龍/爆炸蚊與瘟疫/誘捕組合
這種組合對敵人的大型飛船來說是致命的(比如航空母艦或者戰列艦)。首先用瘟疫吸收敵人的生命點,然後用一些吞噬者把它們的酸性孢子附著在飛船上邊,削弱敵人的反擊能力。在敵人逃跑之前,再迅速使用誘捕能力減緩它們的逃跑速度,一旦誘捕能力起了作用,就可以使用飛龍和爆炸蚊幹掉對手了。只要經過練習,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消滅掉敵人落單的甚至是成群的大型飛船。

Nys坑道
? Nys坑道的准確起源已經無從得知了,而它的具體操作方式也已經成了一個謎。只要最開始的坑道入口或出口建好了,在另一個地點就會出現一個姊妹出口或入口節點(可以在紫色有機物上的任何地方出現)。這個坑道可以使蟲族的鑽地部隊極其迅速地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而不需要考慮在兩個地點之間的地形是什麼樣的。這樣就使得在廣大區域內的多個孵化場的生產形成一個完整的網路,蟲族的戰士們可以從某個戰場上迅速而高效地轉移到另一個戰場去。

由於蟲族具有了通過Nys坑道迅速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能力,它們就可以在敵人來不及反應的時候迅速建立起防禦或者進行攻擊。一般來說,你可以在主基地建好所有坑道的入口,在每一個分基地建好對應的姊妹節點。這樣的建造可以使蟲族的部隊從一個基地迅速地轉移到另一個基地,最多隻需要路過一個地方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在你的主基地和分基地之間建立好高效可靠的Nys坑道網路之後,你就可以確保每一個基地都有足夠的可移動力量進斜;ち恕?

雖然一般說來每個地方有一條Nys坑道就足夠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被敵人重兵攻擊的區域,你可能需要建立後備坑道來確保足夠的後援部隊迅速到達戰場。在敵人攻擊某一條Nys坑道並試圖摧毀它的時候,你的部隊就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第二條坑道來阻止敵人完全摧毀整個基地。這樣的冗餘坑道系統可能在激戰中為你的存活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建造多條Nys坑道的一個缺點就是,這些坑道看起來都很象,要找出哪個入口通向何方並不容易。要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就應該在建造的時候先想好如何分辨這些節點通向和方。有個建議就是,在主基地的有機物上建造Nys坑道來標志每一條坑道都通向哪裡。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建造一條通向地圖左上方區域的坑道,就把入口建造在主基地有機物的左上位置。不管你使用我們所說的規則還是自己定義規則,只要有一套建造Nys坑道的詳細規則,就可以避免產生混淆,不至於把你的部隊派遣到錯誤的地方去了。

Nys坑道也可以用來攻擊別的蟲族部隊。Nys坑道的入口必須由你的雄蜂建造,而對應的姊妹節點可以建造在任何蟲族產生的有機物上邊,只要你能夠看到這個地方,你就可以把出口建造在它上邊。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建好了第一個節點,就可以使用你的飛行部隊(爆炸蚊,皇後,飛龍或者吞噬者)來觀察敵人的有機物蔓延的位置,然後在敵人的基地上建造出口。如果再Nys坑道周圍有地刺可以看到這個出口,那敵人就會馬上攻擊,但是,如果你在敵人的有機物蔓延上找到了一個較遠的合適位置,建成一個有效的節點的幾率就大大增加,而一旦建成坑道之後,你就可以把你的地面部隊通過這條坑道傳送過來,迅速在敵人的主基地內展開攻擊。要注意的是,在你建造好出口節點之前,必須准備好足夠的力量作一次充分的攻擊,這樣你才能在敵人發現出口前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

Nys坑道建築在敵人的有機物蔓延上的另一個用處就是通過它把隊友或者盟軍的蟲族基地連接起來。通過這些坑道,你就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迅速為友軍提供足夠的支持。

H. 二戰時期的德國與蘇聯的地空大決戰是如何開始的

德軍南方集團軍對普洛赫洛夫卡發動了總攻擊。如果德軍能順利佔領該城,那麼德軍進攻庫爾斯克的取勝把握便會大增。

德國擔任主攻的是豪瑟將軍指揮的第2SS軍團,轄有近700輛坦克(其中約100輛是虎式坦克)。33(納粹武裝近衛隊)是希特勒的私人軍隊,也是希特勒種族優越神話下的產物。加入33的士兵不僅要有純正的雅利安血統,也要求具備強健的體格。納粹在宣傳上總是將33塑造成鋼鐵般的勁旅,但實際上33缺乏有經驗的各級幹部,戰斗的傷亡率頗高,並不見得比國防軍的精銳部隊高明多少。不過SS的人員及裝備補充都有優先權,編制也比國防軍的部隊大。因而,33仍稱得上是德軍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

在33軍團左側是身經百戰的第48裝甲軍,右側還有肯夫軍團的300輛坦克支援。自清晨發動攻擊開始,德軍就陸續遭到蘇軍數個機械化部隊的攻擊,到了大約上午9點,兩軍的主力終於在普洛赫洛夫卡城的南郊遭遇。

作為蘇軍先鋒的第5近衛坦克軍團首先沖進了德軍的隊伍中。德軍坦克炮雖然能在1500至1800米的距離開火,但此刻它們面對蘇軍坦克的全速出擊只能望洋興嘆,於是兩軍很快糾結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德軍虎式坦克強力的火炮以及蘇軍的拉—5H型坦克,都無法討到什麼便宜,它們那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轉反而成了致命傷。不多久,草原上到處都是坦克的殘骸。濃密的硝煙彌漫著戰場,坦克行進和射擊揚起的沙土更阻礙了兩軍的視野,雙方的士兵也混雜在其中互相廝殺。

在近距離對攻中,無數的慘烈戰斗不斷地在上演,炮聲、槍聲、爆炸聲和哀嚎聲處處可聞。坦克乘員僥幸從燃燒的坦克里爬出後,往往被迫拿起步槍像步兵一樣地作戰,有時雙方的坦克兵甚至用匕首肉搏。

就在南線坦克部隊激戰正酣之時,北線也展開了正面對攻。不過唱主角的卻不是坦克而是空軍。擔任北線防禦的蘇聯空軍第16集團軍,從開戰第一天起就同德軍展開了激戰。空戰中,蘇聯飛行員表現出的機智勇敢令德軍吃驚不小,加上飛機本身性能良好,於是一架架德軍飛機拖著濃煙撞向地面,往往還誤中自己的坦克。戰斗中,蘇軍研製的聚能炸彈大顯神威,強擊航空兵第291師使用這種武器,一口氣便幹掉了德軍坦克30輛,以致德軍坦克參謀長梅倫將軍悲嘆道:「許多坦克成了蘇聯空軍的犧牲品,俄國飛行員表現得特別勇敢。」

在空軍的有效支援下,蘇軍地面部隊頑強地頂住了各路強攻的德軍。到7月5日夜,德軍僅在奧利霍瓦特卡方向楔入蘇軍防禦區6~8公里。

然而,防禦戰役的第二天表明,蘇聯空軍為壓制和消滅大量目標分散了自己的兵力。殲擊機的作戰也暴露出一些缺點:他們迷戀於同敵戰斗機作戰,有時竟把敵轟炸機置之於不顧;有些殲擊機巡邏隊只在已方上空值班待命,沒有按高度作梯次配置,這樣就只能通過不間斷的空中巡邏來掩護地面部隊,造成了兵力的大量消耗。

7月6日,蘇軍航空兵克服了前一天作戰中存在的缺點。他們注意監視空中情況,必要時還用機場值班分隊來加強殲擊機巡邏隊。為了更加主動地打擊德機,他們甚至還大膽地把巡邏警戒線推至敵占區空域。

德軍航空兵遇到頑強的抵抗,其攻勢嚴重受挫。而蘇軍航空兵卻不斷加強突擊,這一天出動架次比7月5日多了一倍。在戰斗機的92次空戰中,共消滅德機113架。轟炸、強擊航空兵也於6日展開了強大的反突擊,給楔入防線之敵造成重大殺傷。

從7月7日開始,蘇軍牢牢地掌握了戰區北部的空中主動權,大部分德軍轟炸機還未開到戰場即遭到了攔截,並且損失慘重。

至10日,德軍在奧寥爾-庫爾斯克方向上的進攻能力已經枯竭,不得不轉入了防禦。首先,北線作戰中,蘇空軍第16集團軍出動飛機7600架次,遠程航空兵出動800架次,共消滅德軍飛機517架,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粉碎德軍進攻。陸軍部隊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很高評價,第13集團軍總指揮在報告中寫道:「請向空軍全體人員轉達我們地面部隊的衷心感謝,感謝他們從空中給我們的積極支援。我們都懷著愛戴的心情贊揚自己的戰友從空中實施的成功突擊。」

在南線,擔任防禦的蘇軍航空兵打得更加頑強。當德軍從別耳哥羅德向庫爾斯克城以南的奧博揚發起主攻後,沃羅涅日方面軍幾乎將其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奧博揚一線。從5日開始,雙方又展開了殲擊機大戰,參戰飛機之多、空戰頻率之高、戰況之慘烈,均達到驚人的程度。在寬20公里、長69公里地區上空,同時有雙方的2000多架飛機在縱橫交織,幾乎遮蔽了天空。一次參戰的飛機常常多達100~150架。7月5日雙方編隊空戰達99次。至10日止,僅空軍第2集團軍的殲擊機就進行了205次空戰,擊落德軍飛機330架,自己只損失153架。

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主力,用於打擊猖狂北進的德軍坦克集團。頭兩天,強擊機和轟炸機都以6~8機編隊活動,收效並不很大。後來為了提高突擊效率,減少飛機的損失,便改以30~40機編隊實施集中突擊。因為大編隊強擊機和轟炸機的防禦能力更強,殲擊機也更容易掩護。如此鋪天蓋地的空中火力,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德國空軍歷來以作戰迅速勇猛而一度讓盟軍傷透腦筋,此次在庫爾斯克的表現當然也不同凡響。他們對蘇軍地面部隊的空襲曾一度十分兇猛。7月8日清晨,德軍第一個反坦克大隊——第9強擊聯隊第4大隊在巡邏中發現別耳哥羅德以北有蘇軍—個坦克旅,正向德軍的側翼運動,立即集中了全大隊的56架Hs-L29B2強擊機展開超低空迎頭痛擊,30毫米穿甲彈雨點般飛向坦克集群,短短幾分鍾內便有6輛坦克起火燃燒。蘇軍被迫停止了攻勢後撤。

面對蘇軍優勢兵力的頑強抵抗,7月10日,損失慘重的德軍被迫中止了對奧博揚的進攻,德軍第一階段南北對進計劃就這樣被無情粉碎了。但是,希特勒不肯罷休,他進行了重新部署,把進攻重點放到南線,將坦克師、機械化師和航空兵的主力調到了奧博揚東南的普羅霍羅夫卡地域,打算從東南方向迂迴包抄庫爾斯克。沃羅涅日方面軍針鋒相對,及時調整了自己的部署,決心以攻對攻,徹底粉碎進攻之敵。

至7月23日,沃羅涅日方面軍的部隊完全恢復了7月5日前所處的位置。在別耳哥羅德-庫爾斯克方向防禦戰役期間,蘇軍航空兵共出動飛機1926架次,擊落德機899架。至此,希特勒攻佔庫爾斯克的「衛城作戰」計劃徹底破產。

蘇軍士兵在坦克掩護下沖向敵陣。

I. 使命召喚7在黑鳥上給隊友導航那一關,每次我定好位,換面就提示清理保衛人員,然後又重新開始,老是過不去

等下達命令後指揮地面部隊,到達指定地點(房子後、或是什麼安全地帶),有時候需要規避敵方主力。有時候要原地隱蔽(自動挖坑什麼的好像)

最奇幻的是你還要分身,地面部隊接到指令後你還要去當地面部隊,參與作戰。然後繼續回來。。如此反復幾次。

記得屏幕上先有坐標點,收到命令後用wsad 控制方向 給友軍指令。到那個有數字的地點就行。中文漢化的應該問題不大吧。我那塊沒遇到什麼困難,所以印象不是很深還有將游標移到保安處,此時游標會變成紅色,點擊空格鍵,hudson他們就會自動攻擊了

J. 面對無人機群的騷擾,陸軍地面部隊如何應對

無人機是現代各國作戰中最重要的武器,在敘利亞戰場上,出現過多次無人機群攜帶炸彈對正規軍進行襲擊的戰術。當然無人機除了投擲炸彈之外,還可以對利用自身體積小,雜訊小的優勢對敵人進行偵察。而且現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無人機,甚至美國海軍還搞出了艦載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可以在海況復雜的情況下在航空母艦上進行降落。而且成功率遠遠高於人駕駛的戰斗機。所以按照美軍的戰術構想,未來的空戰將是有人機帶領無人機對敵人進行攻擊。有人機負責下達戰術指令,確定目標。負責宏觀戰術。而無人機則利用自身的機動性優勢進行微觀的戰斗。

其實現代軍隊在對付這種高空高速的大型無人機的時候,還是使用防空導彈,畢竟無人機就算是再厲害,面對導彈還是無法反抗。畢竟導彈的重量輕,而且飛行速度快。所以想要成功的躲過一劫不是那麼容易。

閱讀全文

與地面部隊怎麼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6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3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0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2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4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9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2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9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7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1